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初戰龍潭溝

陰曆八月初十之前,錢遠山等人挑選的那一百二十名礦工陸續抵達了“飛龍寨”。儘管在來之前,各礦的管事已經向這些礦工講明瞭來這裡的大致目的,但爲了進一步安撫這些礦工的情緒,讓他們能夠一心一意的參加訓練,並心甘情願的加入“飛龍先鋒營”,錢遠山等人在礦工都到齊後,還是統一爲他們進行了一次訓前動員。

錢遠山親自向礦工們說明了參加這些訓練的重要意義,併爲他們描繪了完成訓練後可以得到的一系列優待條件——有機會成爲“飛龍先鋒營”的基層軍官、享有優厚的待遇、享有繼續升遷的機會、有機會爲自己搏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這些樸實的礦工或許聽不懂錢遠山所講的,有關“爲百姓謀福祉”、“爲民族大義而戰鬥”的大道理,但有一點他們是聽明白了的,那就是,只要參加這次訓練並通過最後的考覈,他們不用再回隨時可能把命丟掉的礦井裡去苦幹,就可以享受到每個月一貫到兩貫半的薪餉,並有可能管十來個大頭兵。

儘管當這個“飛龍先鋒營”的兵士需要參加戰鬥,依然會面臨死亡的威脅,但比起之前在礦井做工時,總是處在一種不知何時就會去見閻王爺的緊張煎熬,與敵人去作戰顯然要痛快得多。再說,同樣是管吃管住,當那個所謂班長一個月掙得錢,抵得上當礦工三個月掙的——即便是個大頭兵,一個月也比當礦工掙得多。況且,一旦在作戰中表現的好,還會受到額外的獎勵,那很可能比自己當好幾年礦工掙得錢還多。這樣一對比,這些本就是拿命爲自己或者爲家人換頓飽飯的礦工,自然更願意加入“飛龍先鋒營”當兵。

礦工們的積極響應令錢遠山等人心裡徹底踏實了,他們將這一百二十名礦工分成十個班,每個班安排了兩名“飛龍先鋒營”三中隊的老兵進行訓練。之所以安排三中隊的老兵當教官,主要是因爲上一戰三中隊損失較大,雖然這段時間爲他們補充了一批年前從流民中選拔的新兵,但是考慮到這些新兵缺乏經驗,其與三中隊老兵的磨合時間又太短,倉促投入作戰並不太合適——特別是“飛龍先鋒營”下一戰是要對陣比前兩戰都剽悍的“飛雲寨”嘍兵。所以,委員會和軍事部經過商議,決定平滅“飛雲寨”之戰,三中隊只出動一個小隊,其他兵士負責留守大本營。這樣一來,訓練礦工的任務自然也就落到了這些留守的老兵身上。

不過,既然是要培訓未來的基層骨幹,肯定不能光靠這些老兵。這些老兵雖然經過戰陣,有一定的作戰經驗,但他們的經驗只侷限於白刃戰和使用燧發槍的戰術,面對剛剛換裝的新式步槍,他們同樣也是新手——新式步槍優先裝備即將出徵的一中隊和二中隊,三中隊除了那個參與此次作戰的小隊外,另兩個小隊的換裝速度要慢很多,現在還沒有拿到新式步槍。所以,這些老兵教官只負責隊列、體能等基礎訓練。後面的格鬥、新式步槍的使用、基本戰術等內容,則要由“飛龍先鋒營”的專職武術教官劉萬寶,以及根據委員會和軍事部的安排不參加下一階段作戰,專職負責新兵訓練的曾志林來完成。

安排好了礦工們的訓練工作,高高興興的渡過了八月十五中秋節,應歷六年陰曆八月二十五,完成了新式步槍換裝訓練的“飛龍先鋒營”一中隊、二中隊、三中隊八小隊、炮兵中隊三小隊、迫擊炮小隊、遊騎兵小隊、後勤小隊等四百餘官兵,在錢遠山、唐潮、穆特爾和辛飛宇的帶領下,信心十足的離開了“飛龍寨”,踏上了平滅“飛雲寨”的征程。

大軍出發的那一天,除了留守大本營的曾志林、劉萬寶之外,委員會的三名委員、一名候補委員,以及山下“涼園”中所有手頭沒有急務的兄弟,也都來爲錢遠山等人送行。衆兄弟一直將他們送到“涼園”棱堡之外,才與其揮手告別。,

經過六天的行軍,陰曆九月初一大軍抵達了距“飛雲寨”五、六裡遠的龍潭溝。這裡是之前補充偵察時選定的,此次作戰行動的最後一處宿營地,也是進攻“飛雲寨”的出發基地。

“飛龍先鋒營”的營壘選在了距離溝中一條小河不遠的一處高地之上,按照錢遠山的安排,兵士們在畫定了營壘的範圍之後,便以最快的速度開掘出了壕溝,並用挖出來的泥土在壕溝之內築起了一道羊馬牆。此外,與前兩次紮營不同的是,兵士們第一次在壕溝的外面拉起了兩道鐵絲網——這是錢遠山等前方指揮部成員根據對方騎兵較多的情況,特別下令兵士們鋪設的。事實證明,錢遠山等人的這一命令非常有用。

與之前“百花寨”耍陰謀趁夜偷襲、“紫石寨”講和不成才進行正面對戰不同,“飛雲寨”的嘍兵表現得要積極得多。就在“飛龍先鋒營”大軍剛剛抵達龍潭溝不久,兵士們還在挖掘壕溝時,就已經有“飛雲寨”的巡山嘍兵在遠處窺探。待到營寨的護牆剛剛建起一半時,出現在“飛龍先鋒營”哨兵視野中的“飛雲寨”騎兵就已經達到百餘騎了。

這些騎兵開始時只在遠處窺探“飛龍先鋒營”的營壘,後來隨着營壘護牆越豎越多,營壘開始顯出雛形時,他們便不再遮掩自己的行蹤,而是彙集到一起,緩緩的向營壘接近。他們在距離營壘兩箭之地時停了片刻,重新整理了一下隊形,然後便以騎兵衝陣常用的箭頭陣向“飛龍先鋒營”的營壘直衝過來。

面對對方的騎兵騷擾,“飛龍先鋒營”這邊早有準備。錢遠山一邊命大部分兵士繼續修築營壘,一邊指揮遊騎兵小隊、步兵一中隊的一個小隊,以及迫擊炮小隊進入對方騎兵衝擊方向的羊馬牆之後,準備給這些不知死活的傢伙一個下馬威。

這股衝陣的騎兵是“飛雲寨”的巡山嘍兵,帶頭的是“飛雲寨”的二當家陳裕。這陳裕乃是“飛雲寨”寨主陳康的親弟弟,今天正好是他負責巡山。剛纔,他接到巡山嘍兵的報告,說是有一股數百人的武士出現在了距大寨不過五、六裡遠的龍潭溝,看其裝束很像是前段時間在幽州綠林界大出風頭的“飛龍寨”嘍兵——“飛龍先鋒營”此前兩戰並沒有刻意封鎖消息,也沒有真正要求參戰部隊斬盡殺絕、不留活口,所以“百花”和“紫石”兩寨都有個別嘍兵逃到了其他山寨入夥,兩場戰鬥的詳細情況自然也就通過他們之口傳到了各山寨。而“飛龍先鋒營”兵士所穿的迷彩作戰服更是特點鮮明,其他山寨的嘍兵想認不出來都難。

“百花寨”和“紫石寨”的前車之鑑在那裡擺着,所以得到嘍兵報告的陳裕不敢怠慢,他一邊命親信手下速去寨中向兄長報告,一邊將附近巡山嘍兵都召集到了自己身邊,與自己所率的一隊親兵合兵一處,湊齊了一百餘騎騎兵,親自到“飛龍先鋒營”的紮營之處打探。

陳裕的本意是想就近觀察一下“飛龍寨”的嘍兵和大營,掌握對方的第一手資料,回去好向自己兄長報告敵人的詳情。可當他發現對方的營壘還沒有建好,護牆至多剛豎起一半,嘍兵數量不過四、五百人,且基本都是步兵後,便改變了自己的初衷。他打算趁着對方紮營未穩,防禦還比較薄弱的機會,率手下這一百多騎兵衝擊一下敵陣。這樣,即便不能徹底擊潰敵人,也能給其製造混亂,削弱其力量、打擊其士氣。

因此,在發現對方根本沒有弓箭手後,自信心大增的陳裕便頭腦一熱,帶着手下一百餘騎騎兵向“飛龍先鋒營”的營壘衝了過來——雖然陳裕也從幾名投到自家山寨的“百花寨”嘍兵口中聽說過“飛龍寨”的人有一種從沒見過的,類似弓弩卻又比之更厲害的奇特兵器。但從沒有見過甚至聽說過火器的人,是很難想像出這是一種什麼兵器的。因此陳裕一向把這種所謂的“神兵利器”當成“百花寨”嘍兵爲掩飾自己的無能而編造的無稽之談,根本就不相信他們的話。,

儘管從某種意義來說,這個時代所有沒親眼見過火器威力的人基本都持有類似的觀點,但是臨時改變了主意的陳裕卻註定要成爲自己這種觀點的犧牲品。

當陳裕率嘍兵向“飛龍先鋒營”營壘衝鋒時,穆特爾率領的遊騎兵小隊也從營壘中衝了出來。不過,他們的方向並不是正在急馳的陳裕及其手下,而是分成左右兩隊,避開陳裕的衝擊路線,沿着弧形線路,向其後方包抄過去。

對方的這個舉動令陳裕隱隱感到有些不對頭,並做出了對方打算截斷自己的後路,將自己圍而殲之的判斷。雖然在陳裕看來,對方想以五、六十騎兵圍堵自己的後路是自不量力,但多年與官兵作戰養成的謹慎作風還是使他起了疑心,原本有些衝動的心情也漸漸平靜了下來,開始反思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

而且,隨着他距離“飛龍先鋒營”越來越近,原本在遠處看不真切的那兩道鐵絲網也能夠清楚的分辨出來。儘管陳裕並不知道對方壕溝前的這種不知名的物件是什麼,但經驗告訴他那肯定是對方用來阻止自己接近其營壘設置的障礙物。

對方種種不尋常的表現,令陳裕當即決定暫時停止對敵人營壘的衝擊,先掉頭把對方的騎兵解決掉,然後再視對方的反應相機而動。

於是,打定了主意的陳裕立即吹出了一連串的口哨,向自己的手下傳達了自己的意圖。隨着陳裕的口哨聲,“飛雲寨”的這些騎兵顯示出了其嫺熟的騎術和默契的配合。原本成箭頭狀的陣型就像被人從中間劈了一刀,瞬間分成了兩半,一左一右在距“飛龍先鋒營”營壘還有一箭之地的地方,畫出了兩條弧線,準備翻回頭去對付穆特爾和他的遊騎兵小隊。

以這個時代的眼光看,陳裕在對方弓箭的射程之外率隊進行漂亮的轉向,從後面掩殺對方小股騎兵的決定是絕對正確的——何況對方似乎根本沒有弓箭。而且,其手下的嘍兵所表現出來的戰術素養也是非常高超的——這一點,即便穆特爾這個騎術高手也是認可的。

只可惜,陳裕和他的手下所面對的並不是這個時代的傳統軍隊,而是裝備有步槍、原始迫擊炮乃至現代化機槍的“飛龍先鋒營”。他這一手漂亮的陣前轉向恰恰給予了對方最佳的射擊角度——儘管對“飛雲寨”的嘍兵來說,其身體的側面是最不容易被瞄準的位置,但對他們的馬匹來說卻完全相反,其側面是最容易瞄準的位置。正所謂“射人先射馬”,面對以最大被彈面朝向自己的戰馬,“飛龍先鋒營”的兵士們毫不猶豫的扣動了扳機。

開始的時候只是步槍射擊,隨即機槍也發出了怒吼,最後迫擊炮也開了火。在陣陣的槍炮聲中,那些自認爲身處安全距離,正在進行華麗轉身的“飛雲寨”嘍兵和他們的座騎接二連三的撲倒在地。那些僥倖躲過一劫的嘍兵,處境也很糟糕。他們**的戰馬乍聞如此猛烈的槍炮聲,幾乎全部受驚,開始四處亂竄。

不過,馬上那些嘍兵都是熟練的騎手,他們雖然遭到意料之外的打擊,卻並沒有驚惶失措,而是憑藉自己的技巧,死命的控制着自己的座騎,很快便讓他們安靜了下來。當然,從受到突然打擊到控制住受驚戰馬的過程中間,他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超過一多半的嘍兵非死既傷,陳裕更是因爲穿着打扮與衆不同,成爲對方重點“照顧”的對象,在第一輪射擊中就被打落馬下,當場斃命。

陳裕死了,自己的弟兄損失慘重,面對這樣的局面,那些穩定住自己座騎的嘍兵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趕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返回大寨去向大當家的報告。然而,他們很快就發現這是一個沒法完成的設想,因爲他們的後路已經被對方的騎兵給截斷了。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淨心行動”(二)第一百零三章 意料之外的來訪者第二十七章 重歸於好第一百三十章 漸行漸遠(下)第二十一章 二楊結義(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完)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雞生蛋”(下)第六十三章 陳兵大堡戍第九章 不平靜的新年(六)第一百四十入章 三戰長城邊(十八)第六十七章 大戰前夜(一)第五十二章 搬遷第一百七十七章 說項第二十八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五)第十五章 幸遇“同路人”(上)第九章 海濱之旅(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設計取雲州(中)第四十五章 傳話第十章 寶金山的槍聲第六十三章 原來如此(上)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二章 再次招攬(上)第七十六章 大戰前夜(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戰保興莊(完)第八十五章 駐蹕瓦橋關(下)第十八章 鋌而走險(中)第十二章 玉虛宮會師第三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下)第五章 不平靜的新年(二)第四十九章 通天之路(二十)第五十五章 功勞相抵第四十六章 辛飛宇入夥第一百七十二章 逃亡(十一)第三十四章 熟悉火藥的南唐兵(下)第五十章 初戰龍潭溝第十一章 《海軍提案》第七十一章 大戰前夜(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正式接納第二十三章 善後工作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二十五章 幽州行(一)第十五章 海邊之夜第三十章 陌生的訪客第五十六章 去做私鹽販子?第九十六章 客人走了第五十五章 功勞相抵第十一章 海濱之旅(四)第五十五章 二進宮第十七章 特殊的客人第十二章 實施決議第二章 整編第三章 第三次全體會議(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再戰幽州城(中)第三十四章 熟悉火藥的南唐兵(下)第三十三章 戰太原(六)第三十二章 通天之路(三)第四十七章 通天之路(十八)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定(二)第六十四章 有隙可乘?第四十七章 通天之路(十八)第七十三章 大戰前夜(七)第十五章 幸遇“同路人”(上)第四十二章 戰太原(完)第一百三十四章 三戰長城邊(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定(二)第十四章 忙碌的春天(上)第二十五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二)第一百零三章 暗中結黨(六)第一章 終於回家了第四十章 強軍中的強軍(上)第四章 “暗羽”初創(下)第四十章 戰太原(十三)第三十九章 通天之路(十)第一百七十三章 逃亡(十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漸行漸遠(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反?逼他反!(上)第二十三章 善後工作第一百五十九章 轉戰中京道第一百二十九章 漸行漸遠(中)第十一章 內外有別(下)第十二章 不平靜的新年(完)第九十五章 並不明智的炮擊第一百一十章 對峙保興莊(四)第十六章 義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兵(下)第五十四章 賢妃小雨(上)第一百四十章 三戰長城邊(十)第十六章 義子第一百零五章 攻克固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逃亡(七)第一百零三章 意料之外的來訪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十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袍加身”(九)第五十六章 落腳潞縣第四十四章 傾訴第一百七十一章 逃亡(十)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七章 再次招攬(六)第三十九章:我心飛揚第一百七十四章 逃亡(十三)第二十六章 意外(四)第五十五章 賢妃小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