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定(一)

取下澤州,北平軍北征左路軍只是稍做休整,補充了必要的糧草之後,便在曾志林的率領下繼續向東北方向出發,進逼榆州。由於在曾志林所部抵達之前,來自澤州的契丹潰兵便已經將澤州丟失、大軍潰散、蕭海璃下落不明的消息——知道蕭海璃抵近觀察北平軍這一情況的不只蕭可翰一人,其他高級將領也事先得了通知。所以當大軍敗退回澤州城,卻沒有發現蕭海璃的蹤跡後,這些高級將領們便判斷自家主帥只怕已經凶多吉少了。可畢竟這還只是猜測,在見到自家主帥的屍體或者得到來自北平軍的確切消息之前,只能宣佈蕭海璃下落不明,而不能說其已以身殉國——傳到了榆州。因此,不等曾志林所部到來,榆州的州治和衆城內便已是人心惶惶、混亂不堪。待到探馬稟報北平軍大軍已近,城內的契丹人便再也坐不住了。不論是貴族官吏、還是平頭百姓,所有契丹族人均如驚弓之鳥一般,攜家帶口的逃出和衆城。有的去了大定府,有的則乾脆往更靠北的惠州、武安州,甚至是上京道路奔去,只求能離着那索命的北平軍越遠越好。而城內的漢人官吏百姓則如同過年一般,大開城門,敲鑼打鼓的將曾志林所部迎進城內,榆州由此不戰而得。

兵不血刃拿下榆州後,曾志林並沒有急於繼續北上大定府,而是一面命令麾下大軍休整,一面給錦州那邊的黃海發出電報,請他立即與穆特爾取得聯繫,要後者暫停在契丹東京道的襲擾行動,按照原定計劃即刻西進,與自己一起夾攻大定府、並儘可能消滅正自上京道而來的契丹援軍,令契丹人在一定時間內無力爭奪中京道那些已被北平軍光復的州縣,使北平軍有足夠的時間消化、鞏固新取得的土地。

收到黃海要求其儘速撤兵、西進大定府的電報,正在契丹東京道內橫衝直撞、耀武揚威,逼得各州縣契丹守軍連城門都不敢出的穆特爾心中雖然一百個不願意,卻也不敢去違抗軍令。這傢伙率部在遼陽府城外示威似的轉了一圈,唬了城內的契丹官員將領一番後,便即刻調頭西返,經錦州,沿安德州、建州一線往大定府方向而去,將已經被他折騰得不成樣子的契丹東京道留給東京丞相府左丞相、越國公韓德樞去收拾這副爛攤子。

同樣的路徑,穆特爾此番西進大定府,與上個月相比卻要輕鬆得多,也順利得多。一方面,這一次他不是孤軍奮戰,有曾志林率領的北征左路軍相呼應,且又剛剛在契丹東京道顯足了本事、抖足了威風,將士們的士氣與鬥志較之上次西進要高得多。另一方面,曾志林所率左路軍自出了古北口後,便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克契丹州縣重鎮,且澤州一戰契丹中京道守軍損失較大、主帥蕭海璃更是陷於亂軍當中、生死未卜,再加上朝廷的援軍此時還在趕奔大定府的路上,一時不可能到達。這一切,使得暫時代理中京道軍隊指揮的那位原蕭海璃手下副將心裡是一點兒底也沒有。於是,爲了給自己壯膽,他在收攏來自澤州、榆州等處潰兵的同時,還將建州、安德州的守軍大量抽調到大定府協防,令兩州兵力空虛,既無法正面抵抗穆特爾所部的進攻,也沒有多餘的兵力投入到在上次阻擊穆特爾的戰鬥中證明非常有效的小股兵馬襲擾作戰當中去。如此一來,穆特爾不但非常順利的按照約定時間抵達大定府城下,而且在路上還順手拿下了安德州和建州,在兩州州城的城頭上插上了北平軍的大旗。

顯德八年陰曆八月初七,曾志林所率北征左路軍與穆特爾所率北征右路軍騎兵部隊於大定府城下會師,展開對此番北征最重要的一座城池——大定城的圍攻。

雖說以己方在大定城下的兵力,曾志林完全有把握在一兩天之內拿下這座在契丹中京道堪稱第一大城池,實際上卻比中原普通州城小上不少、矮上不少的契丹三大都城之一——隨着幽雲十六州重回漢家政權,南京幽都府早已不復存在,西京大同府更是成了北平軍的轄區,契丹如今只剩下上、東、中三京了。可考慮到自己此番北征的最大目的是儘可能削弱契丹人的實力,保障北平軍北部邊界的安全與穩定,所以曾志林、穆特爾等人並未急於攻城,而是採取圍而不打的方式,吸引契丹援軍繼續南下,爲己方大量殲敵創造有利條件。

曾志林、穆特爾在大定城下盼着契丹援軍快點出現,好儘早結束此次北征作戰,從而使得穿越團隊能夠集中精神應對後周朝廷可能出現的動盪與變化。可率領東拼西湊而成的總計七萬人馬的援軍的主帥耶律夷臘葛的行進速度卻是越來越慢,特別是在得到北平軍已經進至大定城下,並將該城團團包圍的消息後,其南下的速度就更慢了,簡直可以說是慢如龜速。待到大軍進抵距離大定府七十里的恩州後,則乾脆停了下來,每日裡只是派出大量探馬偵騎打探、偵察大定府的動靜,絲毫沒有繼續南下解大定之圍的意思。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則完全是由於援軍統帥耶律夷臘葛的謹慎造成的。儘管耶律夷臘葛此前並未與北平軍有過什麼直接接觸,更沒有和北平軍交過手。但兩年前的幽雲之戰、兩年來北平軍北上“打草谷”時的表現,以及對方在自上月開始的所謂“北征之戰”過程中的戰績,令耶律夷臘葛對北平軍的實力與戰鬥力頗爲忌憚。再加上幽雲之戰時大遼這邊的統兵將領耶律敵烈、蕭思溫、蕭繼先等人,此次北平軍北犯過程中的耶律撻烈、蕭海璃等人,他們不是被俘就是被殺,亦或者是下落不明,基本上沒有一個大軍統帥或者驍勇善戰的大將能全身而退——耶律撻烈幽雲之戰時雖躲過一劫,這次在錦州老虎溝卻再沒有上次那般幸運,落得了個屍骨無存的下場。不過,需要說明的是,耶律撻烈屍骸無存並非是北平軍不講戰場禮儀,故意置耶律撻烈的身份地位於不顧,不爲對方收屍。而是那日耶律撻烈的中軍帥旗所在遭到參與伏擊的北平軍炮兵重點關照,十幾發炮彈幾乎同時落下,耶律撻烈及其麾下一衆將領和隨從被炸得粉身碎骨,根本沒法拼到一起,只好把能找到的殘骸葬在一起。

因此,作爲爲了顧及自己的結義兄弟皇帝耶律璟的面子、爲了大遼朝廷的尊嚴,在朝中一衆將領都不願意出頭去辦這件很可能有去無回的差事的情況下,不得已才接下這南下援軍統帥一職的耶律夷臘葛,現在考慮最多的是如何保存自己手裡這支算得上大遼朝廷最後一支機動力量的大軍的實力、如何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不是如何去解大定之圍、如何將北平軍趕出中京道,或者至少是趕到榆州以南去。既然有了這樣的想法,那麼耶律夷臘葛率大軍在恩州躑躅不前也就不難理解了。

第五章 萬民折(中)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四章 再次招攬(下一)第二十一章 擲刀相助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戰長城邊(二十二)第八十六章 夫問妻答第三十七章 通天之路(八)第三十九章 “保安隊”也是強軍(下)第六十一章 意外發現(中)第一百六十章 令人震驚的消息(中)第二十三章 善後工作第十四章 試槍第五十三章 打蛇不死罪三分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戰幽州城(下)第四十五章 馬踏太原城(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逃亡(完)第三十七章 以誠服人第二十二章 團聚(上)第一章 被老天爺報復了第五十一章 密議(三)第五十六章 萬鈞行動(二)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八章 再次招攬(七)第一百零八章 積極應對第七章 匯合第二章 “翔龍堡”第十二章 駐軍方案第四十一章 戰太原(十四)第二十二章 不太令人滿意的戰果第一百零六章 暗中結黨(九)第三十三章 通天之路(四)第六十六章 趙氏“父女”(下)第二十九章 壽州城下(中)第六十二章 兵進大堡戍第二十一章 擲刀相助第二十七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四)第一章 交心第三十七章 以誠服人第十四章 塘沽鹽場(下)第二十章 逆襲第三十五章 辛飛宇的故事第一百零三章 暗中結黨(六)第四十章 通天之路(十一)第三十九章 通天之路(十)第二章 下馬威(一)第四章:萬民折(上)第三十八章 搬家第四十四章 傾訴第十七章 逆轉第六十一章 造還就不造 這是個問題(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戰幽州城(上)第五十章 通天之路(二十一)第三十八章 “保安隊”也是強軍(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戰保興莊(中)第三十八章 通天之路(九)第三十八章 “保安隊”也是強軍(上)第一百零三章 意料之外的來訪者第九十九章 暗中結黨(二)第三十三章 重陽登高第六十七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上)第二十二章 平定叛亂(下)第二十一章 擲刀相助第六十章 開封留守處第四章 “暗羽”初創(下)第三十七章 缺銅是個大問題第一百三十章 避而不見第十五章 進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峙保興莊(完)第一百四十章 飛揚的心思(下一)第三章 “暗羽”初創(中)第二十八章 南邊來的客人(中)第四十六章 “涼園”基地(三)第五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第三十八章 通天之路(九)第六十三章 原來如此(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草會有的第七十四章 大戰前夜(八)第十章 不平靜的新年(七)第四十九章 “拉壯丁”(下)第二十九章 南邊來的客人(下)第三十七章 缺銅是個大問題第五十四章 賢妃小雨(上)第五十章 初戰龍潭溝第七十章 大戰前夜(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漸行漸遠(中)第五十一章 修羅地獄第三十四章 山上的小木屋第五十七章 新的練兵計劃第五十六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面出擊第五十章 全力備戰第五十一章 廢物堂主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六十一章 意外發現(中)第六十九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下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定心丸”(上)第二十三章 開封來的消息(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反?逼他反!(下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袍加身”(四)第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二十八章 戰太原(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雞生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