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通天之路(二十三)

這會兒這個纔回到中土兩年多,只是個平頭百姓的張維信竟然提出比“平邊策”還要激進的戰略,認爲官家三、四年之內就會進行北伐。以現在朝廷的實力看,三、四年之內連南方都不一定能平定得了,更不要說去和實力遠強於南方各國的契丹人作戰了。

因此,張維信話音才落,張、趙二人便齊聲責其狂妄。而張維信則一邊向柴榮請罪,一邊偷眼觀察柴榮的表情。結果他卻發現,柴榮的臉上並沒有責怪的神情,依然像剛纔一樣的平靜,這讓張維信略微鬆了一口氣。

柴榮之所以沒有怪罪張維信,是因爲張維信這番話令他頗有一種遇到知己的感覺。作爲一位目標遠大、雄才偉略的皇帝,統一天下是其畢生追求的目標。此前他雖然接受了王樸“平邊策”中的戰略思想,決定執行“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戰略。但是,登基頭一年便被僞漢的劉崇來了個下馬威。雖然高平一戰周軍大敗漢軍,但終因當時的周軍實力不濟,無法迅速攻破太原城,而契丹人又在一旁虎視眈眈,不得已才班師回朝,使得僞漢朝廷得以苟延殘喘。

可以說,柴榮對劉崇和他的僞漢朝廷恨之入骨。現今劉崇雖然已經死了,但他建立的僞漢朝廷還在,他的兒子劉鈞還在當着僞皇帝。這令柴榮如鯁在喉,必欲除之而後快。可是,要想剷除僞漢,必然會和其保護者契丹人發生衝突。而欲擊敗契丹,則必先穩定自己的後方。如今佔據着江北淮南一帶的南唐與契丹往來頻繁、暗中勾結,若自己揮師北伐幽雲,則南唐很可能會趁機襲攏自己的後方,令自己首尾不能相顧。

正是這種兩面受敵的局面,才促使他接受了王樸“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打算平定南方後再行北伐。可即便是主張武力征服天下的王樸,也只是給出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思想,而沒能琢磨透柴榮對於北伐的迫切心情。因此,在王樸的“平邊策”中,提出的是將南方各個朝廷全部平定之後,再進行北伐的穩妥方針。

如果按照王樸的建議進行,恐怕得花上十來年的時間才能開始進行北伐。雖然當初柴榮曾經說過,自己要“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但現在的他總有一種“時不我待”的感覺,總希望能快點完成統一大業,讓老百姓們能有一個安穩日子過。因此,在柴榮的內心當中,一直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在平定南唐後,先將南方的各個小朝廷放一放,而是盡全力揮師北上,收復幽雲十六州、徹底剷除僞漢小朝廷,使自己的北方邊境不再受契丹人的威脅,而後再專心致志的兵鋒南指,一統天下。

因此,當聽到張維信推斷大周軍隊在三、四年之內必定北伐時,柴榮不但沒有覺得他是口出狂言,反而認爲這個來自海外的布衣書生很對自己的胃口。於是,他既不生氣也不惱怒,而是依舊用他那沉穩的聲音問道:“張維信,想不到汝一個纔回到中土不久的布衣書生,竟然得出如此推測。汝可知道,朕曾經向朝中衆大臣問‘統一天下’之計,其中最大膽的計策也只是‘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等到南方各僞朝廷被悉數平定之後,才能適時進行北伐,收復幽雲、剷除僞漢。若是按此計策行事,即便南方兵弱,要想在三、四年內完成也是不可能的。是以,朕很想知道,汝是如何推斷出朕必會在三、四年內出兵北伐的?”,

見柴榮對自己剛纔的一番話不但不着惱,反而很感興趣的樣子,張維信心中多少有了些底,他將自己的思路略微整理了一下後,說道:“陛下,雖然草民的推斷與朝中大臣所擬定的平定之策相比似乎過於急迫,但草民之所以得出這樣的推斷,實際上正是基於與陛下剛纔所說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之策相同的考慮。或者說,草民的想法與陛下正在執行的策略其實是有異曲同工之處的。只不過,朝中大臣的觀點是‘先南後北’,而草民的想法是‘先南後北、再南再北’。”

“何爲‘先南後北、再南再北’?”張維信的新奇觀點引起了柴榮的興趣,他連忙追問道。

張維信解釋道:“陛下,所謂‘先南’者,是說在北伐之前,一定要先揮軍南下,收復江北淮南之地,將南唐勢力徹底趕過大江去。這樣一來,在陛下北伐時,即便南唐主有策應契丹之心,也會因爲江水阻隔而收效甚微。

所謂‘後北’者,是說在收復淮南之地後,陛下即可放心的將兵鋒北指,進行北伐,收復幽雲十六州,將契丹人趕回塞外。隨後,陛下便可揮師向西,一舉掃平僞漢,拔掉這個‘眼中釘、肉中刺’。

所謂‘再南’者,是說陛下在收復幽雲、剷除僞漢後,大軍再次回頭向南,渡過大江,將江南的各個小朝廷逐一平定,初步完成天下一統。

所謂‘再北’者,其實更確切的說應該是分爲兩部分。一是‘再向正北’,也就是說,陛下在初步完成天下一統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待國力進一步增強,特別是騎兵足夠強大之後,便可引兵跨過長城,進軍契丹腹地,收復遼河乃至鴨綠江一線,恢復漢唐故地。

二是‘再向西北’,將自唐末以來表面遵從朝廷,實則割據自立的定難五州、府麟二州,以及脫離朝廷時間更長的涼、甘、肅、瓜、沙等州,都重新置於朝廷的直接管轄之下,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進而重建安西都護府,再現漢唐雄風。

草民正是根據這個策略,纔會認爲收復江北淮南之地後,陛下可能就將進行第一次北伐,收復幽雲十六州。而收復江北淮南之地對於朝廷來說並非難事,即便還要安撫新復之地、整頓軍馬,三、四年的時間也完全夠用了。”

張維信的這番長篇大論所涉及的那個“天下”,其實已經超出了柴榮思想中的“天下”,達到了中國古代王朝所能控制的和曾經控制的最大範圍。對於這個時代的封建帝王,特別是像柴榮這樣有着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來說,能夠在自己的手中恢復漢唐故土、重現漢唐雄風,留下不亞漢武、唐宗的豐功偉績,其誘惑力那是相當大的。

雖然柴榮不斷的在心中提醒自己要冷靜、要客觀,絕不可被張維信畫的這張“超級美味大餅”給迷惑了,但是建立千秋偉業,成爲千古一帝的念頭還是不斷的跳出來,令他原本就有的,“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變得更加熾烈。

不過,柴榮畢竟是個帝王,早就練就一套喜怒不行於色的本事。因此,雖然他的心中激情澎湃,但面上卻依舊平靜如水。對於張維信的計策,他只是讚許的點點頭,說道:“看得出來,汝今日這番說辭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雖然有些想法過於樂觀,但以汝這樣的身份能有如此的計策,也算是難能可貴了。若是剔除掉其中不切實際的部分,倒是可與朝中大臣所獻計策互爲補充。”

“陛下過譽了,草民豈敢與朝中諸位大臣相提並論”張維信連忙謙遜道。

見張維信如此謙遜,並沒有因爲自己的誇獎而沾沾自喜,柴榮心中更加高興,收其爲己所用的心思也更強烈了。而且,除了張維信之外,曾志林、徐紹安以及王峰這三位精通火器使用的人才也在他的招攬範圍之內。同時,作爲這批人首領人物的王崤峻也不會被落下。在柴榮看來,只要能將王崤峻招到麾下,他那些留在幽州的兄弟自然都會跟着一起來。,

因此,柴榮對張維信說道:“汝過謙了。以汝的才學,完全有資格入朝爲官。屆時汝與獻策的大臣同殿稱臣,汝的這些計策自然也就可以與他們相提並論了。而且,不只汝一人,汝的這些兄弟俱是出類拔萃的人才,朕同樣要賞賜、提拔。”

柴榮的這番話說得再明白不過了,他這是要給張維信以及在場的所有兄弟封官。如果是其他人聽了這個消息,肯定會欣喜異常,可張維信等人卻不禁暗叫不好。因爲“南下覲見代表團”此次來開封的目的並不是爲了求官,而是爲了向柴榮示好、爲了與後周朝廷和皇帝建立起穩定的聯繫、爲了團隊今後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即便是求官,他們也會選擇在功勞更大的時候再求,而不是現在。以團隊現在的情況,如果離開幽州這個根基之地,團隊的所有成員都很清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這也正是爲什麼這次南下沒有帶上關鍵技術人才的原因。

因此,在聽出柴榮有封官之意後,張維信迅速的與王崤峻和徐紹安二人交換了一下眼神,得到二人的支持後,他馬上向柴榮施禮道:“陛下明鑑,草民不過是一介布衣書生,有何德何能敢與那些當世英才同殿稱臣。況且,草民曾經對天發誓,幽雲百姓一日不脫離契丹人的奴役,草民便絕不會舍他們而去。”

“草民等亦曾發過同樣的誓言,還望陛下明鑑”王崤峻等人異口同聲的在一旁附和道。

);

第六十六章 趙氏“父女”(下)第六十八章 屬意“晴雪樓”第九十九章 難啃的固安城(上)第十八章 山村偶遇(下)第一章 兄弟定策(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設計取雲州(下)第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五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十六章 遇險第一百七十八章 借兵(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二十一)第十章 不平靜的新年(七)第四十四章 “涼園”密議(上)第三十六章 分工要明確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二十一)第四十五章 傳話第四十七章 通天之路(十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淨心行動”(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定(完)第一百四十章 飛揚的心思(下一)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七章 聯絡感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心丸”(下一)第五十四章 擴軍(下)第三十八章 “保安隊”也是強軍(上)第五十一章 通天之路(二十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黃袍加身”(一)第二十四章 團聚(下)第五十九章 軍火交易(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淨心行動”(完)第一百七十二章 逃亡(十一)第二十四章 火燒“百花寨”第一百五十九章 轉戰中京道第三十七章 缺銅是個大問題第六十一章 逢山開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再戰幽州城(中)第二章 “暗羽”初創(上)第五十一章 令人失望的一夜第三十三章 王崤峻的選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木讖緯”(中)第三十章 通天之路(一)第四十章 分配問題第三十五章 通天之路(六)第五十二章 密議(四)第一百一十章 “霸王行動”(中)第三十八章 通天之路(九)第二十八章 戰太原(一)第四章 乾坤大挪移第一百八十三章 澶州城下(下)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三章 再次招攬(中)第五十一章 修羅地獄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戰長城邊(十五)第六十九章 兄弟間的妥協第一百四十二章 撇清第十三章 全體會議第二十章 一擊撲空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三)春節期間更新說明第三十七章 相約會晤第四十七章 通天之路(十八)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反?逼他反!(下一)第五十五章 功勞相抵第一章 以新代舊 解決兵源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戰長城邊(二十二)第五章 隨他去吧第五十四章 說服第四十五章 馬踏太原城(上)第五十六章 落腳潞縣第五十七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二)第六十六章 出城第十五章 海邊之夜第二十七章 進兵太原城第二章 整編第十二章 玉虛宮會師第十二章 何人泄密?第四十九章 “戰爭之神”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一章 口無遮攔第二十五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二)第六十八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中)第四十九章 密議(一)第四十九章 “拉壯丁”(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心丸”(下二)第四十章 分配問題請假條第八十章 下旨北伐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心丸”(下一)第三十三章 合作(六)第四十六章 馬踏太原城(下)第一百一十章 對峙保興莊(四)第六十九章 兄弟間的妥協第一百二十八章 再戰幽州城(中)第四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九章 再次招攬(完)第三章 兄弟定策(下)第五十八章 如此“新生”第五十三章 通天之路(完)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心丸”(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借兵(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袍加身”(九)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分兩路 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