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蜀地黔首

十萬大山的進出口,設在了十萬大山的蜀地,一處名叫鵬舉山的雲蛟湖畔。這次饕餮主動站出,安排他的族人遷居此地,負責看護。

蜀是個象形字,最早出現時,代表曲捲在葵葉中的蟲子的意思,表示蟲子正在啃食。後來蠶被發現,又用來表示正在啃食桑葉的蠶,逐漸轉變成最早對蠶的稱呼。

蜀地名稱的得來,正是因爲蜀地多桑樹,蠶大量生衍繁殖,才被人們稱爲蜀地。因爲蠶的大量繁衍,蜀地盛產綾羅綢緞,綾薄能透光色澤最豔,羅輕若無物柔若無骨,綢均勻細密光滑細膩,緞紋絡清晰編織精美。

最重要的是錦的出現,錦以刺繡繪出千般色彩萬般美圖,使蠶絲從一地之寶,一躍成爲之美,聞名天下。因此,這裡就被人們稱作蜀地。

蜀地被羣山環繞,位於高山之上,比平地高出百餘里,是名副其實的高原,山勢陡峭,地勢險峻,與外界難尋道路。常人出入蜀地,只有一條修建懸崖之上的棧道,狹窄而又危險,凡人中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說法。

不過蜀地幅員遼闊,方圓有近百萬餘里,高原之上,又有羣山間雜,又有江河湖泊環繞,氣候溼潤,最適合萬物生長,不但盛產綾羅綢緞,更盛產五穀六畜,豐饒而又富足,因此又被稱爲天府之國。

十萬大山中如有奇珍異獸修煉成形,他們都會將天府之國,作爲安置族人的首選之地,因爲那裡幾乎與世隔絕,自成世外桃源,即安全又富足。

經數百萬年發展,天府之國已經成爲各族羣聚,百姓混雜之地。勢力爭雄,種羣爭霸,因此不斷。互通有無,通婚交好,因此常見。天府之國,國中有國。

因爲氣候溼潤,常年雲霧籠罩,難見晴日,人們出行,不得不帶着頭巾出行,凡人生活清貧,多是黑布作頭巾,默字代表的就是戴着黑色頭巾出行,因此蜀地也被簡稱爲黔,蜀地庶民,常被稱作黔首。

天府之國雜立的羣山之中,有一座最爲高大的山,山頂自成一處天然湖泊,湖泊之大,方圓近千里。山被稱爲鵬舉山,湖被稱作雲蛟湖,天府之國,唯有此處人跡罕見,因爲這裡山太高,無人能攀。

鵬魔王、蛟魔王就出生在這裡,一個居於高山之巔,鵬與朱雀的後代,一個居於湖泊深處,青龍的四個直系後代之一。兩個自幼爭強,纏鬥不休,因鬥相識,因爭相惜,最後反而成爲結伴生死歷練的摯友。

鵬後來一舉成名,蛟後來只見雲端,山名、湖名因此發生變化,被黔首稱作鵬舉山、雲蛟湖,此前叫什麼名字,倒被人忘記了,或許之前這裡從未被人發現,也從來沒有過名字。

刑天五人生死歷練,追尋七王七聖遺蹟,發現了此地,以此處天然隱秘,凡人難至,強者罕見,更有天然氣運流轉,能量豐厚,適合種族繁衍,早早就曾被五人留意。

而饕餮更是早早有將族人遷至此地的想法,因爲這裡比他們的族羣聚居之地,更隱秘更安全,底蘊更足,氣運更強。後來秘境被發現,渾沌要作東山再起準備,這裡首先被五人想到。

因爲既隱秘又安全,處在十萬大山之中,既快捷又方便,設置秘境出口,沒有哪裡比此處更合適了。於是,瓜田李下的出口就設在了雲蛟湖畔,饕餮也將本族遷來,從此隱居於此。

孔明扇動鵬飛,兩人曾聚在此處,搗鼓改變血脈的方法。因此,與饕餮一族有過一段交集,孔明其實是一個初始善良十分純正之人。

兩人初到此地時,正值饕餮一族受天庭誓言和刑天殘軀影響最深的時期,有感饕餮一族羸弱不堪,生存不易,許多發明創造,用來造福他們。

當時的饕餮一族,不但羸弱,更因爲困在高山,有強者出是福地,沒強者出就如絕境。孔明出現時,族人數量從最初的數萬,急劇降至不足千人,已現滅族之危。

得孔明幫助,他們學會了製造火銃,能夠對抗兇禽猛獸,乃至打獵謀生。學會了製造羅盤,指引方向,能與山下黔首聯繫,交換物品。學會製造木牛流馬,減少了山路崎嶇揹負重物之累。

學會了龍車抽水、造犁耕地,湖畔成片開闢良田。學會了甄網捕魚、乘舟湖上,曾經的食人湖,從此不成禍害,反而變成了魚米之鄉。饕餮一族,因此重獲新生,羸弱中仍得發展,人口數量劇增,遍居雲蛟湖四周,相當於高山有國。

其中最偉大的發明,就是教會了饕餮一族採茶煉茶,茶能怯寒,又能提神,解了饕餮一族深受高山之寒侵襲之苦,解了勞累之後精神疲乏之苦。後來舉世聞名的鐵觀音、大紅袍、碧羅春,都出自鵬舉山雲蛟湖。

另外還有一種發明,影響之大,不弱於採茶煉茶,就是煉製菸草。菸草以火點燃,吸入肺腑,能參與自身能量循環,麻痹神經,消除疲勞,其實是一種慢性毒劑,最終將影響身體機能。但是偏偏世人喜歡,吞吸成羸。

茶與煙成爲饕餮一族的主要作物,遍種鵬舉山雲蛟湖,通過木牛流馬,大量運送蜀地,換取大量財富,隱居高山,從此不見貧困,反而日漸富足。

茶煙通過蜀地又傳遍四時八荒,與茶煙一起傳播出去的,還有孔明各式各樣的發明,孔明被饕餮一族當作神明供養,隨着發明的傳播,也被蜀地黔首奉若神明。復生口中的那個傢伙,原來在蜀地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機緣如此逆天,思慮如此細密,難怪刑天陣營佔據十萬大山,能夠與天庭抗爭如此之久,甚至差點推翻天庭,改朝換代。如果不是應龍泄密,刑天的創世之眼被掩,丁一真不敢想象,刑天到底能夠走到哪一步。

而應龍作爲知情人,背叛之後,只按天庭的要求,說出了刑天的弱點,這些卻並沒有泄露,一切都是因爲愛情,因爲家族延續,血脈留存。丁一至此,對應龍被迫背叛,有了更深的感受,不由一陣噓籲,心生無盡感嘆。

記錄文字的金黃色布,其實不是凡品,一神七魔對這處寶庫如此重視,對犼如此看重,在給了探路馬鞭作爲武器之後,又給了唐僧的煉世袈裟給他作披風,以抵擋混沌的侵蝕,儘管犼和諸犍,都是身體變態強悍之人,完全可以抵擋混沌侵蝕。這也是兩人作爲守護者的另一個原因,而諸犍身體更加變態,幾乎接近金剛不壞之軀。

煉世袈裟如此神奇,上面記錄的文字,密密麻麻,但是以目視之,看到哪一個字,哪個字就會跳出來,變大變清,因此這件袈裟得以記載下如此多的內容。

丁一看到最後,發現犼對庫存的寶物,也作了分類,詳細記述。丁一帶着這件袈裟,流轉離含小舍,一一對照,一件不差,一件不失,寶物的放置,分類與袈裟記載相同,順序也與袈裟記載相同。

黑曜石也赫然在列,完好無損,丁一初次見到天外之物,不由仔細打量,發現表面自帶珠光寶氣,神異非凡。極致感官感受之下,發現此物沒有任何元素特徵,竟然不象這處天地萬物一樣,由虛無粘合元素組成。

但是,卻發現有神奇物質沿固定軌跡運行,暗藏異常恐怖的爆炸性能量。以丁一的知識和閱歷,不能作出合理解釋,找到合理答案,只得停止感知,留待日後研究。

兵器方面,有唐僧的煉世袈裟、探路馬鞭,九嬰的九五至尊權杖,夔魔的量心尺,傲因的穿心刺,刀勞的奪命雙刀等等,這是有名的寶兵。還有許多稍弱的普通的兵器,以及各種各樣的屬性材料,無一不珍,無一不奇,又有品種繁雜的珍稀藥材,清清爽爽,完好如初。

另有對六王六聖兵器的描述,可惜這些都不見。不知道是被刑天陣營拿走,還是另有他用,或者只是記述,以待後起者有覺有獲。

牛魔王的混鐵棍、芭蕉扇,獅駝王的百獸精華盔,百獸靈心甲,百鍊焚心刀,獼猴王的翠光兩儀燈,蛟魔王的龍頭柺杖,禺狨王的金色披風和驅神大棍,鵬魔王的鬼變大刀。

相傳靈猴等七王七聖勇猛,未修煉成形,就結伴闖仙路,卻遇神力不繼出現,只有靈猴本體爲靈玉,毫髮無損,其餘六人都受到損傷。牛魔王失去左角,蛟魔王失去右前肢,鵬魔王失去左翼,獅駝王本命兵器被毀,獼猴王、禺狨王則是尾巴斷去一截。牛、蛟、鵬因爲本體缺失,被稱作怪,後來因其神勇,闖出赫赫威名,才被稱作魔王。

蛟魔王闖仙路斷右前肢,修煉成形後,仍缺右腿。於是取自己的尾骨煉化成一條柺杖,平時能變作右腳,支撐行走,作爲武器作用,自然形成龍頭槍身,能攪動風雲,翻江倒海,威力無邊。因此兵器稱爲龍頭柺杖,自己自號覆海大聖。

鵬魔王的鬼變大刀,取自殘餘的左翼。殘餘左翼不能正常飛行,被它狠心取下,煉製成本命兵器,用在本體可化作雙翼飛行,作爲兵器使用,更加恐怖,可化作囚籠,遮天蓋地,可化作無數利劍,漫天飛舞,可化作特大砍刀,開山裂石。因此才自稱混天大聖。

獼猴王的翠光兩儀燈,那是一件神奇的空間寶物,據說爲女媧紀的東皇所有,被吸入其中,一念化萬念,不是瘋魔也會變成瘋魔,而且內心想法,過往來龍去脈,都能被察覺。獼猴王自稱通風大聖,與翠光兩儀燈的神奇功效分不開。而自己使用,卻能有助於強大意念。

禺狨王的金色披風和驅神大棍,禺狨王本體是一種奇特的猴子,天生有六隻耳朵,上能知天,下能知地,中間能通風報信。據說一身千變萬化的天賦,全在全身金色皮毛上,甚至傳言不弱於靈猴的七十二般變化。金色披風就是它本體金色皮毛煉製,驅神大棍,就是他的尾巴煉製,號稱驅神大聖,與它的這根棍子有莫大關係,不但能傷體,還能直擊心神。聞者無不變色,遇都無不退避三舍。

此時丁一笑罵道,“這該死的兔子,跟你而來,空有寶山,卻無法裝乘。”兔子聽到丁一笑罵,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中,不由爭辯,“兔爺我豈是凡物,性喜高潔,自當追隨清純如神女西施,哪能受你凡夫俗子玷污。”

不提防身子忽然被舉起,頭上吃了個暴慄,“死兔子,有了新歡不記舊顏,老子來這麼長時間,費這麼多口舌,你還裝不知,故意假睡。”

暴慄傷不到兔子,再大的力氣,都不會讓它吃痛,但是這一提一喝,卻將它震到,難道不是夢境,果然是真?兔子連忙睜開雙眼,眼前不是那個瘦弱的神奇小子,還能是誰?

兔子不敢相信,擡起前爪,死命揉動雙眼,眼前的瘦弱小子並沒有消失。兔子再次激動的流下眼淚,這是它第二次當着丁一的面流淚,第一次是青丘谷丁一飽受非人折磨,它見丁一受苦,卻仍然不願醒轉,一具強悍身體,還未長完全,就已經根基被毀。

這次是因爲再次見到了丁一,無盡虛空無盡探索,不得出路,毫無辦法,它後悔當時的一時衝動,跟隨西施,以爲只是短暫分別,不久即將重逢。誰知卻身陷虛空,可能要就此無盡的寂靜中游蕩一生,從此與神奇小子不得相見。

想起自己出曲折小徑的初衷,想起靈訣的囑託,想法與神奇小子同生死共患難的日日夜夜、點點滴滴,兔子深深自責,無時無刻不在思念丁一,不在回味兩個共同經歷的過去。

兔子激動之情再難抑制,哇哇大哭,被丁一提在手中,也不掙扎,也不說話了,只是放聲痛苦。弄得丁一反而慌神,放在懷中撫慰,“小子哎,爺從此再不離開你半步!”

丁一與西施面面相覷,西施連忙解釋,“一崽,爲娘可沒虐待它,它這一身皮糙肉厚的,誰能虐待得了它。”

丁一還沒說話,兔子聲音又起,“小子,箱子呢,爺進去躺會,玄武呢,爺找它交流去。”還是玄武對路,與他們沒有那份感覺。

第二百零三章 威壓已成第四十章 憲翼洞府第三百四十一章 極致求生第五十三章 時光荏苒第四百一十四章 心動靈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金雞鳴唱第二百七十五章 嘗試生精第三百四十章 莽撞突破第一百七十三章 應龍女魃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入無間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間大道第四百一十八章 諸犍之侵第四百一十章 強襲青蔥第二百五十七章 窮仔之智第二百三十章 饕餮興盛第二百四十八章 融合神念第三百九十章 獨鬥七煉第二百八十六章 巫山雲雨第三百五十四章 玄武歸位第二百二十七章 饕餮盛宴第一百六十五章 復生來歷第二百八十七章 雲雨之奇第二百三十二章 書信之疑第三百五十六章 伏羲造禍第二十三章 神秘一先第三十九章 古盛之迷第一百一十九章 狐氏兄弟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夠強大第七十八章 宙非是非第九十三章 寒山逃命第八十九章 出手相救第一百七十一章 如來天尊第三百六十三章 生丹天劫第三百三十四章 第一火焰第三十二章 初識豪強(四)第二百零二章 男女團長第二十二章 憲翼深淵第九十五章 洞中脫困第二百四十七章 神秘力量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干地支第三百二十七章 殷實之家第二百九十一章 另有天地第二百七十五章 嘗試生精第二百八十五章 金雞鳴唱第一百八十章 復生三論第二百八十章 一具骷髏第二百一十四章 歲寒四友第三百二十三章 變化太快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穫巨大第一百五十七章 遺蹟宏偉第一百六十五章 復生來歷第六十二章 狼狽宙非第二百四十章 首次開竅第一百一十五章 寶物成灰第二百四十五章 深深沉睡第一百五十三章 爲何突破第四百一十二章 三豐洪元序言第四百二十九章 靈山販依第三百四十三章 損失太大第六十六章 嬰兒神勇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祖左腳第三百八十七章 獨往靈山第二百零四章 被困三年第三十三章 初識豪強(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寶蓮神燈第七十二章 小徑補天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干地支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干地支第一百八十章 復生三論第三百八十九章 陶淘之亡第二百六十五章 九尾回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學怪之強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入無間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敗無天第四百二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五十二章 處處兇險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下感悟第七章 古盛之死第三百五十章 再入東瀛第二百三十七章 七煉之威第三百二十一章 徐福之秘第四章 結伴而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遇阻怪風第二百五十章 逃往靈鷲第三百六十六章 雙雙七煉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敗無天第二百六十三章 遺體之害第七十三章 小徑路開第六十五章 丁一降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念將無第二十六章 治文之傷第三百四十九章 張儀連橫第一百二十五章 寒木集訓第三百二十章 大敗徐福第四十二章 功智上當第二百五十四章 三豐之得第四百零一章 丹田歷劫第一百三十一章 鐵杉追隨第八十七章 進入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