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火中取栗

第812章 火中取栗

這個消息對大順“忠實可靠且非常重要的盟友”法國,絕對是個天塌的壞消息。

但這個消息對法國“忠實可靠且非常重要的盟友”大順,卻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只可惜此時消息傳播不便,若不然,便是今日已然略醺的劉鈺,也能再喝上半斤西鳳,一掃心中對大順變革艱難的抑鬱。

這意味着,好容易打下了奧屬尼德蘭,竟似要完成路易十四未竟之業的法蘭西,不可能獅子大張口非要狠咬荷蘭一口,使得大順這邊設想的荷蘭中立、驅趕奧蘭治派、斷絕英荷同盟等條件,成爲了法國可選擇的選項之一。

否則的話,在法國與尼德蘭大勝英荷聯軍的背景下,法國人才不會答應這麼優厚荷蘭的條件。

也意味着,法奧矛盾,不會到不可調解的地步。如果法國真要佔了奧屬尼德蘭,法奧矛盾太大,劉鈺構想的中、法、奧、俄四國大同盟,也就沒機會了。真要是奧法矛盾不可調和,將來搞出來英、奧、俄、葡、荷、瑞、丹,對陣,法、普的局勢,大順再參戰,那可就真是爲法蘭西做嫁衣裳了。

總而言之,劉鈺在印度坑法國、在北美挑起人蔘戰爭,其目的,就是讓在歐洲佔據優勢的法國,以歐洲優勢換殖民地。

讓荷蘭,不至全面落入法國的掌控之中,從而爲荷蘭金融資本投靠大順手工業打好外交基礎。

俄英之間的共同防禦條約,使得法國已經不可能幻想佔據奧屬尼德蘭了。這也使得一直蟄伏在荷蘭,靜待天下有變的大順使節團,終於有了活動的空間,爲結束歐洲的這場漫長戰爭做一個全面的斡旋。

看似俄國和英國如此親近,甚至樞密院副總理主管外交的大臣,還是個公開的親英反法派。

但實際上,這份條約對俄國來說,真正的第三方假想敵,並不是法國,而是普魯士。

英國人設想的第三方假想敵,卻是法國。

這條約從一開始,就不牢靠。

既然伊麗莎白以彼得的正統繼承人自居,西進政策必要延續,而普魯士正是俄國西進的攔路人。

畢竟,貝斯圖耶夫是個“前朝餘孽”,朝中並沒有太多勢力。女皇政變上臺,一衆親信裡,還有一大堆的親法派呢。用他,只是爲了制衡朝中勢力和過度的親法傾向而已。

對女沙皇而言,親英、親法,這都無所謂。關鍵是,反普。

法國窮的響叮噹,英國卻有錢。

法國這邊的外交,還是指望感情,希望拉謝塔迪侯爵當年與女皇的肌膚之情,能抵用;而英國則認爲,法國的浪漫完全不如針線街的英鎊實在,直接點錢。

女皇看了看白花花的英國銀子,自是忘了一日同牀百日恩。

至於英俄關係,劉鈺早在“斡旋”丹麥不要干涉瑞典王儲問題的時候,就已經挖好了大坑:中瑞俄聯合貿易,壓制親英的丹麥,拓展對北美的走私,降低俄國對英國手工業品的需求度,同時還在俄國投資興辦了一些不會影響大順出口的新興手工業。

最多五年之內,俄國的一些承接了大順技術轉移的新興手工業,就要與英國傳統優勢的玻璃產業等,產生巨大的衝突。反正,那玩意也不是漂洋過海從亞洲賣到歐洲的東西。

就在《英俄共同防禦密約》和《英俄補助金密約》簽訂後,在女皇的授意下,貝斯圖耶夫又與英國大使簽訂了《俄英關稅協定》,雙方都將降低關稅。

若是從前,這當然是個對雙方都有利的關稅協定。

英俄之間的貿易,是互補的。

俄國對英出口糧食、金屬、造船的木材。

英國對俄出口紡織品、手工業品等。

但在大順這邊的提前佈局和暗中干預下,實際上,這個英俄之間的關稅協定,就完全變味了。

既是英俄將來貿易矛盾的導火索;也是瑞典俄國做轉口貿易以東方貨物入侵英國的天窗。

矛盾既生,關係必不可久。

英國肯定想要在歐洲大陸上找個打手。

能選的,也就普魯士和俄國。

是選普魯士當打手?還是選俄國當打手?怎麼看,選普魯士當打手都更好一些。

一則之前普魯士已經證明了自己有當打手的實力,腓特烈統治下的普魯士着實能打。如今的普魯士,還不是後世被人吐槽的“俄國軍隊從來都要依靠人數上以多打少才能勝利,唯獨面對普魯士,俄軍居然有質量上的優勢”的普魯士。

二則俄國太遠,和法國沒有過大的矛盾,俄國是否會爲英國的利益,跑到千里之外流幾十萬血?英國是否給得起俄國從彼得堡遠征萊茵河的錢?俄法之間的矛盾是不是德法矛盾這般你死我活不可?這都難說。

對另一個強國奧地利而言,“德國”只能有一個話事人。要麼選我、要麼選普魯士。而英國兩次三番的“綏靖”、“調解”、揹着奧地利承認普魯士對西里西亞的佔領,這都讓奧地利對英國喪失了信任。

看似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之後的外交局勢出現了極大的逆轉,似乎還有諸多偶然。可實際上,只要俄國現在拿了英國人的錢、法國無力吃下奧屬尼德蘭,那麼外交逆轉一事,幾已成必然之勢。

現在俄國既已與英國簽約,大勢便已定下了一半。這個條約,早晚得撕。

俄國既然是新黨上臺,要延續彼得的西進政策,那麼俄普矛盾之大,實際上也就使得英國只能從俄、普這兩條咬人狗中,二選其一。

這些情況,這些推測,在齊國公來歐洲之前,劉鈺便和他商量過。

是以當英俄之間簽訂了補助金條約的消息傳到荷蘭的時候,在阿姆斯特丹靜待許久的齊國公大喜過望。

“噫!守常所求之事,已成了八成!仲賢以爲如何?”

作爲這一次大順參與歐洲戰後條約簽訂的齊國公暫時的、借來的私人幕僚,康不怠當然對劉鈺的構想了解更深。

他這番被派來跟着齊國公,就是爲了在歐洲亂局中爲大順找到一絲擠進歐洲的機會,執行劉鈺的意志和戰略構想。

見齊國公大喜,康不怠也笑道:“國公所料不差。如此一來,法國在這南尼德蘭地區,必不可持久。當真是,爲誰辛苦爲誰忙,到頭來竟全是爲天朝和普魯士做嫁衣裳。”

“法國打了四五年,啥也沒拿到手。空耗國力、財力,這法王的水平,着實一般。”

“只是,兵法雲: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輕敗。法蘭西國執政者如此無能,卻依舊雄立,可見其富庶、文化、人口、兵制,皆有過人之處。”

“如今這法蘭西國,所差者,唯一雄主天才爾。”

“那路易十五既非雄主,此時聞此消息,必然手足無措。普魯士已退兵停戰,如今英奧一方再添羅剎一生力軍,縱國朝毀了荷蘭的財政,卻也不能讓法蘭西國大勝。”

“依我之見,此時便是時機。當一方面前往法國,與法王談日後事,給出國朝調停之建議;一方面,當與荷蘭國的攝政派密談:如今之際,勝負未料,羅剎國縱要出兵,也要明年夏日了。英夷已經退兵回國,提防前朝復國之事,荷蘭只靠自己焉能守住?”

“荷蘭百姓,之前皆好戰、愛國,以爲非奧蘭治家族不可,當效死戰。現在經濟崩潰、工商委頓、民不聊生、糧價又貴,之前那份心思,早就沒了。再有我等之挑唆,荷蘭百姓皆以爲,眼下時局皆奧蘭治家族之誤。”

“若這攝政派能保荷蘭之中立、使法蘭西退兵,百姓亦可接受。本想着,換來奧蘭治家族,便可復行會、抑豪強、取締包稅。可換上來後,發現一切如常,既如此,又與攝政派執政有何區別?”

“倒是攝政派若能上臺,還可締結與法之合約,保證荷蘭日後之中立。兩坨屎,偏偏這一坨上還有個櫻桃點綴,自是選帶櫻桃點綴的這個。”

“昔日鯨侯既能把奧蘭治家族捧上去,今日仍舊可以把他們拉下來。”

“一上一下,所幻滅的,只是荷蘭百姓的希望而已。”

“他們也該擺正自己的身份了,以小國而稱霸,雖可一時,終不可久。”

齊國公深以爲然,心道守常這一手縱橫之術,着實非得洞悉西洋諸國不可。非有此洞悉,便有蘇秦張儀之能,不知時局典故,亦難成事。

如今正是其時,以國朝爲中間人,調停法荷關係。

日後再如守常所言,取銀三五萬兩、七八萬兩,買些糧食,只在荷蘭各個大城市低價銷售,博得荷蘭人之好感。

便是十萬兩的糧食,也不夠平抑荷蘭糧價。但若目的只是爲了博名、博好感,那就很夠了。

事真成,這七八萬兩的糧食錢,只要多走私一條船的貨,便也賺回來了。

思索之後,齊國公便道:“如此,我有官身,代表天朝,一些髒事就不便幹。且荷蘭的攝政派,如今也非正統,我與之密談交往,終究不好。”

“法蘭西國,最好禮儀顏面。我爲公爵,去法蘭西國正合適。荷蘭這邊的事,便由仲賢代行。”

“先談,但不要說死。待我在法蘭西國談成,再把話說死。若無法國點頭,此事也難。終究,天朝在歐羅巴,無一兵一卒、一船一艦,還是要無中生有、借雞生蛋。”

說完,齊國公哈哈大笑。

康不怠亦笑道:“我曾聽法國人講過一個故事。說是法國有一家富戶,養了一隻猴子,還有一隻貓。有一天,這猴子偷偷地烤栗子,就跟貓說:兄弟,你本事大,手速又快,兄弟實不及你本事。今日正是你大顯身手的時候。你且把栗子從火裡取出來,也叫我開開眼。”

“那貓一聽,頗爲受用,心道今日且叫你知我手段。遂伸手去火裡抓栗子,連爪子上的毛都被燒焦了。貓便抓,猴子便吃。猴子吃的差不多的時候,女僕恰好經過,猴子和貓便不得吃了。這貓根本不曾吃到栗子,心裡卻不怪猴子,只恨那女僕,瞎他媽的溜達什麼呢?”

“這法國人的故事,若以先秦簡語,吾以爲,可說,火中取栗。”

“今日法國可謂火中取栗,勞民傷財打了數年仗,只怕一丁點好處也得不到,吃栗子的竟是天朝。只可惜它去火中抓栗子,卻不是天朝唆使的。只是到最後,法國這‘貓’,也必不恨吃了栗子的‘猴子’,反倒要埋怨壞了他好事的‘女僕’們。”

(本章完)

第1167章 備戰(六)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78章 以商控蒙第470章 試錯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857章 決心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16章 震動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45章 冰牆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1226章 開戰(五)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91章 提點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33章 邊軍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1453章 “帝”(五)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156章 新思維第18章 歸化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452章 有福了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197章 活路第972章 割袍(下)第986章 止步(上)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717章 臀與腦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139章 考察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735章 咱們(下)第197章 活路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849章 威望(下)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