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再次出航

金無恙處理完自己家裡的事情後已經到了三月底,徐致遠託人告訴他新的出航季節到了,現在出發等到了南海正好是東南季風,金無恙將自己的農場委託給潘坤之後立馬去了船隊報到。

他到達海關大樓的時候王仁東也在,幾人寒暄了幾句,王仁東手裡拿着最新統計出來的物料單子正在吩咐徐致遠。

“這裡邊不少東西你回來的時候正好路過巴達維亞,到那裡去購買,比如硫磺、稻米、印度棉布、烈酒等等,另外我還有幾份合同需要和雷尼爾茲籤一下。去了大陸後,這次還需要和葡萄牙人接觸,我們也需要葡萄牙人的一些幫助。”王仁東將幾件要緊的事情交代了又交代,徐致遠在一邊忙點頭。

王仁東走後,徐致遠帶着金無恙到了海關大樓的三樓,這棟大樓是磚木混合建築物,上次帶回來的燒窯工已經能燒出紅磚了,不過由於還是採用的17世紀的技術,產量提不上去,技術支持部正在研究輪窯的技術,等產量上去後大部分建築都要換成磚木結構。

金無恙還是第一次從這個角度看悉尼港,三艘笛型船就停在正前方,港口裡有不少三角帆小船,這些都是那些荷蘭漁民的船隻,他們在近海捕魚,幾乎供應了整個委員會的蛋白質攝入,海鷗跟着小船到處亂飛,悉尼港已經頗具有一個繁華港口的潛質了。

碼頭上十幾個工人正在往船上搬木箱,木箱裡除了一些高腳杯之外,大部分都是袋鼠及鱷魚皮具、鴯鶓蛋等等,現在委員會能出口創匯的產品很少。不管怎麼說,這些小玩意兒能補貼一些是一些吧。

徐致遠把屬於金無恙的箱子從房間裡提了出來,這裡邊是手槍防彈衣等現代物資,每次出航回來都要上交封存的,兩人檢查了一下裝備便在海關登記上了船。

此次北上的仍然是三艘笛型船,其他幾艘福船走不了這麼遠的航路,仍然安排在悉尼、巴達維亞一線。金無恙登船的時候發現水手們正在往桅杆上掛旗,旗幟明黃底色,下邊是海水江崖紋,波浪上是日月光芒標誌。

“老徐,這是咱們的旗啊?有什麼說法嗎?”金無恙指着桅杆上的旗問道。

“是的,委員會剛確定下來,現在所有東西都在一步步走向正規,跟荷蘭人、葡萄牙人打交道不弄面旗不方便,這旗是委員會擬定的,上邊日月光輝是這個時代中國人出海的旗幟,某種意義上代表了大明,咱們作爲大明澳洲宣慰司,這個標誌肯定是要加上的,海浪麼代表咱們對海洋的重視。”徐致遠邊整理航海日誌邊說。

不過別說船隊現在還挺像模像樣的,所有水手都換上了白色的水手服,當然我專指“澤蘭”號上的水手,至於“永福”和“永昌”號,白牙跟劉三自己都歪戴着帽子,敞着領口,還能指望着他們的手下好到哪裡去,不過現在海軍還沒有建設,等海軍開始正式整訓的時候,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三艘船按照已經跑過不知多少遍的航路一直向北,三個星期不到就到了巴達維亞。徐致遠一行入了港之後並有先去拜會總督,而是直奔城外的難民營,這裡當時走的時候只是臨時建設,難民容量不是很大,這次過來需要增加防疫、安保等設施,宿舍和場地也需要擴充。

當時留在這裡的負責人是陳偲手下的一名安保隊員,名叫于飛,這個人三十幾歲,是個退役軍官,由於做事果斷有主見,便被委任到巴達維亞負責難民營的建設,雖然難民營規模比不上雷州的那個,但是整個委員會在外的基地只有雷州和這裡,想想上邊對他還是很倚重的。

這些安保隊員過去都和徐致遠、金無恙等人一起戰鬥過,基本上是熟門熟路,于飛一聽說國內來人了,立馬丟下手中的工作僱了輛馬車將兩人接到辦公處。

現在整個難民營裡空落落的,不過倒有不少外國人,日本人徐致遠是知道的,估計還是流浪到此的切支丹,于飛見兩人心中疑惑便主動解答到:“難民營空着就是浪費,趁着你們運送的空窗期招了一些武士、流落至此的歐洲僱傭兵。當然我還收了一些戰俘,這些戰俘不用花錢,荷蘭人甚至還倒貼。”

“這是怎麼回事?荷蘭人啥時候變菩薩做善事了?”徐致遠笑了笑。

于飛湊到徐致遠耳邊,“這些都是荷蘭人抓的俘虜,不全是海盜,不少甚至是各國東印度公司的正式僱員,這幫人放肯定是不能放,按照規矩又不能處死,以前荷蘭人都是將他們流放到海上的荒島,現在送給我們,在澳洲也不啻於流放了,荷蘭人省了一批運費,還節省了運力,就把這筆錢補貼給了我們。”

“這到是個不錯的生意,他們都是絕好的水手,不過惡棍也很多,管理起來不太方便啊。”徐致遠搖了搖頭,“裡面的人要甄別,背景清白的送回悉尼,作惡多端的還給荷蘭人吧。”

于飛見徐致遠有點意見,連忙說道:“徐船長,委員會提倡發展私營業務,這些人委員會不要,那就給我吧。你回去後幫我跟委員會打個報告,我想建個僱傭兵公司,有些髒活兒黑活兒總得有人去幹。”

金無恙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沒想到自己膽子這麼小,現在委員會的地盤上已經出現了義和的勞務公司,現在又要建僱傭兵公司,以後是不是可以跟老許搞個藥物出口公司,專門賣給英國人的那種。

徐致遠一臉思索着,“我覺得這個計劃可行,會極力幫你爭取的,但是有個條件,委員會也得參股,股份不少於51%,這樣才能避免發生脫離控制的事,運作必須在可控範圍內,只有這樣通過的機率從纔會大很多。”

“我完全同意,我就是想過冒險的生活,最後讓我管理企業就行了。”于飛很誠懇地對徐致遠講,況且創立這家公司他也拿不出這麼多資金。

幾人就這個問題詳細討論了一番,又查了難民營這幾個月的項目,于飛的業務能力完全無可挑剔,利用荷蘭人的流放補貼,難民營在這幾個月裡竟然做到了收支平衡,徐致遠不禁對他高看了幾分。

“于飛,委員會打算對巴達維亞難民營進行擴建,另外本次我們還要去跟葡萄牙人打交道,爭取能在東帝汶再建一箇中轉站,你在這邊工作這麼長時間,對東南亞的形式比我們瞭解的多,你回去做個報告給我們,要是做的好的話,我就保舉你做兩個站的負責人了。”徐致遠給他畫了個大餅。于飛卻心動不已,以後自己明面上是東南亞難民營營長,暗地裡是僱傭兵大老闆,人生還有比這個刺激的嗎?

徐致遠還有一些任務需要交代給於飛,“現階段你有個任務,在附近再擴建一批倉庫,我們想在這裡見一個貨站,主要收購島上的硫磺,也負責咱們貨物的統購統銷,以後會派一個助手給你,只是前期還得你自己來。”

于飛忽然想起個事情,“徐船長,其實我覺得馬尼拉的貨物更多,他們在美洲的殖民地更大,寶船回去的時候也會經過這裡,咱們雖然已經和荷蘭人結盟,當然以後還會跟他們另外的敵人葡萄牙人打交道,但是咱們可以找個代理呀,附近很多華人小海盜都可以利用。”

“找代理可以,但是千萬不能自己出面,我不希望荷蘭人和葡萄牙人對我們之間的關係產生誤解,和西班牙交易主要集中在引進物種,比如橡膠樹、金雞納樹、巴沙木,羊駝等等,這些都是好東西。我們本來此次北上也有擴大交往面的想法,你這邊要是有資源的話可以先坐起來。”

就在他們說話間,幾個日本人從旁邊走過,見到營主連忙鞠躬致意,現在東南亞的日本人社區當中都在流傳說只要去巴達維亞,就有人願意接納他們、平等對待他們,最近幾個月便不斷有人主動找到難民營,要求移民到澳洲宣慰司轄區。

“現在營裡還有多少可以直接武裝的兵員?我們這次去大陸給陳偲得補充補充了,上次給他留的一千人大部分都是新兵,不帶點老兵過去估計他要罵死我了,他現在怕是龜縮在雷州吧,三藩很快就會進攻南寧雷州,陳偲可不能出事啊。”徐致遠擔心地說道,自從他們回到悉尼後,中間就只有過一次消息,還是荷蘭人帶過來的,現在具體情況怎麼樣根本不知道。

于飛找來了登記表,現在營中還有兩百多可觀的戰鬥力,大部分都是切支丹武士,他最近並沒有刻意招募過僱傭兵。

“其實沒必要多擔心,我雖然和偲哥沒直接接觸,但是已經幫雷州難民營準備過好幾次物資了,他那邊需求量還挺大的,看樣子發展地還行。”于飛告訴徐致遠,這當中甚至有不少火藥等軍用物資。

“武器補充上還得找荷蘭人買啊,就等咱們武器可以自產的那一天了,什麼事都靠別人真不方便。”徐致遠把單子收了起來,也不知道這次荷蘭佬會提出什麼要求。

第三百四十六章 霹靂國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血色國書第一百八十六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屠龍飯店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起風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使琉球第五十七章 恢復邦交第七十三章 探礦第三百零七章 製作沙盤第十六章 秘密會議第三百五十三章 錫蘭第二百九十五章 女奴還是妻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蒸汽之路第八章 戰後分配第一百一十九章 琉球使臣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陳合流第一百六十二章 留澳幼童(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返回悉尼第一百五十九章 留澳幼童(一)第三百零七章 製作沙盤第二百一十一章 海上劫殺第二百五十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五十五章 科羅曼德爾印度商會第三章 首次接觸第二百三十二章 什麼都好談第一百三十六章 國王的價格第一百五十五章 元旦日第七十三章 探礦第一百五十二章《步兵條例》(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死跑龍套的第二百九十四章 潘坤的苦惱第一百四十三章 線索(一)第七十四章 臥龍崗煤礦第三百四十七章 和親第十二章 第二次聯合探索第九十九章 東南亞泥潭(十)第九十八章 東南亞泥潭(九)第五十四章 醫藥問題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冕典禮(二)第二章 霧夜小鎮第二百就是一章 老夫少妻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勤署競標會第四十七章 墨爾本往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三百三十九章 秉燭夜談第七十九章 他們的國王第二百八十八章 寶地第二百七十九章 婆龍精第三百五十八章 賭徒第十七章 巴蘭加魯第二百四十一章 庫馬內訌第三百章 婚姻大事第九十六章 東南亞泥潭(七)第二百零三章 曾家煙鬼第二百一十九章 鄭軍之困第二百零五章 澳洲神探第一百五十三章 後勤部拆分第十四章 歡迎來到17世紀第七章 剿滅阿奇博德第一百三十五章 病情第二百八十四章 潘家角的三和大神第二百二十一章 瓊州間諜網第二章 霧夜小鎮第五十六章 風波第四十六章 返航第三十二章 黃金海岸第一百八十二章 跳虎將軍第五十八章 農業與製藥第三百一十七章 黃磷霍爾火箭第三十七章 戰果第一百五十七章 督軍院工作會議(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葡萄牙的苦難第二百二十章 十字路口第二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十七章 巴蘭加魯第二百六十八章 曾經當過大明的狗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政府建制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倫坡第二百零一章 被驅逐的小貝克第二百五十二章 林宇相親第二百零八章 瓊州的準備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後審判(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蒸汽之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友邦驚詫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八十章 薩摩倭與澳洲倭第七十五章 鐵山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使琉球第二百三十八章 直指廈門第八十八章 造槍專家第二十四章 面見總督第三百四十章 河仙鎮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院見聞(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老瘸子的回憶第三百零三章 老兵油子第十一章 菲利普島第一百零一章 亞奇反叛第四十七章 墨爾本往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