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善後

衆人在樹林中等了約莫一個多時辰,就聽到大道上傳來陣陣馬蹄聲。待出了樹林,就見從良鄉縣城方向,來了一隊騎士。當先一人就是他們派去報案的鐘福,後面跟着十幾騎,看打扮,估計是良鄉縣的衙役。

馬隊行到近前,鍾福勒馬跳下,跑到清塵面前,有些氣喘的說道:“清塵道長,小可到良鄉縣報案,知縣老爺很是重視,已然派了捕快班頭鄭伯明帶領一衆捕快衙役前來。”他話音未落,在他身後官差中一個身材較矮,略有些瘦的差役,已經下了馬,帶着身後衆差役,來到清塵面前,滿臉笑容的說道:“這位就是清塵道長吧!在下是良鄉縣三班捕快總捕頭鄭伯明,奉知縣老爺命,來檢驗攔路歹人的屍首。還請清塵道長,指點一下位置。”

清塵起手施禮道:“有勞鄭捕頭了,鄭捕頭請隨小道來。”說着,將衆差役引到那些歹人屍體所在的地方。

衆差役看到地上的九具屍體,個個身材彪悍,而這幾個道士卻都長的白白淨淨,看起來文文弱弱的,如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兩方相鬥,會是這幾個道士獲勝。想必這幾個看似普通的道士,都已修煉多年,身負絕世武功了。他們這邊胡思亂想着,那邊隨行而來的午作已經開始驗看屍首。鄭班頭也在旁邊隨着午作一具具的翻看,一邊看,心中卻是驚疑不定。作爲良鄉縣的捕快班頭,對本縣的三教九流自然熟悉非常。他一具具屍體看過去,發現這些歹人均是良鄉縣城中掛了號的**人物。特別是看到後面,一具黑臉大漢的屍體,赫然就是良鄉縣城中的**首領,人稱“良鄉虎”的史飛虎。這個**老大在良鄉縣城也算是個人物,雖然縣衙屢次想抓他,卻都沒能得手。一來,此人身上有些功夫,等閒三、四個人近不得他身。二來,此人在縣城裡眼線衆多,兼又拿着些官吏的把柄,每次縣衙行動,他均能事先得到消息,溜之大吉。他們這些捕快衙役爲此沒少受知縣斥責,卻又毫無辦法。沒想到,這麼個難纏人物,今日卻在此處斃命。衆差役出了胸中一口惡氣,加上知縣來前曾有交待,這些道士乃是他的朋友,因此對這幾位道士那是相當的客氣和親熱。

其他人還在辨別搬運屍體的時候,鄭捕頭和清塵已經回到了樹林之中。那鄭捕頭只是大略聽清塵說了一下經過——當然,用法器那段就沒必要提了——便輕鬆的說道:“道長放心。這些人均是良鄉縣有名的惡人,特別是那個史飛虎,唔,就是死在西邊的那個黑大個,更是良鄉的一大禍害。如今被道長一朝除去,正是大快人心之事。諸位道長不但無罪,反而有功。況且道長又是知縣老爺和鍾員外的好朋友,鄭某必會向知縣老爺據實稟報,爲諸位道長請賞。”

清塵略一思索,試探道:“小道及衆位師兄弟皆方外之人,功勞於我等也沒什麼用處。到不如將擊殺那個什麼史飛虎的功勞算到鄭捕頭和諸位差役的身上,不知鄭捕頭意下如何?”

聽到清塵要將擊殺“良鄉虎”的功勞拱手送給自己,鄭伯明登時眼睛一亮。要知道,爲了解決掉這個禍害,胡知縣可是下了一百貫的賞格。而且,那鍾管家在報案時,並沒有言明具體的打鬥過程,只是說進城採買,路遇強人,如今強人已被打散,請縣衙派人來查勘。自己只要和其他差役打好招呼,回去之後編個查勘之時,發現藏匿樹林之中的史飛虎,並一舉將其擊殺的精彩段落就成了。即使不能一人獨得那一百貫,從中拿個大頭卻是不成問題。只是心中雖然巴不得如此,鄭捕頭嘴上卻是一再的拒絕,直到清塵故做氣惱,才做勉爲其難狀答應了。於是,差役們得了好處,道士們得了人脈關係,雙方皆大歡喜。

等到所有屍體都辨認清楚,搬到道邊樹林中後,鄭捕頭派人去附近的村子裡找保甲來收殮屍體。這時,日頭已經偏西,自西邊的大道上又傳來了馬蹄之聲。清塵和張維信等人來到道邊張望,看到五、六騎順着大道向他們這邊馳來。待離得稍近一些,看清是去黃家店鍾員外府上報信的王峰和鍾子淇,後面跟着鍾世文鍾大少爺和兩個家丁。

五騎來到近前,紛紛勒住坐騎,跳下馬來。鍾世文一下馬,便急急走到張維信身前,雙方匆匆施禮後,說道:“張兄及衆位同伴沒事就好,可是嚇煞小弟了。不知良鄉縣的官差可曾到了?”

張維信答道:“多謝鍾少爺掛念。良鄉縣的官差已到了,是鄭伯明總捕頭帶隊,現場已經勘察完畢。因此事涉及了人命,爲保險起見,不得不勞煩鍾少爺跑一趟。”

鍾世文擺了擺手,說道:“張兄說得哪裡話,你我這種交情,還說什麼勞煩二字。鄭捕頭在哪裡,我與他見一見。”

張維信引着他來到樹林中,與鄭伯明見面。鍾世文與這鄭捕頭也是熟人,見面寒暄兩句,便開始說正題。鍾世文轉達了鍾員外的意思,希望此事既不要給知縣大人添什麼麻煩,也不要給他的這些道士朋友添什麼麻煩。能儘快解決就儘快解決,多花些銀錢也沒關係。這馬上就到端陽節了,怎麼着也要讓大家過個痛快節。鄭捕頭自然滿口答應,滿臉堆笑的向鍾大少爺保證道:“鍾少爺儘管放心。這些個攔路的歹人在下都驗看過了,俱是良鄉縣的地痞惡霸,縣衙早就想懲治他們,只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如今卻被諸位道長斬於劍下,論功行賞還來不及呢,怎麼會追究他們的責任。”

鍾世文聽他如此說,也就放下心來,又讚了幾句知縣老爺斷案如神,鄭大捕頭手段高明。把鄭伯明說得有點受寵若驚,好容易才控制住自己沒當場飄飄然起來。一個勁的拍胸脯、打包票,讓鍾大少爺放寬心,儘管與諸位道長回去就是,此事他絕對處理的妥妥當當的。,

雙方又閒聊了一會兒,眼見天色快黑了,附近村莊的保正也帶着村民過來開始搬屍體了。鍾世文便與鄭捕頭告辭,帶着大家往回走。這會兒是十個人六匹馬,回程就只好有兩個人騎一匹馬的了,鍾家兄妹和張維信是單人獨騎,其他人則是合乘。

因爲有二人一馬,所以速度也就快不起來,到周口鎮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算時間,應該是晚上八點左右了,大家不免都有些睏乏飢餓。尤其是像王峰和鍾子淇等人,下午打鬥了多時,又馬不停蹄的跑來跑去,早就餓的前心貼了後背了。於是到了鎮上,鍾世文便招呼着大家去吃飯,衆人自然舉雙手贊成。正在商量着去什麼地方吃的時候,就聽前邊有人喊道:“前邊是清塵師兄嗎?”

衆人擡頭看去,就見順路跑來一騎,馬上坐着的正是回去報信的道童之一,後面還跟着兩輛大車。清塵忙迎上前去,問道:“你怎麼又回來了,我不是讓你回去報個信,然後就不必再回來了嗎?此去觀中道路曲折,來回奔波很是浪費時間。若不是在此處碰到,你們不是又要白跑十幾裡了嗎?”

那道童一聽這話,顯得很是委屈,剛要解釋,就聽大車上一人說道:“清塵道兄不要怪他,此事是貧道的主張,是貧道要他帶路來的。”那人邊說邊下車,清塵擡眼望去卻是“海歸”中的那個王崤峻。料他是擔心同伴安危,也就釋然了。張維信等人見是王崤峻,忙都擁上來,而大車上,則又陸陸續續的下來了六、七個人。仔細一看,曾志林、錢遠山、唐潮、程飛、樑子嶽還有林小雨都來了,而且錢遠山、唐潮和程飛身後都揹着個形狀挺怪的揹包,看那鼓鼓囊囊的樣子,沒準就是95式自動步槍。大家一個個都擠上來,不住的問這問那。周口鎮這條不寬的街道,一時間被這羣真真假假的道士們給堵了個水泄不通。清塵見狀忙上前對王崤峻說;“王兄,這樣不行呀。咱們這麼多人擠在這,實在有點太顯眼了。”王崤峻一聽,也覺得這樣不是個事,太招人了。於是點點頭,轉過身對還在寒暄的衆人喊道:“衆位都先別忙着問候了,此處不是講話之所,咱們尋個吃飯的地方再談不遲。”衆人聽他這麼一喊,都反應過來,忙上車的上車,上馬的上馬,在鍾世文的帶領下,往這鎮中最大的一座酒樓“飛鴻樓”而去。

這飛鴻樓說是樓,其實也就只有兩層。但在周口鎮卻也算得上是高大建築了。此時雖已過了飯點,但是樓裡的顧客也還不少,可見這酒樓在此地也是很有名氣。衆人進了飛鴻樓,把樓裡的掌櫃和夥計以及衆食客嚇了一跳,不知道這麼多個道士跑自己店裡來幹嘛,後來看到熟人鍾世文也在其中才安下心來。掌櫃的裴百安忙跑過來,衝着鍾世文一作揖,滿面堆笑的問道:“在下見過鍾少爺。今日鍾少爺帶這些道長們過來這是”鍾世文見他欲言又止的樣子,知道他是見到這麼多道士有些奇怪,便笑着說道:“裴掌櫃的不要見怪,這些是玉虛宮的道長,也都是鍾某的朋友。今日去良鄉縣城辦法事,回來的有些晚了,在這鎮上與鍾某遇到。鍾某打算做東請他們吃飯,這周口鎮的酒樓就屬你這兒寬敞,就過來找你裴掌櫃的了。”裴百安一聽,自然是求之不得。這許多人來吃飯,鍾大少爺又是個捨得花錢的,今天賺個盆滿鉢滿是一定的了。於是忙不迭的讓夥計將二樓最大的雅間收拾好,請衆人到樓上安坐。

樓上最大的雅間裡安排了兩張桌子,衆人自尋座位坐下,各種菜餚流水價的送上來。大家餓了半天兒了,這時候也就顧不得什麼矜持禮儀了,甩開腮幫子就開撮了。一陣風捲殘雲過後,衆人都吃了個溝滿壕平。一個個挺着肚子坐在椅子上喝着茶、剔着牙閒聊。內容自然是離不開今天在路上遇人劫殺的事。經歷的人說的是繪聲繪色,沒經歷的人聽的是驚心動魄。到後來,說到槍擊歹人時,王峰這小子更是把自己吹成天才神槍手,結果遭到除鍾子淇以外所有人的鄙視。現在在單純的鐘小妹妹充滿小星星的眼中,這個救了自己一命的當代周郎已經是無比的高大威猛。無論他說什麼都是對的,自己都要相信。曾志林和唐潮等人雖然無比鄙視這個忽悠純情少女的小子,但是對打鬥過程也是直呼過癮,很是懊悔自己怎麼沒跟着一起去縣城。酒足飯飽之後,在鍾世文的安排下,有的回鍾府和玉虛宮報平安,其餘的則在客棧過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衆人重整車馬,浩浩蕩蕩的向自己的目的地而去,漸漸的消失在周口鎮外的大道上,卻沒有注意到在道邊的樹林中一雙仇恨的眼睛正緊緊盯着他們,這雙眼睛的主人就是昨天逃散的歹人中的一個。他的名字叫史飛豹,乃是“良鄉虎”史飛虎的親弟弟。這小子生的不像他哥哥那麼彪悍魁梧,但是卻有一條飛毛腿,昨天見機不妙,撒腿就跑,倒是第一個跑出手槍射程的主兒。不過,他跑掉後,並沒有走遠,一直在暗中觀察着這羣厲害無比的道士。從打鬥現場一直跟到周口鎮,虧得他有一雙好腿,不然還真不一定能跟得上衆人。昨晚他原打算趁衆人睡覺之時進行偷襲,殺一個夠本,殺倆賺一個。但因爲穿越衆夜間崗哨制度在周口鎮也被一如既往的執行,所以一晚上也沒找到機會。所以一大早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這些道士出鎮,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最後他一狠心、一跺腳,暗暗說了一句:“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咱們走着瞧。”一轉身便往良鄉縣城方向而去。此時他已經打定主意了,既然這些臭牛鼻子不好對付,那就先把逃散的手下找回來,然後去找那個把我們這些兄弟害成這樣的始作俑者,花言巧語騙了自己哥哥來的徐悟遲算賬。

二十天後,良鄉縣城暴出了一個重大新聞,縣學博士徐老先生的公子徐悟遲被人綁架。徐博士幾經周折花了大把的銀錢,也沒能換回兒子,只好去求知縣老爺。胡知縣聽了自然是震怒,便把這案子交給鄭捕頭限期破案。鄭捕頭接了案,不敢怠慢,派出大批人手,多方查訪。最終真給他發現了線索,確定了綁架者乃是“良鄉虎”的弟弟史飛豹和他的那些漏網手下,並發現了他們的藏身之所。鄭大捕頭立即向胡知縣報告,胡知縣當即令他帶人捉拿,因賊人人數不少,又派了縣尉帶一百官軍幫忙圍捕。經過一場大戰,除了史飛豹和一個心腹親信因不在賊窩未能抓捕歸案外,其餘二十多名賊人無一漏網。自此良鄉縣城治安爲之一變,百姓無不稱頌胡知縣是青天大老爺。胡知縣飄飄然之際,自然也不會忘了縣尉和鄭捕頭,大加獎賞,並寫就文書向南京府報告,爲衆人請功。唯一遺憾的就是,這徐悟遲徐公子雖被救了出來,卻已經被賊人砍去了一隻手和一隻腳,成了殘廢。當然,這主要是因爲當初徐博士沒有及時付贖金,賊人拿了他兒子的手腳來催他交錢造成的。這點小遺憾也是再所難免的,正所謂瑕不掩玉,衆位官員的功績還是不可抹殺的。

這良鄉縣上下皆大歡喜,自不必說。單說那運氣超好,兩次逃脫的史飛豹。如今在良鄉縣真成了過街老鼠,無處藏身。無可奈何之下,只得帶着唯一的一個手下,投奔距此處不遠的霞雲嶺上的山賊去了。

第六十五章 趙氏“父女”(中)第六十六章 趙氏“父女”(下)第二章 整編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亡(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定(二)第三十章 合作(三)第三十三章 合作(六)第十八章 君子報仇 十年不晚第一百六十九章 逃亡(八)第五十五章 二進宮第一百零三章 意料之外的來訪者第八章 北平軍節度使(下)第十三章 林仁肇的悲哀(上)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三章 再次招攬(中)第五十二章 搬遷第十三章 林仁肇的悲哀(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撇清第七十九章 大戰前夜(完)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六章 冷嘲熱諷第四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二章 不太令人滿意的戰果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雞生蛋”(中)第五十七章 新的練兵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定(一)第五十二章 甕中捉鱉第三十八章 搬家第五十六章 曾志林的練兵計劃第一百三十四章 三戰長城邊(四)第十七章 山村偶遇(中)第四章 羽翼漸豐(二)第五十四章 擴軍(下)第五十七章 新的練兵計劃第三十六章 戰太原(九)第六十三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八)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六十二章 意外發現(下)第三十三章 王崤峻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消遣娛樂決議》第三十八章 通天之路(九)第三十一章 戰太原(四)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九十章 固安城內(下)第四十五章 “班師回朝”第二十三章 意外(一)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辯第六十一章 逢山開路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六章 再次招攬(五)第二十三章 團聚(中)第九十三章 優勢明顯第一百二十五章 交涉(下二)第九十四章 天公不做美第四十四章 “涼園”密議(上)第八章 北平軍節度使(下)第三十三章 重陽登高第十五章 海邊之夜第三十六章 拍賣會(一)第四十一章 戰太原(十四)第四十一章 石松急了也發飆第四十六章 “涼園”基地(三)第七十二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十九章 拜師第五十八章 如此“新生”第二十七章 重歸於好第六十八章 屬意“晴雪樓”第九十二章 後周軍到了第五十五章 惹不起的“半邊天”第三十八章 拍賣會(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雞生蛋”(中)第五十四章 擴軍(下)第七章 羽翼漸豐(五)第二十二章 不太令人滿意的戰果第一百四十五章 “淨心行動”(三)第五十章 初戰龍潭溝第八十四章 駐蹕瓦橋關(中)第一百一十章 “霸王行動”(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黃袍加身”(二)第五十一章 難以置信的消息第二十八章 說愛(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峙保興莊第七章 再探三寨(上)第五十五章 功勞相抵第一百零四章 暗中結黨(七)第五十三章 釘子戶?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心行動”(五)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章 過槍癮第四章 乾坤大挪移第三十二章 合作(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戰保興莊(四)第三十一章 團隊需要說客第四十章 去而復返第三十八章 通天之路(九)第三十五章 翁婿對話(中)第十九章 試探(上)第二十二章 咱也是有“身份證”的人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戰長城邊(十五)第一百六十章 令人震驚的消息(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做賊心虛第六十六章 出城第五十一章 通天之路(二十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戰長城邊(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