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章 益州牧劉表

Ps:感謝新朋友暈無聊看書之人昨日打賞本書一百起點幣。

第一卷和第二卷已修改,新瓶裝舊酒!

謝謝朋友們的關注和支持。

--------

“微臣認爲刺史權力過小,各郡太守各自爲戰,故遲遲不能平息叛亂!微臣奏請皇上改刺史爲州牧,選派朝中賢良的大臣出任州牧,讓州牧統領州郡兵馬,調動全州的糧草輜重,蟻賊不日可滅,爲皇上分憂解難。”

史書記載,就是因爲太常劉焉奏請朝廷變刺史爲州牧,讓州牧掌握了一州軍政大權,短期看能起到了平息叛亂的目的,結果和拜王封侯差不多,埋下了禍根,才導致皇權旁落,割據一方,導致大漢國四分五裂!劉焉也許出發點是好的!劉宏當時沒有想到後果,難道朝中大臣們沒有反對?這朝堂之上都是大漢的精英,人才濟濟!

“奏稟皇上,微臣認爲太常大人言之有理!”宗正劉表也出列奏道。

叔父也想出京,當個州牧?

“微臣奏稟皇上,這萬萬不可!州牧權力太大,一旦失去控制,後果不堪設想。”太尉馬日磾看到了後果,率先反對。

“啓奏皇上,微臣認爲太尉大人言之有理。”尚書令盧植出列奏道,一臉嚴峻,一年半不見,發須全白,在後方不見得輕鬆,肯定比在前線的皇甫嵩和朱儁老得快!

“啓奏皇上,太常大人說得有理,改刺史爲州牧,讓州牧調動全州兵馬,不光可以迅速平息叛亂,還能節省朝廷錢糧。”

大將軍何進每天爲各個戰場籌措錢糧輜重傷透了腦筋。

“劉愛卿有何高見?”劉宏朝劉靖問道,衆人的眼光全集中在他身上。

“奏稟皇上,太常大人、太尉大人和大將軍說得都有道理!”劉靖停頓一下,發現衆人一臉好奇?

“兵書雲:兵貴神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州牧大人能迅速調動各郡兵馬,聚集糧草輜重,舉全州之力短時間內把叛亂扼殺在搖籃之中,能大大減少錢糧消耗和防止流民出現。”

劉焉、劉表和何進等連連點頭,馬日磾和盧植等面露不悅。

“但微臣也認爲,州牧大人權力過大也會造成地方割據,朝廷權力旁落,弄不好對大漢國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馬日磾和盧植等連連點頭。

“那劉愛卿的意見?”劉宏聽懂了。

“依微臣之見,叛亂之時,拜刺史爲州牧,掌握一州軍政大權!叛亂平息,改州牧爲刺史,各郡兵馬受太守指揮,由刺史監督!”

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會導致權利膨脹,腐敗和亡國應運而生!

“劉愛卿言之有理!准奏!”劉宏不假思索。

“皇上英明!”衆大臣面容舒展,對劉靖投來讚許的目光,那意思就是劉靖不是一介武夫!

“劉愛卿對益州叛亂有何高見?”劉宏來了勁!

沉默是金!劉靖對國家大事儘量少發表意見,免得成了衆矢之的!劉宏問起來,不能不答。

“依微臣之見,幾萬益州蟻賊並不可怕!皇上派南部校尉(華雄)和三輔兵馬分別從陳倉道和子午道進入漢中,配合蘇(固)太守堅守漢中,擋住叛逆北上。然後再派一名清廉有威望的大臣出任益州牧,統領益州各郡兵馬,從南北兩面夾擊蟻賊,不出三個月,蟻賊內部必亂,賊首馬相離死期不遠!”

不是信口開河!史書記載,馬相在成都稱帝后,手下張魯和張脩紛紛率部離開馬相和趙祗,益州牧劉焉帶着益州前從事賈龍,聯絡各郡豪門鄉紳,分化了馬相和張魯,幾個月不到就殺死了馬相和趙祗,平息了益州叛亂。劉焉再派張魯殺死了蘇固,張魯佔據漢中,自稱漢中王,導致益州和朝廷脫離了關係,劉焉的兒子劉璋得以割據益州。

如今又有南部校尉和三輔兵馬相助,馬相翻不起大浪,也阻止了張魯佔據漢中。朝廷會不會派劉焉前往?他會不會割據一方?不歸劉靖管!

“那愛卿舉薦何人前往?”這不是把劉靖往火堆裡推嗎?他願意舉薦叔父劉表?你能答應嗎?

“奏稟皇上,微臣常年在外征戰,對朝中各位大人不是十分了解,一切由皇上做主!微臣願意爲皇上收復北方失地,駐守邊疆。”

舉薦了這個,就得罪了那個;舉薦的人割據益州,劉靖吃不了兜着走!言多必失!

“各位愛卿,誰願意前往?”劉宏看劉靖不表態,直接問了起來。

“奏稟皇上,微臣願往!”劉表率先站了出來,劉焉面色一暗。

“准奏!傳旨:拜劉表爲益州牧,即刻前往益州平叛。”劉宏一口應允,他大概早就意識到朝堂之上,外戚、中官和士人權力過大,皇權旁落,自己說的話常常有人反對!早就希望宗室多掌握點實權,劉虞出任了幽州牧,劉靖這個水貨宗室也掌控大漢最強的兵馬,再加上劉表出任益州牧(富庶之地,朝廷的糧倉和錢庫);劉焉去意已決,也會找個機會出任一個地方的州牧。

“微臣遵旨!”

傳旨:京兆尹派出二千兵馬、右扶風派出二千兵馬、左馮翎派出一千兵馬,南部校尉率三千兵馬即刻前往漢中,阻擋蟻賊北上,聽從益州牧調遣。

傳旨:撥款五千萬軍費。

遷光祿勳劉廷爲宗正,張溫爲光祿勳。

劉靖的到來,改變了歷史!

不知道叔父劉表會不會在益州割據?劉表也許有這個心,也沒有那個膽!

皇上似乎看到益州叛亂已平息,緊縮的眉頭舒展。

“啓奏皇上,徵北大將軍、鎮北將軍、前將軍八百里急報,索要軍費。”大將軍何進出列奏道。

“袁愛卿,還剩多少軍費?”

“微臣回稟皇上,去年南方大旱,北方戰亂,賦錢只有往年的六成,共計三十多億錢,還不夠還少府的!”大司農袁逢愁眉苦臉,他幾次提出辭呈,劉宏都沒有準許。

“欠少府的錢等以後慢慢還,先解決棘手的事情!”

“皇上英明!”衆大臣跪伏在地,大聲喊道;劉靖正在想心思,慢了半拍,最後一個跪地。

“就這三十多億錢軍費了,馬愛卿、何愛卿和袁愛卿要節省着花。”

“微臣遵旨!”三人的臉上露出微笑,手裡終於又有錢了。

“奏請皇上,鮮卑人去年大敗,勢力大損!涼州的羌亂也大致平息,正是消弱鮮卑蠻夷、匈奴叛逆和烏桓叛逆,收復北方五郡的大好時機!微臣請皇上下旨,命令徵北大將軍在東面策應,鎮北將軍從雁門郡向西發動攻擊,前將軍從上郡向北發動攻擊,微臣向朔方郡發起攻擊,三面攻擊鮮卑人和匈奴人,一舉爲大漢收復北方五郡,揚我大漢國威,震懾各地叛亂。”

劉靖不找點事做,留那麼多軍隊做什麼?對外戰爭能轉移危急,緩解國內矛盾。

戰爭是政治經濟危機和社會矛盾的緩衝器!

“啓奏皇上,車騎將軍說得在理,只要解決邊境危機,蟻賊不日可滅。”尚書令盧植意氣風發。

“啓奏皇上,這萬萬不可,十幾萬大軍一旦開戰,消耗巨大,朝廷負擔不起,何況還有幾十萬災民需要賑濟,幽州、益州和幷州叛亂未平。”太尉馬日磾一臉嚴峻。

“啓奏皇上,太尉大人言之有理,把幾位大人的錢糧一撥付,國庫又剩不多。”大司農袁逢愁眉苦臉。

“啓奏皇上,太尉大人言之有理,不能再擴大戰場,車騎將軍可以帶兵匯合前將軍,平息匈奴叛亂,等大漢強盛後,再出兵收復北方五郡不遲。”司徒丁宮也不同意。

“啓奏皇上,司徒大人言之有理,先解決匈奴叛亂和幽州叛亂,等朝廷有錢後,再考慮收復北方五郡的大事。”大將軍何進面色平靜。

司空劉弘、太常劉焉、太僕羊續、太傅袁傀、執金吾甄舉和大長秋趙忠等紛紛出列表示反對,只有上軍校尉蹇碩、衛尉劉博和蕩寇將軍周慎等少數武將表示支持。

“劉愛卿忠心可嘉,等來年國庫豐足後,朕一定答應劉愛卿,由劉愛卿統領大軍收復北方五郡。”天子劉宏見衆人反對,見劉靖有些失望,連忙安慰。

“微臣遵命!”劉靖一臉失望,其實心裡暗喜,以爲我想打仗?一沒錢,二要死人,吃不了兜着走!你這個皇上還能活多久?不是我擁兵自重,是你們不讓劉靖打!

“微臣啓奏皇上,蔡大人奏請朝廷,已在涼州安置了四十萬災民,還剩下二十萬災民等待安置,但朝廷撥付的錢已經花光,奏請朝廷撥付十億錢購買種子、牲畜和農具。”太尉馬日磾又給劉宏增添麻煩了。

“怎麼這麼快就花光了?上次朕不是把鮮卑人給的贖金都交給蔡愛卿嗎?”劉宏的臉上露出不悅。

“奏請皇上,據蔡大人稟報,車騎將軍交付了五千匹鮮卑馬、一萬五千頭牛、三千萬的皮毛和藥材,蔡大人需要錢購買種子和農具。”

難道蔡邕沒有把馬趕到長安賣掉?還是沒有找到買主?

“劉愛卿說說是怎麼回事?”

“微臣奏稟皇上,西部鮮卑沒有派人來贖人,東部鮮卑和鮮卑王庭只給了這些牛馬和皮毛藥材,微臣也沒有辦法。”劉靖不能告訴皇上,把戰馬趕到長安賣掉是他出的主意。

“奏稟皇上,奴才有個好主意,皮毛和藥材留給災民防寒治病之用,一萬五千頭牛當做耕牛,再把五千匹鮮卑馬趕到馬市上賣掉,蔡大人需要的錢和物不都有了!據奴才所知,如今一匹鮮卑馬在城外馬市上能賣二十一萬!”大長秋趙忠三下二下就給解決了,人才!

“對呀!還是趙愛卿聰明!傳旨,讓蔡愛卿把馬羣趕到京城來賣掉,不就有錢了嗎?”劉宏兩隻小眼睛冒出亮光。

劉宏和趙忠、張讓都是商業奇才!政府高官個人經商,國家還不垮?

“啓奏皇上,這五千匹馬萬萬賣不得,徵北大將軍、鎮北將軍和前將軍都急需戰馬,不如用軍費把戰馬買下,一舉兩得。”何進急忙勸阻。

“這事就由馬愛卿、何愛卿和蔡愛卿商議解決,沒有什麼事?朕要退朝了!”劉宏說着打了一個哈且,面容倦怠,真的累了!

“微臣有事奏稟皇上。”太傅袁隗面無表情出列奏道。

“請袁愛卿明示。”劉宏一臉恭敬,如今袁隗成了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師,太子還沒有確定,但兩位皇子都跟着他學習,他的舉薦舉足輕重。

“奏稟皇上,如今車騎將軍也到了京城,兩位皇子天資聰慧,大皇子已十三歲,小皇子也八歲,已到立太子的年齡了,太子一日不立,朝中大臣和天下黎明百姓一日不安。”袁隗仰頭一字一句的奏道,天子劉宏已露出忿忿之色。

“微臣認爲袁大人言之有理,皇上要早日立太子,已安百官之心。”太尉馬日磾出列奏道,劉宏面色陰沉,眼神中露出怨憤。

“如今天下不平,二位皇子年幼,立嗣大事等以後再議!退朝!”劉宏惡狠狠的,起身走了。

“退朝!”蹇碩大聲喊道。

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章 放棄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償失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五章 回家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五章 軍馬場一百八十六章 徐庶獻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三章 拖住劉靖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一章 區星叛亂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三章 一波未平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四章 發現了鹽塘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七章 安居樂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章 敵人的弱點第二百二十八章 趙雲大戰張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六章 荊州收復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章 柳暗花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三章 銳不可當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八章 浪子回頭第二百三十一章 魯肅來談判第九三章 乘勝追擊(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七章 弘農歸附第一一零章 自信的龐統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七章 點燃戰火第二百零五章 停戰協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一章 渡口襲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零美女白樺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四章 罪該萬死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四卷 新三國 一百五十一章 關羽襲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九章 三喜臨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雲中危急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六章 天眼失蹤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一章 挑戰虎牢關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章 勇士城第五十四章 秋後算賬(一)第七十二章 不死不休(九)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八章 浪子回頭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六章 接應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章 除惡務盡第九零章 滅頂之災(上)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九章 公孫越刺死杜遠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章 神槍第六十四章 不死不休(一)第二百十六章 諸葛亮發現了陰謀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二章 交州整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三章 拖住劉靖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八章 拓跋力微溜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二章 討伐曹操(二)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七章 龍脊第一百八十五章 弘農侯劉協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十三章 製作火藥(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彧獻計第七五章 殺死袁紹 上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四章 下雪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七章 討伐曹操(七)第一零八章 拒絕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四章 風雲突起第五十二章 司馬懿發現了龐統的計謀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二章 董卓的援軍來了第八六章 居庸關淪陷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所迫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二章 捷足先登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七章 計劃被打亂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四章 風雲突起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四章 休養生息(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西羌歸順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八章 春暖花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一章 改變策略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常山郡第二百三十二章 收復冀州和平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章 洛陽銀行第八八章 報仇第二百零九章 貨幣戰(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一章 天倫之樂第五十一章 送糧草輜重的車隊走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人到了定邊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七章 責任重大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六章 擔心的事發生了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七章 龍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七章 安居樂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其不意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戰養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七章 討伐曹操(七)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一章 洞房花燭第一一四章 收復樂浪郡(下)(大結局)第三卷 英雄輩出 一百五十七章 過年(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二章 主動出擊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四章 討伐公孫瓚(一)第四卷 新三國 一百五十一章 關羽襲營第九零章 滅頂之災(上)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章 郭太進軍冀州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石多鳥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八章 步步爲營第二百二十章 漳水之戰(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三章 挺進鄴城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章 英雄救美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七章 點燃戰火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九章 侍衛長紀靈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二章 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