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

雖說炮擊結束,平叛大軍步卒開始衝鋒時,揚州城便已是其囊中之物,但叛軍的抵抗卻並沒有因爲李重進身死、領兵將領損失慘重而徹底崩潰。一部分躲過炮擊的李重進死忠親信還是設法組織起了近三千人馬,利用自己對地形的熟悉,在揚州城複雜的街巷中繼續負隅頑抗,與衝進城內的平叛大軍步卒展開了面對面的廝殺。也正是叛軍殘部的這種頑抗,給了王崤峻機會,令他能夠仔細觀察新編“保安軍”的dú lì作戰能力,以實戰對這支並不太讓他放心的新部隊的實力進行檢驗。

實際上,在步卒對揚州城發起衝擊之前,王崤峻便下令以新編“保安軍”爲先頭部隊,率先進城。而“飛龍軍”則作爲新編“保安軍”的堅強後盾,以“第二梯隊”的身份在先頭部隊進城約一柱香的時間後再出發,確保將揚州之戰最終的結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儘管新編“保安軍”兵士彼此之間在配合、信任等方面還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但先是被火炮轟擊所震撼,現在又面臨正做困獸之鬥、拼死搏殺的李重進叛軍,情知自己要麼殺敗面前的叛軍,要麼被身後那支既是支援部隊,同時也是督戰隊的“飛龍軍”當做戰場逃兵執行軍法。所以,新編“保安軍”無論是那些已在北平軍征戰多年的老兵,還是那些剛剛由朝廷禁軍或者趙匡胤叛軍改編而來的“新兵”,可以說是個個爭先、奮勇向前,既沒有一個退縮,亦沒有一個敢表露出別樣心思,並最終用自己的超強悍,擊敗了李重進叛軍殘部的強悍,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與意志。

新編“保安軍”的表現令王崤峻非常滿意,儘管因此付出了三百餘人傷亡的代價,但對他來說這一切都是相當值得的。因此,回師開封后,王崤峻一面向朝廷奏捷,一面最大限度的給麾下將士們請功,爲他們爭取來了大量的賞賜。而平叛的榮光加上豐厚的賞賜,亦令那些初入“保安軍”的原後周朝廷禁軍或者趙匡胤叛軍兵士看到了跟着新主子的好處、看到了日後建功立業、封妻廕子的希望,其對北平軍的牴觸情緒較之揚州之戰以前不但明顯減弱,而且其中許多人還主動向上司揭發、檢舉那些依然死不悔改、居心不良的同伴,以免這些害羣之馬壞了自己的進身之階、騰達之路。至此,新編“保安軍”纔算是真正具備了戰鬥力,重新成爲清園”兄弟、成爲王崤峻可以倚仗的鐵拳之一。

平定了李重進、鍛鍊了新編“保安軍”,王崤峻等人的心思也就隨之放在了另外兩件重要的事情上來。

第一件大事,便是就科技部、後勤部、軍事部等部門聯合提出的,在開封城附近建設新的生產基地,以保證北平軍駐開封部隊、特別是“飛龍軍”武器裝備供應的建議做出決定。

對於這個提議,委員會原則上並沒有異議。畢竟,作爲北平軍掌控開封城乃至後周朝政的最重要基礎,“飛龍軍”的戰鬥力是必須要得到充分保證的。而自北平城千里迢迢爲“飛龍軍”運輸各種武器裝備特別是彈藥,顯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一旦有居心叵測之人看明白了“飛龍軍”的這一弱點,在消耗其彈藥的同時設法截斷北平城至開封城之間的彈藥補給線,勢必會消弱甚至是嚴重影響“飛龍軍”的戰鬥力——這是北平軍諸君絕不希望看到,也絕不允許發生的。

只是原則同意歸原則同意,但到底該建設一座什麼定位、什麼規模的新生產基地,卻引起了穿越團隊各相關部門的熱烈討論,以至有關決議一時之間難以達成共識。而在這些爭論中,最集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是否有必要在開封城外建設一座“全能型”生產基地。

作爲這座生產基地的最終受益者,軍事部顯然是建設“全能型”生產基地的堅定支持者。在他們看來,一座“全能型”生產基地可以將開封駐軍對北平軍原有兩座生產基地的依賴度減少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其戰鬥力——這實際上也是建設新生產基地的初衷。

而科技部和後勤部考慮到原料運輸、重複建設,等等方面的因素,對這一方案並不贊同。在他們看來,如今北平軍已經擁有“翔龍”和太原兩座成熟的生產基地,就生產能力來說,已經可以滿足北平軍訓練和作戰所需。現在只是從戰時保障的方面考慮,爲就近補給武器彈藥才提議在開封附近建設新的生產基地。既如此,新生產基地完全可以建設成一座集組裝、維修、保養等功能於一體的專項基地,依靠“翔龍”、太原兩處生產基地提供的配件和半成品,一方面爲北平軍開封駐軍提供熱兵器日常訓練和作戰所需的相關保障,另一方面亦可就近對開封駐軍提供日常武器裝備保養,並對出現故障和損壞的武器裝備進行維修,根本沒必要搞那種大而全的建設,浪費有限的生產建設資料。更何況,開封地處中原,雖然有一定的煤炭資源,但生產武器裝備、彈藥的另一種重要資源鐵礦卻非常匱乏。如果建設一座“全能型”生產基地,其所需鐵礦石勢必需要從北平府千里運輸而來。這樣,既比只運輸成品鋼材效率低許多,也同樣面臨戰時供應的安全問題。與其如此,還不如縮小生產基地規模,變“大而全”爲“小而精”來的划算。

儘管十分關注駐開封北平軍部隊武器裝備、彈藥補給問題,但在聽取了各部門意見,權衡了各方面利弊,特別是結合穿越團隊長期發展規劃進行了充分考慮之後,委員會最終還是採納了科技部、後勤部的建議,決定只在開封附近建設一座中等規模的、集武器裝備和彈藥的組裝生產、日常維護保養和維修的生產基地。

顯德九年陰曆五月初一,根據委員會擴大會議通過的相關決議,開封生產基地於開封城南五十里的蔡河邊上破土動工。至王崤峻自淮南迴師時,開封生產基地建設工程已然過半,隨着穿越團隊委員會及各部門將注意力轉移至此,整個工程的建設速度也開始逐步加快,預計入冬之前便可完成。

第二件大事,則是張維信當初所提到的,有關武平(湖南)割據政權因周行逢去世而出現內亂,北平軍可趁此機會一舉將武平(湖南)和南平(荊南)收入囊中的事情。

根據張維信的印象,武平(湖南)內亂似乎是發生在陰曆九、十月間,屆時周行逢年僅十一歲的兒子周保權在派大將楊師璠平亂的同時,亦會向中原政權求援。只是,在前世的歷史上,周保權的求援對象是大宋朝廷,如今只怕要改成後周朝廷了。

儘管武平(湖南)內亂對北平軍來說是個絕對利好消息,可這一切畢竟只是張維信根據前世歷史進程作出的預測,相關事件在這個時空會不會依然發生,誰也無法肯定。再加上武平(湖南)、南平(荊南)此前並非穿越團隊重點關注地區,情報部在這兩處投入的力量不但無法與後周和契丹控制的區域相提並論,甚至較之南唐都遠遠不如,根本無法通過施加外力來影響這兩處割據政權的局勢。因此,委員會除了命情報部派出大量探員前往武平(湖南)和南平(荊南),在之前駐紮在那裡的情報部探員配合下進行必要的滲透和打探行動外,能做的就只有耐心等待,等待歷史如前世那般發展、等待着老天爺將一份大禮送到自己面前。

只是,這世上“不如意事十之**”,自淮南班師的王崤峻非常希望自己率軍回京後能夠聽到武平(湖南)亂起的好消息,結果已與鄭知微完成對調,負責北平軍開封這邊情報工作的樑子嶽給他帶來的卻是一個壞消息——此前一直被穿越團隊寄養在玉清觀的周懿涵於顯德九年陰曆七月初八這天突然不辭而別、去向不明。同時失蹤的還有她的弟弟、自十二歲起便被轉至黃龍寺寄養的周德安。

第三十五章 翁婿對話(中)第五十二章 密議(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雞生蛋”(上)第二十九章 戰太原(二)第四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六十五章 無機可乘第三十章 仇恨暗生第二章 兄弟定策(中)第九十六章 客人走了春節期間更新說明第六章 豈能隨他去第十二章 不平靜的新年(完)第一百六十五章 逃亡(四)第四十章 “敬酒”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戰長城邊(十四)第五十一章 令人失望的一夜第十四章 忙碌的春天(上)第五十一章 令人失望的一夜第四十一章 石松急了也發飆第七十二章 “炮灰”攻堡第五十八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三)第六十三章 原來如此(上)第七章 北平軍節度使(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淨心行動”(二)第一百零七章 對峙保興莊(一)第二十七章 南邊來的客人(上)第五十章 全力備戰第二十四章 團聚(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峙保興莊(完)第二十三章 善後工作第一百四十入章 三戰長城邊(十八)第三十九章 戰太原(十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增兵保命脈第五十八章 蒸汽動力第三十章 仇恨暗生第六十七章 都來請罪第一百五十章 三戰長城邊(二十)第六十一章 鍾員外的秘密第十章 內外有別(中)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三章 居庸關上(上)第二十六章 意外(四)第六十一章 意外發現(中)第六章 羽翼漸豐(四)第五十八章 軍火交易(上)第三十四章 翁婿對話(上)第三十六章 通天之路(七)第十章 擴大產能勢在必行第三十五章 翁婿對話(中)第十六章 遇險第七章 不平靜的新年(四)第二十一章 機構重組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戰長城邊(十四)第四十二章 通天之路(十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員調整第二十二章 團聚(上)第十二章 實施決議第四十九章 “戰爭之神”第十六章 山村偶遇(上)第二十七章 重歸於好第四十四章 傾訴第三十四章 山上的小木屋第四十三章 通天之路(十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逃亡(十三)第四十三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來是故人(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逃亡(十)第十七章 山村偶遇(中)第六十七章 都來請罪第五章 “好客”的鐘員外(上)第五十七章 “神機軍”也擴編第一百三十七章 正式接納第一百五十章 “讖緯”再現(上)第十八章 白飛的陰謀(上)第十八章 山村偶遇(下)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逃亡(二)第二十四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一)第十章 擴大產能勢在必行第二章 “暗羽”初創(上)第十九章 白飛的陰謀(下)第四十章 “敬酒”第五十七章 萬鈞行動(三)第一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上)第五十六章 曾志林的練兵計劃第三十三章 重陽登高第四十三章 鐘有朋的心思第二十六章 意外(四)第七十三章 大戰前夜(七)第三十七章 通天之路(八)第七十二章 大戰前夜(六)第十三章 戰前動員第二十一章 二楊結義(上)第九十九章 難啃的固安城(上)第十五章 萬春亭第六十一章 逢山開路第三十四章 山上的小木屋第七十六章 大戰前夜(十)第四十一章 通天之路(十二)第五十章 通天之路(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