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超脫低級趣味?

第227章 超脫低級趣味?

宗藩體系實在麻煩,佔一塊地還有這麼多的說法。宗主國去佔宗藩的地,總與天朝體制不合,這事兒估計又要夠朝堂上吵一段時間。

這無關迂腐不迂腐,而是天朝體制之下的三觀就是如此,對與錯需要一個評價體系,哪怕殺人也會因爲不同的評價體系而產生不一樣的評判。

天朝在藩屬國要一塊地,甚至可能將來要駐軍、要通商,這都是不可想象的事。

葡萄牙佔着澳門,一直可以自圓其說,總還算保留了天朝的顏面。那是賞。

朝鮮這邊就要麻煩的多。

之前爲了防止激怒日本,或者被日本提防,劉鈺一直沒有在朝鮮搞事情。

日本鎖國,一共兩個蒐集情報的地方。

一處是長崎,另一處就是對朝的對馬。朝鮮也一直和日本保持溝通。

朝鮮整體上還算是比較聰明。最起碼在戰馬之類的軍用品上,對日本封鎖的很嚴,不會因爲利益什麼都敢賣。這種聰明,使得如果天朝在朝鮮有太大的動作,朝鮮也可能會去通知日本。

這一點實在說不準。

現在國庫要往海軍投錢,劉鈺的步子就可以邁的稍微大一點。

幕府體制反應很慢,就算是在朝鮮有了什麼動作引起了日本的提防,也得兩三年後了。

等到徹底反應過來,要把劉鈺的貿易信牌都禁掉,招惹的也將是整個江浙地區的海商集團。

不說捐幾艘船支持開戰,最起碼的運糧送兵肯定是全力以赴。

利益綁架的人越多,戰爭發動之後也就越有力量。以往的戰爭,大部分人並沒有得到短期利益,但這一次會和很多人的短期利益息息相關。

只要能逼日本開國,實際上就是順便把朝鮮問題解決了。

因爲沒有滿清的遷界禁海,使得朝鮮沒有機會在五十年前大量對日貿易,所以朝鮮國也沒有足夠的重金屬儲備。也就無法鑄錢。

朝鮮現在還在到底用不用“錢”的問題上搖擺,伴隨着大順雲南銅礦的開採,大順已經有能力實現讓朝鮮用中國錢了。

經濟控制,就是一種新型的宗藩關係。

佔領是賠本的,因爲朝鮮啥也沒有。

大順現在急需的,是棉花產地和傾銷地。對外傾銷,才能保證輕一點衝擊小農經濟,皇帝不至於驚慌保守,在其反應過來之前還能走遠一點。

前者,朝鮮和日本都不行。西域氣候上行,但是運不出來,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下南洋去印度。

英國有美洲的棉田,大順的耕地太緊張,地曠人稀有出海口的東北,又種不了棉花。

中原真要是大規模種棉花要出大事的,唯一能解決的方向就是印度做棉產區、日本和朝鮮做傾銷地緩解手工業革命對內部的衝擊。

故而日本很重要,朝鮮也很重要。

這種事最關鍵的是,是朝中的大儒們能不能找到一個“支持新型宗藩關係”的大義,或者解讀經書的方向。

義利之辨,不止在人,也在於國與國的關係上。

這個方向,劉鈺自己心裡有數,知道摻和也沒用。水平不夠,說不過別人的,只能指望把經濟基礎打好,自有大儒出來解經釋經。

好在這時候劉鈺說的比較委婉,沒有把野心昭然若揭,而是說借用朝鮮的兩塊地作爲移民的中轉站。

他作爲鯨海節度使,這件事也是分內之事,算不得越權干政。

再者又沒說現在就要逼着朝鮮開國,只是借塊地避避風,朝堂中暫時的反對聲並不是很大。

詢問清楚了節度鯨海的權責和要求之後,這一場廷議也就基本上結束了。

大方向上定了,細節方面各有制度再論再議。

朝廷每年會投一百二十萬兩白銀在海軍上,這兩年先開始興建軍校在京城和西北大軍中開始軍改,一年之內會派人去一趟朝鮮商定“租借土地”的問題。

當廷議結束後,皇帝又召見了劉鈺。

“愛卿此番立功受封,爵府的事也該考慮一下了。本想着就在威海爲你興建伯爵府,可是想着愛卿有才有能,日後再立新功,說不得還要在朝中爲朕分憂,這伯府就選在京城吧。”

皇帝說的挺委婉的,劉鈺聽的挺明白的。

在威海興建伯爵府,那不是說要讓劉鈺永鎮海軍?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在京城興建伯爵府,等同於告訴劉鈺,在過幾年你就要回京城了。勳貴始終是勳貴,國朝只有一個禪位的高氏受封雲貴永鎮,像是劉鈺這種有些本事的勳貴,終究是不能始終在外鎮守的。

提及伯爵府,劉鈺也做了番姿態。

“陛下,臣以爲現在國朝正是用錢之際。這伯爵府的規格,還請萬萬不要奢華。有這錢,不如多造兩艘戰艦。”

“臣也不是那種沽名釣譽之徒,也非是要裝作清廉節儉之輩。臣也明白,封爵府邸,那是彰顯等級制度,君君臣臣,等級分明。庭院樓閣、格局大門,這個不能省,但是內部的裝飾能省則省吧。”

李淦笑道:“都說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這天下大治。愛卿實乃朝臣之楷模,忠心爲國,朕心甚慰。愛卿勞苦,略微享受一下,算不得什麼。”

這話是讚揚,但聽起來也不是什麼好話。

人總有想要的東西,不想要這個,便想要那個。

一個既有能力,又不貪戀錢財沉迷享受的臣子,對皇帝而言是有些可怕的。

海剛峰可以,那是因爲他是文臣。文臣不愛財,這是好事。

劉鈺不可以,因爲他有練兵掌兵的能力。武將不愛財,皇帝心裡有疙瘩。

“陛下,臣非是不愛享受。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如花美眷侍寢服侍,誰又不喜歡呢?”

“只是,同樣是肉,牛肉和羊肉,有的人喜歡吃羊肉,有些人喜歡吃牛肉。如果和糙米飯對比,不論牛肉羊肉都是好的。可若是牛肉羊肉只能選一,那就需要看人到底想要什麼了。”

李淦聽着這個略有些奇怪的比喻,心裡也是有些疑惑,問道:“那愛卿看來,你最想要的享受是什麼呢?”

劉鈺心裡有些無奈,心道這個時代就算是最頂尖的享受,又能怎麼樣呢?

住的房子,建的再怎麼好,也比不了前世的方便舒適;丫鬟再多,還得考慮腎受得了受不了,再說玩多了心裡也會空虛,時間一久指不定閾值蹭蹭地往上漲,就得琢磨一些更刺激的東西去吸了。

再好的馬車,也比不過百十塊錢的高鐵舒適;再沉穩的走騾,也比不過便宜的汽車。

吃慣了肥肉,誰還會把這些雜糧窩窩當成享受?

這些東西,哪裡比得上縱橫四海的快感?

權力,以及權力所衍生出的改變世界的能力,那纔是無上的享受。體驗過後就知道,這遠比那些短暫而空虛的快樂要叫人沉迷。

皇帝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或者說肯定明白這個層次,但怎麼表達出來,又是個問題。

“陛下,臣當日翻越阿爾泰山,直插伊犁的時候,有一種奇妙的感覺。看着漫山遍野的牛羊,聽着當地人嘀嘀咕咕的蒙古語,看着帶着白帽黑帽花帽的人,想着這就是盛唐時候的安西都護府嗎?”

“一別千年,再見風月皆已換。”

“當臣策馬揚鞭指揮將士們唱起漢歌的時候,想着千年的變遷,想着臣能作爲陛下的‘忠犬’去感受大唐安西軍大將的快意,遠比睡美人、裹絲綢要舒適。”

“從伊犁返回,沿途行走,臣會想,這是李青蓮出生後去往蜀中的路;這是高適做邊塞詩的路;這是博望侯鑿空西域的路;這是大宛馬入未央宮的路……”

“那種感覺,真的遠比與江淮花魁共枕還要爽快。”

“很久之前,臣還年幼,只是鸚鵡學舌,學霍冠軍說什麼匈奴未滅不言家。可等稍微長大,真正去了邊疆,才知道霍冠軍所享受的快意,豈是區區成家所能比?”

“如今我朝已壯闊如唐,臣想去盛唐都不曾抵達的疆土去看看。對日一戰,關係到我朝日後能不能興盛如唐,能不能都護我朝的‘西域’。是以想到這,臣便希望,寧可多造幾艘船。”

“待將來功成身退,待國朝興盛安寧的時候,再修府邸,好好享受。到時候,臣也老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臣便在府中讀讀邸報,豈不美哉?”

這番半是真情半是表忠心防止猜忌的話,說的李淦也是心潮澎湃。

劉鈺所說的那些感觸,他曾感覺過,就在準部投降獻上西域圖冊的時候,那種感覺真的像劉鈺說的差不多。

聯想到將來的壯闊,李淦心情激盪,讚道:“壯哉!卿不負朕、朕必不負卿!你我君臣攜手,便爲大順打出我大順的西域都護府!”

滿腔的熱血之言,在劉鈺耳中,就變成了一個問題。君言即法,老子怎麼纔算不負你呢?還不是你說的算?

再說,你我現在同路,早晚有一天會不同路,到時候這負與不負,還不是你一句話?大順朝是你李家的,中華卻不是你家的。

心中陰冷,臉上卻露出一片感恩之色:惶恐之中又夾雜着一絲皇恩浩蕩的感動;興奮之餘又夾雜着一分不負皇恩的真情。層次分明,融合一致,沒在官場混個三五年做不出這種表情。

謝恩之後,皇帝便道:“只是就算你要節儉,這節儉下的錢,也不可能在用到海軍上。這樣吧,朕本打算,既是國庫出錢了,朕的內帑分紅便要收回,朕最近手頭也緊。既是你有此心,朕今年的內帑分紅便投入海軍。就再多造一艘大艦,助你成事。”

“不過,你說起這個匈奴未滅,何以爲家……朕可是聽說了一些事。只怕你不是匈奴未滅不言家,而是心有所屬奈何其父不在家,竟不能提親?”

(本章完)

第559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1278章 夷丁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1226章 開戰(五)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117章 天誅!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一)第68章 決心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1074章 惡龍殘影(九)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414章 找出路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346章 埋雷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176章 十三張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1041章 國運(上)第1362章 國富論(五)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1326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上)第184章 備戰第167章 論跡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230章 開戰(九)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1427章 必死之局(下)第1027章 割裂(五)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337章 見過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1193章 皇帝第897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八)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77章 入吾彀中第354章 鎖國之困第685章 試試看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398章 主心骨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349章 死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