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預留八里灘

柴紹跟長安城中勳貴也好,名臣也好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這一點楊林也是心知肚明,畢竟哪一個放置一方做大員的沒有人在長安城中活動串聯的,這是一種常態的事,而柴紹就是負責李家這方面的是以楊林也清楚。

柴紹見楊林望向自己,也趕緊的低頭躬身遏首,楊林則淡然的點了點頭算是迴應。

李元霸見沒得架打,當下也就不再言語,轉身掃了眼,走到一旁拉過一張大椅子就自己坐了下來不再理會衆人了。

李世民再一次的朝楊林賠禮,又環拱手對大帳內衆人做謙,禮數極爲周到,讓楊林一時間都有種似是先前自己不該懷疑這個李家二公子的想法冒出來。

也是啊,既然李家還奉召讓李元霸來助朝廷剿殺亂賊,那麼看來似乎真的沒有謀反之意呢。

不由得,靠山王略微的放寬了一些許這方面的心思來。

隨即,靠山王將衆將聚攏到自己得到的地形繪圖前,展開地形繪圖,立即與衆人商議起來,這讓李世民略感詫異,靠山王竟然沒有想要將自己等人帶去見過皇帝的意思,不由撇頭朝柴紹看了眼,柴紹則微微搖了搖頭,似是兩人已從對方的目光中知曉要說什麼了一樣。

這一切細微的交流卻沒有瞞過一個人的目光,那就是東方伯。

對於太原府李家東方伯早就異常的上心,東方伯絕不僅僅只屬於那種一心埋頭奮發的人,在奮發的過程中會不停的審視整個大局。

雖然太原府也僅僅只是大隋朝的一個府而已,但是太原府李家的聲望卻算是最高的存在,畢竟李淵在朝多年頗有名聲,再加上以前的那些超級大佬要麼先後被兩個皇帝弄死要麼就是歸田或是直接造反。

而李家也早就有傳聞要反,是以,東方伯一向都很是關注着李家的動向,在東方伯而言,只要自己能夠出人頭地的達成自所想要的那麼至於是爲誰效力這已不重要。

況且,太原府李家也真的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因爲李家一直都沒有扯旗,所以東方伯自然也是不會主動投靠的,畢竟靠山王現在纔是自己的大腿。

但是一向心細的東方伯卻在這細微之處似是看出了些什麼來,卻也沒有表示出任何來而是將這一切暗暗的記在了心裡。

疊山之上。

宇文霸,徐世績,秦瓊,竇建德,劉武周,蕭銑等各家反王齊聚,這算是最後的一次大家一起議事了,李元霸已經到來,所以這一次的商議是最爲重要也必須得有的一次。

除了最後確定秦瓊對於盟軍各方的安排跟戰術細節的告知外,也是一次鼓舞衆人的機會。

當所有人完全的明白了這一次自家將要面對的會是什麼樣的一場攻防大戰後,所有人都變得極爲的謹慎,反覆的跟秦瓊確認着一些細節上的事,而秦瓊也是毫不厭煩的重複又重複。

不過宇文霸也看出來了,現在所有人都懼怕一點,那就是不知曉李元霸會帶兵從哪一路突破。

其實,宇文霸心中暗想,莫說李元霸,就是宇文成都那一路恐也是沒人能夠抵擋的住的,或者靠山王楊林跟東方伯的那一路也是沒人能扛得住,之所以這之前沒有進攻是因爲無法同時三路併發,若是將魏文通和左天成也從皇帝身邊調來組成一路的話,那樣將會極度的危險。

還有就是,勉強湊齊的三路可能會無法持續性的進攻,是以,靠山王才最終等了那麼久,是要讓李元霸,宇文成都,以及自己跟東方伯這樣堪稱最爲強大的組合來攻擊,這樣也才最爲穩妥!

八里灘。

在前期的安排定下來之後,大家又都將目光落到了八里灘以及大信國早已佈置上十駕機械連臂弩守住的山道口上面來。

八里灘雖然名爲八里灘,但是卻極爲廣闊,且這一代的臨水區域也很是泛長,可以說是水軍最爲適合的登陸口岸,更是龍舟要穿過四明山的必經之路,是以,最後的決戰放於此處可說是天定之數!

衆王幾乎是一個個的上前將八里灘以及灘後方的羣峰山道口的地形都默默的記在了心裡,有的怕自己慌亂中走錯道,乾脆直接用筆將兩處的地形圖給繪了出來,對於此,宇文霸沒有任何的不瞞。

司馬然給自己的地形圖可不僅僅只是這兩個地方,而是整個四明山內外,可說小路或是小河都詳細得很,就這兩點被繪去也無關大雅,還有就是,畢竟這也是爲了迎敵作戰準備。

宇文霸也不希望盟軍會遭受很大的損失,所以也才率先將山道口的退路告知衆人,不過卻也下有死命令,那就是在秦瓊這個統兵元帥沒有最後下令後撤之前,凡是擅自欲後撤的軍士都將被機械連臂弩射殺!

或許有的人不太瞭解那機械連臂弩的威力,但是當聽說李密攻打鞏縣的三十萬大軍中死傷的七萬多人馬大部分都是被這機械連臂弩射殺之後,也就沒有人敢想着冒險一試了。

而宇文霸準備在山道口的機械連臂弩雖然只有十駕,但是卻備下了兩座似是小山一樣的箭矢,這些都是魯明月借運糧之機從水路運送而來的。

不過水軍,依舊是宇文霸最後的一着,只有在水軍都出動之後若是依舊無法抵擋的住,那時候,秦瓊纔會下令盟軍退進山道口,然後藉助羣峰的掩護從各條小道上各歸各家。

第六百九十五章:任性的皇帝第七百五十七章:誰是誰的恩人第二百六十四章:翟讓至第八百七十五章:終是一戰第九十七章:合作二【二更到】第四百九十二章:柴孝和降第一千零一章:大夏歸大信第八百二十二章:兵發襄陽第九百二十章:焦頭爛額的李淵第四百四十七章:放權第二百九十四章:瓦崗八虎第二章:翟讓第五章:怒火!第三十九章:程咬金對宣花斧的渴望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才溫彥博第八百七十五章:終是一戰第四百八十章:鞏縣的靜第一百五十七章:一路都是剪徑人第三百三十八章:統籌全局第五百五十二章:北秦的顧慮第一百八十八章:又逢故人第六十四章:只需一封書信足以第三百一十七章:華公義的方天畫戟第七百六十二章:提前佈局第七百零八章:大才張公瑾第二百七十六章:蓋世雄吃癟第五百四十九章:微妙第七百八十三章:故人第四百章:裴仁基慘敗第四百零七章:英雄相惜第七百四十二章:心思第二百六十六章:劉文靜的擔憂第三百二十九章:死士第四百七十五章:小白龍中計第四百三十八章:魏刀兒守約上山第九百五十章:下山目的第九百零七章:另起打算第三百零四章:薛華明的賀禮第四百八十四章:勝利到來第三百三十五章:梳理家底第二百三十九章:雪豹營出沒第七百八十七章:暗流涌動第二百八十四章:陶榔兒死第七百一十二章:鬱悶的李世民第六百九十九章:絕密消息第二十九章:暗流涌動第二百九十一章:出城相迎第五百零一章:羅成請令被責第六十五章:大利!大利!第一百九十二章:無足輕重之人第二十三章:秦瓊來了!第三百九十八章:周法尚獻計第七百七十二章:王婉兒有心思第一百六十七章:夜話盛彥師第七百二十二章:神秘陳棱第七百一十八章:尉遲恭認栽第三十五章:兩頭並進第七十章:夯實根基第八百二十六章:原是熟人第七百四十七章:敵我十鞭第六百五十五章:李家詭計第七百六十二章:提前佈局第七百六十章:二將領令第三百四十四章:小聚義上瓦崗第五百九十一章:突然發難第四百九十三章:閉門不出第五百五十章:到老鴉峽第三百一十六章:單雄信大戰左奔第九百九十五章:擒左天成第四百二十三章:血染河間縣第二百三十八章:羅士信七夜奔瓦崗第六百八十九章:三將聯手第六十九章:羅總教頭第八十一章:取金堤【三】第四百零三章:金刀殿帥第七百二十五章:小將魏堃第二百八十章:鉅富陶家第六百六十九章:靠山王的賭約第一百九十二章:無足輕重之人第四百九十六章:邱福請罪第四百六十三章:魏徵再用險第二百零三章:夜會昌平王第六章:夜襲!第十九章:遠處的目光第八百六十一章:任性的王君廓第六百九十八章:糧草主將蘇定方第五百零三章:最後的安排第二百六十四章:翟讓至第九百三十章:點將第三百七十六章:河間縣第七百八十三章:故人第六百四十六章:笑對劫糧第八百九十二章:又得名仕第一百九十五章:救人第八百三十四章:添只村第一百四十六章:小閱兵第二百六十四章:翟讓至第三百六十四章:英雄相惜第一百五十四章:程咬金的三板斧第八百三十五章:成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