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五)

說到這裡,錢遠山略頓了頓,見與會衆兄弟都在認真聽他分析,不少人還頻頻點頭,支持他的說法,這才繼續說道:“剛纔還有兄弟建議說,可以向‘飛龍軍’內安插‘暗羽’的密探。這個辦法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者提早發現心懷叵測者的不軌企圖,這次向博通叛亂被及時發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不過,派遣密探雖然能起到提前預警的作用,但卻也存在一些弊端。

一來,當密探能夠打探到懷有異心者有不軌企圖時,通常對方也都已經養成一定氣候、發難在即了。屆時,就算咱們能夠提前佈置,將這些人的陰謀給粉碎掉,其對‘飛龍軍’的不利影響也已經形成了,‘飛龍軍’多少都會受到一定損失。

更何況,既然是秘密的安排探子進去,自然不能夠給予其過多的照顧,否則的話,很容易使其暴露。可是,在不給予特殊照顧的情況下,誰又能保證這些探子都能像那個三排長一樣,靠着自己的能力,在不長的時間內就從一名大頭兵爬到了排長的位置,並因爲有這個職務,進而有機會被向博通請去一起謀劃所謂的‘大事’。試想一下,如果這名探子不是排長,而是普通一兵,直到他的長官宣佈要跟隨向博通叛亂時纔得到消息,那他是否還有機會將這個情報送到老十二那裡。即便他靠着自己的機智大膽,將消息送到了老十二手中,光憑老十二他們幾個人和身邊的那十來個親衛,能不能抵擋得住向博通的進攻還在兩可之間。

當然,也會有兄弟說,即便沒有這名探子,常茂也會設法將消息傳遞出來,老十二他們同樣會脫離險地、轉危爲安。可問題是,常茂只有一個,而‘飛龍軍’現階段的戰鬥連隊卻有十八個。他常茂就是再有本事、再有能力、再有忠心,也不可能分成十八份,到各連去當臥底密探。況且‘飛龍軍’今後的規模肯定會越來越大,到那時,恐怕常茂就是被分成三十六份也不夠用的。

二來,無論在哪個時代、在哪支武裝力量裡,密探都是不受官兵們歡迎的。這會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背後時時刻刻都可能有雙眼睛在盯着,會對周圍的人產生不信任感。那樣的話,一方面他們做任何事都會放不開手腳。在做事的時候會畏首畏尾、會左顧右盼,從而變得保守、呆板,只知道循規蹈矩,不知道變通創新。甚至出現像咱們前世錦衣衛、東廠橫行時的大明王朝一樣,官員們連晚上和老婆說悄悄話都不敢大聲,生怕被不知道潛伏在何處的錦衣衛樣校尉或者東廠的番子聽了去。

如果這樣的情況只發生在普通士兵身上,倒也沒什麼大關係。畢竟對他們來說,按部就班、依令行事是本分。可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在各級指揮員的身上,那麻煩可就大了。一個只知道遵照上級命令行事,完全沒有主見,不知道靈活運用、不知道變通創新的指揮員是打不好仗的。

另一方面,當同一戰壕裡的戰友不能相互信任的時候,咱們又怎麼能指望着他們彼此之間能夠配合默契、同心殺敵呢?咱們又怎麼能指望着他們能夠放心的將後背和薄弱點交給戰友掩護,自己專心致志的戰鬥呢?一支失去了配合與默契的武裝,咱們又怎麼能指望着他來爲咱們‘遮風擋雨’、‘建功立業’呢?

所以兄弟我認爲,‘暗羽’的探子該安插還是要安插,只是一方面不要安排太多的人進去,以免搞得‘飛龍軍’上下人心惶惶,以致影響了戰鬥力。另一方面,不要將防止類似向博通叛亂案這種事情的重演的職責都放在‘暗羽’肩上,而是應該在其他方面繼續想辦法。而且,一旦某個探子有暴露的跡象,一定要馬上撤回,以免其因爲探子的身份而被其他官兵孤立,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至於說到向各部派遣這個時代人們熟悉的監軍,來監督各級指揮員的行動、監控軍兵們的情況,其效果只怕還不如安插密探。密探好歹是在暗處活動,只要數量不是太多、行事不是太囂張,官兵們至少還可以當其不存在,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而監軍卻不同,那是一個確切的職位,一個需要委員會或者軍事部正式任命的職位,一個擺在陽光底下,所有人都能看到的職位。官兵們不可能當他不存在,因爲他就活生生的在那裡。,

雖然兄弟我對歷史所知有限,但通過小說、評書、電影、電視劇也能瞭解到在這個時代,或者說在古代軍隊中,監軍這個角色是如何的令各級軍將和軍兵反感與厭惡。特別是在這名監軍忘記了自己的本職,在那裡不懂裝懂、胡亂指揮的時候,其結果往往都是自家軍隊大敗虧輸,甚至是全軍覆沒。有這樣的前車之鑑,設立這個時代人們所熟悉的監軍肯定不會得到‘飛龍軍’官兵的歡迎。

況且,這個時代的監軍通常只在將領率領數萬或者十數萬、數十萬大軍出征的時候纔會設立,其主要職責也是監督領兵大將。還沒聽說有哪個朝代把監軍設到都,也就是相當於咱們連這一級的。

此外,歷朝歷代,監軍一直都是由皇帝派遣身邊信得過的宦官來擔任。可是以咱們現在的情況來說,又上哪裡去找那麼多的太監來幹這種事情。

所以,兄弟我認爲,在‘飛龍軍’中設立這個時代的人們所理解、所熟悉的那種監軍是不妥當的,也是不切實際的。如果真的要設立一個類似的職位,那也必須是與‘飛龍軍’現狀相適應的,具有穿越團隊特色的‘監軍’才行。”

錢遠山這番話等於是將與會衆兄弟的幾項建議都否定、至少是部分否定掉了,因此還沒等他藉機說出自己的方案,原本已經安靜下來的大廳內就再次熱鬧起來。大家一邊討論着錢遠山的分析,一邊琢磨着是不是還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迫在眉睫的問題,使得話只說了一半的錢遠山站在那裡感到多少有些尷尬,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繼續說下去。

一直在主位上坐着,沒有發表意見的王崤峻自然是看到了這一切。他能聽得出來錢遠山的話其實並沒有說完,其所說的最後那句話肯定是有所指的。而且,錢遠山在開始上述分析之前,也曾說過自己有些想法,希望兄弟們一起參詳參詳。那麼,對方既然這麼說,想必心中已經有了相應的答案,只不過是被兄弟們的議論聲給打斷了,現在他需要的就是有人給他一個繼續闡述自己觀點的機會。

於是,王崤峻輕咳一聲,引起與會衆兄弟的注意,然後才一面示意大家安靜,一面對錢遠山說道:“十一弟方纔所講入情入理,分析得頭頭是道,顯見之前對這個問題是花了心思研究的。想必十一弟心中已經有了合適的方案,不妨講與衆兄弟聽,大家也好一起參詳參詳。”

王崤峻這句話等於是再次將話語權交給了錢遠山,錢遠山自然沒有不接的道理。他穩定了一下自己的心思,說道:“五哥謬讚了,小弟忝爲軍事部主管,考慮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乃是份內之事。經過這幾日的思考,小弟倒也總結出了幾條建議,只是想法還不夠成熟,還請五哥及諸位兄弟指正。”

“十一弟請講,咱們大家一起研究、討論。”王崤峻支持道。

錢遠山聞言點點頭,說道:“其實,兄弟我的想法很簡單。兄弟以爲,要想全面有效的掌控‘飛龍軍’,杜絕類似‘向博通叛亂’這樣的事件再次發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習前世軍隊‘將支部設在連上’的成功經驗,對這個時代的監軍制度進行全面改革,使其成爲專做政治思想工作、兼顧監督指導職責,具有這個時代特色的指導員、教導員、政委。換句話說,就是將新式‘監軍’設在連上。”

第五十一章 廢物堂主第一章 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第五十章 全力備戰第六十章 意外發現(上)第十二章 玉虛宮會師第一百八十五章 “黃袍加身”(二)第二十五章 意外(三)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章 過槍癮第三十三章 合作(六)第八十三章 駐蹕瓦橋關(上)第十章 擴大產能勢在必行第十四章 忙碌的春天(上)第五十六章 去做私鹽販子?第五十章 砦堡?別院?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辯第六十九章 大戰前夜(三)第三十五章 開源節流的問題第四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第一百六十三章 增兵保命脈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二章 再次招攬(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亡(一)第四十五章 “涼園”基地(二)第二十六章 幽州行(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說項第八十七章 兵發固安第六十九章 大戰前夜(三)第三十八章 “保安隊”也是強軍(上)第四十八章 “拉壯丁”(上)第八章 北平軍節度使(下)第一百零八章 對峙保興莊(二)第十九章 白飛的陰謀(下)第二十八章 合作(一)今日停更說明第三十一章 團隊需要說客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戰長城邊(十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三戰長城邊(十九)第二十五章 拔營起寨第三十二章 才子一見佳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讖緯”再現(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戰長城邊(十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戰長城邊(十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戰長城邊(十五)第五十一章 通天之路(二十二)第四十章 去而復返第一百六十章 令人震驚的消息(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袍加身”(四)第九十四章 天公不做美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八章 再次招攬(七)第一百章 暗中結黨(三)第三十八章 兵發白馬山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十一章 不平靜的新年(八)第七章 匯合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袍加身”(五)第四十五章 馬踏太原城(上)第五十九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心丸”(中)第一百零五章 攻克固安第六章 豈能隨他去第二十三章 開封來的消息(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黑木讖緯”(下二)第三十四章 戰太原(七)第六章 “好客”的鐘員外(下)第四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一百八十三章 澶州城下(下)第六十七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上)第九十六章 蕭思溫終於動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戰長城邊(八)第十二章 玉虛宮會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定(完)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完)第六十一章 鍾員外的秘密第六章 不平靜的新年(三)第三十六章 拍賣會(一)第三十四章 山上的小木屋第六十九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下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淨心行動”(一)第五十七章 萬鈞行動(三)第十五章 紮營秋林莊(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戰長城邊(六)第一百五十章 三戰長城邊(二十)第三十二章 合作(五)第二十九章 戰太原(二)第二章 下馬威(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來是故人(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三戰長城邊(九)第二十四章 槍炮齊鳴(上)第三十章 陌生的訪客第四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十九章 軍火交易(中)第六十九章 馮程的小九九第二十七章 南邊來的客人(上)第八十五章 駐蹕瓦橋關(下)第三十三章 重陽登高第二十四章 火燒“百花寨”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員調整第十六章 軍中敗類第六十一章 造還就不造 這是個問題(上)第三十一章 “他鄉遇故知”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四章 再次招攬(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