349中國的機遇期

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歐洲和朝鮮的時候,在中國大陸的福建省對面,那個名叫臺灣的寶島上,一場反抗日本侵略戰的抗爭正在暗中發酵。臺灣自從甲午戰爭後。一紙關條約令她成爲了日本殖民地。從1895年開始到1915的二十餘年。臺灣人民進行了無數次地抗日鬥爭。二十年中。有超過四十萬的臺灣忠義男兒被殺害。至1915年的西來事件截止。從此臺灣地武裝抗日鬥爭基本偃旗息鼓。

這一次,再次決心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義士名叫餘清芳,又名青芳,清風,字滄浪,臺灣屏東市人。餘清芳祖籍閩南,後遷居臺灣屏東。他生於光緒五年(1879年),15歲時,日本強佔臺灣,餘清芳由學塾轉入日文學校。20歲時考取了警員,在岡山(阿公店)任職。餘清芳是位愛國的熱血青年,他看不慣日本警察欺壓自己的同胞,常常與日警發生衝突,不久則被調往鳳山,不料鳳山的警所更爲殘暴,餘清芳反抗得也更加強烈,最後,他終於遭到當局的開除。離開警界後,他參加了佛教團體,到處集會結社,發動羣衆反抗日本統治者。餘清芳成了日本當局眼裡的危險人物,他們將其抓捕入獄,一關就是兩年。出獄時,餘清芳已32歲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了,接着中華民國誕生。餘清芳受到極大的鼓舞,他決心爲臺灣擺脫日本的統治而進行武裝鬥爭。於是,利用臺南西來庵的佛教信徒出售符祿,爲抗日舉事籌得一筆鉅款,並暗中招兵買馬,準備起義。餘清芳同時宣稱日本據臺20年,氣數已盡,餘清芳受中國大總統的指示,在臺灣起兵抗日,還說中國將派大軍前來支援。

事實上,餘清芳卻是派了他的得力助手臺中人羅俊到福建來尋求支援。福建都督劉冠雄哪敢做決定?於是敷衍道:“此等大事,非我能決。”同時,劉冠雄也不敢怠慢,趕緊秘密將羅俊送到北京,一切全憑大總統定奪。

“我軍在海戰和陸戰上佔盡優勢,如果大總統能趁這個機會收復臺灣,那就是不世之功勳,大總統的威望將如日中天,無人能撼動。南方那些聽宣不聽調的軍閥們也將乖乖授首。”少壯派力主出兵收復臺灣。

徐天寶心裡何嘗不想?不提領土的完整和主權的神聖,臺灣對於中國的軍事戰略地位本身就是舉足輕重的。如果當初臺灣在徐天寶的手中,那麼對日海戰中封鎖臺灣海峽的可能性將無限增大。有了臺灣作爲屏障,東進封鎖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更是輕而易舉。那樣,日本的海運生命線就會遭到致命的打擊。

可是,如果現在這麼做了,而且成功了,那麼東亞的戰略平衡就會被打破。英法美等列強會有多麼劇烈的反應?他們還會袖手旁觀嗎?另外,眼下中國最重要的任務,是抓住一戰這個戰略機遇期,把中國從一個農業國向工業國過度。而且,目前的財政赤字已經達到極限,如果貿然擴大戰爭,不僅是窮兵武的敗筆,更極有可能把目前開創的良好局面底葬送。

徐天寶思量之後說道:“我到以爲,可以參照朝鮮的辦法,爲臺灣的抗日力量提供經費和武器支援。把他們打造成一支精幹的游擊隊。”

李宗仁想了想,說道:“既然咱們和日本人都要打算議和了,再去支援這個什麼餘清芳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麼?以我之見,要麼不議和,打到收復全臺爲止。要麼就只能讓餘清芳自取多福。”

白崇禧也說道:“是啊,彼等烏合之衆,難堪大任。如果我們派人去支援,派少了不頂事,派多了容易暴露目標。”

徐天寶笑道:“這倒不妨,我會派‘煞神’特種部隊的精英入臺,這些人論戰鬥力,一個頂十個,論忠誠也是絕對可靠,打死不說的硬漢。”煞神特種部隊分爲克隆人組成的精英部隊和由人類組成的普通部隊。精英部隊即大總統徐天寶的衛隊,除了徐天寶本人,沒有人能調動。而人類組成的普通部隊,也要總參謀部纔有權力調動。

徐天寶說道:“臺灣我們遲早要拿回來的,但是不是現在。這次進入臺灣,戰術的精髓就是游擊戰。合理選擇作戰地點、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選擇作戰時機、戰鬥結束迅速撤退。要讓這支部隊象進入鐵扇公主肚子的孫猴子一樣,攪得日本人疼得要死,卻又吐不出來。”

既然大總統主意已定,那麼衆人也沒什麼好說的。

◆◆◆◆◆◆◆

中日交戰從1914年開始到現在,日軍損失慘重。但是和在歐洲的英法德奧沙俄的損失相比較,那叫一個微乎其微。德軍因爲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佈雷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己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

英法聯軍則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爲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爲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着。

同時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於1914年聖誕節前夕曾提出疑問:“難道除了把我們的軍隊送去啃佛蘭德的帶刺鐵絲網以外,就沒有其它的辦法嗎?”火性子的海軍參謀長費希爾公爵也贊同“外圍戰略”,不過他的眼晴主要盯着波羅的海。突破達達尼爾海峽的想法在許多人的頭腦中滋長,但丘吉爾是這一想法的最一貫的、最有名氣的倡導者。可望獲得的獎賞是可觀的:迂迴包圍德奧的內線地位;建立一條經由黑海到俄國的可靠補給線;最終迫使土耳其退出戰爭;建立一條巴爾幹戰線;援助塞爾維亞;奧匈帝國或許會崩潰。

於是英法聯軍於1915年2月實施加利波利半島戰役。此次戰役目的是,控制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佔領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迫使土耳其退出與德國聯合的戰爭。英法兩國竭力先於俄國奪取戰略上極其重要的這2個海峽。最後以聯軍失敗告終。

在此期間,意大利因爲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意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克基拉島。

歐洲列強在歐洲拼個你死我活,最高興的要數中國人和美國人了。由於參戰各國的工業生產幾乎全部轉向軍用,導致民用物資奇缺無比。尤其是俄國人,在損失了一百七十萬軍隊之後,很快又從民間徵調了無數俄國男人重組軍隊。但是光有人還沒用,還得給他們配發制服和武器彈藥,於是一張張鉅額訂單象雪片一樣飛向中國和美國。美國的工業生產量雖然比中國強大,可中國的產品勝在價廉物美。於是,在歐洲列強不經意之間,大到運輸物資的卡車,小到一雙襪子一件襯衣,無數印着MADEINCHINA標記的貨物開始在他們身邊隨處可見。

413不一樣的二戰181戰蒙匪268周學熙的邀請357釁起南海402北緯38度49設計新槍194要聽你解釋130回北京346重演那一幕234軍事會議322圍毆秋津洲號101武力鎮壓407軍隊再建設2132熱河都統281張勳進南京384撒馬爾罕清洗51賣遍全世界59尼古拉*特斯拉148入水如蛟38生產力瓶頸384撒馬爾罕清洗354武器展銷會2434納粹密使292坐地起價217養兵很費錢25還真是大事279東北邊貿239袁段離心414不一樣的二戰219登報招工396遼陽會戰441大工廠208嚴守中立372條件194要聽你解釋350弱國需要外交48我要壟斷408關東大地震239袁段離心104考察團51賣遍全世界360起義軍175順藤摸瓜150殺牛用牛刀337再一次勝利132熱河都統191不死心的藍天蔚154趁機撈一把394遼陽會戰2338嘴仗VS真仗341啃骨頭436舊事重提57香菸戰爭3174遇刺366妖孽不死71匪與匪206豪賭3135蒐羅人才389肢解北極熊268談判交涉345日本人不死心71匪與匪167奉天比武大會378翁牛特部08錢的問題40禮和洋行送貨361我們是來護僑的277陳英士買槍344戰爭促進發展339八大遠重生153借錢206豪賭3170橡膠股的美夢329洋人的國難財414不一樣的二戰2434納粹密使127滿載而歸135蒐羅人才171蔡元培講課297我對他有信心420大進攻的序曲584牧民定居07應該懲罰33蓋廠房307矛盾的計劃93口內招工405會議年331彼此競爭304任重道遠101武力鎮壓299老子死了兒子上147在天‘如龍’210米飯糰子的意義78翁牛特部433放虎歸山留後患93口內招工197馮國璋北調138繁華背後3151先革自己的命291袁世凱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