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提親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陰曆十一月底,這段時間團隊中商貿組和保衛組的人忙的是不亦樂乎。一方面是進駐齊家的那兩間店鋪,瞭解相關業務,聯絡原有人員,爲正式接手做準備——有關田產尤其是范陽那邊的田產的接收,穿越衆已經委託給鍾員外去料理了。另一方面則是就合作問題與陳老闆進行談判,爲爭取最大的利益而全力以赴。好在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半個月的艱苦努力,兩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收穫。

齊家這邊,那兩間店鋪原本的經營狀況都還不錯,僱用的掌櫃和夥計也都是熟悉業務的老手。在與穿越衆這邊接觸了一段時間後,都覺得新來的東家挺好相處,給的報酬也不比原來的少,因此原本就打算留下來的堅定了信心,而那些有所顧慮的也都打消了顧慮,都表示願意繼續留下來效力,從而大大減輕了齊家說服工作的難度。齊家的說服重點基本都放在了齊府那些並不打算帶到江南的家丁及僕人方面,據說效果還不錯,比較順利。

天福樓這邊則相對要困難一些,陳老闆起初對穿越衆提出的條件很有顧慮,特別是對要求佔有較高股份的這一條最擔心,生怕這些頭腦精明的傢伙趁機把他架空,將他花了十幾年心血建起的這座天福樓據爲己有。因此剛開始的時候,談判進行得很緩慢,陳老闆甚至想要放棄自己當初的合作念頭。

而穿越衆這邊則表現了鍥而不捨的精神,通過一次次的談判,表現出了自己的誠意,讓陳老闆相信自己並不是想謀奪他的酒樓,而是爲了今後能夠將全部力量投入到工作中,不會因爲責權問題而互相推諉,互相扯皮。參與談判的張維信甚至以發誓的形式向陳老闆保證,無論什麼時候他陳老闆都是這座天福樓的主人,這座天福樓永遠都姓陳。最終在雙方都做了一定的讓步和妥協之後,已經就原則問題達成了初步的協議,現在正就具體合作文本逐條進行敲定,相信短期內就會有結果。

陰曆十一月二十八這天,王崤峻一大早就與前幾天就約好的玉虛子道長在保衛組曾志林、程飛的護送下,帶着一隻費了老大勁纔買來的大雁,起身前往鍾員外在范陽縣的家,準備就王峰和鍾子淇的婚事與鍾員外進行最後的敲定,而玉虛子道長則是被他拉來當媒人的。按他的打算,今天這一去,就把玉虛子所說的這時結婚要完成的“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中的前三項都完成了,然後在下個月再把納徵和請期這兩項完成,最後在明年正月裡把婚事辦了,也好在新的一年來個開門紅,搏個好彩頭。

其實按王崤峻的本意,只要王峰和鍾子淇兩情相悅,雙方長輩都沒有意見,到時候爲他們舉行一場的婚禮就行了。這些繁瑣的程序完全都是在浪費時間,特別是這大冬天的要在幽州這地方搞到一隻大雁實在是有點要人命。不過爲了照顧鍾員外的感受,這些形式還是必須要走的。

因爲這樁婚事雙方早就定下來了,所以王崤峻和玉虛子到了鍾府後,一系列的程序走的都很順利,最後還約定了下個月二十爲納徵之日,男方這邊會過來送聘禮,舉行定婚儀式。隨後鍾員外招待大家吃過午飯後,又帶着衆人去他們在范陽縣買的那塊地看了看。也只能是看看了,這些人中除了來自農村的程飛在當兵前曾經種過地外,其他人對土地是一竅不通。而且就算是程飛,以前也只是在寒暑假的時候幫幫忙,同樣不敢說自己瞭解土地,更何況他前世的家鄉是在南方,那裡的情況與這裡相差很多,有許多經驗是不能用在這裡的。

一千五百畝的土地,換算一下也有一平方公里了。所以王崤峻等人站在田邊望過去,也很有些廣闊的感覺。因爲正值冬歇時節,所以在地裡也看不到勞作的農民。再加上前幾天下了一場大雪,因此入眼只有白茫茫的一片,着實沒什麼好看的。衆人在田邊站了一會兒,又與負責照看這邊田地的幾位管事——願意留用的原齊家管事——交談了幾句後,就向鍾員外告辭,返回玉虛宮了。

王崤峻回到玉虛宮,才進自己的房間,王峰就迎了上來,一個勁的噓寒問暖,又趕緊倒了一杯茶遞到他手裡,然後就站在旁邊,一臉期盼的看着他,等着他開口說話。王崤峻知道自己這個堂弟是關心去鍾家提親的事,雖然這婚事雙方早就有了約定,但是沒到最後一步,王峰這心裡總是不踏實。他也是有心想逗逗自己的堂弟,於是慢條似理的喝了幾口茶,又裝出一副憂愁的樣子,皺着眉頭,看着王峰,就是不開口。

這下可把王峰嚇着了,以爲婚事出了變故,又不敢開口問自己哥哥,生怕自己的擔心變成現實,急得在旁邊直措手。大冬天的,腦門上都見了汗了。

王崤峻看他這副模樣,差點兒沒樂出來。見他急得直冒汗,也就不再逗他了,把茶杯放下,然後拉他坐下,笑道:“瞧你小子這點出息,這就沉不住氣了。你也不想想,這早就定好的事,鍾員外怎麼可能會反悔呢。哥這次去,一切順利,已經定下了下個月二十去送聘禮,明年正月裡就舉行婚禮。”

王峰聽完,才明白過來堂哥是在逗自己玩兒,雖然一肚子委屈,卻也沒地方說理去。只好擦了擦頭上的汗,然後不但不能埋怨自己的哥哥,還得連聲道謝,謝謝自己的哥哥爲自己的事情頂風冒雪大老遠的跑了一趟。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只有在心裡向老天爺祈求,將來一定要給自己哥哥找一個厲害嫂子,讓他當個“妻管嚴”。,

王崤峻自然是不知道這些,他正盤算着等齊家那邊的產業都接收完了,就該爲王峰準備聘禮了。而他從玉虛子那裡打聽來的,此地像鍾員外這樣人家嫁女兒,他們男方這邊要準備的各種聘禮都是有定製的,花費要在百貫左右。

雖說這筆錢對他和王峰來說並不算非常多——按照當初全體會議通過的資金分配方案,他和王峰各有七百貫和六百貫的私房錢,但是考慮到他們小兩口結婚以後過日子的花費,現在能多攢點兒就多攢點兒,這筆採購聘禮的花費還是自己這個當哥哥的給他出比較合適。

就在王崤峻坐那兒瞎琢磨的時候,張維信推門走了進來,見到王崤峻已經回來了,忙在他旁邊坐下,高興的說道:“你回來的正好,剛剛齊員外派人送信來了,說是他那邊已經將兩處宅院都收拾好了,南下需要帶的行李也都打包裝箱了。他初步打算是在十二月初一攜家人啓程前往江南,兩處宅院都安排了靠得住的人看管。等他南下後,咱們想什麼時候搬進去都行。那幾處田產和店鋪因爲咱們和鍾家的人此前就已經進駐了,該交接的、該安置的都完成了,他也就沒有什麼再需要交待的了。

送信的人我安排他先去休息了,正打算把委員會和各職能小組的負責人召集到一起,等你回來後就開會研究一下咱們什麼時候搬家,然後就讓那送信的人把咱們的安排回覆齊員外。你既然已經回來了,那我就把大家都叫過來,咱們立刻就開會。儘快討論出個結果,我好讓那送信的人去給齊員外回話。”

聽到這個消息,王崤峻自然也很高興,這就意味着他們很快就會擁有自己的小天地了,而此前制定的各種發展規劃也都可以開始實施了。於是他馬上表示同意張維信的建議,立即召開會議,並把相關信息通知所有團隊成員,讓大家都高興高興。

委員會其他兩名成員以及所有職能小組負責人很快就都過來了,張維信又把齊員外送來的消息講了一遍,然後讓大家就日後如何安排住處,如何進行相應的分工都發表一下意見。

聽到這個消息大家自然都感到很高興,有的人甚至鼓起掌來。隨後所有的與會者就張維信提出的議題進行了熱烈討論。最終大家的意見被彙總在一起,基本形成四種方案。

一種是由商貿組爲主提出的,建議住到城裡去。畢竟城裡的生活條件要好些,如果要開展科技研發工作,在城裡買各種物資也會方便一些,另外在商貿組的成員看來,最主要的是,住在城裡方便照看那幾家店鋪。

另一種是由科技組爲主提出的,建議住進齊家在寶金山下的別院。他們覺得那裡地方更大一些,而且相對比較獨立,更有利於各種科技研發工作的保密需求。而且有了上次在客棧的未遂襲擊事件,有些人認爲住在別院這種孤立院落中,更有利於安保。

還有一種是保衛組提出的,從利於安保的角度講,他們傾向於住到齊家的別院,但也可以接受住到城裡,只是強烈建議大家都要住在一起,這樣可以減輕安保方面的壓力。

此外還有一種建議是由張維信提出並得到了王崤峻的支持,他建議大家分開居住,根據不同的職能分工,住在不同的地方,這樣能夠更有效的開展工作。他甚至提出應該在玉虛宮留下兩三個人做聯絡員,以便有需要時與玉虛子或者清塵進行交流。

這幾種建議其實都各有利弊,並沒有哪一種建議能面面俱到,不過多數與會者還是比較認可張維信的提議。因爲無論是對於商貿組還是科技組來說,張維信的提議與他們的提議其實並不衝突,反而可以兼顧到他們兩個組的要求。只有保衛組的人對張維信的提議不怎麼贊同,因爲人員分散居住,必然會加大安保的難度。

經過一番仔細研究與討論後,所有與會者進行了投票,最終還是張維信的建議因爲大多數人的支持而獲得了通過,同時決定把搬家日期定在十二月初二。至於居住地點,基本是依據每個人負責的工作來安排的。

就目前來說,商貿組的人都被安排在城裡,科技組、物資管理組和檔案室的人都安排在城外別院,由物資管理組負責的現代物資中的絕大多數自然也要存放在城外別院,城裡的宅院只會存放一些安保需要的物資。

保衛組的九個人分成兩批,城裡安排三個人,包括錢遠山、程飛、吳鵬,由錢遠山擔任小組長。剩下的六個人中,城外別院安排四個人,包括曾志林,唐潮,楊新,穆特爾四人,由曾志林擔任小組長。徐紹安依然是整個保衛組的組長,坐鎮城外別院,負責全盤掌控。王峰則作爲機動力量,主要駐紮在城裡,只是在團隊成員往來於城內外時充當隨身保護。

另外,考慮到城裡有醫館,團隊的醫療室就安排在城外別院裡了。只是林醫生平時多辛苦些,時常到城裡巡診一下。而財務組,對處交流組,審覈組等職能小組,因爲需要經常在城裡城外穿梭,再加上人數也少,所以會在兩邊都爲他們安排住處。至於張維信在玉虛宮安排聯絡員的建議則暫時被擱置,因爲隨着各項工作的展開,人手肯定會緊張,很難再抽調人手去當聯絡員了。畢竟聯絡員只能負責聯絡,不可能指望着他們在玉虛宮可以進行諸如科技研發或者商貿工作。

面對這樣的投票結果,作爲保衛組負責人的徐紹安並沒有再進行過多的爭辯,而是表示他代表保衛組對此決議保留意見,但既然決議已經做出,保衛組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完成團隊交予的任務。

對於保衛組的顧慮,其他與會者也都能理解,一致表示今後一定會密切配合保衛組的安保措施,絕不會給保衛組額外增加負擔。

會議結束後,委員會又單獨和保衛組的主要成員進行了交流,王崤峻、張維信都對徐紹安及其他保衛組成員進行了一番鼓勵,表示大家都非常相信保衛組的能力,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還承諾委員會會給予保衛組資源保障上的優先權,讓他們可以儘早的通過招收本地人來完成隊伍的擴充,以便構建更加完善的安保系統。另外委員會對於科技組在武器方面的研發工作也會給予優先支持,從側面加強保衛組的實力。

面對如此優厚的條件,徐紹安也不好再說什麼,唯有再次表示保衛組履行職責的決心。隨後便與錢遠山、曾志林等骨幹成員一起鑽進自己的房間,全身心的投入到相關安保計劃的制定工作中去了。

送走了徐紹安等保衛組成員,王崤峻與張維信便分頭行事。王崤峻去找玉虛子,將消息通報給他,以便他有個思想準備。張維信則將這邊的決定通知那名還等消息的齊家信使,讓他將消息帶給齊員外,同時祝齊員外一路平安。

第二天,王崤峻又親自跑了一趟鍾員外家,一是向他通報消息,二是玉虛宮自己的馬車只有三輛,不敷使用,需要向他借用幾輛馬車幫忙運行李——最主要的是那些金銀。鐘有朋對這個準親家的請求自然滿口答應,並表示會讓兒子鍾世文親自帶人提前一天去。王崤峻對此自是連連稱謝,隨後便趕回了玉虛宮,參與到搬家的準備工作中去了。

第五章 萬民折(中)第一百零三章 意料之外的來訪者第四十三章 才子三見佳人(下)第二十七章 重歸於好第九十一章 脫離險境第一百一十四章 “霸王行動”(完)第五十五章 榮譽勳章第二十四章 火燒“百花寨”第九章 兩手準備第九章 海濱之旅(二)第七十四章 大戰前夜(八)第二十二章 開封來的消息(上)第十四章 塘沽鹽場(下)第五十六章 落腳潞縣第六十二章 造還是不造 這是個問題(中)第四十七章 仇人的圖謀第四十五章 “班師回朝”第五十五章 二進宮第七章 匯合第二十一章 平定叛亂(上)第五十九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四)第十四章 林仁肇的悲哀(下)第十九章 白飛的陰謀(下)第四十四章 “涼園”密議(上)今日停更說明第三十九章:我心飛揚第一百四十九章 三戰長城邊(十九)第一章 兄弟定策(上)第九章 海濱之旅(二)第五十七章 紅顏薄命?第九章 內外有別(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亡(一)第七十三章 大戰前夜(七)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十一)第四十三章 鐘有朋的心思第三十七章 缺銅是個大問題第六十一章 造還就不造 這是個問題(上)第三十七章 缺銅是個大問題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九章 摸清“底牌”(下)第二十章 試探(下)第五十五章 榮譽勳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面出擊第十一章 《海軍提案》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七章 再次招攬(六)第一百零七章 暗中結黨(完)第三十三章 王崤峻的選擇第三十七章 缺銅是個大問題第一百四十九章 做賊心虛第二十一章 機構重組第十章 寶金山的槍聲第一百八十九章:“黃袍加身”(六)第六十章 開封留守處第四十二章 戰太原(完)第四十一章 戰太原(十四)第三十六章 翁婿對話(下)第六十一章 鍾員外的秘密第五十六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一)第七十三章 漢軍敗退第二十二章 不太令人滿意的戰果第三十七章 通天之路(八)第三十一章 合作(四)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一章 口無遮攔第六十六章 改裝燧發槍第五十一章 廢物堂主第七十一章 一家團圓第八章 海濱之旅(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澶州城下(下)第四十七章 夤夜訪客第五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十二章 接納第六十九章 馮程的小九九第三十八章 拍賣會(三)第五章 萬民折(中)第十五章 幸遇“同路人”(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霸王行動”(下二)第二十八章 戰太原(一)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章 過槍癮第二十一章 二楊結義(下)第八章 不平靜的新年(五)第二十章 試探(下)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辯第三十一章 通天之路(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交涉(中)第三十四章 山上的小木屋第一百四十章 三戰長城邊(十)第九十三章 優勢明顯第三十二章 熟悉火藥的南唐兵(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逃亡(五)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九章 再次招攬(完)第十九章 拜師第三十章 戰太原(三)第十三章 “禮尚往來”第一百一十章 “霸王行動”(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澤州(下)第四十二章 “柳下惠”?第六十一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六)第十章 海濱之旅(三)第四十七章 通天之路(十八)第六十章 意外發現(上)第四十一章 戰太原(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