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終南捷徑中(03)

出得城來了,石越便迫不及待的跳下馬車,暢快的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纔開始打量周圍的情景。這條通往曹州的官道上,從汴京城裡出來踏青的人們,倒似乎比那來往於曹州與開封的人還要多一些,大抵上富裕的人家都坐馬車——不過此時都下得車來,在馬車前面慢慢步行;也有倜儻的少年騎着白馬按綹談笑而過的;普通的人家則有坐牛車的,也有騎驢背書附庸風雅的酸儒——看着那搖頭晃腦的樣子,石越不禁好笑,不明白在那驢背上怎麼能看得進書!不過始終沒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的佔多數,這些人都是成羣結隊,其中也有窮書生一邊談論詩文,賦一些“春暖花開”的句子從身邊呼嘯而過的;也有市井小民談些里巷笑聞、奇聞秩事,其樂盈盈的……便一向呆在家裡不能出門的女孩子,這個時候也可以趁機出遊——當然,倒有一大半是藉着燒香敬佛的名義來享受這春天的愜意。富家女子便坐着小車,也有少數坐轎子的——當時的風俗,男性一般不坐轎,只有女性才坐——這些女孩子都偷偷的掀開窗簾的一角,打量着外面的春天,若被人無意中看見,便羞澀得連忙放下車窗的簾子,自己躲在車裡面滿臉通紅;反而是普通人家的女子沒有這許多顧忌,雖然她們並不和陌生男子說話,卻是可以肆無忌憚的走在春風之中。

在這個世界裡,只有一種女孩子,既可以坐在車裡緩緩而行,又可以毫不在意的掀開車窗的簾子,大膽的享受那輕輕拂面的春風。這些女孩子便是歌妓——她們有些是自己去燒香禮佛,希望有一個更平等的來生;有些則是和年青的少年一起出來,享受短短的人生。

當石越把眼光放到這些歌妓身上之時,突然想起了那天晚上在酒樓裡淚眼盈盈的楚雲兒,真是有許久不見了。不知道爲什麼,石越有點淡淡的牽掛,那個溫柔解人,臉上永遠掛着淡淡的笑容的女子……想到這裡,石越不禁微微嘆息了一下。

李敦敏卻以爲石越還是在感懷身世,便笑道對石越說道:“子明,四季輪迴變換,草木乃無情之物,尚不爲嚴冬所折,只待春日一到,便重煥生機。況兄之大才,豈不明順天知命之理?若爲身世而自棄,鬱郁不歡,竊以爲非智者所爲。”

柴貴友也笑着勸慰道:“修文說得甚是,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有經天緯地之才,不可以輕易自棄也。凡事皆須往達觀上想。”

石越見自己一句嘆息就引來這許多話題,起先覺得有些啼笑皆非。可後來見衆人神情關切,卻也不禁感動,心裡又有幾分慚愧,覺得自己是在欺騙這些關心自己的人。口中嚅嚅,一時說不出話來。

衆人卻未免又要誤會。柴貴誼連忙跳出來轉移話題,無非是品評一路上所見的人物,又和桑充國由路上看到的美女談到歷史上的美女,天南地北一頓猛侃。

不多久便到了五丈河邊上,石越吃驚的發現河邊亭榭樓閣,重重疊疊,不知道有多少……衆人都不是開封府人,都不知就裡,找人問時,才明白那些莊園都是朝廷的勳貴、宦官的別墅,連綿一二十里,盡被這些人給佔了。

桑充國感嘆道:“富者廣廈千萬,貧者無立錐之地,只能寄人籬下,世間不公若此。”

唐棣笑道:“長卿不必感懷,子明曾言,理想世界當是居者有其屋,我輩若能同心協力,輔佐聖王賢相,三代之治,未必不可以復現。”他這一番話,一面是科舉得意,未免意氣風發,一面還是有勉勵石越之意。

此時衆人可以說都是春風得意之時,聽到唐棣這番話都不禁點頭稱是。當下找一個風景秀麗的亭子,一邊煮酒,一邊縱論天下大事,古今風流人物,大家有意無意的都找些慷慨激昂的事情來說,盼着能讓石越轉意,進入朝廷,一展平生抱負。

石越心裡慚愧不已,幾次想把自己的想法脫口而出,卻又怕到時候被他們當成“僞君子”看,只能暗自苦笑,拼命把這個謊圓下去。不料關心自己的人還真不少,當天晚上回到桑府,桑俞楚遞給他一封信,卻是蘇軾寫來的。石越拆開來一看,信中寫道:

“子明鈞鑒:

……聞君以自傷身世,遂無意於功名,而拒赴博學鴻儒之試,惟願終老於泉林。軾愚,竊不以爲然。古之隱者,有君無道而隱,有執政無道而隱,有居亂世而隱,有處太平之世而隱,當此名爲太平無事,實則隱患深種之際,聖主在上,日夜欲求賢士共治天下,以足下之才,正當報效君王,匡扶社稷,何由而隱?凡倫常之理,君臣重於父母,大義重於私情,又豈可以一時身世之傷而自棄於天下?此愚所不解者也。又,若論身世之悲涼,孔子十七而雙親皆亡,足下雙親則未必不在人世矣,孔子不敢自棄,足下何由而敢自棄?所謂自古雄才多磨難,孟子亦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行苦其心志。足下之遇,良可傷也,然亦不可以自棄也……”

原來也是來勸石越不可以自棄的。

石越苦笑着把信收好,對桑俞楚說道:“伯父不用擔心,我自有計較。”

桑俞楚冷峻的刀削臉上看不出什麼神色來,他只淡淡的說道:“子明,你做事,我放得心。不當官也沒要緊,富家翁少不了你的。”

石越聽到桑俞楚言語中那淡淡的關心,也不再多說什麼。自從現代回到古代,人與人之間善良的一面,他體會到的更多。在現代,除開自己的親人與極好的朋友,誰會來關心你想的是什麼?大家考慮算計得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桑俞楚的話讓石越沒來由的感到一陣溫暖,他開始從感情上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了。

石越一邊想着這些讓人心裡充滿溫情的事情,一邊往自己的書房兼臥室走去。進到內宅之時,突然聽到有人叫他:“石哥哥。”聽這聲音,便知道是桑梓兒。

“梓兒?找我有事嗎?”石越對桑梓兒一向特別的關心,完全當成自己妹妹一樣寵着。

“我想問你一件事?”桑梓兒調皮的問道。

“你說便是。”石越斜靠在一根柱子上,微笑着。

“我聽他們都在說你不想當官?是嗎?”

“差不多吧。”

“可是我覺得石哥哥胸中很有抱負,是唐毅夫和我哥都不如的。如果不當官,怎麼一展抱負呢?”

“……”石越一時無言以對,便笑道:“小女孩不要管太多。”

“人家已經不小了。我今年就十六歲了。”

“是,是……大女孩也不要管這麼多,好好回去學畫,春研墨,秋調琴,現在正是學畫的好季節。”

“我正好畫了一幅畫送給你。”桑梓兒狡獪的笑着,從身後拿出一卷畫來,石越這才發現她一直把雙手背在身後。他接過畫來展開一看,卻是一個書生在月下舞劍,那個身影依稀便是自己,旁邊用清秀的小楷題着一句詩:“欲吐草茅憂國志,誰能喚起贊皇公”——這是石越以前在她面前吟過的一句詩,不料她就用在此處,把石越比作是風塵三俠中的李靖,也是一番勉勵之意。

有時候許多人的關心對當事人會造成一種壓力,石越用自己的身世做藉口拒絕參加博學鴻儒科的徵詔,很快就傳遍了大街小巷,成爲士子們議論的話題之一。有人讚賞他無意功名的“高風亮節”,有人不以爲然的說他“沽名釣譽”——當然,這種想法只能在心裡想想,若有哪個冒失鬼說出來,不免要遭旁人白眼:“若是換成閣下,還不定怎樣,說人家沽名釣譽。”另有一些人替他惋惜,認爲他這樣的才華不爲朝廷效力實在可惜;卻也有一些人暗暗高興,恨不得他再傻一點。繼蘇軾來信責以大義之後,王安禮也寫了一封差不多內容的信,勸他節哀順便,不要回避爲國家效力……

對於那些不是真正關心自己的人的想法,石越倒並不在意,他有固定的計劃,不會爲此而感到慚愧。但是對於欺騙了那些真正關心自己的人,石越心裡的確感到非常的過意不去。雖然馬基雅維裡“曾經”說過,如果你想騙人,就一定能找到心甘情願的受騙者;但是如果這些受騙者中有一些人是真正關心你的長輩、朋友,做爲石越來說,他還是覺得非常的不好受。但是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如果不把這場戲堅持演下去,對於自己的聲譽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如果誠實會嚴重損害到一個君主的利益的話,那麼君主就應當毫不猶豫的撤謊。”石越不斷用馬基雅維裡的名言來給自己打氣,以求度過這道德上非常艱難一段時期。

“我快要變成一個政客了!”一時間,石越又忍不住要在心裡譴責自己。自從回到古代,自己就一直在謊言中生活,從頭到尾都是謊言,詩詞有一半是在抄別人的,文章也有一大半是抄別人的,自己的來歷明明很清楚,卻要騙所有人說不清楚……自己以前怎麼從來不曾覺得自己是這麼會撒謊呢?

但是要說出真相嗎?想想那後果吧?瘋子、僞君子、大騙子、怪物……也許瘋子是自己最好的結局。也許自從我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天起,就註定我要當一個騙子吧?!石越無奈的想着。

受到自己道德心困擾的石越第一次諷刺性的發現,原來一直以爲自己生長在一個道德缺失的時代,應當沒有多少道德上的拘束,但是當自己回到一個普通人更講道德感與真情的世界之時,卻突然知道,如果你是一個生活在一羣善良的人們之間的騙子,你會受到多大的道德壓力……石越有時候幾乎有點渴望去生活在一個更骯髒的地方,這樣自己至少不會這麼困擾。

不過這畢竟也是隻想想而已,對於人類而言,不管發生感情最初的原因是什麼,只要一旦彼此之間有了真摯的感情,那就是很難割捨了。對於真摯的感情,每個人都有一份與生俱來的眷戀。

困擾中的石越幾乎是無意識的叫了馬車去了碧月軒,找到了楚雲兒。他一句話也不說,只是坐在楚雲兒的對面,靜靜的喝着酒,彷彿心情一下子就恢復了平靜。

楚雲兒這段日子聽過無數關於石越的流言,當他進來的時候,她心裡高興得怦怦亂跳,卻又不敢表現在臉上。當石越進來靜靜的坐在她對面,一言不發的喝着酒時,她不知道爲什麼,心裡有一種針刺般疼的感覺。她默默的調了調琴,輕撫一曲,陪着石越喝酒。

兩人就這麼坐着,一個喝酒,一個撫琴,沒有說一句話。可是兩個人的心裡,一個極度的寧靜,溫柔的寧靜;一個卻是快樂,從心靈到指尖都有幸福的感覺……待到天黑了,石越才起身,輕輕說一聲:“謝謝你,楚姑娘。”也不待楚雲兒回答,便轉身離去,留下楚雲兒一個人癡癡的發着呆。

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一)第3節 終南捷徑中(02)第六章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四章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下(02)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四)第六章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二)第3節 終南捷徑(下)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七)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六章第5節 學術與政治上(1)第2節 下第14節 匪斧不克(下)第六章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十七節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9章 上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四)第3節 終南捷徑上(03)第二十章第2節 下第六章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7章 上第二章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二)第十節第二章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7節 拗相公中(02)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10節 呂氏復出(中)第27節 續完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上)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3節 終南捷徑上(02)第二十四節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三)第3章 上第10章 上第10章 當年師友盡豪英(一)第9節 汴京新聞(上)第七節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六章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4章第7節 拗相公上(01)第一章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三)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十八章第7節 ?拗相公(下)第七章第18節第8章 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9節 汴京新聞(中)第六章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13節 婚姻大事(中)第1節 下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二)第3節 終南捷徑中(01)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十九節第1節 上第2章 廟堂無策可平戎第2章 上第8章 下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6節 下第6節 上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五)第11節第3章 上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中(2)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四章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二 卷尾聲第3節 上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