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出兵

烈日當空,校場之上,宋軍每日操練,合甲帶刃演練陣法,所有軍士與將領的心絃都時刻緊繃着,不敢稍有鬆懈。

趙諶也明白這樣高強度的訓練,加上緊繃着神經,終有一天秦鳳軍兵士會扛不住,就算是鐵打的人也一樣,不過趙諶同樣明白,遼國堅持不了多久,蒙古講究速戰速決,定然會全力進攻遼國,也就是在周邊國家正在猶豫是否出兵幫助垂死的遼國之前,將遼國完全征服。

對於蒙古軍來說,遼國的軍隊若是屈從就作爲炮灰,將來用來消耗宋、金等過的國力,而若是不屈從,自然就要以兇殘的手段迫使遼國投降,殘忍的殺戮是戰爭必不可少的一道心理牌。

果然如趙諶預計的一樣,蒙古軍早已留下後手,防守可能被偷襲的側翼與後方,甚至早已暗藏伏兵,趙諶很清楚,蒙古能在在後來稱雄世界,絕對有其強悍之處,趙諶雖然自信現在擁有的科技實力,但戰場之上,沒人敢十拿九穩的認爲此戰必勝,唯有拼死而戰。

不過戰事並沒有蒙古軍想象的那般順利,先鋒官木華黎曾向鐵木真保證,三月之內全佔遼國全境,奈何西遼百姓多是先遼亡國後敗逃至此,剛剛擁有了家園,便被蒙古軍正面攻殺過來,爲了保護自己的家園,幾乎所有的青壯年都拿起手中兵刃,加入了對抗蒙古入侵的戰鬥中。

蒙古軍手段殘忍,戰鬥力強悍,往往在野戰之時,以少勝多的戰局比比皆是,但遼國百姓組成的義軍知道沒有退路,唯有決死一戰,反而將蒙古軍侵入的速度降了下來。

西遼付出了極爲沉重的代價。才勉強將蒙古軍阻擋在一處名叫淮水之地,這裡半人高的灌木叢生,嚴重限制了蒙古軍的機動性。加上這裡遼國效仿大宋,精心構建了不少堅固的城牆。蒙古軍也頗爲無奈。

木華黎面子有些掛不住,雖然鐵木真對於蒙古軍的進攻不利並未多加指責,反而對木華黎取得的戰績多有褒獎,但木華黎十分清楚,鐵木真心中的不滿,而近日到來的哲別就是最好的證明。

雖然鐵木真言明,哲別是來做副先鋒官。但在木華黎看來就是一種侮辱,當然木華黎憎恨的對向是遼人,居然膽敢阻擋蒙古軍,木華黎心中充滿了殺意。

哲別到來之後。並未多言,只是傳達鐵木真的命令全力進攻,而跟隨哲別前來的,還有不少漢人工匠和與其製造的投石車,攻城器械。這些漢人工匠,是蒙古潛伏在宋境的勢力,花了大價錢,想盡一切辦法,偷偷運到蒙古境內。這些工匠的家人也被一起送來,給予優厚的待遇,崇高的地位,加上在威脅之下,大多數工匠都無奈屈服,開始爲蒙古軍制造攻城器械。

而一些堅強不屈的工匠,落入蒙古軍的手中後果可想而知,而且蒙古軍爲了震懾衆多工匠,手段之殘忍令人聞之色變。

木華黎見到如此多的攻城器械心中也是大喜,原先的擔憂也變得躊躇滿志,蒙古軍雖然騎兵極爲強悍,奈何攻城能力極差,並非蒙古軍化爲步兵就成了軟蛋,而是蒙古軍缺少壓制城池之上守軍的武器,每次進攻純粹是活活的靶子,任由城頭之上的守軍收斂生命,每次總是草草敗退而回。

如今攻城器械已到,何懼城頭守軍。

果然,在加入攻城器械之後,蒙古軍勢如破竹,連克數城,蒙古軍所到之處,血流成河,橫屍遍野,尤其反抗蒙古軍較久的城市,全成屠戮,連活着的家禽都沒有,微風拂來,滿是血腥之氣,伏屍連片,如同人間地獄。

遼國再也坐不住了,而在是否讓宋軍前來支援,遼國朝野之上展開了激烈的辯論,蜀國公主在開戰之前便欲請宋軍入境對抗蒙古,並非蜀國公主對大宋多麼信任,而是有宋軍的牽制,蒙古軍自然無法向現在這般,毫無顧忌的將全部兵力投入正面戰場,也可以讓宋軍承受蒙古的進攻壓力。

蜀國公主自然明白,對於蒙古來說,大宋纔是真正的威脅,而遼國不過是苟延殘喘,掀不起大的風浪,而且宋軍的加入會讓蒙古有所顧忌,若是能拖入打打談談的節奏,對於遼國是最有利的。

而耶律大石卻完全不同意蜀國公主的做法,若是從前,蜀國公主完全可以壓制耶律大石,獨斷專行,讓宋軍進入遼國境內,奈何耶律大石暗暗對蜀國公主的惡意中傷,讓蜀國公主聲望急劇下跌,要不是耶魯大石最後出面爲蜀國公主澄清,蜀國公主很可能被羣情激奮的百姓詛咒致死。

蜀國公主心灰意冷之下,想要遠離朝廷,選一處僻靜之地居住,奈何蒙古大軍全力入侵,加上耶律大石的一味挽留,蜀國公主感謝耶律大石在其困窘之時的出手幫助,猶豫再三還是留了下來。

其實並非耶律大石想要留下蜀國公主,一來蜀國公主雖然聲望不如從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不少掌握實權的將領與冷靜的百姓氏族依然堅定的支持蜀國公主,再者耶律大石可以通過此事積累不小的聲望,對於蜀國公主的既往不咎和充分信任,顯得耶律大石的胸襟之寬廣。

待在皇宮之中的蜀國公主很快發現,自己如同一個傀儡一般,根本沒有絲毫的發言權,朝堂之上不少支持蜀國公主的將領,也被安排在對抗蒙古軍的前線,現在朝堂之上過半是耶律大石的嫡系,朝臣也不是傻子,爲了自保,也不敢太明目張膽的支持蜀國公主,真是風箱裡的耗子兩頭受氣。

一時間朝堂之上的文武人人自危,現在前去一線作戰,基本便是宣判了死刑,何況耶律大石將所有朝臣的家眷都安排了住處,美其名曰照顧這些將領的家人,其實是一種威脅。

蜀國公主滿是憤怒的看待着這一切,逐漸變得沉默,身心俱疲之下很想一走了之,奈何現在西遼便是蜀國公主的家,若是蒙古將西遼拿下,天下之大真還沒有其去的地方,此時的蜀國公主莫名的想到了趙諶,對於趙諶沒有領兵而來的原因,蜀國公主心知肚明,蜀國公主內心真的很希望趙諶領兵前來,將蒙古軍趕出西遼,不過這一切總顯得不太真實。

就在耶律大石訓斥衆將無人敢領兵出征之時,蜀國公主終於按耐不住,站起來上前沉聲道:“皇上,我願意領兵出征。”

大殿之上頓時寂靜一片,誰也沒想到蜀國公主會如此。

耶律大石看着蜀國公主堅定的眼神,微笑道:“我大遼泱泱大國,武將衆多,怎能勞公主親征,耶律大石恨不得現在蜀國公主立即領兵出征,最好是死在戰場之上,這樣耶律大石就能以爲蜀國公主報仇的名義,將更多的實權掌握在手中,到時候,就算不敵蒙古,便向蒙古投誠,也可以保全其一生富貴,雖然沒有做皇帝滋潤,但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能保全榮華富貴已經着實不易,耶律大石久居皇帝之位,早已失去了當年的血性和氣魄,只想怎麼活下來。

蜀國公主悽然一笑道:“皇上,此時乃是生死攸關之時,本不能計較個人生死,僅憑我遼國軍隊,抵禦蒙古軍只是一時,蒙古軍連屠數城,很多將領都心生畏懼,若是再不請宋軍前來支援,敗亡只是遲早,我寧可戰死沙場,也不願看到蒙古軍繼續屠戮我遼國百姓,我會以個人名義請求宋朝出兵救援,若是宋軍不來,或是皇上一味阻止,那麼就讓本公主領兵前線,與百姓同在一起,生死由命成敗在天。”蜀國公主言語之中滿是決然。

蜀國公主的一番言論,讓在場不少將領熱血沸騰的同時滿是羞愧,作爲將軍居然只想保命苟安,實在可恥,紛紛請命願意領兵出戰。

耶律大石面部有些扭曲,沒想到蜀國公主突然的行動會如此招攬人心,對蜀國公主不免起了殺心,耶律大石小心的將殺氣隱忍,微笑着道:“公主嚴重了,若是公主前去,定然能讓大軍重整旗鼓,擊敗蒙古軍,若是宋軍前來支援,朕自然也不會阻攔,還會出城相迎,並且拿出全部的國庫金銀用來行賞,公主是否滿意。”

蜀國公主淡淡的看着耶律大石,這個原先給人如沐春風般親切的男子,現在已經被全力腐蝕,讓蜀國公主再也無法辨識。

蜀國公主微微行禮,轉身離開了大殿,而不少將領也跟着蜀國公主除了大殿。

耶律大石眼神微眯,冷冷的看着離去的衆人。

當趙諶手握蜀國公主的書信時,趙諶有些猶豫,此時並不是最佳的出兵時機,遼國並未出現不可挽回的局勢,雖然蒙古軍進攻推進速度極快,但遼國主力尚有一多半,但蜀國公主的真切言語,讓趙諶無法迴避這個問題。

趙諶十分理智,自然不會因蜀國公主一言便盲目出兵,而是蜀國公主提出的條件,簡單的說,若是宋軍幫助遼國擊敗蒙古軍,那麼宋軍基本大致已經可以控制遼國大部,不論是市場還是戰略城市,而讓趙諶最終決定現在出兵的理由是蜀國公主提到耶律大石欲投蒙古的想法,雖然趙諶並未全信,但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不可能,趙諶決定立即出兵西遼,抗蒙援遼。

第203章 出兵第192章 陷阱第134章 權謀第189章 收官第40章 風雨欲來第104章 秦鳳鐵軍第180章 收服第127章 烽火燎原(中)第145章 試煉之地(九)第102章 一線生機第53章 幷州戰事(五)第314章 信任第239章 俘虜第181章 大倉第254章 交鋒地二百四十三章 立威第366章 班師第37章 出兵在即(下)第43章 西軍秦鳳第355章 陰謀第66章 誓師大會(上)第82章 前往湖心第159章 新的力量第279章 俱焚第238章 潰敗第105章 新的敵人第240章 相邀第228章 滅門第171章 羈絆第382章 解救第185章 烈火第163章 紫星殿第302章 刺客第286章 投奔第366章 班師第301章 危機(下)第63章 何去何從第183章 暗棋第179章 西夏來犯第105章 新的敵人第344章 定計第96章 武林大會(上)第347章 插曲第335章 行義軍第91章 路遇故人第292章 前線第295章 對決第13章 危機四伏第49章 幷州戰事(一)第89章 裁決第343章 疑問第54章 幷州戰事(六)第300章 危機(上)第16章 鏊殊堡之宴(一)第250章 擒拿第105章 新的敵人第58章 幷州戰事(十)第215章 凰影第303章 金兵南下第120章 鏖戰絕幽谷(三)第40章 風雨欲來第90章 轉機第161章 陣營第350章 交戰第17章 鏊殊堡之宴(二)第272章 出征(上)第225章 強盜(上)第321章 各個擊破(下)第168章 木人三陣(下)第262章 地利第15章 王惜宸出山第302章 刺客第91章 路遇故人第300章 危機(上)第19章 坐地分財第350章 交戰第218章 突襲(中)第42章 少女心事第380章 危局第218章 突襲(中)第102章 一線生機第156章 試煉之地(二十)第34章 東路告捷(二)第365章 強敵第246章 西歸(上)第13章 危機四伏第318章 入宅(下)第191章 出兵第217章 突襲(上)第287章 巧遇第366章 班師第375章 大局第311章 密旨第4章 殿試風波第285章 拜師第376章 王庭第273章 出征(下)第152章 試煉之地(十六)第363章 勝負第195章 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