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皇后並稱二聖
武則天如願以償當上皇后,統領後宮,母儀天下,這是一個女人能夠達到的最高地位和榮譽。這個時候,武則天還沒有當皇帝的野心。後來,李治有病,讓武則天幫助處理朝政,她便由後宮走向前臺。武則天精明能幹,處事果斷,成爲李治的重要助手,很快與皇帝並駕齊驅,被人們稱作二聖。
兩唐書記載,李治排擠掉關隴貴族集團之後,自己獨攬大權,還是有一番作爲的。他派兵滅掉西突厥,鞏固了朝廷對西域各國的統治。隨後,又滅掉百濟,俘虜了百濟國王及大臣五十八人,開疆拓土。李治還頒佈了《建東都詔》,改洛陽爲東都,從此唐朝正式實行兩京制。
正當李治大顯身手的時候,卻不幸患上了風眩症,經常頭暈目眩,身熱多汗,胸悶氣短,有時還半身麻痹癱瘓,嚴重影響了他處理政務。這個病雖然不至於危及生命,但很難除根,李治久治不愈,十分痛苦。
武則天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精通文史,胸有謀略,又在宮中多年,經驗豐富,此時三十六七歲,精力充沛,她開始幫助李治處理一些公文。武則天處理得恰到好處,減輕了李治很多工作量,李治很滿意。後來,李治索性把百官上奏的表章,都交給武則天處理,由她決斷批覆。
這樣,武則天從公元660年以後,逐漸參與朝政。她起初在幕後,代替李治批覆奏章,爲李治施政出些主意,後來乾脆走到前臺,與大臣們一起商討國家大事。武則天思路敏捷,見識超羣,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表現出一位政治家的才幹。大臣們對她越來越信服,李治爲有這樣一位能幹的老婆感到自豪,鼓勵武則天放手去幹。
武則天參政以後,對天下大事更加關注,對治國理政有了比較全面的想法,於是,她寫出了《建言十二事》。主要內容有:一是把農業放在首位,勸農桑,輕徭役,減輕民衆負擔;二是免除長安及附近地區的徭役,以確保京城穩固;三是停止軍事行動,以道德教化天下;四是減少商業和手工業活動;五是省功費力役;六是廣開言路;七是杜絕讒言;八是推廣老子的道家思想;九是改變守父孝三年、母孝一年的做法,父孝、母孝均爲三年;十是過去的勳官不再追核;十一是京官八品以上增加俸祿;十二是唯才使用官員。
武則天的《建言十二事》,實際上是強國富民的十二條政策,對普通百姓和中下級官員十分有利。李治頒佈詔書,在全國推行,得到民衆擁護。老百姓也都知道了武則天的大名,紛紛予以讚揚。
唐朝國力日盛,東方的高句麗卻發生內亂,國力衰弱,李治想乘機吞併高句麗,實現父親李世民沒有完成的願望,而且想要御駕親征,建立功業。武則天贊成征討高句麗,但反對李治親征,認爲他不懂軍事,身體又不好,去了也是累贅。最終,朝廷任命李勣爲統帥,全權指揮戰事。李勣不負衆望,很快滅掉了高句麗。
在李治統治下,唐朝國泰民安。武則天建議,去泰山封禪,李治聽從了。公元665年,李治率文武百官,武則天率內外命婦,還有一些少數民族首領跟隨,車乘連綿數百里,浩浩蕩蕩奔赴泰山。這次封禪活動,由李治、武則天兩人共同主持。武則天的地位愈加提高。
公元672年,武則天拿出兩萬貫私房錢,命人根據自己的形象,在洛陽龍門石窟雕刻了盧舍那大佛。龍門石窟最早開鑿於北魏,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幾個朝代,到唐朝時,已經形成了較大規模。盧舍那大佛,是釋迦牟尼的報身佛。
武則天自己花錢雕刻的這尊盧舍那大佛,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這尊佛,是按照武則天的模樣雕刻的,面部豐滿圓潤,雙眉彎如新月,高直的鼻樑,小小的嘴巴,一雙秀目,微微凝視下方,露出祥和的笑意,宛如一位睿智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武則天雕刻了這尊大佛,等於給自己做了廣告,使她譽滿天下。
唐朝在建立之初,主要是信奉道教,因爲道教的始祖,名叫李耳,字聃。李耳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道教創立時,尊李耳爲始祖。唐朝皇帝也姓李,便追認李耳爲李姓始祖。後來,在武則天執政時期,就改爲主要信奉佛教了。
武則天參預朝政時間一長,逐漸滋生了權力慾,對朝廷事務很感興趣,喜歡居高臨下、發號施令的感覺。她性情剛毅,殺伐果斷,處理問題乾脆利索,明顯比有病的李治強得多。武則天又會籠絡人心,許多人樂於爲她效力。幾年下來,武則天在朝中威望逐日提高,並且培植了一批親信,朝廷大權逐步轉移到武則天的手裡。
李治並不是平庸之人,看到這種情況,感到皇權受到威脅,擔心日後會出問題,於是產生了廢后的想法。李治把宰相上官儀召來,與他商議。上官儀說:“皇后獨斷專行,恣意行事,朝野上下已失人望,應當廢黜她。”李治便讓上官儀起草詔書。
這個時候的武則天,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勢力,想要廢黜她,沒那麼容易。在李治身邊服侍的,多數是武則天的親信和眼線,李治的一舉一動,都在武則天的掌控之中。李治與上官儀剛一密謀廢后,侍臣就跑着去報告了武則天。
武則天一聽,怒火中燒,立即找到李治,劈頭一頓訓斥,說自己這些年來辛辛苦苦,全是爲了皇上,皇上怎麼能不顧情誼,恩將仇報呢?說得李治理曲詞窮,無言以對。李治心裡也明白,武則天勢力坐大,廢后已不可能了,他自己又病體纏身,無能爲力了。李治只好找了個替罪羊,說是上官儀的主意。
武則天恨上了上官儀,不久,她指使親信,誣告上官儀謀反。武則天藉機將上官儀和他的兒子一同處死,還牽連處罰了李治的長子李忠和朝中一批大臣。從此以後,李治大權旁落,武則天完全掌握了朝廷。
公元674年,李治改稱爲天皇,武則天改稱爲天后,形成了二聖並立。不過,所有的人都知道,天皇只是擺設,是傀儡;天后掌握着實權,纔是真正的統治者。
這個時候的武則天,已經由權力慾上升爲野心了,她要向着更高的目標,繼續努力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