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三章 兩道奏章惹禍端

話說哈迷蚩把蠟丸書交給秦檜之後,扮作商人摸樣取道來到金牛嶺,見了金兀朮稟報道:“微臣在西湖之上見到了秦檜夫妻,把蠟丸書交給了秦檜,秦檜看了蠟丸書答應儘快去做。現在我們兵微將寡,不如先回本國等候秦檜的消息。只要岳飛一除,我們就可以再度揮師南下。到時候大宋江山還不是囊中之物?”

金兀朮聽了軍師之言,只好同意撤回本國。於是拔寨起程,帶領幾千人馬悄悄地回本國去了。

再說岳元帥大敗金兀朮之後,揮師北上,屯兵在離朱仙鎮五十里的一帶山林,本打算切斷金兀朮的歸路,沒想到金兀朮繞道溜走了。爲了儘快完成北伐大業,嶽元帥一面上本奏聞朝廷,向朝廷報捷,一面上書要求朝廷備齊糧草,作爲北伐之用。信差派出之後,嶽元帥又派人去各地徵集糧草。其餘各路兵馬加緊操練,打算揮師北伐,直到黃龍迎回二帝。

卻說信差日夜兼程趕到臨安,來到午門,被黃門官攔住去路,正好秦檜從宮裡出來,見信差有本章要呈給聖上,靈機一動,說道:“你是嶽元帥派來的吧!”信差說道:“正是!末將奉了嶽元帥之命來臨安呈送本章,沒想到黃門官不讓我進去。”“這是朝廷規矩,外人不得擅自進宮。這樣吧!你把本章交給我,我替你轉交給皇上。”秦檜說道。信差聽了,覺得頗有道理,於是將兩道本章交給秦檜,然後匆匆離開了宮門口。秦檜接過本章,看了看岳飛的措辭,抄了一份,然後在次日早朝呈給高宗。高宗看了第一道報捷的奏章,心中大喜。當他看完第二道奏章。心裡就有點不自在了。岳飛在奏章裡要求徵調糧草,準備揮師北伐,直搗黃龍迎回二帝。岳飛的本事高宗算是見識了,金兀朮號稱兩百萬之衆,在朱仙鎮被岳飛打得一敗塗地。要是岳飛真的揮師北上,不到半年就可以收復失地,迎回二帝。如果岳飛和各路元帥直搗黃龍府迎回二帝,到時候這大宋江山到底歸誰管理?高宗有點左右爲難。

秦檜善於察言觀色,高宗皇帝面部表情的變化,他看得真真切切。但是他沒有在朝堂之上說什麼。因爲他揣摩聖意,估計皇上不想讓岳飛迎回二帝。如果他當着文武百官的面提出議和,皇上高興了,但文武百官一定會說他是賣國賊。與其兩頭不討好,倒不如一言不發。秦檜覺得此時無聲勝有聲。

“各位愛卿,嶽元帥和各路元帥在朱仙鎮大敗金兀朮,這的確是值得高興。可是,岳飛卻上書要求揮師北上,直搗黃龍。朕拿不定主意。不知各位愛卿有何見解?”宋高宗問道。

衆大臣沒有揣透皇上的心思,紛紛表示贊同岳飛北伐,迎回二帝。秦檜則毫無表示。

“秦愛卿,你是百官之首。對岳飛的提議有何看法?”宋高宗見秦檜默不作聲,知道秦檜心裡想的和自己一樣,於是問道。

秦檜見皇上點名要他回答,只好說道:“此時北伐微臣覺得不妥。其一。時令不對,眼下北方冰天雪地,我軍都是南方的士兵。適應不了北方的氣候和環境。其二,我軍幾十萬人馬每日開銷不少,繼續北上,糧草不濟,勢必會使我軍陷入困境。其三,我軍孤軍深入,進入虎狼之地,要是金人切斷歸路,勢必會導致損兵折將。其四,兩國剛打完仗,人心不穩,勢必會引起內亂,到時候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高宗聽了秦檜的一番話,正合心意,立刻說道:“秦丞相所說不無道理,朕擔心的也是這些問題。不知各位愛卿還有什麼不同的意見?”高宗說罷問道。

衆大臣大多數都是阿諛逢迎、溜鬚拍馬之輩,他們知道秦檜是皇上身邊的紅人,也知道皇上的心思。他們不想得罪皇上和丞相,只好紛紛表示不宜北伐。

高宗見各位文武大臣不贊成岳飛的做法,心中大喜,於是說道:“既然各位愛卿不贊同此時北伐,那你們認爲朕該怎麼回覆岳飛?”

秦檜說道:“皇上就說此時天下初定,人心未穩,糧草匱乏,不宜北伐。命令岳飛回京述職,其餘兵馬駐紮朱仙鎮養馬,等待來年秋收之後,糧草充足之後再揮師北伐。”

高宗聽了大喜,於是說道:“秦愛卿留下,其餘的就退朝吧!”文武百官聽了辭駕退朝。高宗和秦檜兩人私下裡商量了一下如何起草這道聖旨,秦檜藉機進言,其目的就是想除掉金兀朮的眼中釘。

再說岳元帥在朱仙鎮停留了數日,一直等待着朝廷的聖旨。這一天,嶽元帥正與各路元帥在營中商議調齊人馬,打算直搗黃龍府,迎還二聖之事。嶽元帥說道:“本帥已派人去各地催運糧草,一晃這麼多天過去,還不見糧草到來,是不是路上出了什麼問題?本帥想再派人前去催運,又怕往返耽誤了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各路元帥聽了,也拿不定主意。

正在大家商議之際,忽然傳來了“聖旨下——嶽少保接旨——”

嶽元帥和衆元帥一同出營接旨,欽差宣讀詔書,卻原來是召岳飛班師,暫回朱仙鎮歇息養馬,待秋收糧足,再議發兵。嶽元帥送走了欽差,回營坐定。當下韓元帥說道:“大元帥以十萬之衆,破金兵百萬,也不容易。現在成功在眼前,朝廷不發兵糧,反召元帥兵回朱仙鎮歇馬,豈不把大家辛辛苦苦打下的功勞沉於海底?這必是朝中出了奸臣,怕大元帥立功。元帥,請你自己好好考慮考慮,不要讓將士們寒心。”

嶽元帥說道:“自古君命難爲,倘若貪功,逆了旨意,怪罪下來,如何擔當?”劉元帥說道:“元帥差矣。古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金人銳氣已失,我軍士氣正旺,恢復中原,指日可待。依劉某愚見,不如一面催糧,一面發兵直抵黃龍府,滅了金邦,迎回二聖再做道理。只要我們滅了金邦回朝,皇上一定會龍顏大悅,到時候,不但無過,而且是大功一件,豈不是兩全其美?”嶽元帥聽了說道:“衆位元帥有所不知,我一出世,我爹聽了老和尚之言,恐我一時失足,將我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希望我一生只圖盡忠報國。既然是朝廷聖旨,我一定得遵旨,那管他奸臣弄權?”

於是傳令拔寨起營。一聲炮響,十三處人馬分作五隊,浩浩蕩蕩的迴轉朱仙鎮。依舊地紮下十三座營頭,各自操練兵馬,專待秋收後進兵。(……)

二百四十七章 岳飛初戰楊再興周侗收徒五十章 小樑王的如意算盤四百四十五章 魚鱗軍耀武揚威藤甲軍針鋒相對六十六章 壯志難酬岳飛返鄉一七二章 被困牛頭山一八二章 藏經閣之夜四零八章 審兇手得知真相拿奸賊首戰告捷三百七十二章 山洞裡衆兄弟議事茅廬內馬老六訪友二百六十九章 塞外七鷹二百九十二章 鐵甲營大破連環陣下麻將是一把刀四百二十章 粘得力貪功丟性命哈迷蚩設計劫糧草二百六十八章 識破玄機秦檜裝病一百四十六章 苦肉計上散人詩詞選錄之一四百三十三章 劫糧草張勝男中冷箭四百三十一章 牛皋用計保糧草一百八十九章 二傑下山二三四章 老灌河金兵逃脫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五十三章 槍挑小樑王下二十三章 收服強盜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破敵設奇謀中二零九章 曹榮來降第100章 救出康王三二五章 張保慷慨赴死下六十一章 王善起兵三六八章 二善人醉臥墳頭伍王爺代天傳旨七十章 草廬結義三百一十六章 秦檜設計害岳飛一二一章 劉豫降金三百一十七章 遊西湖高宗試岳雲上靈隱淨空贈紙鴿四百五十五章 凱旋而歸孝宗出城相迎擺酒慶功子鵬謝罪請辭四零八章 審兇手得知真相拿奸賊首戰告捷八十三章 金兀朮的剋星二一零章 午夜密謀三五三章 漠北四劍客一四二章 牛皋敗逃一一零章 決戰黃沙灘一七二章 被困牛頭山一三六章 牛皋被擒四零八章 審兇手得知真相拿奸賊首戰告捷八十六章 捲土重來一百五十五章 金兀朮中計孟邦傑來投三百五十八章 牛通誤撞趙王爺二零三章 斧頭山之戰下二百四十五章 牛皋犯渾撕聖旨五十一章 針尖對麥芒二二二章 父子重逢八十七章 上陣父子兵一六二章 逐鹿奇遇第7章 瀝泉洞,老蛇怪獻槍四百二十六章 黑虎嶺鐵傘劍聖救遺孤靈隱寺瘋僧怪俠會七鷹三七五章 西湖邊秦檜設計安樂橋施全殉命八十一章 陸登的心願三十六章 洪先剪徑十五章 周侗夜探太宰府二二五章 汝南大捷二百五十四章 韓彥直首戰告捷三一二章 高宗三試嶽少保四百零一章 出道少年英雄膽碰盞八杯結金蘭第400章 一品堂擂臺挑戰,陸文虎義薄雲天三百九十三章 韓彥直攔路劫囚賽諸葛負荊請罪三七三章 四劍客混進嵩山五關將欲擒故縱一八一章 王子鵬染病第300章 八大錘大鬧金龍陣,嶽鵬舉留有殺手鐗三零七章 議和使臣秦檜赴金二百六十四章 初試法寶一二一章 劉豫降金二零二章 斧頭山之戰中二百五十三章 全大義楊欽獻二二九章 消滅鐵甲營下二百七十三章 大破五方陣二一一章 東窗事發一七零章 五通神顯靈一百四十八章 功勞屬於誰四百二十八章 鐵傘道人大破奇門遁甲陣下四十四章 岳飛夜探樑王四百一十七章 繼周效法三結義王彪殺奸報父仇八十一章 陸登的心願五十七章 馬寶的計謀三八三章 君臣定下伏虎計奸賊落入陷坑中三百四十章 張凡躲進靈隱寺四百零六章 衆英雄各顯神通王子鵬登臺亮相一八零章 神人授藝二百九十章 誤入連環馬甲陣九十三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二二七章 金兀朮劫營二百五十六章 蛇盤山大捷三九九章 陸文虎大戰無上大師三百四十一章 嵩山會師一六零章 鐵面大王董先二十九章 朱仙鎮王子鵬力戰金國官差三七一章 誤打誤撞過三關將計就計見故人二二二章 父子重逢三十二章 飛虎入夢徐仁薦賢四百三十五章 會師界牌山一二一章 劉豫降金一六八章 雙鞭將呼延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