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測量課

黃山坐在桌子前抓耳撓腮,張煌言跟張名振坐在他一左一右。

“黃兄你看,這是個拋物線,咱們四磅炮、六磅炮等等不同的炮彈有不同的拋物線的……”張煌言拿出一張表格,“拋物線的測定都在這個表格上,你找到對應的六磅炮。”

黃山用鉛筆沿着六磅炮畫了一條橫線,“然後呢?”

“然後咱們看橫軸,橫軸是距離,豎軸是角度,假設咱們炮兵距離敵軍三裡地,三裡下邊對應的角度就是25度,所以炮兵炮口就應該擡25度。”

“這跟三角函數有什麼關係”黃山放下筆。

張名振搖了搖頭,“沒關係,因爲澳洲人已經幫你算好了。”

黃山把筆一摔,“有表還做啥算數啊!不做了不做了。”

張煌言笑道,“其他人也沒好到哪裡去,就施秀才還稍微能跟得上。”

黃山轉過身來,“那以後咱們炮兵豈不是要招賬房先生跟秀才我就覺得這張表,咱們那些打漁的大老粗也看不懂啊。”

“確實是這樣,秀才倒不至於,但至少要識字,還要粗通數理,光讀死書的酸子也不行的。”

張名振站了起來,“大家也累了,咱們出去走走吧,正好出去看看六到十組今天在幹啥。”

黃山揉了揉眼睛,“走吧,聽說今天是參謀跟幕僚的必修課,做地形沙盤,咱們沒有這門課。”

“澳洲人的沙盤我倒是見過。”張煌言回憶起自己在瓊州見到過的情景,金無恙的大辦公室中央就有一個,他曾經仔細地看了一下,大體上跟自己的認知相符合,但他不信澳洲人能做到百分百還原,畢竟在地圖都虛畫的時代,你要說服一個古人地圖地形可以按比例放大縮小几乎不可能。

黃山合上作業本,三人一同走到屋外,沙盤製作老師待的地方有一個幾十米高的小山坡,此處給學員們練習如何測量等高線,繼而製作沙盤。

“沙盤製作的前提就是要繪製等高線圖,你怎麼繪製呢,肯定不能憑空想象,地形地貌都是我們測繪人員一腳一腳走出來的。”講解老師正是原勘探專家老陸的嫡傳弟子李國饒,他身穿廣西山民的服裝,身邊所有的學生也都做邊民打扮。

黃山三人悄悄坐到了外圍,跟李國饒點頭打了個招呼。

“按照討逆軍的正式課程,咱們一開始要學的其實是民俗與民風,你們將來跟滿清作戰,肯定會深入敵後測量地形,在敵後工作,口音不對,飲食習慣不對,這些都可能造成測量失敗,甚至被敵軍俘虜,因此爲了方便大家以後的工作,我先教大家一個簡易的方法,以後貴軍可以發動敵後反清志士進行測量。”

www_ттκan_¢ ○

大家笑了起來,怪不得上這門課還得穿奇怪的衣服。

李國饒命人拿來兩根筆直的竹竿,約莫一米五左右的長度,兩個半圓尺,三根繩子,一根五米長度,另外兩根稍短,最後還有兩個小秤砣。

“來,你們兩個過來幫我一下。”李國饒拿起兩個半圓尺,“你們把短細繩從半圓尺中間的孔穿過去,將這一段打死結。”

兩個學員比照着老師的方法,將半圓尺繫好固定在長繩子上,然後將兩枚秤砣吊在半圓尺的中央。

“好了,接下來要把長繩的兩端系在兩根竹竿的距離頂端15釐米左右的凹槽內,大家切記,這個繩子一定要繃緊,否則測量出來的結果會有偏差。”李國饒把杆子頭遞給學員們一個個傳閱。

黃山把杆子拿到手裡,“小小的物件還挺別緻的。”

張煌言跟張名振兩人捏着鬍子,“竹竿、秤砣跟繩子都是民人常用之物,如果再化妝成木匠,連半圓尺都好解釋了。”

等簡易測量儀又回到李國饒手中後,他拍了拍手,“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物件怎麼測量等高線。兩位張師傅,你們倆過來做個示範如何”

“我們”張煌言指着自己的鼻子,“我還是看着學吧。”

“過來嘛,我聽學員們說你倆算數學的很好,半圓尺應該很熟悉。”

二張也不再推辭,李國饒把兩根竹竿交到兩人手中,他把住其中一根,找到山坡上的一個點,“這個點就是咱們測量的基準點,在這個點,你要用羅盤確認好自己的南北方位,竹竿一定是要跟咱們的鉛擺垂直。”

張煌言佇立在自己的點上,將竹竿豎好後拿出羅盤,“一號基準點確認完畢。”

李國饒在一張大圖紙上點了一個基準點,“現在請張名振先生將竹竿向後拉,直到細線繃直,站在原地尋找一個位置,這個位置就在你兩個鉛擺都指示在半圓尺的90度位置上。”

張名振按照指示,在地上一點一點地挪,不一會兒這個位置就找到了,“二號點確認完畢,在一號點62度方向。”

“二號點確認方位角,張煌言先生,你現在按照我對張名振先生說的方法,依葫蘆畫瓢,確認三號點。”

二張越來越熟悉,基本確認一個點差不多用時一分鐘左右,這樣看來,測量一個南方山頭差不多十天左右就夠了,如果人手比較多,可以同時對多個山頭進行測量,速度還是很可觀的。

李國饒按照二張的報點在紙上畫圖,“咱們在畫等高線圖的時候,要本着大彎就勢,小彎取直的原則,進行適當的調整,連線要圓滑豐滿,不要太曲折,否則後邊製作沙盤會很困難。”

“報告教官,一圈已經測量完了。”張煌言將兩根竹竿抱在手中,“接下去是不是去測另一個山頭”

“咱們還沒完呢。”李國饒笑道,“等高線哪有一條線就好的,我們設計上高距是十米,你們就要再爬十米的高度,再測量一圈,如此往復,直到山頂。”

李國饒拿了個石灰罐,在剛剛戳下去的洞裡做標記,防止第二道線串線,“大家記住,在野外作業,有些地方比較陡峭,或者人沒法攀爬,可以適當拉寬行距。”

學員們手裡拿着筆記,將關鍵點一一記下,跟李國饒想的相反,學員對這繁瑣的測量過程並不牴觸,因爲原本山川理勢只能朝廷出人堪輿,跟曆法一樣是天下禁術,沒想到澳洲人連這種學問都教,哪有不好好學的道理

第二百七十二章 巴城暴亂(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十五章 聯合審判第五十四章 醫藥問題第一百八十七章 轟炸氣球第一百六十二章 留澳幼童(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演習前的準備第二百九十八章 女賢達的擔當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冕典禮(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平等派的秘密第二百七十七章 咖啡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勤署競標會第二百六十一章 初窺巴達維亞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山集結號第五十二章 新的規劃第三百四十五章 霹靂剪影第八十九章 工業收尾第三百四十三章 馬六甲第七十七章 鍊鋼實驗第三百一十四章 華納姐妹娛樂公司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燒吉打(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兵敗馬蹄山第二百零九章 悲慘的安南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捕鯨記(一)第十三章 不期而遇的戰鬥第三十五章 遭遇戰(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阿奇博德往事(三)番外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見馬進寶第十五章 聯合審判第一百九十一章 澳洲賜宴第二百零八章 瓊州的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奄美島陰謀第一百八十七章 轟炸氣球第二十二章 使團出航第三百二十三章 準備出發第八十七章 會師大分水嶺第二百九十六章 調查大酋第一百三十五章 病情第三百四十八章 火燒吉打第二百一十一章 海上劫殺第二百四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六十三章 澳門之行第六十九章 收編杜永和第三百四十八章 火燒吉打南渡記之澡堂軼事第四章 聯合小隊第二百四十章 碉樓攻防戰第六十七章 費蘇沙的算盤第二十一章 荷蘭人見聞第十八章 同牀異夢第二百九十六章 調查大酋第四十四章 皇家橡樹第三百一十七章 黃磷霍爾火箭第二百零七章 瓊州來人第一百五十二章《步兵條例》(一)第一百一十章 費爾南德斯之死第三十八章 冊封第三十五章 遭遇戰(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兵營第三百一十五章 蒸汽之路第二百四十一章 庫馬內訌第一百三十二章 平等派的訴求第一百四十四章 諾伍德第三百四十四章 霹靂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清兵來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返回悉尼第六十八章 變數第一百九十章 賞櫻之約第一百六十九章 捕鯨記(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勤署競標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跳虎將軍第二十七章 招募第二百二十五章 炮決第二百八十五章 蒸汽紡織廠第三百一十二章 老瘸子的回憶第二百零九章 悲慘的安南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馬蹄山驚蟄第一百二十章 新聞發佈會(一)第三百五十章 異地建國第十二章 第二次聯合探索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後審判(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阿奇博德漂流記(一)番外第一百六十八章 黃佩琪和朱喬治第三百五十章 異地建國第十章 戰後小鎮第一百六十二章 留澳幼童(四)第五十九章 再次出航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七十四章 臥龍崗煤礦第二百三十三章 浙閩總督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奇博德往事(二)番外第二百四十三章 做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查理的新世界第二百七十四章 親王作保第二百七十八章 賭城帝汶第三百五十三章 錫蘭第五十八章 農業與製藥第二百九十五章 女奴還是妻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海上劫殺第一百零二章 阮福春的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