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蔚爲萬夫雄

“蒙司馬,你別看這縣名拗口,其實卻與汝祖上淵源。”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來自新秦中的張奮對蒙澤說起這城池的由來:“傳說軍司馬的祖上蒙將軍,奉秦始皇帝之命北伐匈奴,在此築城,開土動工前,用觚盛滿酒祭祀,這時一隻鶉鳥飛過來停在了觚上,於是根據這一瑞象,城建好後取名‘鶉觚’(chúngū)。”

而他對面的蒙澤哦了一聲,卻對這祖先的典故不感興趣,只坐在竈前烤火,頗爲煩悶,伸手掐着胳肢窩裡的小蟲兒,罵罵咧咧:

“再在這城裡枯守下去,我的甲冑,都要生蝨子了。”

且說秋天時,張純聽聞第五倫舉事,便跑到南方來表忠心,得了一個侯位,回到新秦中後,老張純又點了兒子張奮,去魏王身邊聽從調遣,相當於做人質,而蒙澤則奉命護送他南下。

二人與百多名士卒抵達北地時,正好趕上隴右勢力進攻原涉,只能跟着原大俠南逃,與耿弇匯合後,便一同守在鶉觚一帶。

但如今這冬日的小城上頭既無鶉鳥之瑞,連觚酒也喝不上,隴右騎兵截斷了他們與關中的道路,魏王認爲這種情況下給北地送糧純屬資敵,只讓他們堅持到春天。

敵情倒也沒有迫切到火燒眉毛的程度,鶉觚的北、東、南幾座縣城還控制在魏軍手中,擋住各方來敵,來自西邊的隴右兵上萬人,也在圍攻數日後乏糧,退回了安定郡。

按理說,耿弇只需要靜坐據守數縣,不要讓隴右全取蕭關道、北地郡即可,但此子不像魏王那般善“站”,生性好動。

“蒙司馬。”

耿國奉兄長之命,來喚蒙澤去軍議,這讓蒙澤受寵若驚,趕緊跟着抵達小邑中的一個窯洞裡,還沒鑽進去,就聽到被第五倫封爲“遊俠將軍”的原涉在與耿弇爭論。

“鶉觚、弋居、泥陽,還有南方的漆縣,幾座城互爲犄角,隴右兵在臘月不易攻城,只要守到開春,等魏王發兵來援即可,耿將軍何必冒險出擊呢?”

相比於在茂陵做大俠時的呼風喚雨,原涉如今已老了很多,對耿弇的冒險選擇,他是萬萬想不通的。

耿弇卻道:“當初原大俠行俠仗義之時,郡國諸豪及長安、五陵諸爲氣節者皆歸慕之,這是因爲原君能夠急人所急,能爲人之不能爲,敢爲人之不敢爲,是故關中矚目。”

“如今怎暮氣沉沉了?”

原涉頓時默然,他的志氣是如何一點點墜落的?還不是被王莽授予的二千石差事磨的!

從去年起,東方大亂,王莽開始病急亂投醫,讓諸王宗室多推薦人才,於是原涉就被薦了上去,王莽召見後,認爲他能得士效死,遂加以寬赦,讓他做北地大尹——王莽用人就是如此大膽。

但原涉雖也當過官,但過去不過是區區縣令,通吃黑白兩道沒問題,可要他管控碩大一個郡,遂有些捉襟見肘,很快被北地傅、甘二氏架空。

最初幾個月好歹能在西漢、魏王中間搖擺,同受兩國印綬,可當抉擇到來,原涉因與萬脩的關係,偏向投魏,但當地豪強心儀於隗氏承諾的好處,雙方混戰,他這外來強龍壓不住地頭蛇,遂一敗塗地。

一路退到這裡,舊部死傷慘重,原涉那點豪氣也全沒了,只想好好熬到開春,回茂陵做個富家翁去,這大亂世,不適合他。

可耿弇這二十一歲年輕人的心態,卻與他截然相反!

兩國交兵,爭奪的焦點就是蕭關道上這幾座城,要他坐等別人來救,簡直是奇恥大辱!

要做,就做那個能一舉扭轉戰局的人,耿弇認爲他已經看到了這可能,也有這能耐。

“隗氏就是欲圍攻我部,而誘魏王派兵來援,來一支打掉一支!”

綠漢的牽制還是有些用的,潼關、嶢關總得留兵守備,萬脩的主力在與隗囂隔着長安城對峙,第五倫在五陵也是以防禦爲主,等新募的兵卒、民夫訓練完畢後,開春再發動反攻。

第五倫不動如山,就是不上隴右的當,但耿弇卻不能那般悠閒。

“魏王不知,吾等收了太多投奔的殘兵和百姓,幾座城的糧食,恐怕撐不到開春。”

所以在糧食絕盡前,倒不如冒冒險。

“吾意已決,請原君與吾弟留守此城。”

“而我調一千精銳,帶五日干糧,輕裝出擊!”

耿弇定了調子,讓弟弟將蒙澤帶進來:“聽說你帶來的新秦中老卒,腳力都很好?能走山塬麼?”

蒙澤早就憋壞了,不止是這些天在鶉觚靜坐,還得算上過去幾年間,他們這些第五倫最初的舊部,被留在邊塞,如今重與魏王聯絡上時,驚覺他們已錯過了太多的仗和功勳,已然被邊緣化了!

其他人無所謂,蒙澤卻不甘心,久聞小耿將軍常能立功,此時頗有些激動,說道:“這地形,與新秦中也差不多,都是黃土塬和溝溝壑壑,吾等如履平地!”

……

當耿弇帶着蒙澤及精挑細選的一千兵卒,裹着厚厚的冬衣,不帶甲冑,或騎馬或步行,要離開鶉觚小城時,原涉還試圖對他進行最後的勸誡。

“臘月行軍,還要在山塬溝壑裡走兩百里山路,五天的乾糧可能撐不到將軍率部抵達汧縣(隴縣),將軍不怕士卒飢餓?”

耿弇已經考慮好了:“沿途有些山中里閭村社,因爲遠離要道,甚至不知漢、魏之爭,有的已是荒村,有的還有人家,每日住宿都有地方,該搶就搶該劫就劫,不至於沒吃的。”

原涉又勸:“前幾日大寒,隴右兵雖沒有兵臨城下,但斥候仍在附近遊弋,將軍一舉一動都在其眼中,若是被隴右發覺將軍意圖,銜尾追擊,將軍以寡敵衆,如何應對?”

耿弇自信滿滿:“我所挑的人,都是北方士卒,尤其是來自新秦中的百多人,人人能騎馬。泥陽、弋居之馬也盡數調來,能湊數百,騎兵倒是練不出來,騎馬步兵,足矣,換着騎乘,腳程不會比隴右騎從慢。”

原涉又道:“將軍所選路線,雖多是溪水溝壑,但最後一道,卻得翻越千山,當真能夠?”

“北方的山不比南方。”耿弇是找過嚮導詢問的:“那千山雖然東鄰岐岫,西接隴岡,長數百里,乃是涇渭分水嶺。但主脊坡度平緩,到時候將馱馬一棄,步行翻過去倒也不難。”

原涉還有最後一件擔心的事:“隴右此番傾巢而出,後方雖然空虛,但汧縣乃是隴關道要害之處,守軍不會少於數百,將軍以疲敝之兵抵達後,面對堅城,又要如何奪取?“

耿弇卻神秘地一笑:“我自有計較。”

末了他看向原涉:“原君考慮如此周全,不似豪俠,倒像個文官。”

“老了,老了。”原涉有些慚愧,與耿國在城頭目送耿弇與千餘人遠去,看着消失的身影,只感慨道:

“我原涉,只不過是民間里閭之雄。”

“但耿將軍,乃是軍中諸將中的豪俠,萬夫之雄也!”

……

在原涉面前,耿弇話語雖然說得輕鬆,但他也很清楚:“這一仗要能成,我扭轉戰局,居功至偉;若是不能,就是身敗名裂了。”

但這並不會妨礙他冒險,耿弇故意向東行進,一副要前往其他幾座縣城的架勢,來自安定的隴右軍得知這麼多兵卒撤走,定會加緊圍攻鶉觚,沒料到他居然想打他們大後方!

接下來,就是與時間賽跑了!

往東走了半天后,耿弇忽帶着人往西南折返,進入一條名叫“百里溪”的溝壑裡,月初的雪已經化了,只在塬上還堆積着些殘雪,他們迎着颯颯北風行進,鼻涕都凍在臉上。

路很難走,根本不是大隊人馬能行進的坦途,虧得這一路確實有不少里閭荒村可讓他們在晚上容身。

第二天,軍隊途經陰密(靈臺)縣邑,這個在山溝溝裡,遠離一切關隘要道的小縣城彷彿被人遺忘,既不屬西漢,也不屬魏,過去竟不曾有人來宣諭過,見耿弇軍路過,從縣令到百姓,只驚魂未定地看着他們。

耿弇卻是想起一首詩:“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當值殷商之世,西北戎狄屢犯豳地,古公亶父率姬姓周氏二千乘,循漆水逾大山,去到岐山腳下週原。”

“與今日吾等路線,卻是差不多。”

只是周人是在平原上遷徙,而他們則在人煙稀少的山坳溝壑裡行進,如此方能把避開隴右斥候耳目。

茫茫黃土高原之上,寒冬臘月,呵氣成霜,瑟瑟寒風猶如刀割。伴着腳下吱吱作響,被凍得梆硬的枯草被人腳馬蹄踩成了渣。

因爲馱馬不夠,還一路有損耗,仍有很多人得步行,今日輪到耿弇竟也帶頭走路,這讓叫苦後悔的人也沒了話說。

但耿弇從小過的是好日子,出行作戰基本都是車馬,不比苦出身的士卒。走着走着不太舒服,撐到下一個荒村時,脫了靴襪,發現他的腳趾已經擠出血泡,小腿也開始抽筋,疼得要命,但耿弇卻只咬着牙忍耐。

“耿將軍過去不怎麼走遠路啊。”蒙澤笑着說道,看得出來,耿弇是以爲靴墊墊得越多走起來就越舒服,結果造成靴子擠腳,血流不暢,加上猛一坐地,不抽筋纔怪,隨軍醫者給他按壓了半刻才緩過來。

同樣症狀的士卒可不少,好在可以換着騎馬,屁股磨破總比腳疼好多了,實在走不動掉隊的人,就留在當地待命。

第四天時下起了雪,白雪飄,寒風鳴,風越刮越大,雖有溝壑兩旁的山塬阻礙,但飄起的雪花還是直往士卒們袖口和領口裡鑽,不少人冷得直打哆嗦。

“把臉都側過去,不要正面朝風!”

耿弇這次倒是有經驗,竟還能在寒風中放聲而笑:“這風,這雪,比起塞北上谷來,差遠了!”

“不錯,相較於新秦中,這點小雪算什麼?”蒙澤在後應和,橫着身子挪到了山後無風的地方休憩。

如此一路減員,艱難走到第四天時,東西走向,綿延數百里的千山山脈就在眼前。

這山塬不算很高,坡度平緩,但馬匹是萬萬上不去的,這也是隴右騎兵不會來的地方。

“棄馬,翻過去!”

耿弇倒是活學活用,將來歙的招數學來,騎馬步兵將馬一扔,就無處去不得。

他手腳並用,帶頭往塬上爬去,仰頭看着頂上,祈求千萬不要有敵軍伏兵出現!否則就得全軍覆沒了!

荒溝加上昨日下雪,隴右軍不知是沒追上,還是壓根沒注意到,這支軍隊竟悄無聲息從他們兩軍中間、本不是行軍要道的地方穿插而入,就這樣進入了空虛的後方。

翻上千山頂上的平塬,耿弇走到邊緣,遠近天地、丘陵、溝壑、城郭、田野都一片白。不少士卒患了雪盲症,眼睛有些乾澀,看不清東西,倒是蒙澤教了他一個第五倫當年傳授的辦法:用黑土將眼睛以下鼻部等塗黑。

看了一會,耿弇的手指向二十餘里丘塬外的一個小黑點。

“那就是汧縣(今隴縣)!”

他們花了四天半,走了兩百多裡,翻溝越嶺,從蕭關道跑到了隴關道。汧縣以西,就是巍峨的隴山,隴關則在山的那頭,那就不是能趁虛而入的地方了。

士卒已經頗爲疲敝,幾乎挪不動腿了,接下來還有一場攻城戰麼?

“將旗幟打出來!”

隨着耿弇的一聲令下,一面旗幟在颯颯寒風中舒展而開。

那是一面紅旗,上面繡着一個“漢”字!

“都記住了,吾等不是來偷來襲的魏軍。”

“而是從自西向東,趕赴前線馳援的隴右西漢軍!”

第32章 馳名雙標第466章 人與人是不同的第400章 東頭一個漢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467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24章 四殺第317章 懷哉第2章 改名狂魔第166章 前浪後浪第556章 窺天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537章 暴力第362章 打虎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327章 離譜第208章 換家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526章 天命之子第261章 西漢第438章 涼州大馬第32章 馳名雙標第31章 西蜀子云亭第403章 易姓第630章 臉都不要了!第581章 騎步第589章 忠誠!第175章 大腿第459章 體面第536章 好人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236章 斧鉞!第642章 三國第298章 不破不立第290章 會師第482章 有的人活着第235章 莫須有第554章 荊襄第39章 用愛發電第623章 山高第302章 破釜第514章 鐐銬第287章 甕中捉鱉第634章 要多想第550章 我們聯合第645章 傳統藝能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97章 大意了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402章 飯稻羹魚第58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189章 亂殺第144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455章 孤膽第253章 隕石第176章 加戲第557章 還鄉第551章 戰爭使者第653章 砍頭第252章 國家怎麼成了這個樣子第535章 鼎足第345章 突騎第358章 好消息第436章 軟柿子第101章 開局一張嘴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347章 衝就完事了第645章 傳統藝能第657章 彼月而食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346章 貴賤第388章 巨人第690章 “隕石”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337章 真香第493章 預判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575章 繩結第83章 砰!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608章 養蠱第664章 刺馬第93章 橫刀立馬第154章 折肱第95章 那沒事了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207章 紅白黃第61章 名單第128章 護官符第195章 將軍第491章 立國第516章 野獸第497章 中心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