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他鄉遇故知”

壽州大戰的勝利讓柴榮看到了火器的優勢所在,使其對全取南唐淮南之地充滿了信心。因此,在攻克壽州後,他便選擇駐蹕於此,準備重新調整兵力佈署,一舉蕩平南唐在淮南的所有州縣。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自打周軍攻克壽州的第二天開始,淮南地區便下起了大雨。這場雨前前後後一直下了七、八天,也不見有停歇的跡象。連綿的大雨不但使得周軍的調動、後勤供應受到很大影響,而且更爲重要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黑火藥極易受潮,無論是運輸、儲存,還是實戰使用,都無法正常進行。如此一來,壯志滿懷的柴榮不得不暫停進攻的步伐,等待天氣有所好轉。

正是由於柴榮選擇駐蹕壽州,才使得隨符皇后抵達壽州城的林小雨有機會與徐紹安見面。此時,聽完徐紹安講述周軍的攻城經過,林小雨既爲徐紹安能夠在柴榮面前一顯手身而感到高興,也爲柴榮因見到黑火藥的威力而暫時不再考慮撤軍之事而感到一絲的不安。因爲柴榮晚一天撤軍,符皇后就要在這暑熱之地多待一天。儘管從目前的情況看,符皇后身體尚沒有什麼大礙,但其作爲北方人,到南方來是很容易水土不服的。

特別是符皇后本身的體質又不太強,在這裡待得時間長了,難保不會生出什麼嚴重的病來。而且,按照張維信的說法,在前世的歷史上,符皇后是陰曆七月死的。所以,儘管現在一切正常,但在七月結束之前,誰也說不好會出現什麼狀況。因此,剛纔還興高采烈,一臉笑意的林小雨,此時又變得有些鬱鬱寡歡起來。

旁邊的徐紹安見狀,猜到她還是在爲符皇后的身體擔心。於是,一邊好言安慰,一邊轉移話題,提出難得來壽州城一趟,這會兒已經臨近中午,應該找個地方大吃一頓,領略一下淮南菜的味道,同時也算是慶祝自己出師大捷。

對於徐紹安的好意,林小雨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好在這會兒天雖然還沒有真正放晴,但至少一時半會兒並沒有要下雨的意思,二人倒不虞半路被雨淋了。於是,二人向本地人問明瞭城內最有名酒樓的位置,一路尋了過去。

這家叫“賓陽樓”的酒樓——與壽州城東門同名——位於壽州城的東部,與柴榮駐蹕的壽州節度使府相距並不遠,徐、林二人沒花多長時間就找到了。

由於徐紹安此時身着自己的武官服飾,所以二人剛到酒樓門口,馬上就有夥計熱情的迎了上來。一邊殷勤的將他們二人往雅間裡讓,一邊說着一些恭維的話。

徐、林二人在夥計的引領下,來到一間雅間坐定。夥計一邊麻利的擦着桌子,一邊向徐、林二人介紹着自家酒樓的特色和招牌菜。徐、林二人對這個時代的菜餚沒什麼概念,便示意夥計不必說那麼多,只將店裡最拿手、最受客人歡迎的菜品揀幾樣端上來,另外再來一小壇酒就好了。夥計聽罷連連點頭稱是,把手巾往肩頭上一搭,口裡唱着菜名就出了雅間。

時間不大,各色菜餚便流水價般的端了上來。徐紹安拍開酒罈,爲林小雨和自己倒上酒。兩個人就這麼淺斟慢酌的吃喝起來。席間,徐紹安除了繼續給林小雨講一些在神機直的趣事和攻克壽州的細節外,還藉着故事中的一些情節,說些寬慰的話,進一步化解林小雨對符皇后安危的擔心。

因此,當兩個人吃飽喝足時,林小雨的心情也舒暢了許多,又回覆到了兩人剛見面時的輕鬆狀態。見林小雨心情轉好,徐紹安也舒了一口氣。此時,二人這頓飯已經吃了快大半個時辰了,也是該回去的時候了。因此,徐紹安叫夥計結完帳後,便與林小雨一起出了雅間,準備回返各自的駐地。

就在二人走出自己所在雅間的同時,與其比鄰的另一間雅間的門也開了,從裡面走出了兩名男子。當先一人出來後無意識的往徐紹安這邊看了一眼,其先是一愣,猶豫片刻後,向徐紹安一抱拳,試探性的問道:“這位可是玉虛宮的徐道長?”,

徐紹安也被“徐道長”三個字問得一愣,不明白自己現在一身武官服飾,爲什麼對方會稱自己是道長。但略微一琢磨,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自己只在穿越初期當過幾個月道士,面前這人既然稱自己是道長,那麼一定是在那個時候認識自己的。

想明白了這一點,徐紹安連忙定睛仔細打量了那名男子幾眼,發現此人確實是有些眼熟。他又仔細的回憶了一下,終於想起這個人的身份,當即還禮道:“不錯,本指揮使在初出道時確實在玉虛宮當過道士。如果本指揮使沒認錯的話,閣下應該就是當初賣予我等兄弟宅子的齊家那位大公子吧?”

那男子見自己沒有認錯人,連忙答道:“不錯,在下正是齊昆宇。”

見對方果然是“清園”、“靜園”原來主人家的長子,徐紹安既覺得意外,又覺得很高興——作爲穿越者,衆兄弟在這個時代的熟人並不多,能在距離幽州兩千多裡的壽州見到一個熟人,徐紹安還真有點“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徐紹安緊接着說道:“當日一別,到如今已經快兩年時間了,時間過得還真是快。當初令尊只說是要到江寧府去安家,不想咱們居然在壽州這裡相見了。”

“是啊,是啊。這也算是緣份吧。”齊昆宇也感慨道。

因雙方所在的是酒樓大堂不太方便說話,所以徐紹安便表示,如果齊昆宇沒有什麼要緊事要辦的話,不如重回自己的雅間敘話。對此,齊昆宇自然沒有任何異議,他叫上自己的朋友,與徐紹安和林小雨一起重又進了徐、林二人剛纔包的雅間。隨後,徐紹安又讓夥計端進茶水,四個人開始聊起天來。

齊昆宇先是向徐、林二人介紹了自己的同伴,本地富商、同時也是他的遠房親戚——齊仲言。而徐紹安也向齊家兄弟介紹了林小雨的身份。

雙方互相見了禮後,齊昆宇又問起徐紹安的近況,特別是對徐紹安如何從一個道士搖身一變成爲周軍軍官的事情很感興趣。

對於齊昆宇的問題,徐紹安顯然是不能照實說的,畢竟對方和團隊只是在兩年前有過買賣關係,算不上自己人。因此,徐紹安便真假參半的向齊昆宇和他的遠房兄弟講述了自己不甘心做一輩子道士,因此在去年年底的時候,與幾個兄弟一起“南下打拼”,併成功“搏取功名”的“奮鬥史”——當然,林小雨也自然而然的成爲“南下衆兄弟”中,一位不讓鬚眉的“幗國奇女子”。

聽完徐紹安真假混雜的講述,不明就理的齊昆宇一方面連連稱奇,另一方面也對徐、林二人短短半年之內便成爲周國的六品武官和太醫感到異常的羨慕。特別是聽說徐紹安就是前幾日以奇法破城的指揮者之一,齊昆宇和他的那位遠房兄弟更是一個勁的說着恭維話。

徐、林二人被齊昆宇捧得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了,連忙差開話題,詢問齊昆宇爲何會出現在壽州城裡。

齊昆宇嘆了一口氣,說道:“唉,此事說來就話長了。”接着,便把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講述了一遍。

原來,齊員外一家到了江寧府(南京)後,很幸運的繼承了一份非常豐厚的祖產,成爲當地數一數二的豪商。爲了使自己的家業能更上一層樓,齊南海齊員外一方面繼續購置大量的土地,當大地主。另一方面,也充分發揮自己在經商方面的聰明才智,不但在南唐及其周邊地區做生意,而且還做起了海上貿易。不過,與山東的崔永年崔員外不同,齊家主要的貿易對象是南方各個城市以及南海各國。

因爲齊家在壽州這邊有個遠房親戚,所以在今年年初的時候,齊南海便派自己的兒子到這裡來,打算和這個遠親進行合作,在壽州開辦商鋪、店面。不料,齊大公子前腳進了壽州城,柴榮後腳就開始南征。兵慌馬亂的,齊大公子自然不敢貿然離開,便暫時住在親戚家,想等過些時候戰爭結束了,再趕回江寧去。哪知道,周軍一路勢力如破竹,卻在壽州城下吃了癟,只得對城池進行長期圍困。這一圍就是好幾個月,齊大公子也就一直被困到了現在。,

直到前幾天徐紹安的火藥攻城之法大顯神威,攻破了壽州城,纔算解了齊昆宇的圍。今日,他和他在本地的遠房兄弟來酒樓吃的就是給他的餞行酒,如果不是恰巧遇到徐紹安,齊昆宇此時應該已經出了壽州城,回返江寧了。

聽了齊昆宇的介紹,徐紹安也是感慨不已,直說“無巧不成書”。

或許是出於職業習慣,齊昆宇漸漸的就把話題扯到了生意上。由於對做生意是外行,所以開始的時候,徐紹安只是敷衍應付,並沒有太理會。但是,說着說着,齊昆宇卻無意間流露出對少數有能力經營玻璃製品並獲利頗豐的生意夥伴很羨慕的意思,這就引起了徐紹安的注意。

徐紹安自然能夠猜到齊昆宇所說的,這些做玻璃生意的商人基本都是從自家的“晶寶軒”那裡進的貨——崔永年從團隊進的貨主要供應海外,中土的貨基本都出自良鄉、幽州城以及開封城的三家“晶寶軒”。因此,他便藉機向齊昆宇透露了自已留在幽州的兄弟也在做玻璃生意,並且做得很大。如果對方有意的話,可以派人去良鄉,與自己在那裡的兄弟進行協商。而且,作爲熟人,自己願意從中幫忙促成此事。

徐紹安的這個消息令齊昆宇欣喜不已,他沒想到自己和父親嚮往已久的玻璃生意居然操縱在一羣熟人的手裡。因此,他當即表達了希望能與“清園”兄弟合作的意願,並請徐紹安從中牽線。同時還表示,此事若能做成,日後一定會重重酬謝徐紹安。

徐紹安自然滿口答應,並表示這不過是舉手之勞,談不上什麼謝不謝的——對於徐紹安來說,能爲團隊拉一單大生意,遠比自己得到此許酬謝重要的多。

齊昆宇對此自然是感激莫明,表示謝禮絕對不能少,並邀請徐紹安和林小雨當晚到自己親戚家中赴宴,也算自己略表地主之誼。

對於齊昆宇的邀請,徐紹安並不是很想去。一來,柴榮現在很看重他,他需要隨時準備應對柴榮的召見。二來,他本身對經商並不怎麼感興趣,也不太喜歡和商人打交道。這次給齊昆宇幫忙,也完全是出於爲團隊爭取利益的考慮。

就在徐紹安準備以公務在身爲由推託時,雅間外面突然傳來了一陣喧譁之聲,似乎是店裡的夥計正在與幾個吃飯不給錢的客人理論。

對這種吃“霸王餐”的事情,徐紹安原本並沒當回事。可是,夥計說的一句話卻令他不得不關注外面發生的事情。

就聽一個夥計說道:“你們少在這裡給老子裝窮,別以爲你們幾個換了百姓的衣服,老子就不認得你們了。老子知道,你們以前都是南唐兵,那個穿黑衣的就是你們的營指揮。老子告訴你們,現在壽州城已經是大周的天下了,你們這些南唐兵作威作福的日子過去了。今天你們要是不給錢,老子就把你們都送到周軍大營去。老子還告訴你們,現在酒樓的雅間裡就有一位大周的將軍,你們要是敢動粗,小心你們的狗命。”

夥計的這番話,既是說給那些吃“霸王餐”的南唐潰兵聽的,也是說給雅間裡的徐紹安聽的。很顯然,那些夥計是怕吃“霸王餐”的傢伙動粗,提前將徐紹安這位大周軍官搬出來震懾他們。

事到如今,徐紹安不想管閒事也得管了,不然豈不是要墮了他自己和周軍的名聲。因此,徐紹安向齊家兄弟道了個罪,便起身離座,往雅間外而去。

);

第一百零八章 對峙保興莊(二)第二十六章 遷民入太原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二章 再次招攬(上)第十五章 開陽門外第二十八章 合作(一)第十一章 不平靜的新年(八)第三十九章 通天之路(十)第六十五章 原來如此(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澶州城下(中)第一章 終於回家了第四十九章 露財第十七章 白飛的挑戰書第二十七章 南邊來的客人(上)第八十八章 固安城內(上)第六十章 開封留守處第一百六十四章 逃亡(三)第二十三章 善後工作第一百八十三章 澶州城下(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峙保興莊(六)請假條第五十六章 萬鈞行動(二)第七十章 楊業的憂慮第二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定(三)第六十二章 意外發現(下)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五十八章 軍火交易(上)第三十五章 戰太原(八)第八十章 下旨北伐第九十八章 暗中結黨(一)第一百零七章 暗中結黨(完)第一百九十五章 “黃袍加身”(完)第八十二章 目標:乾寧軍(下)第六十九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下一)第四十七章 仇人的圖謀第二十九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完)第三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雞生蛋”(下)第四十一章 石松急了也發飆第六十章 考覈第十八章 好消息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戰長城邊(十五)第三十八章 兵發白馬山第十七章 山村偶遇(中)第四十五章 “涼園”密議(中)第五十章 初戰龍潭溝第四十九章 “拉壯丁”(下)第六十五章 無機可乘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袍加身”(四)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七章 再次招攬(六)第二十一章 二楊結義(上)第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十章 談情(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逃亡(完)第二章 整編第六十七章 都來請罪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戰長城邊(十二)第五十二章 甕中捉鱉第七十一章 二楊夜談(上)第七十六章 大戰前夜(十)第十八章 白飛的陰謀(上)第五章 王峰的婚禮第五章 萬民折(中)第一百一十章 “霸王行動”(下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雞生蛋”(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一)第三十八章 搬家第二十一章 平定叛亂(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逃亡(三)第六章 萬民折(下)第三十八章 兵發白馬山第一百零八章 積極應對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四十章 分配問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逃亡(三)第七章 北平軍節度使(上)第四十八章 通天之路(十九)第十五章 海邊之夜第七十七章 大戰前夜(十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說項第七十五章 摸底第七十一章 一家團圓第三十二章 才子一見佳人第十八章 君子報仇 十年不晚第十章 推遲行動第十四章 忙碌的春天(上)第三十五章 辛飛宇的故事第二十五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二)第四章 不平靜的新年(一)第四十四章 傾訴第二十章 談情(上)第五十二章 輕敵思想要不得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戰幽州城(下)第四十四章 通天之路(十五)第五十七章 “神機軍”也擴編第六十七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上)第一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上)第十八章 白飛的陰謀(上)第十九章 涉足海外貿易(上)第七十九章 大戰前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