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反?逼他反!(下一)

時間不大,張懷勝、張飛、張能兄弟三人便聯袂來到書房。三人先向張永德見禮,而後纔在張永德的示意下各自找地方坐了。

兄弟三人屁股才挨着椅子,張永德便問張飛道:“‘飛燕堂’那邊是否打探到了到底是誰無恥炮製了‘石碣讖緯’和開封民間童謠這兩件陷害本太尉的惡事。”

張飛見問,連忙重新站起,有些心虛的答道:“義父恕罪,‘飛燕堂’開封分堂雖盡力打探,怎奈那炮製惡事之人行事極其詭秘、隱藏頗深,是以至今依然未能發現其蛛絲馬跡。”

“一羣廢物。”原本就因聖旨申斥之事正有一肚子火沒處發的張永德聞言不由大怒,“本太尉每年拿出十餘萬貫供‘飛燕堂’使用,卻連這點事情都辦不好,養爾等這些人還有何用!”

張飛見義父動怒,嚇得連忙跪倒請罪。而旁邊的張能作爲張飛的副手,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見狀也急忙跟着跪下。不過,與身爲義子的張飛不同,一方面張能與張永德是叔侄關係,兩人之間多少還有些客氣的成份,張永德對他的態度較之張飛要好得多。另一方面,張能只是“飛燕堂”的副總堂主,真有什麼責任也是由張飛先頂着,一時還輪不到他。不過,作爲張飛的副手,兩人平時關係很好,且在很多時候張飛都很照顧他這位兄弟。所以眼見張永德發怒,他一方面跟着跪下與張飛一起分擔對方的憤怒,另一方面卻也仗着張永德對自己較之張飛更加寬容一些,開口爲自己的兄弟——同時也是爲自己——進行開脫。

“叔父息怒。”待張永德怒氣稍減,張能趁機進言,“想那陷害叔父之人既然有能力、有膽量做下這等以‘石碣讖緯’和民間童謠陷害叔父的大事,自然早就料到叔父乃至朝廷都會對此事進行追查。在其行事之前,必定已經考慮周詳、準備完全,自然不是那麼容易被查出來的。畢竟,以往我‘飛燕堂’打探消息、挖掘內幕均是敵在明、我在暗,主動權在我方手中。可如今這件事,卻是我在明、敵在暗,主動權實際上是在對手那邊。再加上朝廷早就有削奪像叔父這樣手握兵權的功臣大將軍權的打算,這次的‘石碣讖緯’和民間童謠之事正好給了朝廷機會和藉口。所以,就算對手在這件事上有什麼紕漏、留下了什麼蛛絲馬跡,朝廷發現之後也會設法進行消除和掩蓋,不讓外人知曉。如此一來,就算我‘飛燕堂’規模龐大、人數衆多、線人遍朝野,要想在這重重阻撓下找出這幕後真兇,也絕非一朝一夕能夠辦到的。不過,小侄相信,以我‘飛燕堂’的實力、以張總堂主的能力,只要假以時日,必定能找出那幕後黑手還叔父一個清白。”——張能雖於“飛燕堂”業務方面沒什麼實際本領,但在“飛燕堂”這麼多年,天下大勢、朝中局勢,他還是有所瞭解的。再加上其能言善辯、會察言觀色,所以這個在密諜業務方面的“廢物點心”,卻在爲自家總堂主開脫方面很是在行。

“父親,堂兄說的沒錯。”張懷勝也在旁邊爲自己的義兄幫腔道,“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那幕後黑手做下如此陰損之事,上天必不會放過他。”

眼見自己的兒子和侄子都在爲義子張飛求情,且無論是追查陷害自己的幕後黑手,還是對這隻黑手進行反擊,都還需要“飛燕堂”的鼎力相助。所以,略微平復了一下心情後,張永德的臉色終於慢慢緩和了下來,問自己的兒子道:“那以勝兒你之見,現在咱們該當如何應對目前之不利局面呢?”

張懷勝見問,連忙答道,“父親,孩兒以爲爲今之計,一是由義兄及其所率‘飛燕堂’繼續全力追查陷害父親的的幕後黑手。二是暫時偃旗息鼓,短時間內不再做任何有可能引起朝廷猜忌的事情。這樣才既能保住咱們日後東山再起的本錢,亦叫那幕後黑手再無繼續陷害、打壓咱們張家的藉口,使咱們張家可以平平安安的渡過這段最危險、最能熬的日子。”

一方面覺得自己兒子說的有理,另一方面張飛和張能也是在旁邊齊聲贊同這一說法。所以,在沉思片刻後,張永德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說道:“我兒言之有理,就依我兒所言行事。”

張永德既已決定採納兒子的建議,‘夾起尾巴做人’,在澶州暫時蟄伏下來,待目前這種對自己非常不利的局勢有所緩和之後再有所作爲。那麼,其之前拒接聖旨、威嚇朝廷使者的表現就與其現在需要奉行的策略顯得格格不入了。於是,他立即命自己的子侄們追出城去,好說歹說,總算是將剛剛被自己趕走的朝廷使者重新請了回來。

待使者進了節度府,張永德一方面向對方接連道歉,並請對方重新宣旨,而自己則恭恭敬敬的將聖旨接了下來。另一方面,又拿出重金賄賂朝廷使者及其一衆隨從,希望對方忘掉之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回朝之後莫要再提。

看在張永德二次請回自己後執禮甚恭,且又拿了對方大筆銀錢的份上,這位朝廷使者自然也就不爲己甚,於對方爲自己舉行的接風兼餞行宴上喝痛快了之後,便把對方的請求滿口答應下來,拍着胸脯向對方保證之前的那些不愉快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絕不會再有第三人知道。

眼見對方答應了自己的請求,張永德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之前的憤怒、不滿、擔心和憂慮也就此慢慢散去,只等着眼前的危機結束之後,便開始在自己這一畝三分地上大展拳腳,爲日後東山再起做準備。

可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張永德這邊想靠夾着尾巴做人、靠低調來躲過朝廷對他的不滿與猜忌,可開封那邊顯然並不想給他這樣的機會。十天之後,也就是陰曆十二月十五,朝廷頒下的另一道對張永德進行申斥的聖旨再一次到了澶州城。而這份聖旨申斥的,正是十天前張永德拒接聖旨、羞辱朝廷使者、目無官家、目無朝廷的惡行。

這第二道聖旨一到,張永德心中原本已經壓下去的怒火便更加熾烈的燒了起來。一方面,他憤恨上一次那名朝廷使者的無恥和言而無信。這邊拿了自己銀錢,信誓旦旦向自己保證不會將自己拒接聖旨的事情說出去,那邊回到京城就把自己給賣了。另一方面,他也怨恨朝廷不問緣由、不問事情的前因後果,便不由分說的又將自己訓斥了一頓。特別是在自己將解釋、說明自己從未犯過第一道申斥聖旨中所提那些惡事的“木匣密奏”遞上朝廷多日,對方顯然應該已經看到相關奏摺的情況下,依然在第二道申斥的聖旨中重提那些自己根本沒有犯過的所謂“罪行”,更是令張永德難以接受、怒火中燒。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七章 再次招攬(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心丸”(中)第五章 羽翼漸豐(三)第三十九章 戰太原(十二)第五十三章 顧大局的徐紹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黑木讖緯”(下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讖緯”再現(下)第三十三章 王崤峻的選擇第六十四章 此張永德非彼張永德?第四十四章 “涼園”密議(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略有遺憾第四十八章 “拉壯丁”(上)第五十三章 顧大局的徐紹安第五十一章 令人失望的一夜第十五章 海邊之夜第一百五十九章 轉戰中京道第三章 第一夜第四章 乾坤大挪移第三章 第一夜第八十五章 駐蹕瓦橋關(下)第三十四章 通天之路(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逃亡(六)第三十五章 通天之路(六)第五十六章 賢妃小雨(下)第六十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五)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三十二章 合作(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戰長城邊(十五)第二十二章 平定叛亂(下)第二十三章 意外(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十三)第五章 隨他去吧第四十一章 接收第一百四十三章 “淨心行動”(一)第四十三章 鐘有朋的心思第五十一章 修羅地獄第三十六章 翁婿對話(下)第五十二章 通天之路(二十三)第四十三章 《消遣娛樂決議》第五十五章 二進宮第一百四十章 飛揚的心思(下一)第二十五章 拔營起寨第三十九章 戰太原(十二)第十八章 山村偶遇(下)第一百零八章 積極應對第二章 “暗羽”初創(上)第五十章 砦堡?別院?第八十六章 夫問妻答第十六章 幸遇“同路人”(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逃亡(十一)第五章 王峰的婚禮第四十九章 “戰爭之神”第十三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戰長城邊(十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戰長城邊(七)第四十六章 馬踏太原城(下)第四十二章 通天之路(十三)第一百二十章 一戰保興莊(六)第十二章 假道伐虢(完)第四十三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七章 再次招攬(六)第四章 “暗羽”初創(下)第十七章 白飛的挑戰書第五十一章 令人失望的一夜第六十三章 原來如此(上)第二十九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完)第七十四章 義子到來第三十九章 “黃金換平安”第六章 羽翼漸豐(四)第一百一十章 “霸王行動”(中)第五十五章 賢妃小雨(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定(一)第十九章 涉足海外貿易(上)第九十章 固安城內(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戰長城邊(二十二)第二十章 試探(下)第六十四章 此張永德非彼張永德?第十四章 試槍第五十五章 功勞相抵第四十一章 接收第六十章 軍火交易(下)第三十章 仇恨暗生第六十七章 大戰前夜(一)第四十二章 “柳下惠”?第五十一章 廢物堂主第七十七章 大戰前夜(十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戰長城邊(十六)第十六章 幸遇“同路人”(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增兵保命脈第三十七章 相約會晤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戰保興莊(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十三)第六十三章 陳兵大堡戍第十一章 海濱之旅(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逃亡(十二)第一百零八章 對峙保興莊(二)第二章 下馬威(一)第五十六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澶州城下(上)第八十八章 固安城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