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小聚義上瓦崗

秦瓊將賈潤甫的計劃想了一遍沒做出任何的改變,點了點頭道:“大掌櫃的思慮極好,便這般做來,只是此番上瓦崗隨性的還有家母,到時候還請大掌櫃多安排一個使喚的婦人方好。”

秦瓊不是矯情,也不是秦母人貴要享受什麼,而是這一路上瓦崗拖家帶口的人數不少,路上也得需要好些時日,秦母畢竟是女人,有些不方便,有個婦人照應才更好些不是。

“秦兄長勿憂。”賈潤甫還沒來得及說話,樊虎已寬慰秦瓊道:“我會囑託我家婦人路上照顧兄母,絕對不讓兄長有甚擔心。”

秦瓊見說也是才放心下來,對於樊虎老婆秦瓊自是認得,也知曉那婦人心性頗善,也素有賢名,衝着樊虎道了聲謝。

原來,在張須陀攻打瓦崗之前羅士信奉秦瓊之命悄然離開軍營回了歷城將秦瓊所託之事原原本本說了,也將秦瓊早已是瓦崗人的事告知了秦母,秦母雖說一時間有些許的無法接受,但是在這之前秦母卻也是從自己兒子身上看出了些端倪來的,也可說的是早已有了些底,也沒過多的糾結這個問題。

秦母也知曉從這一刻起自己和兒子的路是已沒有了選擇,倒也對上瓦崗沒什麼排斥,只是卻也不願就此先一步上瓦崗,非得等到秦瓊回來然後一起去瓦崗不可,這倒與宇文霸的推測幾乎完全一樣。

羅士信自是不敢忤逆秦母之意,於是就在城外找了戶百姓家裡藏身起來,因爲秦瓊歷任歷城捕頭,有着一定的賢名,而那戶人家曾受過秦瓊的大恩,所以秦母羅士信藏身的這段時日裡也是盡心盡意的照料,直到秦瓊隨着張須陀兵馬攻打瓦崗失敗,秦瓊救出張銘脫離戰陣後放任張銘自去,然後自己又回身趕往歷城。

秦瓊知曉,既然家母沒有隨着羅士信先自己上瓦崗,那麼肯定就一定還在歷城等着自己,於是秦瓊返身回到歷城,作爲曾做捕頭的秦瓊來說,歷城簡直就是自己的地盤,很快也就打聽到家母跟羅士信的所在。

在秦瓊親自跟母親說了自己與瓦崗之主宇文霸的種種交往之後,秦母也不禁爲宇文霸的仁義之舉而感動,之前秦母還真的認爲宇文霸拉攏自己兒子上山有着什麼不光彩的手段,卻沒想宇文霸是從來都沒主動的提過上山二字的甚至秦母又想起第一次見宇文霸時的情節來,還有那一包的銀子,說是官府問清案件事由後給兒子退還回來的補償。

秦母不再阻止秦瓊上瓦崗,也算是搬開了秦瓊一直壓在心頭的一件大事,當下便給樊虎去了書信,等了三日沒見樊虎回信,又想到賈柳樓,因爲宇文霸曾暗中告訴過秦瓊柳周臣已經是瓦崗的人,還說以後要是有什麼事可與柳周臣商議,也纔有了今夜往賈柳樓的事。

卻沒想正好撞見賈潤甫柳周臣聚攏衆人議事。

大屋裡燭火換了兩根,當天色漸明又問雄雞唱曉時分,衆人終於是商議好了各種細節,然後吹滅燭火,秦瓊羅士信趁着黎明前的黑暗離開了賈柳樓,剩下的衆人則各自找房間直接睡了,都是歷城中捕人身份自不會有甚顧忌。

????????????

東萊。

在徵遼大軍的大營裡,一處小營帳內,武賁朗將楊玄縱看着手裡的信眉頭深鎖。

兄長玄感終是走出這最後一步了麼?

作爲楊玄感兄弟的楊玄縱自是清楚兄長一直都有意要扯反旗的想法,往日裡也曾跟自己以及幾個兄弟都有隱晦的提及,如今皇上命兄長在黎陽督運糧草,看來兄長定是認爲這乃是最佳的機會了,所以兄長是再也沉不住氣了。

可是難道當今大隋的氣運真的就到結束的時候了麼?

楊玄縱不這樣認爲,首先皇帝近前還有來護兒宇文述以及等一干大將忠臣,雖說相比於文帝時期朝中正直之臣是少了很多,但是卻也還沒到傷到根基的地步,雖說宇文家族在朝中擅權蠱惑皇帝,但是卻也還僅僅限於諂媚而並未作亂。

其實,當知曉兄長有意扯反旗之後,楊玄縱曾自己有過思慮,那就是如果真要造反的話,決不可只在外而忽視其內,也就是說,除了在外扯起人馬來還應該在皇帝身邊的人中拉下些重臣來一起謀事,這纔是最佳的方式。只是如今雖說朝中佞臣不少,但是卻還沒有誰願意背叛皇帝。

所以,真要說,此時真不是扯旗的時機。

只是兄長此番看樣子是已鐵定要起事的了,楊玄縱心頭愁緒不少的又仔細將信件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然後迅速燒掉,走到帳門前撩開帳簾對守在外面的親兵道:“速去將鷹朗將楊萬碩營帳,便說本將有事相商。”

親兵立即轉身而去,不多一會,楊萬碩走進營帳之中,楊玄縱隨即將收到楊玄感書信的事一說,楊萬碩眉峰也是一挑,對於兄長走出的這一步,兩兄弟都早有心理準備。

“二哥,此事幾近已成定局,既然兄長執意這般,我們便也只得一搏了也。”楊萬碩因爲經常與楊玄縱來往,所以對於楊玄縱心裡的擔心是多少知曉一點的,此時見楊玄縱面有遲疑之色,只得再次勸道:

“事不宜遲,二哥可要當機立斷纔好!”

“也罷!也罷!”楊玄縱不由長嘆一聲,隨即禁又苦笑一聲,似是在對楊萬碩言說又似是在自言自語:“督運糧草難不成就此掌握了徵遼大軍的咽喉了麼,兄長也思慮的太過草率了也,大隋糧倉這般多,沒了黎陽又如何,也僅是遲滯些時日便又可從他處獲取大軍需要的糧草,直要說來兄長屆時也就如一平常反王之勢也,卻無更大伸展,甚至所要面對皇帝的怒火還將數倍於各家反王。”

楊玄縱的話楊萬碩也都聽進了耳朵裡,甚至對於二哥的擔心楊萬碩也持完全同意的態度,但是此時的楊萬碩對於兄長的造反更多的是一種逐漸萌生的亢奮,而那些擔心也就被選擇性的慢慢淡化掉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無足輕重之人第二百五十章:意外來客第三百三十八章:統籌全局第六百三十七章:凌敬的試探第八百四十七章:一夜兩襲第八百三十章:選擇第六百九十二章:夜襲來了第一百四十一章:女將第一百三十五章:王薄的堅持第九百六十二章:先走一步第九十九章:自古忠臣多遺恨【二更到】第六百四十七章:能否放權第八百六十三章:達曼的憂慮第九百六十一章:霹靂手段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五十一章:歷史忘卻的人第五百零二章:羅家的後路第六百零七章:知己第九百九十八章:杜伏威的心第六百二十八章:齷齪之事第一百九十八章:昌平王府第一百四十六章:小閱兵第五百三十七章:楊廣的任性第六百四十九章:搶賽子龍第五百一十章:局勢變化第二百六十章:禍及二賢莊第六百八十七章:突然開戰第五百五十八章:劉龍說親第六百二十四章:美妙的煩惱第六百零四章:十天干駐兵第二十五章:策馬論英雄第八百二十八章:進退維谷柴紹第三百零三章:秦瓊之義第七百三十二章:英雄相惜第六百章:糧草根本不是問題第一百三十三章:瓦崗兵馬第一百七十七章:策馬回山第六百零九章:真正目標第三百六十六章:張金樹第三百四十一章:皆是故人第四百六十二章:各有憂慮第七百九十六章:勇猛甄瞿兒第九百九十八章:杜伏威的心第九百六十二章:先走一步第一百三十一章:突現騎兵第九十章:理理家底第四百九十九章:分析局勢第三十四章:凌敬請命第三百九十五章:裴仁基一打瓦崗第五百四十二章:鄔巧雲身世第七百二十九章:決絕的選擇第七百五十一章:我有辦法第六百五十六章:逼宮疊山第二百五十三章:議定出兵第一百三十二章:生死之地第三百二十一章:張須陀一挑二第八十章:取金堤【二】第四百八十四章:勝利到來第五百九十五章:相約清幽觀第七百七十二章:王婉兒有心思第五十九章:李無瑤第六百三十一章:好消息第一百四十二章:新月娥第四十五章:樊無命第五百二十六章:有個水仙娘第一百六十章:探賈柳樓第九百四十六章:尉遲恭叫陣第二百六十八章:難熬的夜第一百一十三章:伍雲召出手!第七百一十三章:最後的歡樂第二百五十章:意外來客第一百五十章:王伯當的心第二百四十三章:唐壁反水第六百零八章:小樑王蕭銑第三百一十六章:單雄信大戰左奔第二百九十章:單雄信的低姿態第一百一十一章:羣雄會!第二百八十章:鉅富陶家第九百七十三章:又有人上山來第八百九十八章:最佳理由第七百三十三章:後路第四百七十八章:瓦崗城開第四百九十一章:尚師徒的抉擇第五百七十一章:吳涇自戕第八百一十章:旖旎的晨第一百六十章:探賈柳樓第八十章:取金堤【二】第七百一十三章:最後的歡樂第五百九十九章:副都盟主第五百九十二章:背後插刀之人第七百五十章:馬廄之謀第二百一十四章:風塵三俠終相會第一百七十五章:紅拂女第九十九章:自古忠臣多遺恨【二更到】第十七章:好漢酒第六百零五章:勝似仙境第四百七十三章:廝殺第九百一十五章:大計劃第七百七十章:動力第九百六十六章:又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