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大風波

因爲招生期限臨近尾聲,近來前來參加報考的人越來越少。招生處的實習生大都閒着沒事做,聚在一起討論着最新的軍事指揮戰術。

“喂,你是誰?幹什麼的?”一名值班的實習生看見衛立煌,以爲他是哪家頑皮的少年,立即出聲大喊道。

“我,報考鐵血軍校的!”

“哈哈!”幾名實習生頓時笑做一團,一人捂着肚子,辛苦地道,“小孩子,我們這裡是軍校,不是小學堂,你走錯地了!”

“唬人啊,當我不認識字嗎?”衛立煌徑直朝裡面走去,根本就不拿正眼瞅那幾人。

“唉,你這孩子還挺倔,哪裡來的啊?”

正在院內吵吵嚷嚷時,負責招生的薛芳走了出來,掐着腰道,“怎麼回事?怎麼回事?這裡可是軍校的招生處,你們這樣吵,影響壞不壞?”

“薛先生,這個小傢伙非要來報名,我們攔都攔不住!”

“哦?”薛芳看向衛立煌,眉頭微皺道,“小孩,不要胡鬧,這裡是軍校,想要報考,回家再呆幾年啊!”

衛立煌昂着頭,盯着薛芳道,“你是管事的?說話算話嗎“嗯?怎麼了?”

衛立煌本來地確抱着試試看地心理。但經剛纔一番爭吵。他還地確吵出幾分火氣來。對手上地幾個字。也多了幾分期待。

“這是一位先生讓我交給你。他說。你會讓我報名地!”

薛芳納悶地接過紙條一看。只見上面用鋼筆寫着四個字。讓他報名。這是什麼?這不胡鬧嘛。難不成就弄這個來。我就讓你報名?把鐵血學院當成什麼了?咦?不對。這字跡好熟悉啊!

薛芳正要丟掉紙條。卻突然覺得這字跡很是熟悉。扭頭一想。猛然憶起什麼。飛速地跑回內屋。丟下衛立煌和其他幾人。面面相覷。不明白薛芳前後地反應爲何如此之劇烈。

對照完華飛前些天送來地一封信。薛芳差點嚇地跌倒。這是怎麼回事?這個小傢伙是誰?竟然要來了華飛地親筆批文?要知道自從鐵血軍校開校以來。還從未出現過這種事情。

薛芳只是微微震驚後。立即反應過來。身爲華家地老人。他們對於少爺地佩服。絕對勝過了昔日地老爺。你看如今。只是幾年而已。他們家少爺就成爲一省督軍。坐擁數萬武裝。成爲安徽一支實力不可忽視地地方勢力。他們這些華家地老人。當然也隨之水漲船高。原先只是隨着華二少爺記賬地薛芳。如今卻管起鐵血軍校地財務和招生工作。

薛芳不敢怠慢,既然是少爺親點的人。當然是大有來頭。當即迅速迎了出去。一把握住衛立煌的手,熱情地道,“啊,原來是自己人啊,歡迎歡迎,鐵血軍校歡迎你!”

什麼狀況?這是怎麼回事?不僅那幾名實習學生瞠目結舌,衛立煌也站在那摸着後腦勺,對這意外地待遇。顯然還稀裡糊塗。

“薛……薛先生。我可以報名了嗎?”衛立煌小聲地確認道。

“報名?哦,不不。你不需要報名,你已經是鐵血軍校的學員了!”薛芳趕緊道。開玩笑,少爺親自介紹來的人,你能讓他參加考試嗎?萬一考不過,如何去向少爺交代啊?

旁邊的幾名實習生用力地掏着耳朵,幾乎懷疑自己聽錯了。不用參加考試?這小傢伙到底是誰?國外軍校留學回來的?可這年齡也太小了吧!而且鐵血軍校幾千人,還從未聽說有一人是免試入學的,即使是那位唯一的女生王子夏同學,也是經過嚴格地考試才進入鐵血軍校地啊!

“不要考試?你確定……你不在唬人?”這個狀況,反而讓衛立煌感到有些不安了。

“來,跟我來,我送你去宿舍,再幫你辦理手續,你的行李呢?”唬人?你給薛芳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唬他們家少爺啊!當即就扶着衛立煌的肩頭,要送他進學院。少爺都如此看重的人,能是一般人嗎?當然要趁此機會,好好親近親近了。

不提衛立煌在鐵血軍校的神奇遭遇,單說華飛後來聞說此事後,哭笑不得。一邊暗歎這字條的威力,一邊提醒自己這種事情以後可要少用,萬不能上行下效,形成風俗了。

九月,本該是秋日的時光,而溫度依舊很高,秋老虎正逞示着他的威力。廣州,上海,天津,尤其是北京各地地報童們,突然像吃了興奮劑似地,奔上街頭大喊。

“新聞,特大新聞,神秘的預言師安童先生再次登報。”

嗯?這是什麼特大新聞?北京天津等地不少人對於安童這個名字還比較陌生,但這句話在上海一炸開,那人羣洶涌,紛紛奔去搶奪報紙。結棍啊,這個安童可是厲害啊!第一次出現在報紙上,成功預言上海股市大崩潰。第二次出現,成功預言全國革命浪潮。這第三次出現,難道又有什麼大事件嗎?

“國家地歷史文化遺產,豈容一家竊據!”

咦?這是什麼預言?許多上海人拿起報紙,看到這個題目紛紛一愣。然而當他們仔細看下去時,卻紛紛驚呆了。文中指出,紫禁城皇宮乃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瑰寶,紫禁城內各種珍玩字畫,更是國家地文化遺產。我們不僅要建設一個全新的強大的國家,我們還需一個有歷史傳承和底蘊的國家。

文章在簡述國外對於歷史遺蹟等文物是如何保護外,筆鋒嚴厲地指出,溥儀等皇族享受政府每年四百萬的鉅額歲費,猶顯不足。大量竊盜紫禁城內的文物販賣,從而造成國家財產的嚴重損失。溥儀地這種行爲,是犯罪,是對國家和歷史的犯罪!

文章隨後列出了大量的證據。其中有些知名的字畫瓷器在流轉中消失,更是刺激了許多有識之士的心臟。在這個對傳統開始全盤否認地年代,雖然大家可能還不會接受歷史傳承的概念。但看着報紙上那一件件稀世國寶消失在人們的視界中,任誰也是心疼的。

安童在最後呼籲,全國的有識之士站出來。要求政府迅速立法,對紫禁城的一切實行保護。並把溥儀等皇族遷出紫禁城,以免文物字畫的繼續流失。

最後,安童寫道。當年八國聯軍洗劫圓明園,他們搶走了許多珍寶。然而他們終究給我們留下了紫禁城。如今,誰又在毀滅我們地紫禁城?難道,數十年後。我們的後人們,只能在國外的博物館內,研究欣賞我們自己的國寶嗎?這……這是一種悲哀,這是我們國家的不幸和悲哀!

整篇文章,根本沒有什麼預言的存在,文裡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情懷和痛心疾首地吶喊。幾乎是在讀完文章之後,全國各地地許多有識之士紛紛拿起筆。投稿報社。支援這位神秘的安童先生。同時,以蔡元培爲首的知名學者,也紛紛刊文,呼籲政府學習西方的博物館教育法,將紫禁城改爲博物館,供學生國民參觀。

一時間,全國大地似乎掀起了文物保護的討論熱潮,而北京政府在輿論的壓力下。出動軍警大肆搜捕紫禁城的古文店鋪。只是關於安童提出的立法。遷走溥儀等皇族地意見,根本沒有迴音。

九月中旬。就在所有人以爲此事即將不了了之地時候。安徽督軍突然發出全國通電。華九月寢電,皖督軍華飛深憂紫禁城文物之安危。電請北京政府立即採取措施,妥善保護好國家的文化遺產。

這封通電一出,各地地議論聲更加熱鬧了。因爲關注此事的,不再是那些拿着筆桿子地文人了,而是握有實實在在槍桿子的地方軍閥。嗨,你還別說,隨着華飛通電的發出,江西,廣東,雲南,廣西等省也先後發出通電,表示對紫禁城文物的重視,希望北京政府可以採取有效的措施。

這不是起鬨嘛,你們早幹嘛來着?而且幾省通電發出,北京政府只是簡單地加強紫禁城的警衛,對於遷出溥儀等皇族,依然沒有表態。

有明白人立即可以看出,在全國有識之士對北京政府一遍指責聲中,華飛率先站出,聲援這些知識分子,顯然能無限博得他們的好感。這也是廣東,雲南等地緊隨其後的原因。人心所向,決定了你的威望。而威望的能量,有時候的確不可忽視。

僅僅時隔三天,安徽督軍再次發出一封措辭更加嚴厲的全國通電。如果即日再不看到北京政府採取有效的措施,安徽革命軍將北上京城,保護紫禁城,保護國家的文物!

哄!這封通電,就像投入油鍋裡的一勺冷水,濺的油珠飛散。北上京城?這是**裸的武力威脅啊!袁世凱會讓他去北京嗎?你華飛雖然擁有數萬精兵,但北京離安徽何止數千裡之遙,他有能力抵達北京嗎?再說了,他率軍去北京,真的只是爲了保護紫禁城嗎?

全國的態勢因爲華飛的這封電報,立即緊張起來。無論是袁世凱的北京政府,還是南京的革命黨人,都紛紛向合肥發去電報,勸華飛稍安勿躁,會有一個妥善解決的辦法。好不容易全國才實現統一和平,萬不要因爲此件小事,而大動干戈,壞了穩定大局。

這是小事嗎?爲了穩定大局就可以犧牲國家的利益嗎?再說,此事的民國,談什麼穩定?華飛氣的把這些電報狠狠地摔在地上,向郭通問道,“希伯和巴特率領的第二團到底哪裡了?”

“報告軍長,已經抵達黃海海面,隨時開進渤海,等待命令!”

“電令,如果十二個小時之內,再收不到北京方面確切的電文。讓他在明晚,按照計劃行事,不得失誤!”

“是!”

:看片書界兄,羣裡的兄弟對你非常崇拜,玩QQ的話,不妨抽空加羣:1235387

92 擴編軍隊18 飛行學院67 血染上海灘3 去上海炒股272 間諜風波110 包圍303 尖彈頭,殺!125 大豐收310 道威斯計劃235 臨時中央大總統307 中華文明的傳承63 軍火到貨278 一箭雙鵰163 矛盾凸顯191 再見赫曼220 國防軍入川269 新生220 國防軍入川295 中日戰略態勢逆轉的契機63 軍火到貨135 江南製造局82 接管紫禁城113 圍攻徐州城256 東海之上的交鋒326 戚海晨的選擇276 民主制度187 魚雷艇,出擊!276 民主制度5 拋售股票82 接管紫禁城104 風波詭譎42 大借款202 遠東最強的軍閥343 最具爭議性的政策195 寧亡國,不亡魂215 新艦啓航231 1918年總結報告75 大建設計劃171 海上狼羣34 野蠻交易342 大建設,大動作319 閃電戰123 新攻略345 海軍的崛起183 任重道遠94 發行債券188 不對稱決戰80 紫禁城盜寶案61 暗流40 秘密安全隊73 重工業計劃93 人才就是戰鬥力246 德州的最後一天101 聯合手術299 臺灣登陸戰246 德州的最後一天156 留學生和大海船325 空降黑山堡205 三軍發展攻略{暴雪版}247 圍點打援201 第二次總攻326 戚海晨的選擇66 反客爲主162 新大陸投資300 隨你去死270 外蒙古獨立17 馮如43 土地改革127 戰前全面部署293 絕不犧牲任何人的幸福180 歸航225 美少女的情懷7 銀行與投行11 安慶新軍326 戚海晨的選擇117 先驅者的榮耀190 東亞大變局232 爲了無上的國家利益246 德州的最後一天74 皖南鄉紳的妥協166 大閱兵56 永遠的利益263 “最尊貴的中國人”82 接管紫禁城82 接管紫禁城307 中華文明的傳承290 要同時打贏二場戰爭339 登月計劃啓航238 國防軍之歌248 奔襲滄州39 愣的名頭不是蓋的153 收穫未來23 編組舊軍144 計劃總結283 誓不辱命83 轟動106 軍人自強聯合會141 工業搖籃309 嚴重的財政危機320 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