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避而不見

順利拿下幽州城,曾志林、黃海等人一邊出榜安民,安排手下兵將在城內維持治安、搜剿殘敵,並安撫本地漢人官吏,讓他們依然正常履職工作;一邊向委員會發電報告戰鬥經過,並詢問後方衆兄弟是否即刻離開“涼園”前來幽州城。

對於“北路軍”所取得的成績,委員會自然是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讚賞,而有關後方兄弟是否進幽州城的問題,卻並沒有能馬上得出結論。雖說後方兄弟高調進入幽州城,可以彰顯“清園”兄弟勝利者的形象,展示“清園”兄弟實力的強大,讓世人知道幽雲之地的契丹人究竟是敗在了誰的手裡。但是,一則當下戰事未息,長城之外還有契丹人的十萬大軍正在步步近逼,此時慶祝勝利還爲時尚早。正所謂“驕兵必敗”,穿越衆們此時絕不能有輕敵的思想、絕不能以爲大局已定便放鬆下來、絕不能做那個自己把自己的錦繡前程斷送了的李自成——何況穿越團隊現在的成績遠比不上前世的那個李自成。

二則,估計是徐紹安此前那番旨在拖延周軍與自己反目時間的說辭令柴榮及其手下文武有了一些不切實際想法,覺得“清園”兄弟此次反遼的目的只是想爲自己打出一個安寧平靜的生活,而不是真的要自立爲王、割據一方。因此,此時後周軍已然離開保興莊,向良鄉進發。很顯然,柴榮並不甘心就這麼坐等“清園”兄弟在前面幫自己把所有障礙都掃清,而後再來請自己進城。他希望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希望以自己繼續北上直至幽州城的實際行動來向“清園”兄弟表達朝廷對收復幽雲十六州的決心。如果委員會及後方其他兄弟此時進幽州城,那麼就不可避免的要與柴榮見面、不可避免的要談到“清園”兄弟今後的地位問題、不可避免的要做出是歸順投效還是對立反抗的抉擇。而在契丹人的援軍已兵臨城下的情況下,穿越團隊現在並不能集中精力去應對後周朝廷的動作,此時與柴榮面對面顯然並不是最佳時機——如果此時見面,那麼徐紹安此前冒險重回周營的種種努力也就白費了。

況且,爲了保障前方大軍作戰能夠順利進行,後方衆兄弟手頭都有許多事情要做,根本不可能離開大本營去幽州城裡享清福。因此,經過一番討論,委員會及後方衆兄弟一致認爲現在進幽州城並不合時宜。不過,考慮可能出現柴榮真的如大家所料兵臨幽州城下,而穿越團隊武裝主力與遼國援軍的戰鬥又尚未結束這樣的情況,以及維持幽州城內官府正常運作的需要,穿越團隊這邊又確實應該派一名說話有份量、能夠與柴榮進行周旋、能夠爲穿越團隊武裝主力完成阻擊任務並回師幽州城爭取到足夠的時間、能夠壓制住早已人心慌慌的原南京留守府衆官吏的成員在幽州城內坐鎮。所以,委員會在決定後方衆兄弟不進幽州城的同時,也決定派張維信前往幽州城擔任駐軍及行政事務的臨時負責人。而作爲具有這個時代從政經驗,同時又是這個時代與穿越團隊關係最爲緊密、對穿越團隊最爲忠心耿耿的本地人,鐘有朋也將與張維信同行,擔當張維信的副手。

此外,考慮到柴榮抵達幽州城後,很可能會向張維信提出與“清園”兄弟中的其他幾位首腦人物——委員會成員——特別是王崤峻見面,而在尚需與後周朝廷維持盟友關係,且王崤峻現下只是統抓全局、協調各個部門,並不像李俊武、徐紹安,乃至候補委員楊新那樣以有實際而又不能離開的工作爲藉口,可以婉拒柴榮召見的情況下,王崤峻也不宜再待在距離幽州城不過幾十里遠的“涼園”,而是應該去一個其有充分理由前往,同時又遠離幽州城的所在。經過衆兄弟的商議,這個地點最終選擇在了榆關(山海關)。一方面,這裡是阻擊遼國援軍的關鍵所在,王崤峻作爲“清園”兄弟的首腦人物之一,親臨一線坐鎮指揮理所當然。另一方面,榆關(山海關)距離幽州三百多裡,柴榮一定要見自己,王崤峻也完全可以以路途遙遠爲藉口,儘可能拖延返回幽州城的時間,直到己方武裝力量解決掉遼國援軍再說。…,

計議已定,委員會一面電告徐紹安、錢遠山、曾志林等在外的兄弟相關決定,一面立即行動起來,爲第二天的出行做準備。應歷九年(顯德六年)陰曆四月初五一早,王崤峻、張維信便與留守大本營的衆兄弟告別,由程飛率領一個排的親衛及原來負責押解俘虜進山的“飛龍軍”三團八營負責保護,離開霞雲嶺下山而去——原本按照楊新的想法,是打算讓八營一直護送王崤峻去榆關(山海關)的,但後者考慮到長城一線需要防禦的要點多、距離長,在目前團隊武裝兵力有限的情況下,應當讓八營歸建,由負責古北口至居庸關一線防禦的徐紹安進行指揮,而自己只需要一個排的親衛隨行即可,不必抽調“飛龍軍”的步兵。對於王崤峻的這個意見,楊新則是一百個不同意。他認爲此去榆關(山海關)路途遙遠,其間很可能會遇到遼軍潰兵、山賊土匪、豪強私兵,絕不可大意。雙方意見一時僵持不下,最後還是李俊武和張維信出面,提出了先由八營將王崤峻、張維信等人護送至幽州城並歸建徐紹安麾下,再由駐紮在幽州城裡的兄弟派“狼牙營”的一個連將王崤峻護送到榆關(山海關)的折中方案,這才解決了二人的分歧。

陰曆四月初五午後,王崤峻一行人抵達幽州城,並被留守幽州城的黃海接入城內暫歇——曾志林、吳鵬、辛飛宇等人已於當天早上率“北路軍”主力離開幽州城,前往長城一線,黃海則率“飛龍軍”二團六營、第三騎兵營、部分炮兵,以及“保安軍”兩個團留守。第二天一早,辭別了黃海以及留下來負責幽州城事務的張維信,王崤峻又在程飛所率一個排的親衛和專門留下來而未隨主力一起行動的“狼牙營”一個連兵士的護送下,踏上了前往榆關(山海關)的官道。

第六十四章 有隙可乘?第十八章 白飛的陰謀(上)第二十章 談情(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交涉(下一)第三十章 合作(三)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結黨(八)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袍加身”(八)第一百四十三章 “淨心行動”(一)第十九章 山村夜戰第三十一章 合作(四)第十章 寶金山的槍聲第七十四章 義子到來第一百三十三章 “定心丸”(上)第五十二章 搬遷第五章 羽翼漸豐(三)第四十九章 “拉壯丁”(下)第二十七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四)第二十五章 幽州行(一)第四十四章 傾訴第十六章 軍中敗類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結黨(八)第一百六十七章 逃亡(六)第五十二章 甕中捉鱉第四十七章 重要的是“人品”第一百四十二章 撇清第一百七十三章 逃亡(十二)第十八章 鋌而走險(中)第四十章 去而復返第二十五章 拔營起寨第一百一十章 “霸王行動”(下一)第三章 兄弟定策(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木讖緯”(中)第三十五章 翁婿對話(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雞生蛋”(中)第三十一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七十五章 逃亡(完)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七章 聯絡感情第一百三十章 漸行漸遠(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戰長城邊(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戰幽州城(下)第六章 清塵評三寨第二十三章 善後工作第五十九章 “我要留下”第六十七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面出擊第二十三章 開封來的消息(下)第五十一章 令人失望的一夜第七十五章 大戰前夜(九)第一章 終於回家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戰保興莊(五)第三章 羽翼漸豐(一)第四十三章 通天之路(十四)第十四章 林仁肇的悲哀(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增兵保命脈今日停更說明第六十章 軍火交易(下)第六十一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六)第十八章 山村偶遇(下)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辯第五十九章 立威第五十九章 “我要留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戰長城邊(六)第十二章 何人泄密?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六章 冷嘲熱諷第一百六十三章 增兵保命脈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戰保興莊(三)第四十三章 才子三見佳人(下)第二十三章 開封來的消息(下)第四章 羽翼漸豐(二)第十五章 紮營秋林莊(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定(一)第十三章 論功行賞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九章 摸清“底牌”(下)第三十四章 山上的小木屋第六十二章 造還是不造 這是個問題(中)第三十八章 “保安隊”也是強軍(上)第十九章 鋌而走險(下)第十五章 萬春亭第一百四十八章 “淨心行動”(完)第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六十二章 意外發現(下)春節期間更新說明第九十四章 天公不做美第四十三章 《消遣娛樂決議》第十六章 山村偶遇(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來是故人(中)第一百四十章 三戰長城邊(十)第十七章 鋌而走險(上)第四章 不平靜的新年(一)第三十七章 通天之路(八)第十七章 逆轉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戰長城邊(七)今日停更說明第六十七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戰長城邊(十六)第一百四十章 三戰長城邊(十)第四十七章 夤夜訪客第六十三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八)第十五章 進城第八十一章 目標:乾寧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