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進兵太原城

作爲漢周邊境的一座州城,沁州在後周立國的頭幾年一直是漢周兩國邊軍你來我往、小規模衝突的熱點地區。此後,其刺史李廷誨雖然在顯德元年柴榮首次伐漢時舉城向後周投降,但這種邊境摩擦亦沒有中止過——唯一不同的是,顯德元年之後的衝突是發生在李廷誨和他的舊主之間。

原本以沁州的位置,柴榮此次伐漢應該以這裡或者更靠近太原城的汾州作爲進攻出發地更爲妥當。可上一年,見後周朝廷在北伐幽雲時,在將數十萬遼軍打得落花流水的所謂“幽州義軍”面前表現得相當無力,不但沒能將這支所謂“幽州義軍”置於朝廷的掌控之下,反而不得不迫於對方的強勢,將幽雲十六州拱手相讓,使對方成爲後周朝廷疆域之內最大的一處藩鎮。於是,在舉城投降後周朝廷五年之後,感覺到後周朝廷很可能會被實力極其強悍的北平軍完全牽制,甚至會在北平軍的打壓下開始走下坡路,遠不如幽雲之戰以前那般充滿蓬勃向上的朝氣與動力的李廷誨,再一次體現出“牆頭草”——這也是這個時代地方藩鎮勢力的一大共同點——的本性,很快便轉變了自己效忠的對象,於顯德六年年底叛出後周,重新投回到北漢朝廷的懷抱。

類似情況還出現在汾州、石州、遼州、嵐州、憲州等處,以至於從顯德六年下半年到顯德七年年初短短半年的時間裡,柴榮顯德元年伐漢的勝利成果幾乎是損失貽盡,周漢之間的態勢基本上又退回到了後周初建時期——這也是柴榮此番於雨季出兵再次伐漢的原因之一。

對於李廷誨等舊臣的再叛,已經被後周打壓得幾乎快沒有生存空間的北漢朝廷自然是求之不得,漢帝劉鈞不但沒有追究李廷誨前幾年的不戰而降,反而給李廷誨加官進爵,希望藉此吸引更多此前已投降後周的原北漢州縣能夠反正,重新回到北漢朝廷的治下。而後周朝廷對李廷誨的出爾反爾雖然義憤填膺,而且也有不少文武大臣上疏,建議朝廷發兵征討帶頭反叛的李廷誨。但周帝柴榮最終卻並沒有爲一個李廷誨興師動衆,只是下旨與沁州接壤的潞州、晉州等邊地州縣加大在周漢邊境地區的活動力度,發動一系列的小規模進攻,打擊沁州軍民的人心士氣、削弱沁州本地的防禦力量。

而柴榮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固然是覺得僅僅發兵征討沁州只是治標而不治本,與其如此,不如一鼓作氣滅掉北漢,徹底斷了這些“牆頭草”式的地方勢力的後路,方纔能保證大周的穩定。另一方面,卻也是囿於幽雲之戰剛剛結束不久,後周軍因爲在幽雲之戰後半段毫無建樹的表現,以及當所謂“幽州義軍”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橫掃數十萬遼軍時,自己卻只會屯兵於幽州城下看熱鬧的尷尬處境,且最終只能眼看着所謂的“幽州義軍”的領導者“清園”兄弟將幽雲十三州和平、灤、營三州之地硬生生從自己手中搶走而士氣低落,根本不適宜在這麼短的時間間隔下再次出兵。因此,面對諸多北漢降將的再叛,柴榮只能是暫時的忍氣吞聲,直到上一年幽雲之戰對軍心士氣造成的不良漸漸消退之後,這纔再次揮師北上,以雷霆之勢來嚴懲那些首鼠兩端、左右搖擺的地方勢力。…,

也正是有了這樣的過結,所以當李廷誨面對城下殺氣騰騰而來的後周軍,在情知自己根本不是對方對手的情況下,向後周伐漢大軍前軍兩員大將張藏英和劉光義提出願意再次投到後周朝廷麾下時,張、劉二人根本是理都不理。而是指揮手下兵馬將沁州城一圍,便開始在城下架炮列陣,準備攻城了。

眼見城下的周軍根本無意接受自己投降,情知因爲自己的一叛再叛已經很難再獲得對方的信任,李廷誨也就絕了委曲求全,卑躬屈膝的念想,把心一橫,拿出當年打下這份基業時那股東擋西殺、悍不畏死的勁頭,一面指揮手下兵將嚴守城池,一面派人衝出包圍,去向北漢朝廷求援——儘管李廷誨很清楚求援的結果很可能是一無所獲,但在他看來,這至少也算是自己向北漢朝廷、向皇帝劉鈞表明誓死守城決心的一種表現。

事實證明,李廷誨的判斷是非常正確的。北漢朝廷接到他的求援信後,雖然也很想派兵予以支援,但卻是有心無力——太原城內的兵力連守城都有些勉強,更遑論去支援沁州了。儘管也有大臣提出是不是可以向北平軍借兵來解沁州之危,但這一建議甫一提出便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且不說當初秘密結盟時北平軍就曾表示如非北漢朝廷岌岌可危,北平軍一方是不會出面與後周朝廷進行正面衝突的。單說即便北平軍同意出兵,以靈丘縣到沁州的距離來看,只怕北平軍的援軍還在路上,沁州便已經被後周大軍給攻破了。因此,北漢朝廷除了給沁州刺使李廷誨寫了一封褒獎其忠勇的詔書外,就只能眼睜睜看着沁州城的覆滅。

顯德七年陰曆六月十九日午後,沁州城南一段上百步寬的城牆在“神機軍”火炮、弩炮連續數個時辰的轟擊下終於心有不甘又無可奈何的垮塌了下來,沁州城被攻破。就在沁州城南城牆垮塌的同時,沁州刺史李廷誨拔劍自刎。

或許是沁州城不到一日便被攻破帶來的“多米諾”效應,或許是此番伐漢後周朝廷準備充分,亦或許是前一年幽雲之戰的窩囊令後周軍將士們心中憋了一口氣,在攻下沁州後,後周伐漢大軍便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克隆州、汾州、石州、憲州、嵐州,不過短短數日這內,便已經兵臨太原城下。

好在此時除了都城太原外,北漢朝廷手中還控制着忻州和代州,尚能與北面的北平軍保持某種聯繫,不然陷於後周伐漢大軍重重包圍的太原就真的成了孤城一座了。而且,就在後周伐漢大軍前軍攻破沁州城之前的的一天,一支擁有近二百名成員的所謂“北平軍軍事顧問團”也在北平軍炮軍都指揮使、北平軍北平府副總兵兼居庸關守備、“飛龍軍”副參謀長兼炮兵總指揮辛飛宇,以及馬軍都虞侯、“遊騎兵”特種部隊的開創者之一、現任“飛龍軍”特種部隊副總教頭常生俊帶領下抵達了太原城內。

饒是如此,面對洶洶而來的近十萬後周大軍,北漢皇帝劉鈞心裡依然是忐忑不安、坐臥不寧。他一面命楊業協助辛飛宇、常生俊等“顧問團”成員加固城防,準備死守;一面不斷請求辛飛宇儘快派人給北平城那邊送信,懇請北平軍速速出兵救援,以解太原城之困。而辛飛宇等人一面積極協助楊業佈置太原城防務,一面對劉鈞催促北平軍出兵的請求卻是以拖爲主,一切均按照辛飛宇出發之前穿越團隊所定計劃爲準。

顯德七年陰曆六月二十七,柴榮車駕抵達太原城下,後周軍對太原的攻堅戰就此開始。

第一百四十章 三戰長城邊(十)第三十八章 兵發白馬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飛揚的心思(中)第八章 再探三寨(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一)第二十二章 開封來的消息(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再戰幽州城(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黃袍加身”(十一)第一百零二章 爲情爲義 無怨無悔第五十九章 軍火交易(中)第五十三章 擴軍(上)第四十一章 通天之路(十二)第八十三章 駐蹕瓦橋關(上)第二十五章 拔營起寨第六十二章 意外發現(下)第七章 不平靜的新年(四)第一百章 難啃的固安城(中)第四十三章 才子三見佳人(下)第十四章 忙碌的春天(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完)第六十六章 受降大堡戍第五十六章 去做私鹽販子?第九十三章 優勢明顯第一百一十章 對峙保興莊(四)第二十八章 合作(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淨心行動”(三)第八十一章 目標:乾寧軍(上)第七十一章 二楊夜談(上)第三十四章 合作(七)第三十一章 通天之路(二)第四十四章 傾訴第一百四十六章 “淨心行動”(四)第三十九章 通天之路(十)第四十六章 “涼園”基地(三)第七十五章 再度準備擴軍第二十八章 壽州城下(上)第三十四章 戰太原(七)第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十三章 喜得貴子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六章 再次招攬(五)第七十二章 “炮灰”攻堡第七章 北平軍節度使(上)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二章 領略天下第一強軍(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澶州城下(上)第四十章 分配問題第四十章 通天之路(十一)第三十二章 合作(五)第六十五章 趙氏“父女”(中)第二十四章 槍炮齊鳴(上)第六十二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七)第五十六章 萬鈞行動(二)第十一章 內外有別(下)第三十六章 戰太原(九)第一百章 難啃的固安城(中)第六十九章 馮程的小九九第六十八章 大戰前夜(二)第五十五章 賢妃小雨(中)第二十九章 戰太原(二)第四十五章 通天之路(十六)第七十四章 頭腦要清醒第一百二十一章 戰澤州(中)第六十八章 大戰前夜(二)第六十八章 “劉無敵”來了第二十六章 槍炮齊鳴(下)第四十九章 “拉壯丁”(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澶州城下(中)第四十章 強軍中的強軍(上)第三十五章 翁婿對話(中)第四十七章 通天之路(十八)第十五章 忙碌的春天(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雞生蛋”(上)第二十章 談情(上)第九章 再探三寨(下)第十三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七十章 逃亡(九)第四十七章 果然是“大戶人家”第一百零三章 意料之外的來訪者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反?逼他反!(下一)第一百一十章 對峙保興莊(四)第十章 擴大產能勢在必行第一百零九章 “霸王行動”(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增兵保命脈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袍加身”(八)第四章 乾坤大挪移第十章 不平靜的新年(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澶州城下(下)第十章 假道伐虢(四)第四十八章 “拉壯丁”(上)第六章 “好客”的鐘員外(下)第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淨心行動”(四)第七十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下二)第四十三章 通天之路(十四)第一百章 難啃的固安城(中)第一百零九章 “霸王行動”(上)第一章 兄弟定策(上)第四十章 “敬酒”第八十三章 駐蹕瓦橋關(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心丸”(下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戰長城邊(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