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黑木讖緯”(下二)

林小雨斟酌片刻,說道:“臣妾作爲一名妃子,原本不該議論朝政、干擾官家對軍國大事的處置。只是,這讖緯之事關係到大周社稷安危、關係到皇族身家性命,臣妾便也顧不得那許多了。官家,臣妾以爲,若只是處置一個點檢、罷了他的軍職、奪了他的兵權,於這‘黑木讖緯’之事恐怕是治標而不治本之法。”

說到這兒,林小雨略頓了頓,偷眼看了看柴榮,發現對方雖然面色嚴肅,卻並沒有發怒或者阻止自己再繼續說下去的意思,這才繼續說道:“一則,那‘黑木讖緯’所寫乃是‘點檢做天子’,而我大周禁軍如今官職中有這‘點檢’二字的卻不止一人。既有殿前司都點檢,亦有殿前司副點檢。可那塊黑木牌上並未言明是‘都點檢’,還是‘副點檢’。這一正一副都是點檢,若是處置錯了,不但不能破掉‘黑木讖緯’所載預言,反而會給那真正有野心、想要謀朝篡位的逆臣掃清障礙。

二則,這‘黑木讖緯’雖寫明是‘點檢做天子’,卻並未言明是現任的‘點檢’,還是繼任的‘點檢’。畢竟,就算官家將這正副兩個‘點檢’都撤了,想來還是會任命其他將領接替他二人的職務,依然做這正副‘點檢’之職。若是這讖緯所言乃是那繼任的‘點檢’,官家的這一番苦心調動豈不就全白費了心思。”

自打看到“黑木讖緯”到現在,柴榮心裡一直把可能應驗這讖緯之言的目標人物鎖定在了自己的妹夫、現任殿前都點檢張永德身上——這倒不是說柴榮之前就對張永德有什麼猜忌或者不信任——不然也不會將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給他坐——而是因爲以張永德太祖女婿的身份、屢立功勳的戰績、結交廣泛的性情、手握兵權的實力,若其真想要取自己的侄子而代之,只怕並不會遇到太大的阻力。可這會兒聽了自己愛妃的一席話,他的心中也開始產生了動搖與猶豫。

然而,動搖也好、猶豫也罷,都不過是對自己之前判斷可能有誤的一種自我安慰的情緒,對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沒有一點幫助。柴榮現在需要做的不是檢討之前的失誤,而是想出破解“黑木讖緯”、解決眼下難題的方法。於是,在點頭表示贊同林小雨的分析之後,柴榮半晌無言,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雖說柴榮乃是一代明君、英明神武,可需要他解決的也是一個百餘年來一直未能有效破解的難題。畢竟,自唐季以來,整個社會所崇尚的便是“以武爲尚、以力爲尊”。大家所信奉的一直是誰的拳頭大誰便當家作主、誰便君臨天下,卻根本不會去問此人之前是什麼出身、做過些什麼事情、是以什麼手段得到的皇位。而自晚唐五代以來形成的軍制,又使得各股勢力、各方藩鎮,乃至各個朝廷的兵馬、特別是其中最爲強悍的兵馬,通常都會掌握在某一名或某幾名戰功顯赫、功勳卓著的統兵大將手中,從而給這些手握重兵的武將們行篡逆弒君之事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使他們對權力的野心更容易膨脹,對皇位的覬覦更加迫切。這也是自唐亡以來,中原乃至整個華夏大地上朝代更迭頻仍的原因之所在。別的不說,就連他柴榮的養父、大周太祖郭威的皇位都是從那後漢隱帝劉承祐手中奪過來的——哪怕是劉承祐猜忌在先,且殺了郭威滿門。

只是,知道弊端是一回事,真要解決它卻是另一回事。柴榮很清楚要想破解“黑木讖緯”的預言,最有效的辦法便是大力改革朝廷軍制。不但要廢除權力極大的殿前都點檢、副點檢之職,以與侍衛親軍司相同的都指揮使爲殿前司最高長官,並儘量平衡殿前司與侍衛親軍司之間的實力。而且在選派適宜人選分統兩司,使其相互制約、彼此牽制的同時,還應大幅削減兩司長官的職權,使其由實職漸漸變爲虛職,從而將兵權牢牢掌握在朝廷、掌握在皇帝手中。如此一來,就算有某一司的長官圖謀不軌,他不但無法調動自己管轄的兵馬主力,而且還要面對另一支實力相當的兵馬與之相抗衡,從而使朝廷和皇帝在面對篡逆之臣時可以從容應對,而不會像以往那般無還手之力。

然則,想到解決辦法是一回事,真正去按照這個辦法去實施卻同樣是另一回事。一方面,柴榮當初建立殿前司的原因,便是由於侍衛親軍司的兵馬戰力低下,無法有效完成自己希望他們完成的任務。若是爲了防止一家獨大而攤薄兩司兵馬的實力,勢必造成大周軍隊整體實力的降低,這與當初建立殿前司的初衷是相背離的,也不利於日後平定天下。

另一方面且不說柴榮現在已經病入膏肓,根本沒有時間去完成如此規模的軍制改革。就算他現在身體康健、沒病沒災,想要改革軍制也絕非一朝一夕的事。少則一年半載、多則三年五載,纔有可能見到一些成效。畢竟,現在大周還未一統江山、整個天下還有許許多多的僞朝廷和割據一方的藩鎮勢力,還需要這些領兵大將去逐個征伐、逐個消滅。若是將他們壓制的太死,勢必會影響軍心士氣和征戰的積極性。

既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並不現實,那麼目下就只好求穩。柴榮在思忖良久後,最終決定放棄之前立即動手清除潛在“應讖”人物的想法,而是改爲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表面上不對兩司做任何改動、對殿前司長官不做任何變化,依然維持之前的格局。暗地裡,則派信得過的人手查訪‘黑木讖緯’的來歷,或者證實其真實性,或者找出僞造讖緯的幕後黑手斬斷之。同時,對兩司、特別是殿前司各廂乃至一部分軍級單位的將領進行調整,儘量剪除兩司長官在軍中的羽翼。如此一來,就算某位點檢想要謀朝篡位,其手下的將領也不會應者雲集、羣起跟從,從而大大削弱圖謀不軌者篡逆的基礎與本錢。

除了這些即將在朝廷軍隊內部進行的一系列防範與調整外,柴榮還將眼光放在了朝廷之外,放在了那支足以令全天下所有勢力膽戰心驚的北平軍上。儘管柴榮並不認爲北平軍會真心恭敬自己乃至今後的大周皇帝、會真心臣服於大周朝廷的管轄之下,但通過北平軍成立以來的種種作爲、通過目下北平軍在大周朝廷因自己病重而漸生動盪之相的情形下,卻將注意力放在北方,準備揮師征伐契丹、通過林小雨對北平軍不可能參與“黑木讖緯”事件原因的分析,柴榮卻覺得北平軍現在謀求的是在大周治下的相對獨立、一直覬覦的是長城以北遠較大周疆域更廣闊的塞外土地、日後企圖的是取契丹而代之,在北方建立起一個與大周平起平坐的新王朝——至於去年暗助僞漢並最終藉機吞併之的行爲,更多的應該是出於防範大周與契丹直接接壤後,會聯手打壓北平軍,而不是貪圖僞漢那貧瘠的一府八州之地。

既然這樣,若是萬一自己爲了破解“黑木讖緯”而進行的一系列安排都不起作用的話,這支獨立於朝廷之外、擁有強大武力、又對中原以及江南地區並無興趣的勢力,倒不失爲一個討逆靖難、勤王定國、扶持幼主的得力外援。

當然,藉助這樣一支實力強悍到變態的勢力,稍有不慎便會被其反噬,成爲其吞食天下的犧牲品。到時候,不但不能勤王討逆,反而會令大周王朝瞬間崩塌,成爲北平軍的囊中之物。因此,柴榮在這個問題上還是相當謹慎、相當小心的。他既沒有把自己的這個想法告訴林小雨,也沒有透露給朝中任何一位朝廷重臣,而是以一種自己認爲非常穩妥、非常安全,同時又能夠有效執行的方式對此事做了安排。

由於有關“黑木讖緯”的對話是柴榮與林小雨夫妻二人屏退左右後私下進行的,且林小雨認爲柴榮對此事的處置既比較符合自己的利益、又沒有損害穿越團隊的利益,再加上柴榮對“黑木讖緯”事件採取了封鎖消息、暗中調查的處理辦法。因此,有關此事的蛛絲馬跡,直到陰曆五月底,才被一名“暗羽”開封分堂宮內房的探子在非常偶然的情況下,偷聽到兩名被指派參與暗中調查事件的宦官對話而知曉。待到得報的宮內房主事馬平安馬公公通過各種渠道、特別是通過相應管道得到林小雨對此事的確認後,再傳遞到身在“隱園”的鄭知微處,則已經是陰曆五月二十九了。此時,距離柴榮駕崩不過三天、距離北平軍出兵北征更是隻有兩天。

不過,得到消息雖然較晚,但北平軍這邊還是進行了一系列佈置。一方面加緊對後周朝廷各股勢力的滲透,以便及時掌握其各種動向。另一方面,全力打探有關“黑木讖緯”產生和出現的來龍去脈,以求找出策劃此事的幕後黑手,爲更好的實施“建業一號行動計劃”提供有力幫助。

第三十一章 戰太原(四)第六章 萬民折(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淨心行動”(二)第十一章 初入玉虛宮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心行動”(五)第七十四章 義子到來第六十三章 陳兵大堡戍第二十章 談情(上)第十六章 山村偶遇(上)第六十五章 趙氏“父女”(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黃袍加身”(三)第二十一章 擲刀相助第十六章 文官?武將!第三十九章:我心飛揚第二十三章 喜得貴子第九十七章 時機到了第五十一章 廢物堂主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峙保興莊(完)第四十一章 戰太原(十四)第一百六十章 設計取雲州(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原來是故人(下)第四十五章 馬踏太原城(上)第二十三章 恰到好處的投誠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定(一)第七十一章 一家團圓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員調整第五十八章 軍火交易(上)第七十二章 二楊夜談(下)第八十章 下旨北伐第七章 假道伐虢(一)第十七章 逆轉第四十三章 鐘有朋的心思第四十一章 戰太原(十四)第八十章 下旨北伐第一百四十八章 “淨心行動”(完)第七十二章 大戰前夜(六)第二十九章 說愛(下)第二十章 劉繼業的好奇心第十五章 萬春亭第七十三章 大戰前夜(七)第一百四十五章 “淨心行動”(三)第八章 很有前途的職業第一百零四章 暗中結黨(七)第三十九章 “黃金換平安”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二章 領略天下第一強軍(下)第二十四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五十四章 說服第一百二十八章 漸行漸遠(上)第六十章 考覈第三十二章 通天之路(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定心丸”(上)第六十五章 原來如此(下)第十一章 內外有別(下)第六十一章 意外發現(中)第一百零八章 積極應對第六十五章 原來如此(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澶州城下(上)第三十二章 通天之路(三)第四十三章 才子三見佳人(下)第五十六章 賢妃小雨(下)第十五章 紮營秋林莊(中)第六十二章 意外發現(下)第四十三章 通天之路(十四)第一百章 難啃的固安城(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心丸”(下二)第三十三章 戰太原(六)第三十一章 通天之路(二)第四十二章 戰太原(完)第三十九章:我心飛揚第三十六章 拍賣會(一)第七十一章 大戰前夜(五)第五十五章 二進宮第十一章 不平靜的新年(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一)第四十四章 傾訴第九十一章 脫離險境第四十五章 傳話第十章 擴大產能勢在必行第二十三章 意外(一)第六章 豈能隨他去第三十五章 戰太原(八)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結黨(八)第四十七章 重要的是“人品”第六十一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六)第十五章 紮營秋林莊(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正式接納第二十六章 幽州行(二)第三十六章 分工要明確第一百四十八章 “淨心行動”(完)第七十五章 大戰前夜(九)第五十三章 密議(完)第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百零八章 對峙保興莊(二)第十六章 山村偶遇(上)第三十五章 戰太原(八)第六十章 堅定信念與心靈騷動第十二章 不平靜的新年(完)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面出擊第二十章 談情(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心行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