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兩難的李二

房彥謙喘了口氣,又接着道:“玄齡言說渭北那地方這些年他交下了幾位摯友,乃都是有大賢之人,此番特意前往渭北相訪,遇將他幾位摯友都一同來瓦崗爲大信也是爲天下百姓出一份力也。”

“賢侄啊,玄齡臨走時特意叮囑於老朽讓老朽務必要將你一同帶上瓦崗來,還要想辦法將你留在瓦崗,玄齡說日後若是能夠與賢侄你一同爲瓦崗效力,那纔是平生最大的寬慰也。”

一旁聽得真切的宇文霸這時心中才長出口氣,原來我一直屬意的房玄齡不是不上山來,而是去給我網羅更多的人才去了。

渭北,對了,當初李世民帶兵馬經過渭北,先是房玄齡相投,然後不停的給李世民推薦人才,比如那張亮,薛收,王陵,周勃節,李大亮以及杜如晦等人,尤其是那杜如晦和張亮更是之後李世民的肱股之臣!

卻不知此番這房玄齡更給自己帶上瓦崗來多少人呢?

便是有這之中的一半我宇文霸都感激萬分了,其實,只要你房玄齡能夠上山來我就已是最高興的了。

“房伯”

“賢侄。”房彥謙打斷張銘的話,道:“我知曉你心中所想,也理解你的苦衷,可是賢侄啊,你今天若是離去你那一身本事還可以託付給誰來?大夏國還是大唐?難不成是那朝廷否?賢侄,今日別怪做伯伯的說句不敬你父親的話,若是你父親知曉你今日上的寶山空手而回,恐他泉下有知也會怪責與你也。”

這句話出口後,張銘着實的愣了一下,或許是房彥謙提及自己父親的緣故,張銘一雙虎目中忽的就填滿了滾燙的淚水來。

“賢侄,自古以來多少大賢之人皆是公司分明恩怨明白之人,此一時彼一時也。”房彥謙繼續着做張銘的思想工作,道:“大信衆軍將不似他處,古人之事此時也不再言說,你便看那翟讓將軍與那華公義將軍本是有着殺兄之仇,可是之後二人卻幾次共同經歷生與死成爲生死同袍,這,便是大義,賢侄,你一身本領可不能被一念之差給耽誤了也。”

宇文霸終於也不再呆在原地不動了,當下緩步朝前走去,房彥謙見宇文霸上來面上一喜,自己說的再多分量也不及宇文霸一句也。

張銘見宇文霸上前來,自也是將目光落在宇文霸身上,宇文霸從張銘的目光中看出了一種繁雜的色彩來,顯然,此時張銘已經完全被房彥謙給說動了。

畢竟,張銘還記得,當初在代海寺自己曾聽秦瓊說起過,說自己父親臨死前竟然還叫秦瓊要帶自己上瓦崗呢。

是以,房彥謙的這番話是真的極大觸動了張銘的內心深處。

“張賢弟。”宇文霸看着張銘真誠的道:“當初涇陽縣之所以一直未曾言明身份實則不是爲了其他獨獨是爲了今日也。”

宇文霸的話讓張銘爲之一動,只聽宇文霸又道:“當初秦兄長與我好生的說了賢弟一番,當時就知曉賢弟乃是一個非凡之人也,賢弟之父張將軍更是我宇文霸平生所敬重的英雄人物,這一點我宇文霸勿需虛言,便是還在小碭山時寨子內所有兄弟也都知曉我對於張將軍的仰慕。”

“賢弟。”宇文霸最後深深的吐出口氣來,朝着張銘一個九十度的鞠躬而下,把張銘都給慌得略微往一旁讓開了一些去,然後宇文霸才重新站直身子來,道:

“賢弟也務需這時便做出甚決定來,這般,我與秦兄長乃是結義兄弟,賢弟又與秦兄長乃是結義兄弟,賢弟自也就是我宇文霸的兄弟也,此番我們就只論兄弟情誼,便請賢弟先上山小住些時日,我們在山上一起等着秦兄長回來然後我們三兄弟再好好的飲酒痛快一番,可好?”

“這”張銘見宇文霸這番話說的如此情真意切,此時是真的不好在開口拒絕,此時,王伯當魏徵等人早已看準時機,一起上前來一人拉着張銘左手,一人挽着張銘右手直接就往山上拉扯而去,一邊上山一邊找些話來跟張銘說,張銘也只好一邊應付着兩人一邊隨着往山上而去。

“房公。”宇文霸走到房彥謙跟前也是深深的一躬,道:“此番房公上瓦崗,實乃我大信百姓之福也,請受宇文霸一拜!”

“信王言重了,快快請起!”房彥謙緩慢扶起宇文霸來,也是頗有感慨的道:“信王不願跋涉千里爲老朽治病,這份大恩老朽與兒子永生難忘也,今後老朽和兒子玄齡定將爲信王效犬馬之勞,爲大信盡平生之力!”

“房公,請!”宇文霸朝房彥謙也做了個往山上請的手勢,這時,孫思邈也走上前來,三人一同並身而行。

半月後。

大信國進攻大唐的戰事正式開打,雖然對於大信國此番的用兵大唐早已有了準備,可是奈何雙方實力根本就不再同一個等級之上。

而對於大唐的請援突厥達曼這次保持了沉默,對於李世民派出去的一個又一個使者都是全都接見,所有禮物也都收下,但是就不回話,甚至都不讓那些使者們返回,就這樣,一個月時間在突厥被軟禁的使者就多達七人!

“豈有此理!”李世民暴怒,一把將眼前的斥候給掀開,猛然轉過身來一把拍在帥案上,震的案上紙筆都直顫:

“那達曼欺人太甚也,我大唐每月皆有獻禮,雙方也早已簽訂盟約來,可此時竟然如此不予理會我軍的求援,豈有此理!!”

李世民一張臉通紅,那是給逼的,大信國兩路大軍分別由兩個軍師率兵,從潞州城和富州同時進擊,大唐根本無法抵擋,三日之內就被攻佔了十一個城寨,直把李世民給急的跟那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唐王。”李孝恭上前兩步,道:“當前恐不能再指望突厥來援了,需得想法整合兵力在兩路來襲的兵馬之中擇一路決戰一番也,否則,我軍分頭迎敵本來兵力就不佔優勢,這樣將會更加的被動難以取得一場勝利也!”

第二百零九章:少年朱登第四百五十二章:裴劉聯軍第七百零一章:暴脾氣第三十一章:赤膽忠心第六百八十二章:該你了第二百二十九章:瓦崗小白龍第一百二十六章:爲他人做嫁衣第六百九十章:相持第八百七十五章:終是一戰第三百八十五章:預判第三百九十二章:相約黃昏第二百八十七章:盜取聖旨第八百九十五章:談心第三百五十九章:八虎聚首第八十五章:惡太歲第六十七章:鬼才初顯第六百七十四章:九省花刀將之威第五百五十七章:調兵第五百八十九章:都來鄞州了第九百二十九章:爭議第一百九十一章:不打不相識第四百五十章:凌敬的忐忑第三百三十章:徐世績的失策第六百四十七章:能否放權第四十一章:藥王孫思邈第五百八十一章:曷娑羅可汗第四百二十九章:一挑三第六百零九章:真正目標第八百零二章:殺出來的情誼第八百八十九章:不靠譜第七百五十九章:帶個旅團第八百一十六章:識人之明第五百零七章:增加戰營戰旅第五百七十八章:今時與當日第七百六十三章:二將回疊山第二百九十六章:稱王第九百四十七章:楊武威出陣第五百八十八章:白御帥第二百三十一章:王伯當請令第二十章:三呼我名第四百七十六章:邱福的執意第四百二十九章:一挑三第七百八十七章:暗流涌動第三百三十四章:張須陀死第六百八十七章:突然開戰第二百九十三章:議大事第六百八十四章:王者的對視第八百六十二章:終有一戰第六百八十八章:張大寶嚇呆了第九百一十三章:心不在此第六百七十九章:伍雲召勝第九百四十七章:楊武威出陣第二百八十七章:盜取聖旨第八百一十二章:尚懷珠第三百八十八章:今世孟賁第一百八十五章:暴脾氣書生第八百一十一章:功成一半第三百零八章:五花一湯第六百零二章:當仁不讓秦叔寶第八百四十二章:兵馬到來第十一章:強軍之法第四章:山寨基石第七百八十四章:另覓對手第五百六十一章:點將王君廓第五百五十四章:別無選擇第五百五十九章:水軍出動第六百四十二章:故技重施第八百四十六章:蟄伏的羅成第七百二十一章:議添戰營第九百二十八章:副帥李靖第九百七十章:女兒家的心思第四百九十一章:尚師徒的抉擇第八百二十七章:倒黴的王儒信第九百零三章:火器營試槍第八百四十八章:裡外配合第四百六十五章:小將章敬第一百三十六章:救世主第二百一十五章:賊道觀第二十五章:策馬論英雄第六百零八章:小樑王蕭銑第六百一十五章:這些個混蛋第五百三十六章:我的粉絲第四百六十一章:凌敬的應對第二百三十三章:丁良馬展第六百一十七章:神將宇文成都第九百五十六章:涇陽縣第六章:夜襲!第七百零九章:張公瑾的分析第三百三十八章:統籌全局第四百九十七章:任用第四百九十四章:打算第七百二十三章:暗做打算第八十九章:魏徵第九百零四章:神射第八十三章:又是這個故事第十七章:好漢酒第九百三十三章:大勝第三百一十六章:單雄信大戰左奔第八百六十九章:舅侄倆上瓦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