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德國的變化

“民國五年的德國是什麼樣子?

……隨着戰事的拖延,德國國內的自由主義和革命氣氛越來越濃,“非戰”、“民主”、“自由”等口號已經成爲人們慣用之詞,年初,馮?貝特曼首相爲了安撫民衆,向民衆保證戰後修訂普魯士選舉法……此時,戰局日非,不但德軍將領們出征時喊出的“六週後在巴黎相見”的豪言已經被民衆笑爲狂妄,而且隨着糧薪的短缺、物價的高昂,德國國民所忍受的戰爭痛苦已經不堪忍受……

這裡所有的一切都充斥着“代用品”:代用的咖啡、代用糧、代用香腸、代用皮鞋……總之,所有的一切都是代用的,如果可以的話,也許德國的科學家們會發明出“代用的士兵”,當然,如果可以的話……”

許翰林留德日記

柏林,1916年盛夏的柏林,早已經沒有兩年前戰爭剛剛爆發時的那種民族主義的狂熱,事實上,戰爭不過進行了幾個月,柏森就陷入了“對戰爭的昏昏欲睡”的狀態,前線再也沒有了勝利的捷報,街不下的戰爭,使得這裡的人們對於戰爭的反應變得越來越昏昏欲睡,當然,除去偶爾的,從東線傳來的勝蹟,還會讓柏林人興奮一些,恢復些許普魯士人內心對戰爭的狂熱之情。)

不過,民衆或許可以如此,但是對於德國最高陸軍指揮來說,他們卻必須關注戰場上的那怕一絲最細微的變化,畢竟任何細微的變化,都有可能影響到整個戰局的進展。

索姆河

從7月5日那天起,在柏林的最高陸軍指揮內的將軍們紛紛將視線從凡爾登那個原本旨在讓“法國流盡鮮血”同時也讓“德國流盡鮮血”的地方,轉移到了索姆河,原本那個被他們認爲“不過只是英法軍隊爲了分散德國注意力”的地方。

之所以能夠如此吸引德國最高陸軍指揮。原因非常簡單,在短短的幾天之間,索姆河的戰局即朝着“崩潰”的邊緣滑去,一開始。那裡的戰局雖說對德國極爲不利,可是通過一系列的調整,最高陸軍指揮,這個德國陸軍的最高指揮階層中的將軍們認爲完全能夠守住索姆河,可是隨後突然的戰局變化,卻遠超出他們的意料。

中國遠征軍

又一次,中國遠征軍進入了德國最高陸軍指揮的視線之中。這一次與凡爾登初次交手時的“輕輕一觸”不同,這一次,中國遠征軍抓住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甚至被最高陸軍指揮所忽視的漏洞,實施一次前所未有的滲透作戰,利用防禦間隙滲透至其側後,不僅成功的打亂了德軍的戰役布屬,而且還把其在索姆河西岸的第一陣地撕破七零八落。以至於近六萬軍隊遭受圍困。

這是自馬恩河戰役以來最慘重的挫敗

“現在,對於德國而言,只有兩個選擇。要麼結束凡爾登的攻勢,要麼就接受索姆河的失敗和未來整個西南戰線的崩潰”

而對這一現狀,德國最高陸軍指揮這裡曾作爲天才的戰局計劃和傑出的軍事指揮官的發源地。對很多人來說,這裡甚至在戰爭形勢惡化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德隊心懷堅定信念的可靠支柱。

正是這個最可靠的支柱在極短的時間內,充分發揮其天才的戰局計劃職能,在最短的時間作出反應——從凡爾登方向將軍隊調往索姆河以挽救那裡岌岌可危的戰局,而這一命令的結果是,一方面意味着凡爾登這座“絞肉機”不是結束的結束,另一方面則意味着一場規模空前的戰役的開始。

不過此時。對於德國陸軍最高指揮而言,似乎戰局的進展已經不再有人關心了,就在一個小朝,威廉二世陛下作出了決定,解除法金漢參謀長最高陸軍指揮的職務,改由另一位“德意志的英雄”出任這一職務。

按照此時的德國法律。德皇威廉二世是全體德軍的最高統帥,但在戰爭爆發後,最高陸軍指揮統領德國陸軍的,而最高陸軍指揮的統帥多數都是自行其事。

在這場戰爭爆發的初期,最高陸軍指揮的首長是德國參謀部總長小毛奇,後來由於德軍在馬恩河戰役的失敗,小毛奇只能辭職,由普魯士戰爭部長法金漢接任,而法金汗採用的消耗戰,卻在凡爾登戰役中遭受挫敗——德軍不僅未能耗盡法軍的鮮血,反倒使得德國的血即將耗盡,而現在,索姆河,準確的來說是中國遠征軍的進攻,直接導致了一個結果——德皇威廉二世再也不願意爲其承受各界的責任,法金漢被解除了職務

而法金漢的繼任者,則是一位“久負盛名”的“德意志英雄”——興登堡元帥。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世界各國戰火連綿不斷。在歐洲,當撒丁王國聯合法國對奧地利進行戰爭時,戰火一度燃燒到普魯士國境的附近。興登堡像軍事學校的其他學生一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但他們暫時還沒有大顯身手的機會,只能在課堂上沙盤旁演習在意大利北部進行的幾次重大戰役。擔任講課的都是經驗豐富的教師,興登堡學到不少軍事知識。1866年,普奧戰爭爆發。這位剛從軍事學校畢業的年輕少尉軍官。率領一個排跟隨部隊開往波西米亞,參加丁7月3日的薩多瓦戰役。三個月後,他隨軍勝利歸來,第一次通過柏林凱旋門。

後來他所在的部隊第三步兵近衛團移防漢諾威,興登堡在漢諾威度過了三年。當他在四十多年後退伍時,選擇了這座城市作爲永久居住地。

1870年8月,普法戰爭爆發。興登堡作爲第三步兵近衛團一營營長的副官參戰。不久,該團團長在戰鬥中負傷,一營營長代理團長之職,興登堡也跟着晉升一級。

“鐵血宰相”俾斯麥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了德國。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興登堡作爲部隊的一名代表,參加了在凡爾賽宮鏡廳舉行的典禮。這是他畢生引以爲榮的一件大事。同年6月,興登堡再次通過柏林凱旋門。對於興登堡來說,他心中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第3次得勝歸來。

1872年,他由中尉擢升爲上尉。翌年到柏林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在陸軍參謀總部工作。他的上司毛奇和史裡芬對他十分賞識,以後他官運亨通,步步高昇,1903年當上第四軍軍長。習慣以舊眼光觀察國際形勢的興登堡,並不認爲會爆發戰爭。由於年逾花甲,進一步升遷已無指望,他就在64歲那一年退伍。

退伍後。興登堡在漢諾威市過着悠閒而刻板單調的生活。偶爾出門旅行或打獵,難得讀一些書,他感興趣的作品主要是一些帝王將相的傳記和軍事淪文,其中也特別推崇史裡芬的《坎尼之戰》一書,認爲他發展了兩千多年前迦太基統帥漢尼拔的傑出軍事思想。

1914年6月28日,奧地利皇儲斐迪南在薩拉熱窩遇刺,爲歐洲各強國發動戰爭提供了藉口。7月底、8月初,歐洲各國先後進入戰爭狀態。歐戰開始了。戰爭爆發時,興登堡正在波美拉尼亞他女婿的田莊做客。他立即返回漢諾威,途經柏林時曾到總參謀部要求任命他統率第五軍。但當時第五軍軍長一職已由皇太子擔任,因此未能立即決定他的任命。

8月上旬,德國西線捷報頻傳,最初的軍事行動都是按照史裡芬計劃進行的,人部隊避開法國築壘地帶,經比利時和盧森堡攻入法國,向沿海地區推進,然後再南下包抄巴黎。在那些日子裡,興登堡在漢諾威坐立不安,8月12日上書參謀部再次請求任用。10天后總參謀部通知他8月23日凌晨到漢諾威火車站等候前來接送他的專車。

這段時間。德國報紙上刊登來自西線的勝利消息,關於東線的報道卻少得可憐,原因是戰事在那裡進行得不很順利。在東普魯士統率第8集團軍的普里特維茨將軍的任務是保衛德國東部地區,等待西線戰勝法國後主力部隊前來增援。俄國方面吉林斯基將軍統率的兩個集團軍在人數上大大超過德軍,但裝備很差,士氣不高。彼此配合很差,行進的速度很慢,雙方稍有接觸,普里特維茨就慌慌張張地下令後撤,並向最高統師部告急,聲稱維斯瓦河以西地區也難以守住。於是總參謀長小毛奇決定從西線抽調兵力,並撤換了普里特維茨和他的參謀長瓦德西。魯登道夫由於他在列日一戰中的突出表現而被選擇接替瓦德西任第8集團軍總參謀長。魯登道夫野心勃勃,鋒芒逼人,需要挑選一個善於同他相處的人擔任主將,以便他放手去幹。這樣,便選中了秉性隨和而善於處事的興登堡。

1914年8月23日凌晨,被德國輿論稱之爲“珠聯璧合的一對統帥”第一次在漢諾威車站相見了。魯登道夫在車上向興登堡彙報了第八集團軍的情況和已發出的一些指示。興登堡耐心地聽了15分鐘,說了一句“我也沒有更好的主意。我看就這麼辦吧。”就去睡覺了。這樣,他從一開始起就完全適應自己所應當擔當的角色。對於興登堡來說,他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使我的參謀長的聰明才智、幾乎超人的精力和從不懈怠的幹勁得到充分的發揮,必要時爲他創造條件”。

8月25日下午,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到達第8集團軍軍部所在地馬林堡。在這之前,第8集團軍的參謀霍夫曼中校就已擬訂好圍殲俄軍薩姆索諾夫集團軍的計劃細節併發出相應的指令。這場戰鬥於8月23日,即興登堡和魯登道夫還在旅途中就已打響。3天后薩姆索諾夫身陷重圍;8月31日全軍覆沒,史稱“坦能堡戰役”。

坦能堡之戰兩週後,德軍又在東線取得了馬祖裡湖戰役的勝利,俄軍被逐出東普魯士並喪失了戰略上的主動。然而德軍在西線並不順利,由於德軍在馬恩河之戰中敗北,毛奇被免職。爲了抵消它的影響,報紙在毛奇被免職的那一天即9月14日晚上都以整版的篇幅宣傳“坦能堡的勝利者”。興登堡一夜之間成爲赫赫有名的“英明統帥”。全國掀起了“興登堡熱”,柏林率先修建了興登堡紀念埤,許多街道廣場以興登堡命名。許多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的稱號,市場上出現了種種以興登堡命名的商品。

坦能堡大捷爲興登堡贏得了陸軍元帥的軍銜,並由他統帥東線全部軍隊。對於這個突然時來運轉的“天才統帥”,瞭解內情的人當然不會買他的帳。霍夫曼就曾憤憤不平地在日記中寫道:“真正有能耐的人是否也會碰巧當上元帥?”在興登堡調到統帥部之後。霍夫曼曾以挖苦的口吻對一個到戰地來參觀的人說:“這兒是戰鬥前元帥睡覺的地方,這兒是戰鬥後元帥睡覺的地方,老實說,這兒也是戰鬥期間元帥睡覺的地方。”

1914年終於擊敗俄羅斯軍隊爲他帶來了許多榮譽,他被晉升爲元帥。他的這次勝利後來成爲他的名聲和傳說的基礎;但與他共事的人都認爲他只是一個傀儡而已,真正運籌帷幄的是埃裡希?魯登道夫將軍。

可無論如何,對於德國人來說。興登堡元帥是“勝利的象徵”,或許,他能夠挽回整個局面,爲德國贏得勝利,而在法金漢被解除職務之後,興登堡則被德皇任命爲總參謀長、最高陸軍指揮的首長,而興登堡在上任時第一道命令,就是由魯登道夫擔任軍需總監。名義上是興登堡統率全軍。實際上是魯登道夫代替他指揮。

“……現在,最爲緊迫的並不是索姆河”

在最高陸軍指揮的辦公室內,剛剛被委任爲軍需總監的魯登道夫並沒有像其它人一樣。把視線投向索姆河,對於他來說,早在東線作戰時期,他就已經開始充分考慮整個德國所面臨的問題,而現在的這一職位卻給了他充足的權力去按照自己的設想調整德國的戰爭佈置。

“最爲要緊的是軍需生產,我們必須要重新制造一個新的計劃,在指揮全隊的同時,制定新的軍需生產製度,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必須要剝奪那些工人在戰前爭取到的某些權力。只有加大軍需生產,德國方纔有可能贏得戰爭的勝利”

對於德國的軍需生產,魯登道夫可謂是一直都是頗爲不滿,德國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從來未曾滿足過前線的需求,作爲“次要戰場”走出的將領,魯登道夫曾充分體會到軍需物資的不足。如果他們可以得到更多的物資,也許,戰爭早已經是另一種局面了。

“當然,這是必須要進行調整的”

興登堡並沒有反對魯登道夫的意見,對於這位已經六十六歲的陸軍元帥來說,在過去的兩年間,對於魯登道夫他可謂是充滿了信任,對於他的建議從來都是“無條件的接受”。

“再就是,政治”

吐出一句話後,魯登道夫看着興登堡說道。

“爲了確保前線的勝利,最高陸軍指揮必須拒絕政府對於軍隊事物的插手,同時,最高陸軍指揮還需要……”

在魯登道夫的話語中,最高陸軍指揮甚至將利用戰時的特權,行駛自身的“權力”,干涉一切可能影響戰爭勝利的事物,從民間到政府。

“……通過向皇帝陛下施加壓力,我相信,我們完全可以做到這一切”

在魯登道夫用了一個小時講解着他的建議之後,興登堡卻是在沉默片刻後說道。

“那麼,魯登道夫,現在,我們還需要考慮一個眼前的問題,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解決當前索姆河的局面,要知道……”

沉吟片刻,興登堡站到地圖邊,看着地圖上索姆河,不無凝重的說道。

“要知道,現在我們有差不多三個師被中國人包圍着,這可以說是戰爭爆發以來,第一次,第一次有德隊被他隊所包圍,而且是一支亞洲軍隊,這……”

看着魯登道夫,興登堡用一種頗爲無奈的語氣強調道。

“這,對於德國陸軍而言,可以說不亞於一種恥辱,如果我們的軍隊在他們的包圍圈之中,被全殲了,那麼,全世界都將嘲笑我們,而且,很有可能會導致我們的軍隊的士氣隨之下降,這……”

沉思着,興登堡又刻意強調道。

“這種結果對於德國而言,無疑是災難性的,甚至可能產生極具災難性的後果”

“閣下,我想……”

擡頭看着元帥,魯登道夫用極爲平靜的語氣回答道。

“東岸,真正的關鍵在於東岸”

第71章 中國的需要第42章 地第111章 進一步第297章 秋山真之的選擇第331章 合縱之間第327章 諸人心境第64章 東洋之變變於後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323章 袁世凱的決定第120章 另類行銷第17章 願意來中國嗎?第118章 商無小事第358章 驚愕第3章 有意思的人第48章 河南勸業再勸業第189章 變亂之夜第338章 山騾子第78章 告訴他,守住凡爾登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34章 宴無好宴第146章 大風起兮血飛揚第275章 遊說第342章 出“奇”第312章 奮勇隊第348章 民心第299章 期望第85章 槍第76章 改變第1章 何謂能者更!第142章 英模會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35章 算計第83章 法軍潰兵如潮退 遠征軍臨無公平第52章 父與子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212章 對未來的思緒第176章 工商部內的演講第109章 德華大學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16章 逐夢第73章 中華閃電第91章 震驚第72章 我能第353章 陰謀第53章 勢不及人更!第374章 雙雄會第2章 第四帝國的迷團第9章 名啊!利啊!第183章 帽子第21章 可行性第341章 長寶第256章 紅海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凱第158章 不想讓人坑你們第172章 南坡願一試第221章 印象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187章 英雄末路第269章 拼死而爲第75章 馮如第71章 中國的需要第57章 最現實的問題第30章 斷其命脈第114章 啓航第367章 袁世凱的妥協第145章 憂慮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182章 風雲際會第69章 消失第371章 定策第135章 這就是天堂第207章 予名利爲我驅第101章 結果不重要第107章 一本萬利第363章 欲哭無淚的老袁第158章 德國的變化第137章 實幹興邦第256章 紅海第119章 捧殺第128章 奸商第25章 送上門來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107章 一本萬利第337章 改變第63章 出征第98章 問題的根本第251章 空戰第151章 官兵初戰顧慮重 丈夫迎戰不回頭第89章 中村是公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39章 籌劃(上)第317章 那一天第321章 把戲第26章 連雲謀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220章 造船廠第16章 秦王掃六合第195章 再做嫁衣第287章 公而無私第163章 意外收穫第248章 新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