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夫問妻答

主角沒有了再繼續看下去、說下去的興致,校閱三軍、接見鄉紳耆老的活動也就隨之草草收場。儘管活動結束得有些突然,但大家眼見柴榮臉色不太好看,都以爲是皇上在這裡吹了半天的冷風、淋了半天的冷雨,身體有些不舒服,想要回御帳中休息。所以大家也就沒說什麼,向柴榮行完禮後,便紛紛回到自己的營帳之中,爲接下來的北伐做準備——那六名鄉紳耆老的代表和他們的僕從自然也被姚內斌打發了回去。

柴榮臉色陰沉的回到自己的御帳之中,在宦官的服侍下換了衣服後,便坐在御案後面出神,顯得有些精神不佳。見自己的夫君自打離開校閱臺便一言不發,臉色又很不好看,林小雨還以爲對方是冒雨校閱兵將着了涼。再聯想到張維信曾經對她說過,前世的歷史上,柴榮就是在駐蹕瓦橋關、校閱三軍、察看關口附近地形時淋了雨,隨後便身體有恙,並由此一病不起,不到一個月時間便與世長辭。如今雖然周軍北伐比前世史書上所記載的幽雲之戰早了兩個月,但同樣是在瓦橋關、同樣是校閱三軍、同樣是淋雨受風寒,如此多的相同條件,再加上柴榮臉色很差,不由得林小雨不擔心。

因此,已經回覆到女子裝扮的林小雨一面命人速去請隨軍的御醫,一面走上前去,準備爲柴榮號脈、診病。然而,出乎林小雨意料的是,以往一向很配合她診脈的柴榮這會兒卻一反常態,不等她將手指搭在脈上,便將自己的手臂移開,而後肅聲問道:“愛妃既已與朕結爲夫妻,就該對朕坦誠相待,如今卻爲何要欺瞞於朕?”

柴榮這句沒頭沒尾的質問將林小雨問得很是不明所以,她連忙說道:“官家此話從何說起?臣妾何曾欺瞞過陛下,臣妾又何敢欺瞞於陛下?”

柴榮聞言更加不快,質問道:“朕來問你,你可知道你的那班兄弟從海外帶回來了一種叫玉米的糧食種子?”

“玉米?這個臣妾到是確曾聽幾位哥哥說起過。”林小雨一時也搞不明白柴榮這麼問的原因,只得順着柴榮的話頭說,以免進一步刺激到這位以脾氣暴燥著稱的天子——林小雨雖扮做侍衛拱衛在校閱臺邊上,但畢竟離着校閱臺當中的遮雨棚還有一段距離,並沒有聽清校閱臺上衆人有關玉米的談論內容。

見林小雨並沒有否認自己知道玉米的存在,柴榮多少有些覺得意外,不過他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繼續問道:“那朕再來問你,你可知道這玉米一畝地可以出產多少糧食?”

雖然被柴榮的問題問得越來越糊塗,但林小雨還是據實答道:“稟官家,臣妾於稼穡一道可說是一竅不通,對這玉米一畝地的產出並不十分了解。不過,臣妾曾聽衆兄弟中專管農桑田產的趙民安趙兄說過,這東西只要勤澆水、勤施肥,一畝地出產個五、六百斤玉米麪應該不成問題。”

“那你可知道你的那些兄弟們在幽雲十六州之地置田產百萬餘畝,其中有近十萬畝被用來耕種玉米,一年產出至少有五千萬斤,卻沒有哪怕一斤一兩出現在市面之上?”柴榮依然在繼續追問道。

話說到這裡,林小雨漸漸有些意識到柴榮這次突然對自己發難的原因了——對方知曉了玉米這種高產農作物的存在,來向自己興師問罪。儘管她還不搞不清楚柴榮是從何處得到的消息,也弄不明白柴榮爲何不去找徐紹安問話,而是將怒氣撒到了自己的身上。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玉米的出現以及穿越團隊的大面積種植引起了對方的不滿,或者說是引起了對方的猜忌。自己對相關問題的回答可能會影響到柴榮對穿越團隊、對徐紹安,乃至對自己的判斷與定性。因此,她決定照實回答,向柴榮解釋道:“方纔臣妾也曾講過,有關農桑田產的事情均由趙民安趙兄全權負責,臣妾並無過多瞭解。不過,臣妾這幾年雖然一直在京城居住,但與良鄉那邊的衆兄弟一直有書信往來,因此,對兄弟們在幽雲之地是否置辦有百萬田產、並在其中十萬畝的土地上種植了玉米,而所產出的數千萬斤玉米沒有一粒出現在市面上的事情,臣妾到也有所耳聞。,

據書信中透露出來的消息,臣妾的兄弟們之所以大肆種植玉米而又不讓玉米流通於世,一來是因爲中土百姓對玉米聞所未聞、見近未見,即便臣妾兄弟名下的糧米店出售此物,其售出的數量以及掙到的錢財也肯定極其有限。與其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賣玉米,不如物盡其用的由自己來處置;二來,臣妾的兄弟們在自家土地上種植玉米雖有近十萬畝,每年的產出超過五千萬斤,但年終歲末,真正能剩下的玉米很有限,並不值得一賣。”

聽林小雨說“清園”兄弟每年能剩下的玉米數量非常有限,柴榮一下來了精神,他連忙不動聲色的追問道:“你的那班兄弟不過數十人,加上家丁僕役也不過數百人,又怎能吃掉那許多玉米?一年下來,連五千餘萬斤玉米都所剩無已。”

“稟官家,玉米吃起來雖然香甜可口,但臣妾的兄弟們也只是偶爾嘗一嚐鮮,並未將其當成平日裡的主食。不單是他們,就連他們的那些家丁下人們也是如此。那五千萬斤玉米除去臣妾的兄弟們事先留存、用來來年播種的幾十萬斤種子外,其最主要的用途有二。

其一是留做佃戶口糧或者發與爲臣妾的兄弟們做事的長工、夥計、工匠等百姓,充抵他們的一部分工錢;其二是用來餵養牲口,具體的說就是被當做飼料,用來餵馬、牛、羊、豬、雞、鴨,等等家畜、家禽,以便能夠爲自己提供代步的腳力、耕種的畜力、日常食用的肉蛋等。

想臣妾的兄弟們手下光是佃戶就不下十餘萬,再加上數以千計的長工、夥計、工匠,人數可謂衆多,而百萬畝田產所需要的的家畜更是不計其數。五千萬斤玉米乍聽起來似乎數量巨大,但經這些人、畜一分,落到每個人或者每頭牲畜身上的其實並不多,爲此臣妾的兄弟們每年都要花費大量錢財和其他糧食來填補其中的缺口。”林小雨根據穿越團隊對玉米的真實用途,半真半假的回答道。

實際上,五千萬斤玉米除去餵養牲畜、家禽外,大部分都充做了軍糧,發放給佃戶、夥計、工人的數量非常有限,並嚴令其不得拿到市面上銷售,否則將會受到嚴厲處罰——這也是市面上從未出現過玉米的原因之一。但林小雨在向柴榮解釋的時候,成功的轉換了概念,將每年最多能得到一二十斤玉米麪嚐鮮的佃戶、夥計、工人,說成了消耗玉米的主要對象之一,使得聰明如柴榮這樣的人物,也沒能聽出她話裡的不實之處。

經過林小雨的這一番解釋,柴榮心中原本對“清園”兄弟隱瞞玉米這一糧食新品種存在行爲的不滿雖然已經去了大半,但其對玉米這種高產農作物的興趣非但沒有減弱分毫,反而越來越強烈。只是強取豪奪不是柴榮的風格,也不是明君所爲。對於柴榮來說,做事情既要達到目的,又要無損於自己以及朝廷的聲望。因此,他在將手臂重新放回御案之上,任由林小雨爲自己診脈的同時,也開始在心裡盤算着該如何行事,才能讓“清園”兄弟心甘情願的將玉米種子及種植方法貢獻給朝廷。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戰保興莊(上)第九十六章 蕭思溫終於動了第二十章 劉繼業的好奇心第五十七章 弄虛作假第四十一章 接收第二十章 談情(上)第五十一章 廢物堂主第八十八章 固安城內(上)第四章 乾坤大挪移第四十一章 接收第五十八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三)第九十七章 意外不斷第一百八十五章 “黃袍加身”(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黑木讖緯”(下一)第六十七章 大戰前夜(一)第六十三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八)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定(完)第三章 第三次全體會議(下)第十二章 何人泄密?第六章 豈能隨他去第一百六十章 設計取雲州(上)第四十二章 才子三見佳人(上)第二十九章 壽州城下(中)第十一章 海濱之旅(四)第三十七章 以誠服人第一百零二章 暗中結黨(五)第三十二章 熟悉火藥的南唐兵(上)第二十八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五)第三十七章 通天之路(八)第五十章 再探玉虛宮第七章 再探三寨(上)第五十二章 最佳選擇與最好歸宿第八章 北平軍節度使(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定心丸”(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逃亡(三)第二章 “暗羽”初創(上)第五章 “好客”的鐘員外(上)第四十章 強軍中的強軍(上)第一章 兄弟定策(上)第一章 被老天爺報復了第六十二章 意外發現(下)第四十二章 通天之路(十三)第六十章 意外發現(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揚的心思(上)第五十七章 萬鈞行動(三)第二十五章 幽州行(一)第三章 第三次全體會議(下)第四十八章 “拉壯丁”(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員調整第四十八章 通天之路(十九)第十章 寶金山的槍聲第七十一章 喜事連連(下)第十四章 紮營秋林莊(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令人震驚的消息(下)第三十七章 通天之路(八)第二十一章 機構重組第十三章 “禮尚往來”第六十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逃亡(十三)第六十八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心丸”(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心丸”(下一)第一章 兄弟定策(上)第五十六章 曾志林的練兵計劃第六十六章 受降大堡戍第三十一章 通天之路(二)第六十四章 原來如此(下)第四十一章 強軍中的強軍(中)第九十三章 優勢明顯第二十三章 團聚(中)第五十章 再探玉虛宮第七十一章 大戰前夜(五)第八十七章 兵發固安第五十七章 新的練兵計劃第三十九章:我心飛揚第一百三十九章 三戰長城邊(九)第六十一章 鍾員外的秘密第六十二章 造還是不造 這是個問題(中)第四十七章 仇人的圖謀第九十章 固安城內(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峙保興莊(完)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二章 領略天下第一強軍(下)第四十二章 大戰紫石灘第八十一章 目標:乾寧軍(上)第十五章 幸遇“同路人”(上)第一百七十章 逃亡(九)第二十四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四十八章 《接觸準則》第十三章 林仁肇的悲哀(上)第二十章 劉繼業的好奇心第九十七章 時機到了第一百零六章 裹足不前的蕭思溫第十九章 白飛的陰謀(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設計取雲州(下)第四十九章 “拉壯丁”(下)第六十五章 原來如此(下)第七十章 楊業的憂慮第五十二章 通天之路(二十三)第一百一十章 “霸王行動”(下一)第十三章 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