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連環節

(新年大章求票)

平陽安撫下李泰,派人去請太子,又陪着城下將士等候了足有半個時辰,因而見到李承乾黑着一張臉,慢騰騰地登上城牆,出現在她面前,平陽心中的闇火,大概比李泰少不了多少。

“姑母。”李承乾悶聲喚了一句,停在那裡。

“李承乾,”當着牆垣上衆多禁軍的面,平陽直呼了他的姓名,臉色很不好看,“本宮不管你心裡是有什麼氣,你現在就把人給李泰送過去,待你父皇病癒之後追究起來,本宮還可幫你說上兩句話,若不然,釀成大禍,本宮第一個掀了你的東宮之位”

聽這不留情面的厲斥,李承乾猛地擡頭,難以置信平陽竟會堂而皇之地就拿東宮之位威脅自己。

“好、好,你們一個個就知道偏幫着他,寵向着他,以前是,現在也是,”李承乾低下頭,自語般喃了兩聲,垂在身側的臂膀夾緊,竟然是對着平陽冷笑了起來,道:

“姑母說的,我怕是辦不到。”

平陽眉心一突,“這是何故?”

“人早就被我殺了,我拿什麼給他。”

平陽怔忡了一下,眼中怒火狂漲,一把扯過李承乾衣襟,按着他的脖子,大力將他壓向城頭。

“你看,你看看下面是什麼,畜生”

李承乾被迫望向城下,只見人山人海,火光之處,皆是兵馬,槍矛森森,欲覆山城,此去一個時辰,城下的兵馬越聚越多,早已不只五千之數。

城下有人眼尖,看到了城頭上的人影,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太子來了”,隨聲迎合,接二連三,片刻成浪。

“太子出來,還大督軍公道解我不平”

“太子出來”

“還大督軍公道解我不平”

“看到了?”平陽將臉色蒼白的李承乾從城頭上拉了回來,“若是李泰知道你把他的人殺了,大軍要是攻打進城,慌亂中,誰能保你小命?”

“他、他們不敢,這是謀反,這是謀反本宮是太子,他們這是死罪”

平陽目光一暗,搖頭道:“征伐沙場的戰士,最無畏的,就是死。”

她看着李承乾恍惚的神色,心中百苦,她最不願看到就是兄弟之間的兵戎相見。

“李泰心志之高,積勢已久,你父皇早料他不甘隱忍,故而許之遠征,以他皇子之位穩定軍心,假若他此次不利,便挫他的銳氣,假若他得立功勞,則正好以他這把利刃開疆護國,果不其然,他解了突厥西患,又破了西域通道,立下大功。”

“早先,你父皇就防着他萬一得勝,回朝會不利於宮廷,故下詔將他妻女從河北召回,一來是怕有人心懷不軌拿她做文章,二來是想借此牽制李泰,讓他不敢輕舉妄動,只等遠征軍退回各道軍府,便可無虞。”

“皇兄早覺身體不適,故而染病之初,就將監國之責交由你,想要你這太子坐鎮朝中,培養威信,後來他身體每況愈下,不得已遷往大明宮靜養,爲怕你藉機爲難魏王府,等李泰回來不好收場,故而事先派人送信洛陽,要我適時回京穩定局面。”

“恰那魏王妃來找我求助,我才知你被皇兄言中,果然爲難了魏王府,於是順勢護她回京,將她一家護於我公主府門下,待那李泰回來,好歹不會因你封了他的魏王府鬧大,豈料——”

平陽深吸一口氣,抑不住恨鐵不成鋼的憤慨:

“豈料棋差一招,你父皇前日病危,我趕赴大明宮去侍疾,來不及交待府中,卻被你這混賬東西抓住間隙,將他愛妃弄進宮裡。這真是千算萬算不如天算,他得勝歸來,戰利品中定然存有大量糧草以備不時只需,足夠萬軍多日之用。眼下是入冬時節,正逢南北軍府兵力來往調度,是京中兵力最弱之時,不過一萬人數,你叫他們怎敵李泰這支凱旋之軍?”

“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只差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假若被他得知愛妻已經喪命,這一把火添上去,他有大軍擁護,無你父皇主持大局,你當他真不敢反嗎“

李承乾聽平陽這一番前因後果道來,臉上早無血色,他會扣留遺玉在宮裡,就是想出一口惡氣,卻不曾想過會因爲一個女人,反倒給了李泰謀反的藉口,驚慌之下,拉住平陽衣袖道:

“姑母,您手中不是還是一支兵馬嗎?”

“遠水難解近渴,”平陽緊皺着眉頭,將目光轉向城下,稍息,道:“現在只能施以緩兵之計,先將李泰勸退,莫不能讓他知道魏王妃已死。”

爲私己,平陽恨不能將害了她故交之女的太子一掌斃了,但爲家國,她卻必須要穩定局面,不能讓長安大亂。

“我現在親自帶你出城去同李泰對談,你就告訴他,魏王妃已被送往別處,不在宮裡,再許他三日之約追回,承諾將人送還,先拖住他,京兆南山有一藏兵之處,當朝只我同你父皇、舅父三人得知,兵符在你舅父手中,待我同他商議,調兵遣將。”

李承乾心中有鬼,聽到平陽這麼說,心中一番較量,更怕日後被平陽發現他謊稱遺玉已死,興師動衆,當下決定回去就把遺玉滅口,絕不能讓她活口。

“好,我聽姑母的安排。”

於是,在平陽的隨同下,禁軍冒險將城門打開,將她同太子送到城外,同李泰面談。

城外風聲嗦嗦,人影攢動,李泰看着將視線從率先露面的平陽,移到她身後的李承乾身上,凌厲的目光霎時又盛幾分。

“李泰,本宮已知你今夜來意,”當着衆多人面前,平陽知道不好將話說明,“你皇兄有話要對你說,你且聽罷,再做打算不遲。”

說罷,她推了推李承乾上前,後者在城樓上聽過她囑咐,便悶聲悶氣對着李泰揖手道:

“四弟,是爲兄思慮不周,冤屈你通敵,又私取了你府上一樣東西,你而今上門索要,本當歸還,可她現已被我送往別處,不在宮中,你且稍安勿躁,給爲兄三日之期,定將原物尋來奉還。”

平陽看李泰只是微微皺眉,顯然半信半疑,知道還得自己發話,於是道:

“有本宮在此,你還怕他誆你麼,你先帶人回你的魏王府去,那封條撕了就是,誰敢說你半句閒話,就讓他到本宮面前來。當着衆軍的面,本宮給你放下一句話,三日過後,你皇兄若不將‘失物’歸還,給你一個交待,本宮任由你問他討債,再不理此事。”

她見李泰還不動事,心中焦急,板起臉,又加了一把火,“孰輕孰重,你可要想清楚,有得必有失,就看你知不知進退了。”

平陽知道自己這是在賭,賭李泰心裡,遺玉的分量如何,只要他偏念這份情意,爲了遺玉的安危,就會多等這三日,若他一意孤行要在今夜,那只有怪天意如此了。

“就依姑母之言,三日之後,日落之前。”

李泰放下期限,抿起脣,調轉馬繮,回頭沒入兵隊自覺分散的道路中,手一擡,沉聲道:

“衆將聽令,紮營金光門外,等候三日。”

解決了安福門危難,告別了前去同長孫無忌要兵的平陽,李承乾匆匆趕回東宮,先跑到閻婉住處。

“婉兒,帶本宮去見那女人。”

閻婉看着神色狼狽的李承乾,低眉順眼地搖頭道:

“殿下,遲了,一個時辰之前,婉兒已將她放走。”

“什麼?”李承乾大驚失色,“你放了她?放去哪裡?”

“她應早已出宮,至於她出宮後去了哪裡,婉兒不知。”

“jian貨本宮讓你教訓她,你竟膽敢放了她”

李承乾甩手就給了閻婉一巴掌,又一腳踹翻了邊上的花架,花盆跌落,應聲而碎,泥土灑了一地。

閻婉伏在地上默不吭聲,李承乾發了好一通脾氣,才悶着頭坐在軟榻上,考慮對策。

遺玉被這麼放走,肯定是要去找李泰,等李泰尋到了人,他瞞哄平陽的事不就被拆穿了?

再或者,李泰假意尋不到人,故意等到三日之後帶兵逼宮

李承乾越想覺得這可能性大,又因平陽在城牆上威脅他要廢他太子之位的話心生忌憚,就這麼盞茶的工夫,心思百轉千回,一咬牙,自覺不能坐以待斃,當即丟下閻婉,起身到書房寫密信,讓貼身的侍衛連夜送出宮去。

再說三更之時,兩軍對峙於安福門外,遺玉卻被拉飼料的貨車送出了宮門,在朱雀東大街一條小巷中卸下。

遺玉在車中蹲坐許久,被臭味薰的頭暈,腿腳麻木地被人從木板箱裡拉了出來,還沒分清東南西北,就被人推搡着走進巷子深處。

“咳咳,你、你們,這是要帶我去哪?”

架着她的兩名僕婦並不回答,那拉車的太監低頭跟在後頭,直接把她送進了巷尾一間小門,連拖帶拽,推進院子裡一間屋裡。

遺玉冷不防被推了一下,踉蹌地跌倒在地上,捂着胸口咳嗽了兩聲,忽聽這屋裡有人輕笑,擡頭一看,驚見一張熟人的臉。

“咯咯,”長孫夕蜷着腿坐在一張與這簡陋的房間不符的湘妃榻上,抱着手爐,看着坐在地上的遺玉一臉愕然,波光流動的美目,裡說不出的得意:

“那個蠢女人,還真是瞞着太子將你送到了我這裡,她還以爲我看不透她那點小伎倆,禍水東引,殊不知,我要的就是你這個禍水。”

遺玉見到長孫夕,前後一想,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咳,原來這從頭到尾,都是你在做鬼,難怪”

難怪太子會趁着平陽不在,冒然召她進宮,這裡面,少不了長孫夕在旁煽風點火,若論借刀殺人,她見過的女人裡頭,最厲害的就屬眼前這一個。

彷彿知道遺玉心中所想,長孫夕斜睨着她,好心情地調侃道:

“不錯,確是我說動太子表哥拿你泄憤,再哄閻婉揹着表哥趁機將你送出來,怎麼樣,在宮裡這幾日住的舒坦麼,太子他對你可算溫柔?咯咯咯”

明明生了這麼一張國色天香的臉,可人品卻壞到了骨子裡,遺玉其實一直都不能理解,她同長孫夕之間是怎樣惡化到今日這個地步,以至於她要像一條跗骨之蛆般地糾纏自己。

“我不懂,你若只是爲了要害我,何必繞這麼一大圈,將我送進送出,究竟是何用意?”

“哦,對了,你還不知道吧,”長孫夕慢條斯理地啜了一口茶,道:“李泰已經歸京了。”

忽聞此訊,遺玉怔然,心口不聽使喚地噗噗跳了起來,然而面上喜憂參半,像是不知這是個好消息,還是個壞消息。

“我再告訴你,李泰打了勝仗,侯君集滅高昌,他就驅逐了盤踞在碎葉川以南的突厥人,打通了西北要道,至於先前太子誣陷他通敵陷軍,則是誤會一場。他立下如此大功,回京之後,本該享盡殊榮,可是因爲你,這一切全都毀了。”

長孫夕笑容收起,冷眼盯着遺玉,道:“我就說你是個掃把星,早晚要連累他的前途,他爲了你,一個時辰之前竟然召集兵馬,公然圍困皇宮。”

遺玉頓時瞠目結舌,親耳聽到李泰爲她傾軍圍城之舉,只覺心若擂鼓,一時不能對答。

“表哥也是個沒出息的蠢材,皇上病重,將監國之任交由他手上,他不思進取,趁機圖謀大業也就罷了,反而以爲穩坐東宮,目光狹隘,只一心想要除掉李泰,錯過了逼宮的好時機。”

“現在可好,李泰動兵,皇上臥病不出,眼下在宮門外做和事老的是平陽,她肯定會猜到問題出在你身上,表哥交不出人,李泰不會善罷甘休,京中兵力不足,平陽最多拖上兩三日,最後他們還是要打起來,等戰事一起,李泰就是謀反。”

長孫夕故意咬重了“謀反”二字,滿意地看見遺玉變了臉色:

“我爹手中尚握有一支秘軍,從南山趕來最多三日,平陽肯定會借這支兵鎮壓李泰,介時戰起,李泰若是勢弱便罷了,若是他勢強,我就將你交給平陽,她爲護長安,肯定會拿你威脅李泰,你想不想知道,他是會選擇戰,還是爲你降呢?”

遺玉打了個寒噤,難掩心中驚濤駭浪,這女人竟是要藉着她,將三軍玩弄於股掌

她原以爲長孫夕只恨自己,不想她現在連李泰都要害。

“我總算知道爲何殿下會不喜你,”遺玉譏誚道,“你這樣的女子,陰險狠毒,發起瘋來像條狗一樣,看到誰都想咬上一口,殿下喜歡的是我這種溫柔貼心的女子,故而會對你厭煩,連聽我偶爾提起你,都要皺眉頭。”

看遺玉眼中毫不掩飾地嫌惡,長孫夕眯了眼睛,心頭恨起,走下榻,上前蹲在遺玉面前,揪住她頸後的頭髮,向後拉扯,使得她因痛仰頭,看向自己,詭笑道:

“不要試圖激怒我,你想死,還沒那麼容易,我會讓你親眼看到,他是怎麼被你害的身敗名裂,你要怪,就只能怪你爲何要回來。”

語畢,長孫夕鬆開遺玉的頭髮,在她肩上蹭了蹭掌心,站起身,領着兩名粗壯的僕婦朝門外走去,吩咐了那個從宮裡將遺玉送出來的太監:

“阿五,看緊她,不要讓她尋死。”

監反手將門關上,落了鎖,直挺挺地站在門外。

屋內,遺玉咳嗽了一陣,等腿腳上的麻木緩解,她才緩慢地站起身,看了一眼屋裡快要熄滅的油燈,撫着胸口蹣跚走到透光的門邊坐下。

“唉”

十一月初三,太子稱病,未能早朝,衆臣多有聽說昨晚福安門外發生的事,人心慌亂,聚在承天門外相互打聽確信。

只當李泰是爲了一口氣,才向太子發難,孰知內幕如何。

金光門外駐紮的萬人大軍太過顯眼,不到中午,便鬧了個滿城風雨。

魏王府拆封,李泰回府,閉門謝客,就連河間王李孝恭找上門,都沒有見。

翡翠院被人搬洗一空的書房中,李泰坐在收拾乾淨的書桌後,翻看着一疊積壓多日的書信,阿生從外頭走進來,輕聲打擾:

“王爺,小郡主已從公主府上送過來了,要不要屬下讓秦姑姑抱來給您看看?”

李泰翻頁的動手停頓了一瞬,淡聲道:“不用。”

阿生擡頭,小心翼翼地瞅了他一眼,走上前,從懷裡掏出一張破皺的字條,兩手遞過去。

李泰接過,一掃入眼,嘴脣便輕抿起來,捏着那字條的手指使了使力道,終究沒有撕碎,而是收在了袖中。

“傳我令到城外”

平陽順利地從長孫無忌手中借到兵符,兩人商議之後,做好萬全準備,只要三日之後,李泰敢反,如何排兵佈陣,如何包抄圍剿,一一算計。

事不宜遲,初三這天上午,平陽便派了心腹出城,帶着兵符到南山調兵,她則在京中坐鎮。

她這都一切都安排周詳,只需等上兩天,便能將長安城的局面重新穩定下來,可誰知,就在這天晚上,她忙碌了一日,準備上牀休息時,卻突然得到了一個糟的不能再糟糕的消息——

“啓稟公主,城西忽有大量武人聚集。”

平陽睏意頓消,緊張道:“他們往哪走?”

“似是延康坊的方向。”

平陽念頭一轉,猛捶了一下牀鋪,“壞了”

“公主?”

“速去調集府中護衛,半盞茶後在前院領命,快”

事關緊急,平陽顧不得更換衣物,隨便扯了一條披風繫上,摘下牆頭一直用來裝飾的配劍,風聲大步地走向門外。

從城東趕往城西,快馬也需半柱香,就是這麼大點工夫,等平陽感到時候,還是遲了一步。

魏王府門外,燈火闌珊,大門敞開,門前血氣沖天,地上七零八落地掉着染血的刀劍,不斷地有人扛着殘缺不全地屍體從府裡走出來,丟到路邊,還有活口,都被死死地捆了,推到牆角。

李泰就站在門外,穿着一身單薄的綢衫,披散着頭髮,託着一隻被草草巴紮起來的手臂,面容平靜地看着門前的情景。

聽到馬鳴聲,轉頭看見怒氣衝衝地縱馬跑近的平陽,掀起眼皮,道:

“姑母,太子派人夜襲於我。”

平陽盯着他還在往外滲血的左臂,強自鎮定道:

“是不是誤會?”

李泰扭過頭,阿生會意,就讓侍衛從牆角拎了兩個五花大綁的武夫出來,丟到平陽面前,擡起他們下巴,讓他們仰頭露出臉。

平陽一看這兩人,臉都綠了,就是她不常在京裡,也認得這當中有一個人是李承乾身邊的衛士。

阿生腳尖一擡,踢中一人小腹,疼的那人趴跪在地上,“說”

平陽一閉眼,此情此景,還用多說什麼。

十一月初三日夜,太子派五十壯士夜襲魏王府,爲魏王所察,事敗。

當夜,大明宮外,遭遇百名刺客闖入,侍衛死傷,阻於望仙門外,後被早早埋伏在城東的遠征軍趕到,伏誅。

事舉,經連夜審訊,查爲太子承乾所爲,有前城陽公主駙馬杜荷,漢王李元昌,長廣公主之子趙節參謀。

魏王擁兵,於第二日凌晨分別闖入東宮,城陽公主府,漢王府,將太子一干人等捉拿。

早晨,遺玉正蜷縮在牆角,披着一條破毯子入眠,緊鎖的大門忽被人拉開,冷風灌進來,一下就把她吹醒。

擡頭一看,長孫夕正風塵僕僕地站在門口,不住地往門外看,一揮手,示意守門的那個太監:

“帶走。”

監上前,將渾身疲憊,毫無抵抗之力的遺玉扛在了肩上,跟着長孫夕快步離開這小院,上了門外等候的一輛馬車。

坐在車上,遺玉纔有機會好好打量長孫夕,見她髮鬢微亂,穿着很不得體的灰裙褐衫,一副民婦打扮,忍不住嘲道:

“皇嬸這是要下地去幹農活麼?怎也不帶上鋤頭。”

那太監阿五就坐在車門口,聽她笑話,低下頭去。

“閉嘴,”長孫夕揉着發疼的額角,冷笑道:“不要急,你就快派上用場了。”

“我心裡一直很好奇。”遺玉沉默了片刻,突然開口道。

長孫夕睨視她,如同看着一個死人,“什麼。”

“那年平陽公主生辰之日,你可曾後悔同我打了那個賭?”

一杯酒,向危機四伏的宴會上走,一杯酒,向後半生的姻緣走,她選了向前,爲了情愛衝動,同李泰一起分擔危險,而長孫夕選了向後,爲了名利薰心,毀了她的後半生。

“”長孫夕僵着臉,沒有作答,轉過頭,掀開車簾去看外面動靜。

“不想回答就算了,”遺玉揉了揉睡得發酸的脖子,對着面色陰沉的長孫夕,輕聲道: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好不好?”

沒在意她傾身上前,長孫夕頭也不回,不耐煩道:“什麼?”

“我回長安,其實就是爲了幫殿下把太子扳倒。”

呼吸吹到耳邊,長孫夕打了個激靈,扭過頭,看向遺玉近在眼前的臉孔,她身上氣味難聞,臉頰髒污,嘴脣上盡是幹皮,然而一雙眼睛,卻是十分清明。

“你剛纔說什麼”

遺玉不再說第二遍,笑了笑,坐了回去。

長孫夕心中的不安逐漸擴大,似乎是總算意識到了什麼,慌聲道:“阿五,將她捆起來,捆起來”

那太監阿五沒動,扭頭看向遺玉。

“把她的嘴巴堵上。”

“是。”

長孫夕來不及適應這突變,就驚恐地看着那跟了她四年的護衛,飛快地伸手點了她的穴道,掏出一團軟布塞進她嘴裡。

馬車轆轤,一直到了大理寺衙門口,渾身僵硬的她被丟下車之前,就只聽見遺玉最後一聲低語:

“有一句話你不該忘記,我的運氣,從來都比你好。”

躺在冰冷的街頭,一身民婦裝扮準備逃出城的長孫夕,瞪着一雙眼睛,不明白這一次她又是輸在哪裡。

恐怕有些秘密,一直到死她都不會懂。

遺玉坐在馬車上,接過阿五遞來的披風,包裹住凍得發硬的身體,放鬆了身體靠在車壁上,長出了一口氣,扭頭看着正在給她煮茶的阿五,回想起這短短几日的歷險,不由唏噓:

“多虧了有她摻和,太子纔會這麼快沉不住氣。不過他們都當我是傻子麼?十萬大軍回朝這麼大的動靜,長安城怎麼會一點風聲都沒有,不是中途被人攔截,就是根本沒人傳回來,我從那時就嗅到陰謀,怕自己身陷囹圄,弄巧成拙,特意派了一個不起眼的家僕送了那封藏字信去求助,那晚我被閻淑人送出宮,本已不報什麼希望,還好,還好那信送到了,阿五,多謝你。”

“小的不敢當。”

“若是你能見到我大哥,代我告訴他,我十分想念他,很快,很快我們一家就能團聚了。”

(感謝親們這兩日的粉紅,今天多發點,一回解決了,省的親們頭疼腦熱的,剩下疑點明天披露,大家也可以隨意猜測。感謝近來送和氏璧的親們,冷凝冰清、夏沁、pdxw,都是熟人,下回叫小名,哈哈。慣例還是先發,後找蟲。)。

第107章 呈遠樓第247章 並非我做不到第261章 好事第302章 夜談第260章 笨了些傻了些第300章 鬧劇第287章 勸架第169章 大夫和烏鴉第237章 爲我束髮第269章 遺玉的驚覺第17章 花面狸第4章 黑色的眼睛第301章 魏王妃第37章 相見未見第408章 味道第350章 高句麗第404章 處境第3章 一家四口第391章 壽宴功宴第151章 難洗溫泉水第302章 夜談第27章 清晨的抱怨第274章 見過夫人第383章 最後的親征第213章 與你分擔第202章 練習很短暫第168章 當心!第350章 項莊舞劍第64章 擦肩而過第242章 我知錯了第4章 黑色的眼睛第42章 嬌顏怒第14章 心結解開第21章 母女談話第362章 噓,別出聲第217章 畫像第246章 絕對構想第292章 特設大督軍第117章 盧家嫁女第378章 復發了第195章 亂了鴛鴦譜第420章 背後之人第389章 只有她知道第152章 男人話,女人言第263章 你可還記得她第78章 怪物銀霄第383章 最後的親征第213章 天大的人情第41章 兩份文卷第323章 兵臨城下第368章 獎賞第269章 邀約百花園,盧氏探明意第225章 參比人選第425章 李泰的承諾第260章 笨了些傻了些第160章 弱點第31章 別怕是我第265章 藥第36章 喜事稀罕事第73章 愛、妒第110章 父子第205章 兩杯酒,一個賭第122章 等我回來第238章 寒山雪夜第386章 開解第111章 紅帖第205章 兩杯酒,一個賭第93章 那位小姐第293章 與君暫別第355章 踢館第98章 又聞夜宴第130章 落魄兩父子第364章 御宴宮第85章 僧、道、客第386章 開解第388章 初見端倪第10章 生死第238章 盧俊回京第260章 笨了些傻了些第137章 我餓了,吃飯吧第383章 魁星樓第326章 勢大第114章 盧氏的堅持第354章 他不急第329章 善後第268章 贈爾玉搔頭,丟我一件衣第396章 楚不留第193章 多事之秋第92章 倒回去三年第319章 真個是忒“壞”了第47章 兒臣知第65章 終問出口第141章 決定第250章 給我笑一個第203章 明日早起第315章 吃官司了第364章 送禮第56章 公主殿下第46章 白挨一頓第418章 大可以再縱容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