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

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

要假裝外交很有用,是假裝天朝變成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想要假裝外交很有用,就得拿到一定的權柄。

而勘界這樣的事,不是權柄,只是工作。

“國公,這國朝外交,說難也難,說易也易。說難,國朝不比歐羅巴,需得合縱連橫,外交部無處施展自己的本事;說易,國朝雖和歐羅巴各國相距數萬裡,但大海和白帆將其連在了一起。”

“若要搞外交,必要拿到關稅。如此,方可與那些非朝貢國外交。也唯有關稅,此時能讓歐洲各國與我朝打交道。”

“是以……國公不妨上疏,請收關稅權於外交部?”

從這個方向上抓權,齊國公還真沒想到。

乍一聽,似乎風馬牛不相及。

可再一想,頓覺醍醐灌頂,這外交部的權柄,此時可不就是在關稅上嗎?

而且西洋關稅,一部分是不走國庫的,也在皇帝的內帑之中。關鍵是此時這筆錢不是很多,也就大幾萬兩銀子,雖然各個關稅司那的油水多,但在上面接手,阻力倒也不大。

齊國公去過一趟歐洲,知道關稅在歐洲意味着戰爭與和平,是一項極爲重要的談判手段。

譬如英國和西班牙、譬如法國和荷蘭、荷蘭與英國,雙方圍繞着關稅、走私等等問題,不知道打過幾次了。

大順空有這樣的能力,得天獨厚,卻幾乎從未用過。

要麼,就是一刀切,要關閉海關,防止西洋人襲擾;要麼,就是如現在一樣,關稅收的像傻子一樣,門戶大開,從松江到廣東,西洋商館都能租住在這。

聽劉鈺說到外交部抓住關稅權柄,齊國公眼睛頓時一亮,心道這倒是一條好路。

正好,皇帝讓他配合劉鈺搞定瑞典的事。

他也知道自己家裡在貿易公司裡投了一筆錢,但多半是田平投的,他當時在外,家裡當家的沒有這等魄力,錯失了個好機會,可也投了一些。

如果說上一次對俄國使團的接待,算是大順開了外交之起點;那麼這一次解決瑞典的貿易問題,就是大順的外交部做成的第一件事。

拿到關稅權柄,想要讓外交部在朝堂中說話有分量,就得給朝廷交出一份有重量的答卷。

這重量,便是金銀。

“外交部管關稅?嗯……這倒不是不行,我可以向陛下陳奏此事。你和瑞典人的交涉,正好需要關稅配合。對這件事,你有幾成把握?”

勘界的事,按部就班即可,朝廷有底線,基本上心裡也有數,能把邊界畫到哪。

瑞典的事,纔是外交部的開門第一炮。

這一炮,應打的響亮。

“國公,其實對瑞典,無非只能從兩方面下手。一是羅剎,羅剎和瑞典的戰爭,不可避免,法國人也說了,他們爲了遏制羅剎,也會唆使瑞典人和俄國對抗。雙方打了幾十年,仇恨在那。”

“這一點上,外交部可以攜平定西域之威,未必恐嚇羅剎,但卻可以保證假使瑞羅開戰,居中調停。瑞典人很自信,但畢竟幾十萬人口的小國,就算以一敵十,那也打不過羅剎。屆時,若能出面調停,亦算是一種保證。”

“但僅憑這一點,是無法說服瑞典人讓利的。”

這一次派出商船前往瑞典,劉鈺是在等歐洲大戰的機會。這時候可沒什麼國際法,私掠船到處跑,從印度打到美洲又打到歐洲,歐洲的商船貿易必然受到影響。

一旦受影響,就會出現供應的真空。而這個供應的真空,就是劉鈺讓大順的海上涉足西洋的機會。

只要走私量足夠大,要麼英國降低茶稅,對外出口猛增,大順關稅增加;要麼歐洲各國就只能看着走私販子到處跑,把各家東印度公司的利潤全都搶走。

十幾年前,英荷法等國,剛剛肢解了奧斯坦德公司,想要在歐洲立足,必須要利用英法矛盾,確保在矛盾最深的時候插上一腳,賴着不走。

彆扭之處,就在於大順還不能和英國翻臉,把英國商館驅逐了,英國反正也沒了後顧之憂,在大西洋上可勁兒劫大順的商船;爲了不讓英國劫大順的商船,還得給英國笑臉讓他繼續在這邊貿易,以便交涉讓英國保證大順商船的航行安全。

你敢劫船,我就拆商館,互相有抵押,這才能談下去。

和荷蘭,這就不好辦了。劉鈺想要的可不只是荷蘭的那點貿易,而是要把荷蘭在南洋的經營連根拔起。

這就得需要一箇中立的白手套。

選來選去,也就瑞典最合適。

俄國最爲共同的潛在敵人,這是一個可以談判的方向。

當然,瑞典人肯定不願意讓中國商人涉足哥德堡的走私業務,這就需要大順的外交部門在關稅問題上做文章:如果不能允許大順參股瑞典東印度公司的對華業務,那麼將對瑞典東印度公司加增關稅。

能跑到廣東貿易的,沒有私人。

因爲歐洲各國都有壟斷權的東印度公司,私人貿易不但違法,而且會被東印度公司抓獲、分貨,每年那麼多的壟斷權真金白銀買來的,不是白買的。

就算你有背景,你的背景比東印度公司的董事們還牛?

劉鈺很細心地和齊國公分析了一下可以拿關稅做文章迫使瑞典同意的原因。

“瑞典人不是荷蘭人,沒有巴達維亞。他們在南洋也沒有任何的落腳點。所以,一旦斷絕貿易,他們連靠國朝海商走私的機會拿貨都不可能。”

“說句難聽的,威海的海軍,此時收拾不了荷蘭人,還收拾不了瑞典人嗎?”

“走私不能,歐洲競爭又激烈。這就意味着,他們要麼放棄對華業務,要麼割肉放血,分給我們一部分。”

“自殺,還是砍手指,正常人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也就是欺負欺負之前我朝一直開關貿易,以爲真就有這麼一處真正自由貿易的天堂罷了。”

“再者,瑞典國勢微弱,造船又沒錢,他們也捨不得造太大的商船。都是些不大的商船,他們的股本也和英國荷蘭差得遠。”

“英國還能賣點印度貨,荷蘭還能賣香料,他們只能用銀子買。股本不夠,也制約了他們的貿易額度。我們參股,實乃雙贏。”

“我估計,瑞典人必會同意。這一次我已經叫米子明帶去了口信,希望瑞典派東印度公司的創始人來一趟。他幾年前來過廣東,也算輕車熟路。”

“若能打開通往西洋的貿易,就有錢。有錢,在朝中,便站得穩、說的響。”

齊國公盤算了一下劉鈺說的,心下也是大喜,問道:“你要做成什麼樣?”

“簡單,瑞典東印度公司,剝離對華業務。對華業務,我們出一部分股本,瑞典王室和那幾個大股東出一部分。既然出了股本便都是一家人,我們可以優先保證自己的貨,也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斷掉對英、荷的貿易。”

齊國公又問道:“若他們不同意,難不成真的斷了貿易?”

“對啊,我們不是恐嚇他們,畢竟我們還有備選啊。”

“備選?誰?”

“葡萄牙人。如果不同意我們借他們的殼在歐洲貿易,站穩腳跟,那就收回澳門,讓他們滾蛋。當然了,這只是用來嚇唬瑞典人的,等將來經略南洋,澳門肯定是要拿回來的。要之無用,留着反倒使傳教士滋生,我個人是不想和葡萄牙人扯太多關係的,免得將來投鼠忌器。”

這個備選,大出齊國公所料。

沉默的考慮了一陣後,又覺得這種可能性還是極大的,只要把控住方向,完全可以談的成。

其中關鍵,就是瑞典人不是荷蘭人,在南洋沒有落腳點。

所以,要麼滾蛋,徹底放棄對華業務;要麼分一杯羹,中瑞合力把走私業務發展到極致,讓英荷以及美洲都用走私貨。

沒有靠華人海商走私到南洋這一條路可選,這就使得瑞典人只能接受。

反正其股本也不雄厚,大順這邊出船出貨,又不損害原有大股東們的利潤,這倒的確可行。

齊國公想了一陣,笑道:“是了。這荷、英,皆強國也,又在南洋、印度有勢力。與其合作,則爲與虎謀皮,殊爲不智。”

“唯獨瑞典小國,在南洋印度並無勢力,又在歐洲中立,唯獨與羅剎爲敵。羅剎又劫不到瑞典人的船。”

劉鈺道:“正是如此。我朝在歐洲貿易,最大的難點就是歐洲各國的東印度公司,都有壟斷權的。把船開過去,也賣不得貨;而且真要是開了去,半途就會被東印度公司的船給劫持。”

“瑞典人是此時歐洲最大的走私販子,大順海貿的未來也就只能依靠走私販子。這正是,一拍即合。”

見劉鈺說的這些,顯然是深思熟慮過,恐怕也早就給皇帝說過。

齊國公略微一想,也明白了其中的制衡。

這件事,本來劉鈺自己就能辦,但皇帝不希望對西洋的交涉都是劉鈺主導,哪怕這種主導必須要稟告皇帝,也不行。

至於說對俄交涉和勘界,這種事,有沒有外交部,區別不大。之前勘界,沒有外交部,也一樣勘界完成了東段線。

這樣看起來,皇帝要設置這個外交部,就是想要從劉鈺手裡分走對外交涉的權力。也算是防患於未然,擔心劉鈺和西洋人交涉太深,或者擔心日後天朝的對外交涉都要指望劉鈺。

想通了這一節,齊國公也明白該怎麼做了。

這外交部的架子,是要搭起來,讓皇帝看到確確實實在做事了。

皇帝要看的,想要的,就是這種脫褲子放屁的行政官僚化,讓劉鈺自己辦不成事,必須依靠更多的部門配合。

哪怕至今爲止劉鈺辦的事,都是經過皇帝許可的,這也必須要把這個權分走。

齊國公心道:陛下既知對瑞典的策略,又交代我來辦,那便是這個意思了。而這種事,陛下又如此上心,只怕內帑也有不少股份在貿易中。只是不肯明說,以免被人攻訐與民爭利罷了。

又想着陛下的心思,也應該點一點劉鈺,遂道:“守常啊,待這外交部建成,日後對外的事,便要外交部來做了。若能拿到關稅權,日後你便不要插手了。有什麼事,叫那些商人反應,走正常的程序,由關稅那邊再交到我這裡。”

“朝堂上,你是鷹娑伯,海軍督辦,節度鯨海。該你管的,你管;不該你管的……陛下若難拿捏,自會召見你,亦或是廷議時宣你參加。”

勸誡完劉鈺,齊國公自己心裡也有數。

心道自己執掌外交部,最多也就到南洋平定爲止。

需得合力進取時,陛下自是用上下配合的好的;若到不需進取時,便先要想着怎麼平衡掣肘了。

他尋思着,南洋一定,我這外交部就得交出去嘍。明知如此,卻還得做好,不然倒顯得我心有怨氣。若做不好,搭不起架子,做不出一兩件可爲後世例的事,陛下說不定就要藉此發難。

(本章完)

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1408章 土豆和向心力(上)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55章 說服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680章 隱喻(上)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194章 卸力第1458章 最終的鬧劇(五)第382章 春秋大夢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936章 綁定(下)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705章 海戰(三)第555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一)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45章 冰牆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1054章 站臺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1076章 爭功(一)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796章 工商局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874章 從長計議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796章 工商局第954章 釣魚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704章 海戰(二)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074章 惡龍殘影(九)第861章 哄一鬨第1119章 最終困境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587章 不平等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28章 初來乍到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1394章 優勢第275章 明知故問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125章 紅裝武裝第1453章 “帝”(五)第239章 教改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