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徵遼失敗

信札終於撕開條口子,王慶從中取出信紙來遞給宇文霸,這樣重要的事王慶可不敢先閱。

“給魏兄長閱看吧。”宇文霸忍不住又是一聲嘆息。

魏徵忙一把抓過信紙,當目光觸及之時神情立時一僵,只見上書八個字:東征已回,大斗拔谷。

魏徵頹然的放下信紙,旁邊滿眼期待本以爲魏徵會說來的王伯當見了乾脆直接從魏徵手裡拿過來也看了,爆出一聲驚呼:

“果然敗了!”

王伯當想起在丹陽與宇文霸秉燭夜談那些天,兩人曾不止一次的說及遼東戰事,宇文霸都是看衰此戰,當時自己倒也覺得頗有道理,可依舊打心底裡不認爲朝廷會真的敗。

卻沒想果真如哥哥所料!

王慶見眼前三人都跟失了魂的模樣,張嘴想說什麼卻又閉上了。

對於王慶來說,朝廷兵馬敗了這是大好事,必定是損失慘重,就算開了年來攻打瓦崗至少東征兵馬不會前來,就鎮府節度兵馬來攻打的話,瓦崗兵馬比之還強也就沒甚擔心的了。

只是,王慶不知的,眼前三人曾經心裡都有着報效國家的想法,也爲此努力過拼命過,只是命運的捉弄機不逢時吧,才最終落了草。

可心底裡還是有着那民族大義的存在。

便是扯反旗那也是自己一家人的事,算是爲百姓蒼生計,而這徵遼失敗那是丟了整個大隋的臉面!

且,還是以這麼大的優勢還敗的這麼慘。

直若說是恥辱也不爲過!

“哥哥。”魏徵將宇文霸輕扯了一把:“勝負自有天命,哥哥切不可太過傷神。”

“魏兄長說的對,哥哥,不可太過憂慮。”王伯當也趕緊寬慰了一句。

“對對,想那皇帝勞民傷財,盡做些坑害百姓的事,許是老天要讓他楊家江山換人??????”

王慶說出半句又覺得不妥,乾脆打住了話頭,只焦慮的盯着宇文霸。

宇文霸望了三人擔心的目光一眼,苦笑一聲,道:“我沒事,也不會傻到爲那荒唐的皇帝費神,只是一時爲那些戰死以及即將戰死的軍士感到不值罷了。”

本來是大勝,雖說開頭各路兵馬在進攻端都受到了一些阻滯,可畢竟兵多將廣的,最後也是推進到了平壤城下,只是比預計的遲些而已。

卻最終因爲一個荒唐的馬屁而導致折戟沉沙。

更爲可笑的是,此時又出現了一個臭氣熏天的馬屁,那便是建議讓楊先生就此在大斗拔谷駐軍下來,看情勢再爲之。

理由是,皇帝徵遼時間太短,就此班師回朝怕被世人恥笑,那楊廣自然是一聽就準,關於自己面子的事怎能不重視。

在別的方面我們的楊先生或許不在乎世人說評,但在武功這方面是極爲愛惜自己名聲。

先是滅掉陳國,徵滅吐谷渾,攻佔城逼死商菩跋摩,征討契丹,征討突厥,征討琉球,三徵高句麗。

楊先生絕對的一個戰爭狂!

有時候宇文霸都在想,其實楊先生這樣做無可厚非,帝王嘛,都想有一番作爲,自己的老子給自己一個大隋,那麼自己就得在這大隋之外開疆拓土。

只是,楊先生有點急功近利了。

除了各處征戰外又是大修水利,導致民不聊生國內反旗處處,內憂外患最終導致身死國亡。

而那拍下駐兵大斗拔谷馬屁的不是別人,正是楊玄感!

楊玄感乃是楊素之子,跟老父親一樣得到文帝煬帝兩個皇帝的恩寵,自然也最瞭解煬帝的心思了。

只是煬帝不知,那楊玄感自從家父死了後就有了反意。

之所以建議煬帝駐兵大斗拔谷並非是爲皇帝臉面着想,而是暗中聯絡突厥兵馬襲殺營地,楊玄感再裡應外合就此做定事實!

只是楊玄感也太小看煬帝了,畢竟是東征西討數十載的存在,煬帝讓何稠據守東明山,周法尚切斷西崗,再命鄭善果據南面,樊子蓋壓陣北方,中軍來護兒坐鎮。

直讓楊玄感無法開口。

最終的結果是突厥兵衝殺而來,楊玄感按兵不動,可就是這般也讓隋軍又損失慘重。

本就是撤兵,將無鬥心兵無戰力,最後隋軍是靠着人馬多死扛住了突厥的襲殺,後突厥見楊玄感並未如約造反怕中計,才撤兵去了。

若不然,又是一次大敗!

直到這之後,煬帝才慌的一批,趕緊下令回朝。

“即將??????戰死?”敏銳的王伯當捕捉到了宇文霸話中信息,眉頭一皺道:“哥哥是說那皇帝兵馬還會有折損?”

魏徵就算魏百策此時也是如王伯當一般,總不至於那高句麗打贏了還敢出兵追擊吧?

高句麗兵馬脫離了他的城池和水域,要是敢追擊大隋兵馬那直如送死沒甚差別。

卻見宇文霸點了點頭,伸出手指重重點了兩下大斗拔谷四個字,道:“你們可知此處兇險?”

“莫非哥哥擔心突厥兵會趁機襲殺?”魏徵心一跳:“若真是這般,倒又是一場廝殺也。”

魏徵話聲也隨之沉重。

大斗拔谷是突厥地盤,雖然之前煬帝曾征討突厥也打敗過突厥,但突厥是那種打不死春風吹又生的玩意,仇恨心更是不得了,豈有眼睜睜看着隋軍從家門前過而不咬一口肉的道理。

“真不知爲何會選擇經大斗拔谷回朝!”王伯當秀才落第後曾遊歷關外,自是也知曉大斗拔谷的地理環境,暗暗搖了搖頭。

宇文霸沒有將楊玄感的事說出來,不過宇文霸卻推測大軍經大斗拔谷怕也多半是楊玄感在暗中促成。

若不然又如何與突厥聯手。

只能說是天命還沒到頭,那楊先生還得再做幾年皇帝。

而那楊玄感也是等不及,在錯過這次機會後,待得楊先生第二次徵高句麗時便謀了反,還把李密招到跟前做參謀,最後兵敗身死,而那李密也正是因爲這事才從三公世家的頂級身份變成通緝要犯,最後由王伯當舉薦上的瓦崗。

“對了,哥哥。”王慶見三人一時沉悶,自己又接不上話,乾脆岔開話題,道:

“現今後備軍完全經過障礙工事訓練的人數都近萬,也都操練熟了羅家槍,是否可以分與些給各營,或是新建幾個營。”

“是不是有頭領跟你要人了?”宇文霸望着王慶一笑,這個老夥計真寬我心也。

第七百一十三章:最後的歡樂第七百九十七章:惡戰第五百零九章:兵分兩路第四百七十三章:廝殺第四百三十七章:誰爲君王,木在子上第二百一十四章:風塵三俠終相會第九百六十四章:大計劃出兵第八百八十一章:寧夏再歸第七百九十章:抉擇第三百二十七章:單挑王君廓第七百四十八章:最佳拍檔第八百三十六章:江南來人第八百二十一章:敏感神經第七百零一章:暴脾氣第四百八十一章:邱福之敗第二十一章:單雄信!第四百四十七章:放權第八百一十章:旖旎的晨第七百二十三章:暗做打算第七百二十五章:小將魏堃第三百六十三章:王琮其人第一百二十章:各懷鬼胎第四百五十九章:圍滎陽第三百一十八章:兩將聯手第六百六十九章:靠山王的賭約第九百八十七章:料敵先機第七百七十五章:鋌而走險第二百五十二章:都是可以談的第四百七十三章:廝殺第四章:山寨基石第四百三十章:全身而退第四百三十四章:軍師也有暴脾氣第八百二十一章:敏感神經第五百三十三章:水仙娘第八百三十九章:柴紹的無奈第六百章:糧草根本不是問題第八百一十一章:功成一半第二百九十三章:議大事第九十七章:合作二【二更到】第二百五十九章:鐵血十三騎第四百一十八章:弄巧成拙第四十一章:藥王孫思邈第七百八十章:分外眼紅第八百八十七章:隔岸觀火王世充第六百三十六章:國母第九百一十四章:單雄信遂願第九百八十章:大唐滅第二百三十七章:秦瓊的憂慮第一百九十六章:鬧花燈第九百二十九章:爭議第六百零一章:再推統兵大元帥第八百五十三章:桑顯和第二百六十一章:今非昔比第一百二十章:各懷鬼胎第九百章:老夥計第四百九十三章:閉門不出第二百九十一章:出城相迎第五百六十四章:呼應的北秦第九百八十五章:又要出兵第五百零四章:定顏平隨軍第一千章:議兵第四百五十九章:圍滎陽第九百九十二章:會面第八百六十四章:誠惶誠恐第七百七十八章:能伸能屈杜伏威第六百七十一章:誰人之禍第八百二十一章:敏感神經第九百三十三章:大勝第八百零四章:雄膽單雄信第六百九十六章:羅方開竅第九百八十一章:好事不斷第五百八十七章:鄞州駐兵第一百五十三章:名聲在外第八百八十八章:賈雄的取捨第七百六十四章:程咬金受罰第九百零五章:炸藥包第三百九十九章:勢如破竹第六百九十一章:未明的夜間第五百三十三章:水仙娘第三百零三章:秦瓊之義第九百六十八章:煩心事第八百八十一章:寧夏再歸第五百四十章:千鈞一髮第九百九十六章:踐行第七百三十八章:羅成落馬第九百八十五章:又要出兵第二百六十一章:今非昔比第五百四十七章:故人第九百一十九章:學理政第二百五十一章:鬥智第三百六十三章:王琮其人第九百八十九章:竹蘆渡第三百八十八章:今世孟賁第五百四十四章:魯明星的指揮第三百四十二章:賈柳樓七好漢小聚第二百九十三章:議大事第四百三十二章:落寞的靠山王第二百一十章:奇女子第五十章:東方伯第一百六十一章:童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