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盟約

趙諶與耶律大石相互凝視,都在試探對方的深淺,對於耶律大石,趙諶自然熟悉,耶律大石字重德,是遼太祖八代玄孫,由此來看大石的出身所謂“皇族”,溯至八代,才能與皇族扯上關係,而耶律大石的確也只只是通過仕進的道路,才能步步高昇,並沒有從皇家遠親的的身份上得到多少好處。

史稱耶律大石通遼,漢學,善騎射,倒是文武雙全的人才,耶律大石從幼年開始,便刻苦學習文化,既通曉契丹文字也精通漢字,還掌握了軍事技術騎射,這爲他以後的文治武功打下了基礎,不過耶律大石的並非梟雄,遼國被滅之後,耶律大石曾輔佐過遼國後裔,不過大多兵敗身亡,失敗的慘痛教訓讓耶律大石認清現實,自立爲皇帝,建立了西遼。

而耶律大石同樣對趙諶頗多瞭解,趙諶縱橫中原,先攻西夏,再克大金,最終強權上位,如此人物的確不是一般人,不過耶律大石頗多顧忌,秘傳蜀國公主對趙諶青睞有加,感情的問題耶律大石可以不管,但從政治角度來說,若是蜀國公主嫁給趙諶,宋遼界限會如何定義?遼吞宋,還是宋並遼,不論如何都是無法調節的矛盾。

趙諶冷眼看了搬上來的座位,並未坐下,淡淡道:“朕乃大宋帝王,來此本着赤誠之心,若是國君在如此兒戲,朕離開便是。”所謂身份對等,耶律大石面見趙諶。一直坐在上位,而搬來椅子也並非好意。若是趙諶傻乎乎的就座,便是低了耶律大石一頭,雖然看似只是無意之舉,但其中意義卻不小。

趙諶的堅定讓耶律大石頗爲好奇,難道趙諶並不知曉蒙古已前來商談合作事宜了?對於趙諶昨夜留宿蜀國公主寢宮,耶律大石十分清楚,按理來說,蜀國公主該將這些訊息。早已高隨趙諶纔對,難道真的沒有提及?

耶律大石並沒有起身的意思,冷笑一聲道:“寡人前番早已和蒙使談妥,若是談及商貿,寡人倒是頗有興趣,若是合作談判共擊蒙古,寡人並無此心。還請你速回。”

趙諶爽朗一笑道:“可惜有人非要做亡國之君,可笑,可嘆,告辭。”趙諶翻身而去。

別看趙諶表面不動聲色,其實內心之中頗多憂慮,耶律大石對趙諶的提防之心。遠遠要大於蒙古,趙諶的戰績太過耀眼,反而讓遼國起了提防之心,這是趙諶萬萬沒有想到的,但趙諶也沒有任何辦法。這個世界上最困難的事,莫過於去改變別人的思想。

耶律大石本想從趙諶身上獲得更多利益。沒想到趙諶走得如此乾脆,反而讓耶律大石不知所措,耶律大石不是傻子,正如趙諶所言,蒙古雖然是新統一的國家,有些名不見經傳,大宋相較起來頗爲耀眼,但對於距離不遠的蒙古,加上對部落民族的熟悉,蒙古絕對不會讓西遼發展下去。

耶律大石想要維持西遼,自然需要大宋的幫助,但耶律大石並不想順應天命的妥協,被宋朝當做附屬國利用和奴役,可趙諶偏偏不上道,二話不說,撂挑子走人,趙諶的無心之舉,反而讓耶律大石頗爲難受,若是此時向趙諶道歉或是挽留,作爲西遼皇帝顏面何存。

就在此時,蜀國公主姍姍來遲,朝上衆人向蜀國公主行禮致意,耶律大石也同樣起身,走下皇臺來迎接蜀國公主,蜀國公主地位特殊,要不是身爲女兒身,這西遼皇帝之位定然是蜀國公主的,蜀國公主不僅蒐集了大量的錢財,用作訓練軍隊,儲備錢糧輜重,而且成功的與宋朝建立穩定的商貿關係,讓失去家園的遼國百姓重新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所以蜀國公主在遼國之內聲望極高,連耶律大石也有所不及。

趙諶正在思考若是遼國不予配合,該如何防禦蒙古,正巧蜀國公主到來,趙諶一愣,接着抱拳行禮。

蜀國公主道:“皇上,本公主有話要說。”

“公主折煞朕了,我等定然附耳聆聽。”耶律大石有些尷尬道。

蜀國公主朗聲道:“宋遼兩國戰略地位特殊,遙相相對,卻無地域衝突,商貿頻繁,致使兩國商貿繁榮,蒙古新銳,持戈而建國,殺伐便是民族大義,我西遼邊處其邊,隨時有被蠶食的可能,分則兩害,合則兩利,皇上,我們已經從大宋獲得很多了,此時此刻,難道真要以西遼百姓的性命,作爲換取籌碼左右逢源的代價嗎?兵戈一起,就算金山銀山又有何用。”

面對蜀國公主的訓斥,耶律大石面露尷尬之色,的確耶律大石是想從宋蒙兩國的博弈中左右逢源,獲得利益,不想被蜀國公主一語道破,現在蜀國公主言辭犀利,讓耶律大石頗爲難堪。

“皇上請速速決斷。”

“請皇上速速決斷...”朝堂之上衆大臣齊聲請命。

趙諶站在一邊冷眼旁觀,蜀國公主雖然逼迫之下讓耶律大石屈從,但耶律大石同樣久居上位,乃是一國之君,就算蜀國公主句句天理,耶律大石也不會嚥下這口氣。

耶律大石臉上陰晴不定,長久以來,耶律大石早已忘記了還有人敢忤逆其意志,耶律大石忽然變得面色如常,抱拳道:“兩國商定之事乃是大事,還請蜀國公主定奪便是,退朝!”

耶律大石憤然而去,留下衆多面面相覷的大臣。

蜀國公主心中嘆息,因爲耶律大石並非天祚帝的直系子嗣,所以自從登基以來,常常遭人非議,雖然耶律大石勤勉爲政,緊抓民生、軍事,但這種聲音從未停歇過,雖然西遼建立穩定,這種聲音有愈演愈烈之勢,別看耶律大石大權在握,但對於皇族直系子嗣的皇族血統,耶律大石從敬畏,到羨慕,到自卑,一直以來都是耶律大石的噩夢。

今日蜀國公主前來,居然將所有的朝臣瞬間歸爲其一黨,雖然不少大臣是以遼國前途作爲考慮,但在耶律大石眼中便如同背叛了他一般,何況耶律大石十分清楚,在民間蜀國公主的聲望更加如日中天,耶律大石曾經也想過娶蜀國公主爲妻,名其正,樹立正統,但蜀國公主對其除了作爲英雄般的佩服外,沒有絲毫男女愛慕之情,耶律大石接連受挫,心態也發生了細微的改變。

趙諶上前淡淡道:“這樣真的好嗎?”

蜀國公主輕聲道:“爲了西遼,本公主沒有選擇。”

趙諶微微點頭,算是瞭然。

很快在趙諶和蜀國公主的刻意督促下,宋遼盟約很快簽訂,自澶淵之盟以來,大宋對外談判與協商,大多帶着獻媚,就拿澶淵之盟來說,戰後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實在屈辱,而此次聯盟完全建立在對等的基礎上,而且只要趙諶願意,完全可以坐地起價,力壓遼國一頭。

但趙諶本着兩國大計,抵禦蒙古之思並未如此,不過隨着貿易的加深,遼國對宋提供戰馬將不再涉限,而宋對遼國的貿易稅降低五分之一,這對於完全控制遼國市場的宋朝來說,根本沒有絲毫影響,在商貿的戰爭中,外族想要與大宋抗爭,那是絕對找死。

趙諶離開遼國之時,蜀國公主五十里相送,讓趙諶頗爲感動,而趙諶調集秦鳳軍的命令已經在路上,趙諶已經和蜀國公主商定,宋軍掩藏進遼軍之中,作爲一線部隊,與蒙古作戰,遼國軍隊也開始整理軍備,待宋軍到達便讓開位置。

趙諶已經發出命令,讓安亦奇火速前往秦鳳城,率兵出征,趙諶對於安亦奇同樣信任,更重要的是安亦奇不僅忠誠,更讓趙諶欣賞的乃是那份泰山崩玉面前而不動聲色的坦然,安亦奇性格之冷靜,就連冷靜著稱的趙諶都做不到,安亦奇的能力足夠獨當一面,更重要的是趙諶需要一個將領熟悉蒙古軍的作戰方式,在未來的作戰中取得先機。

而趙諶在完成盟約之後,立刻啓程前往黑山軍起兵之地,根據岳飛的密報,黑山軍在拿下城池之後,並未繼續深入大宋腹地,除了將當地的防禦使斬殺之外,並沒有傷害當地百姓,似乎其中頗多蹊蹺,而當岳飛加緊調查之時,卻頗受當地駐軍阻攔,而馳援的韓世忠超過應該到達的日子已經數日,連番戰鬥之下,岳飛對黑蠻軍的戰鬥力頗爲驚歎,在奏摺之中多有敘述。

趙諶心中瞭然,但也對黑山軍之事頗多想法,看來黑山軍起兵,並沒有表面上那麼簡答。

趙諶離開遼國之後,數日以來,耶律大石好似人間蒸發一般,連續數日稱病闕朝,讓一衆文武迫有些把不準皇帝的脈,好在有蜀國公主主持大局,遼國文武倒也並未驚慌失措,有一些人甚至公開表示支持蜀國公主,蜀國公主只是淡淡回絕。

“砰”地一聲,瓷碗觸地而碎,茶水濺了一地。

耶律大石目光滿含怒氣,臉色氣得扭曲。

得知衆大臣不思如何請出皇帝,反而圍繞在蜀國公主身邊,讓耶律大石愈發惱火,暗暗發誓定要讓這些牆頭草知道厲害。

第171章 羈絆第226章 強盜(中)第209章 目的第276章 碰撞第16章 鏊殊堡之宴(一)第6章 唐家鳳凰樓(一)第308章 建康第199章 反思第109章 潼關告急第50章 幷州戰事(二)第131章 故人第47章 水寨喋血第161章 陣營第114章 機不可失第340章 破城第338章 失之交臂第246章 西歸(上)第134章 權謀第85章 救援到來第323章 強勢第96章 武林大會(上)第126章 烽火燎原(上)第285章 拜師第165章 選擇第185章 烈火第255章 對決第325章 苗劉之變第351章 幕後主使第387章 決戰(上)第128章 烽火燎原(下)第78章 風月之所第95章 絕代佳人第268章 考驗第196章 血戰(上)第103章 重要消息第314章 信任第130章 轉變第1章 汴京的風雪第324章 平息第227章 強盜(下)第60章 幷州戰事(十二)第242章 冰釋第227章 強盜(下)第276章 碰撞第142章 試煉之地(六)第74章 黑夜鏖戰(中)第122章 鏖戰絕幽谷(五)第68章 路途鏖戰(上)第249章 怒火第140章 試煉之地(四)第351章 幕後主使地二百四十三章 立威第97章 武林大會(中)第71章 兵分兩路(中)第144章 試煉之地(八)第265章 再戰第2章 歷史的傳承第206章 到達第190章 暴露第99章 持戈待戰第149章 試煉之地(十三)第375章 大局第176章 危局第278章 死鬥第217章 突襲(上)第357章 手段第211章 城破第29章 燕山府攻略(八)第287章 巧遇第96章 武林大會(上)第302章 刺客第241章 議事第290章 苦戰(上)第212章 故人第127章 烽火燎原(中)第187章 屠戮第283章 攻城(下)第6章 唐家鳳凰樓(一)第182章 局勢第102章 一線生機第341章 俘獲第374章 雷霆第372章 江州第1章 汴京的風雪第364章 歸途第222章 進擊第89章 裁決第321章 各個擊破(下)第250章 擒拿第360章 逼迫第194章 攻伐第141章 試煉之地(五)第267章 比鬥第281章 攻城(上)第262章 地利第347章 插曲第101章 鏖戰祝家莊第341章 俘獲第152章 試煉之地(十六)第174章 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