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

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

興鹽之一弊:取滷之法,爲攤灰淋滷法。得鹽之法,爲草木煎煮法。

此法,每場一面,需灰百擔,方能取滷。而煮鹽一鍋,也需柴草數擔。

對興鹽來說,這是弊端,因爲成本太高。

但反過來看。

取滷用的草灰、煮鹽用的柴草,又都需要大量的草場林場來維持,這也證明淮南有大量的可開墾的土地。

且每場一面,就需草灰百擔,可知一個煮鹽場,至少需要六百畝左右的柴草地,方能維持運轉。

阜寧等地,皆有巡草廳,官兵需要每年巡邏,保證這些煮鹽的草場地不被開墾。這也使得這些草場地,經過多年的草木生長,已經不再是鹽鹼地了。

這正是墾荒有利的地方。

興鹽之二弊:鹽戶苦難,鹽商壓榨,多有逃亡者。

鹽戶之苦,陛下耳聰目明,定有所知。

僅以阜寧以南百三十里的一處鹽場來說,大前年招募了750戶鹽戶,之後水災、鹽商壓榨,至今逃亡的只剩下了80戶。今年又要重新招募。

鹽戶之苦,實在訴說。只是既爲鹽戶,又不能去南洋,又有巡草廳盯着不能開墾,鹽商奸詐又多剋扣,如何不苦?

這些都是弊端,民日疲、心日怨。

但反過來看。

這些弊端,也就都成爲了利處好事。

如漕運事,最難改的,便是百萬漕工衣食所繫。

淮南也有十數萬煮鹽爲生的百姓,但他們和漕工可不一樣。

漕工被取代,只有靠朝廷安排給他們提供衣食,安穩生活。

而底層漕工之外,還有些漕工,有走私、攜帶之利,這些都使得他們不願意廢棄運河、斷絕生路。

即:漕工不願意廢運河,朝廷強行廢之。

可對鹽戶來說,他們對於去鹽墾荒的態度,因爲鹽商壓榨、天災苦難、不得墾荒等,並不反對去鹽墾荒。

相反,他們非常支持去鹽墾荒。

即:鹽戶想要廢鹽墾荒,朝廷強行不肯。

因爲他們之前過的太苦,這些弊端,現在都是改革中的利處。

且因爲取滷、煮滷之陳舊,需要大量的草場,實際上每個鹽戶手裡都有大量土地的使用權。

一個鹽場就需要至少六百畝草場,提供他們淋滷、煮鹽所需。

將這些草場,折算爲墾荒入股之資,即便強行以一兩一畝的數量折算,每人所得也有數百兩。

他們如何能不願意去鹽墾荒呢?

既利百姓,又利社稷。

興鹽之三弊:淮南多雨、雨熱同期。

根據科學院連續三年之測量,如阜寧,年均降水量,在二尺九寸;南通州,年降水量在三尺三寸……且每年的五、六、七三月,集中了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六十有餘。

五六七三個月,又是淮南各地最熱的時候。

雨水集中,且雨熱同期,使得地滷含量日低。

如果雨水不集中,且雨熱不同期,那麼就會造成熱天反鹽,使得地滷含量增高。

因爲淮南多雨、地滷日淡、雨熱同期,對於興鹽業大爲不利。

但是,反過來看。

因爲淮南多雨、地滷日淡、雨熱同期,使其大有利於淮南興墾。

凡要墾殖,必要雨熱同期才最好,其中道理,陛下聖明,無需臣言。

興鹽之弊四:黃淮衝擊,海岸外延,積土日高,地滷日淡。

宋時,淮河入海之處,在今雲梯關。而今之雲梯關,距海一百二十里。

因爲黃河入海、淮河入海之故,海水寡淡,本就不適合直接提滷煮鹽。是以纔有攤灰淋滷法。

需要找專門的鹽鹼地,依靠地裡面的鹽分來提取鹽滷。

這些年衝擊日多,外延日遠,使得海水的滲透越發困難,地滷也就越發寡淡。

但煮鹽法又不得不用大量的柴草,雖然海水日退,但也不可能每年都跟着海水往前走,還要考慮柴草地是否跟得上。

鹽政官員又多呆板,明明地滷已淡,卻又不準換業。而鹽政官員之呆板,也又無可奈何,因爲一抓就死、一放就亂,一旦朝廷鬆了口子卻又不專門管束,很快就有侵佔草場墾荒之士紳。

非必須朝廷下定決心,徹底廢棄淮南鹽業,統籌規劃興墾之事,也正有利於一刀切之政策的執行。本朝也就只能執行一刀切政策了,更靈活的手段也不能指望各路官吏。

與興鹽之事來看,海水日退、淤土日高、地滷日淡,這些都是鹽業之弊。

但是反過來看。

海水日退、淤土日高,地滷日淡,這些都是興墾之大利。

海水日退,日後開墾出來的熟地,也就不用擔心海水倒灌。

淤土日高,也就不必擔心日後,海水沿着地下浸潤土地,使得蘇北土地反鹽。

……此等事物兩面性之說,恕臣不能一一列舉,奏疏之外,另有書冊陳述。

若陛下有廢鹽興墾之意,則興墾可行乎?

地滷日淡,淡到什麼程度才適合開墾?

這些不是一句籠統之言就能決定的,臣亦有數據。

根據科學院之測算。

地滷含鹽量,在0.385%以下,對棉花生長不但無害,且大爲有利。

在0.385%到1.09%,棉花生長欠佳,但卻可以茂盛地生長蘆草、茅草和固肥金花菜。

在1.09%到2.62%,鹽蒿草亦可生長。

而以黃河爲北界、南通州爲南界、范公堤爲西界、大海爲東界。

以2.62%含鹽量算,共有可開墾之荒地約650萬畝。

伴隨淮河修通、水利日興,則可開墾之荒地,尚還有200萬畝左右。

黃河以南之800萬畝荒地,又以何等方式開墾最爲有利於國、有利於民?

臣請效蝦夷故事,以資本入場,圈地墾荒。

資本入場,其利有四。

其利一:

資本雄厚,非小農之所能及。

若小農墾荒,只能墾殖含鹽量0.385%下的土地,一旦高於此,則鹽鹼不能熟地。

資本則不然。

資本圈地之後,將地按照1:1:2之例,分爲三份。

一地種棉、二地種飼草、三地種鹽蒿。

以鹽蒿覆地,可免反鹽;以蒿草肥田,可改善土質;以飼草養牛羊,可得糞肥。

如此,方不至於墾三年而地力盡,破產逃荒。

其利二:

小農墾荒,既無力興修水利,又無力修築海堤,更無力改良土壤。

資本則不然。

資本圈地之後,爲得地利,便要修水利以灌田、去鹽;修海堤,以護田、保壤。

小農非不願也,實不能也。

其利三:

小農墾荒,種植糧食,先飽肚腹。然而糧價日低,南洋米鯨海麥涌入,沿海各地米價日低,亦不缺米。

資本墾荒,則可依市場所需,種植其餘作物。

如今海貿發展,松江棉布暢銷,正缺棉花。

然而棉花價格不定,時高時低,非小農所能承受也。且不論種棉、保壤、摘棉,皆非小農力所能及之事。

資本則不然。

資本雄厚,則無懼破產之憂,今年種棉賠了,明年賺了,平均算下來,終究還是賺的。

承受得起。

而小農若是今年賠了,明年就算賺了,他也只能賣地求活,怎麼可能等到明年呢?

資本雄厚,就可以計算平均年收益。

而小農資本不足,是沒有資格計算平均年收益的。

哪怕小農清楚簡單的道理,一物若賤了,大家種的就少了,只要自己堅持種,肯定有值錢的那一天,到時候之前賠的就全賺回來了。

問題是,本朝小農,就算懂這個道理,卻也沒有能力參與其中。

他們考慮的,只能是今年會不會餓肚子。甚至今年棉花便宜,他們都沒有資格考慮,今年便宜明年豈不是貴?他們只能考慮,今年種棉花賠了,欠了一屁股債,趕緊賣地還錢或者借高利貸吧。

其利四:

陛下若定廢鹽興墾之意,則兩淮鹽商之資本,再無入場鹽業可能。

資本多無無鹽業可投,這些資本必要尋找出路。

或放高利貸、或買地、或典當,如此兼併必重。

若由資本興墾,則兩淮鹽商之資本,亦可入場。入場興墾,則投入買地的則少、兼併便輕。

看似興資本,實則保小農。

待兩淮興墾成功,墾荒資本所得之利,亦可投資於紡織、棉布、羊絨等。

工商興盛,則失地百姓有業可存,不爲流民,此即保社稷長久。

……以上鹽之弊、墾之利,臣已備述。

若陛下定廢鹽興墾之策,當行五年之計。

惟新元年,五月:改革鹽政,廢引興票。

惟新元年,六月:授予墾荒權,丈量圈地,先不動鹽場。吸引資本,承辦淮北曬鹽總公司。

惟新元年,十月:吸納資本,修徐州之海州交通,通水陸之途,爲運煤做準備。

惟新二年:改湘楚鹽區,歸川鹽、夔州鹽、淮北鹽所有。修淮河二期工程。淮北鹽場興曬鹽法,上蒸汽機提滷等,修海州港。

惟新三年:興川南井鹽、完三峽水道。修新海堤。

惟新四年:收湘楚鹽區,歸川鹽所有。淮北鹽入淮南,淮南棄鹽興墾。

惟新五年:丈量淮南荒田,頒佈特許圈地證,興辦墾殖公司,墾荒淮南,放開草場林場。

如此,五年後,兩淮之弊,儘可解也。新增賦稅,不下百萬。所納流民,不下三十萬。

臣期五年,爲陛下復兩淮之盛。

(本章完)

第850章 誤解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579章 廢物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第766章 荷蘭災難年(六)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421章 混亂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028章 割裂(六)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1079章 爭功(四)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681章 隱喻(下)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322章 五月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382章 春秋大夢第415章 願天下無有武穆三閭第421章 混亂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14章 江湖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936章 綁定(下)第423章 勸說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351章 舊相識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4章 衝突第939章 自覺(一)第846章 雙贏(上)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612章 搶人才第1324章 冒犯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323章 假公正第972章 割袍(下)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38章 扣個人質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139章 考察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1436章 分歧(二)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89章 條約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1054章 站臺第221章 先知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1435章 分歧(一)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320章 榮譽第817章 大事成矣(四)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39章 心思不純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298章 道德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