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大國領袖的滋味

作出決定!

作出對日本有利,而且正確的決定!

在袁世凱道出這句話後,他能夠清楚的看到有賀長雄的臉『色』變得的極爲難看,他哭喪着臉,那張臉的臉『色』,時而白時而紅,怒意?

不!

沒有任何憤怒的情緒!

有的只是無邊的心痛之意!

心痛至極點!

此時有賀長雄只剩下這麼一個念頭了,或許中國人很難理解,但是作爲日本的有賀,卻清楚的知道,海軍對於日本這麼一個島國而言意味着什麼。(免費小說請牢記看文字小說就到‘』’)

沒有海軍就沒有日本!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日本國內上下各界早就形成了這麼一個共識!

可另一方面有賀長雄卻清楚的知道,海軍給日本造成的壓力,不錯,在擊敗了『露』西亞之後,日本是一個公認的強國,但同樣是一個窮國,但這個窮國卻擁有一支世界一流的海軍,這支海軍是日本耗盡國帑建成的。

每建成一艘戰艦,都會對日本的經濟造成惡劣的影響,而現在,一天,或許是幾個小時,日本就失去最爲精銳的八艘主力艦!

日本海軍完了!

在心下升出這個意識的同時,有賀長雄的心底只剩下了悲痛之意,以至於他的神情都有些恍惚。

他看着几上的照片,似乎想找到一些可以證明這不是真的證據,可最終,他卻不得不面對這麼一個事實,照片上的沉艦是真實的,袁世凱沒有必須拿這個東西造假!

“在國於國之間,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導致一個國家命運的衰滅!”

在有賀長雄失魂落魄之餘,有些心清氣爽的袁世凱吐出這麼一句話來,隨後又不無快意的點着一根雪茄煙,在吐出一陣煙霧後,又看着有賀長雄說道。

“同樣一個正確的決定·也會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

命運!

此時,袁世凱第一次覺得命運竟然是如此的微妙,在前一秒中,他還在天啊、地啊的承受着他人難以想象的壓力·惶恐、孤獨、對未來的不確定困擾着他,吞噬着他的意志,甚至有時他都動過向日本作出讓步的心思,如果他有選擇的話,他或許真的就那麼做了,可他沒有退路,只能堅持。

而就在他以爲自己再也堅持不住的時候·突然,一切都改變了,命運的微妙-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得到了體現!

袁世凱的話卻讓心下悲痛不已的有賀長雄,滿是苦澀之意的說道。

“大總統,相信這一消息傳開之後,大隈恐怕只有辭職倒閣一途了,日本是無法承受如此這般沉重的損失,大總統·您和中國贏得了這場戰爭!”

有賀清楚的知道,日本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同樣也明白·好友之後的命運。

“不!”

搖着頭,吐出一口煙後,袁世凱看一眼有賀說道。

“你不懂政治!大隈現在肯定不會辭職!”

幾乎一個好覺!

兩個月來,袁世凱終於睡了自己的第一個好覺,不需要再像過去一樣裝病了,同樣也不需要像過去的一樣,面對英美法三國公使時陪着小心,奉着奉誠,倒着苦水,更不需要在日置益面前·一邊罵着李致遠和各省都督們的膽大妄爲,一邊說着自己的無能爲力,另一邊又向他道着歉,陪着不是,總之,那裡外不是人的日子·終於,在今個都結束了!

袁世凱在寢室睡了個夠,這一覺把兩個月來的勞累、擔憂都驅走之後,在灑滿陽光的窗下洗漱完了,他這才起牀推開門扇,從高曠的天空.』、寶月樓,望着中南海美麗的秋景。

突然他整個人放聲大笑了起來,他感覺自己從來都沒有這麼爽快過,第一次,他真正體會到,作爲一個“強國”領袖的那種自豪,那種發自心底的得意,他想起了有賀昨夜聽到第一艦隊覆滅時的驚恐,同樣想到了他的奉誠,突然間,袁世凱只覺一陣前所未有的雄心,在他的心間聚集着,一種前所未的壯心充斥着他的心頭:

“既爲大總統了,自己應該爲這個瘡瘼滿目的國家盡心盡力地辦些好事吧,忘卻昔日的恩恩怨怨,心胸要像大海一樣,容納百川,把所有的人都團結起來,共同建設一個富強的中華民國,自己成爲一代偉人1成爲中國的華盛頓!中國的拿破崙!”

儘管華盛頓和拿破崙並不是的一樣的人,但袁世凱還是在心裡對自己如此說道,當他望盡了這片藍天白雲下的秋高氣爽之後,他的心裡甜滋滋,他競拿着未燃的雪茄,輕輕地在手中『蕩』着,口裡輕『吟』起來;

“我正是春風得意,我要興我的國家,興我的民族,讓世人皆知我袁世凱的偉大……”

想到這,躊躇滿志的袁世凱便燃起雪茄,狠狠地抽了兩口,噴吐出一片煙霧,憑那股茫茫白煙在他面前飄來飄去,吸着雪茄煙的同時,他又在那裡思索着,思索着勝利之後的將來。

就在這時,突然有人報告道。

“英國公使朱爾典來謁。”

一聽自己請來的客人來了,袁世凱連忙說道:

“快請

分鐘後,一位細高身條,淡黃頭髮、白臉膛、高鼻樑的英國人被領進來。他一進客廳,便恭恭敬敬地向袁世凱行外國使節晉見他國元首禮,那雁尾服剛剛翹起,便被袁世凱拉住了。

“老朋友相會,有失遠迎,更不敢當此大禮。快請坐,請坐

作爲駐華公使的朱爾典卻仍在謙讓。

“閣下是大中華民國大總統了,我怎敢造次。

作爲一箇中國通,朱爾典的漢語說得地地道道,甚至就連言語中還帶着中國式的客氣,真不愧是位中國通。

“好了,好了。”

袁世凱擺了擺手說道。

“這裡只有你和袁慰庭兩人,閣下正是我的故知,一切俗禮都免了。要像二十年前咱們在朝鮮相識一樣,推心置腹·海闊天空,我和你來個乾杯少

“大總統不怕小可失禮,

“友不序禮!”

“你不怕國人說你越規

“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那咱們就打破國界了。”

“世界大同

二人掘起手,仰面哈哈大笑起來·在放聲大笑時,朱爾典注意到眼前的大總統似乎和前陣子不一樣,從兩個月前,膠澳事變起,袁世凱似乎就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放鬆過,就是現在袁世凱的身形,即便是當年在朝鮮兩人初識時·也比現在胖不少,由此可以想見過去兩月他所承受的壓力。

朱爾典,這個62歲的人在中國幾乎度過了他人生的一半,從889年出任英國駐華使館書記起,他便精心收羅中國情況,瞭解中國的歷史和今天。他是在出任朝鮮總領事時認識袁世凱的,兩人幾乎是一見如故。在庚子國變時,面對袁世凱維持着山東的秩序·朱爾典更是全力向八國推薦袁世凱,正是在他的推動下,在李鴻章去世後·臨于山東局面的穩定,八國才認定袁世凱是維持北方了,同樣也意識到他是中國朝野中少有的改革派,最終,袁世凱順利接任北洋大臣,即便是在袁世凱被迫下野之後,作爲英國駐華公使的他也一時一刻也沒有忘了這位,更沒有丟下袁世凱,而且辛亥革命後,朱爾典更是認準袁世凱是恢復中國秩序、維持中國穩定的唯一人選。

在袁世凱成爲大總統之後·同樣也是他積極帶動西方國家率先承認中華民國,打開了中華民國的外交僵局;在所謂的“二次革命中”,英國以及其所代表的歐美列強仍然堅定的認定,袁世凱是維持中國穩定的唯一人選,即便是在一戰爆發之後英國爲了亞洲利益,選擇犧牲中國的時候·作爲英國公使的朱爾典在選擇英國利益的同時,同樣悄悄的站在袁世凱的一方,爲其出謀劃策。

無論是對德單方面宣戰或是膠澳事變後中央『政府』下定決心介入,背後都有着朱爾典的影子,這個影子直到現在,仍然在影響着中國。

“自“膠澳事變”變起之時,承蒙閣下和貴國『政府』多次公開聲明對中國正當行爲以支持,對日人蠻橫以遣責,這都是、對我和我的『政府』的最大支持

在道謝的同時,袁世凱親手爲朱爾典泡上香茶,又親手爲其捧給他雪茄,這是對老朋友的尊敬,儘管他明白朱爾典更多的是代表着英國的利益,這是作爲外交官的本份,但是他能考慮到中國的利益,已經非常夠朋友了。

“在這裡,首先請準我向公使閣下,並通過閣下向貴國『政府』表示最誠摯的感謝及崇高的敬意!”

擅與同列強打交道的袁世凱當然知道在什麼時候應該給對方戴高帽子,而此時在給對方戴高帽子的時候,他卻有着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心境,甚至隱隱有與對方平等而坐的想法。

面對袁世凱的恭維,朱爾典連忙說道。

“我本人和我的『政府』,均以最大的熱忱,希望閣下能夠保全中國的利益,中國的領土,這是英國作爲世界大國應盡的職責

說罷二人又相對仰面哈哈大笑。

居仁堂的小客廳,一改昔日的肅穆和恐懼,變得溫和、歡快起來,連桌上放的那隻轉動着琺琅燒成的小人的金鐘鐘聲,也顯得格外清脆、嘹亮。

朱爾典吸着雪茄,從太師椅上站起來,踱步到袁世凱面前,輕輕一笑,說道。

“我剛纔進來時,注意到大總統似乎心情不錯啊

“公使閣下,今天正值秋爽,不知公使有沒有興趣陪我一同遊覽一下這曾經的皇家林園!”

“有大總統相陪,實在是榮幸之致!”

說着,二人便慢步來到中海,恰看到一片梅樹林邊,雖然那梅樹簇簇枝頭未着梅花,但朱爾典卻借景說道。

“臘梅是落葉小灌木,屬臘梅科。中國有一本古書,叫《學圃雜疏》,那上邊說臘梅原名黃梅。是什麼時候改名的呢71ci無考證。但是,你們古時的文人王安國·北宋熙寧間尚詠《黃梅》,而到了元桔間,蘇軾、黃庭堅便改稱臘梅了。這樣看來,臘梅之名稱應起在1068年至1094年間。大總統說對嗎

雖說是中國人·但袁世凱何曾研究過這些事。王安國也好,黃庭堅也好,他們的詩作他也很少讀過;蘇軾的作品他雖然讀過一些,因爲情調不合,也是讀過便丟下了。他知道身旁的這個英國人對中國的歷史,文化知道的太多了,所以才稱得上是位真正的“中國通”·與那些所謂的中國通不同,身旁的這位中國通不僅瞭解中國的時事,同樣瞭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所以,他便輕點下頭應該:

“也許吧。公使閣下對中國歷史文化之熟悉,倒是令蔚亭汗顏了!”

在朱爾典的面前,袁世凱並不需要隱瞞什麼,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更何況在袁世凱看來·很多事情最怕的就是不懂裝懂,外行人在內行人面前裝懂,那才真是惹人嘲笑·與其那樣,反倒不如直接承自己不如

面帶微笑的朱爾典又接着說道:

“中國的梅,品味最多,《粵雅》、《梅譜》、《花史》,連《本草綱目》都曾作過分門別類詳述,大約不下十幾種,並且多與文人雅士的軼聞趣事有關。實在是中國文化的一片高潔天地。”

袁世凱被說得頻頻點頭。他知道,身邊的這個英國人引出這番話,本意並不是賞梅,現在梅花未現·又豈有賞梅之需?他不過是想以梅作媒,引出話題。

歐戰的爆發,雖讓英國暫時放緩了在亞洲,在中國的注意力,但是卻從未使朱爾典放鬆過,可以說對中國的一舉一動·朱爾典都非常關注,更何況是在這個特殊時期。今天清晨,朱爾典接到一個報告,昨夜袁世凱突然邀見了總統顧問有賀長雄,在有賀長雄離開總統府後,其便前往日本公使館,隨後日本公使館先後經東交民巷郵局,向國內發出多達數十封電報,一夜間,可謂是電報往來不斷,突然的異常,朱爾典當然注意到了,就在他還未能明白了袁世凱想幹什麼,爲什麼日本公使館和國內的聯絡突然增多的時候,袁世凱卻主動邀請他來總統府,所以纔有了這會的借糹梅t題發揮。

今天請朱爾典過來,就是爲了讓英國爲中國出力的袁世凱一直在等着機會把那件喜事說出來,然後借英國之力,從而通過外交渠道解決膠澳事蹟,這會一聽朱爾典提到梅花,自然是眼前一亮,順着他引起的話頭說道。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這句話說的好啊!”

呤出這兩句後,袁世凱又望着梅林後的中海說道。

“公使閣下,還記得我曾說過,在這場沒有退路的衝突中,我以及我們中國是要在一萬個不可能中,尋求那一個可能——那就是擊敗敵人!”

不自主的,袁世凱引用起了李子誠給他的電報中的一句話,曾幾何時,袁世凱甚至覺得李子誠的這句話說的些狂妄,在他看來,最好的局面就是日軍於膠澳僵持不下,最後他再通過外交上的努力,給日本人一個臺階,然後雙方媾和,可現在,局面卻完全不一樣了,甚至可以說是陸軍航空隊的大勝,從根本上扭轉了局面,現在的局面對中國非常有利,同樣也非常有利於外交解決。

“大總統之決心,絕非他人所能理會!大總統之堅持又豈是他人所能理解?”

朱爾典連忙出聲稱讚道,熟知中國人,同樣熟知袁世凱的他·知道袁世凱要說正事了!

“唉,身爲中華民國之大總統,自然要千方百計,以謀國事,決心也好,堅持也罷,爲國事計,也只能如此了。”

先是一嘆,接着袁世凱又繼續說道。

“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再次引用一首古詩後,袁世凱神情嚴肅而帶着些喜『色』的補充道。

“昨日,我卻是在經歷兩月之苦寒後,終又嗅得這滿面撲鼻香了!”

說着袁世凱突然放聲大笑起來,在朱爾典還未能明白他的意思時,笑容一收斂,他又一本正經地說道:

“想來公使閣下早已知道,膠澳變起之後,我江蘇陸軍於膠澳血戰·得維今日膠澳兩軍膠着,日軍雖三次增兵,兩換司令,卻又未能得進一步!”

“是的·我並且代表我個人向大總統閣下能夠擁有如此頑強之軍隊而表示致意1我們很想知道一下,大總統下一步棋打算如何走,達到一個什麼目的

朱爾典順着袁世凱的話說道,在他看來,昨天日本公使館的異常舉動,會不會意味着中國已經決定做出某種程度上的讓步,而這種讓步的底線又在那裡?

正想向這位堪稱莫逆的老朋友·道出昨日大勝的袁世凱卻是突然嚴肅起來,對他而言,現在恰正是一番苦寒後,初得梅花芬芳之際,不過,他卻清楚的意識到,現在並不是得意的時候。

“公使閣下,一月前·日本作出派出第二軍之決心,意在斷江蘇陸軍之後路,侵我連雲·爲達成其目的,其派出最爲精銳之第一艦隊!”

從袁世凱的言詞,朱爾典能感覺到他的無奈,一個沒有海軍的國家,面對這樣的威脅,考慮退讓,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早在意料之中,在日本的動作中,英國能做的也就是讓日本做出背書·限定戰區,從而達到保全中國的目的。

“自日本作出這一決定,我可謂是食不安,寢不着,這弱國之大總統之壓力啊!”

感嘆之餘,袁世凱看着朱爾典說道。

“閣下是瞭解中國的·以日本之蠻橫,中國若想要以外交結束膠澳衝突,都必須做出巨大讓步,犧牲大量國家之利,可無中國的現狀卻不允許中國做到這一點,所以,本大總統也只能咬緊牙關,硬撐下來。”

“的確。”

朱爾典點了點頭,對於袁世凱的苦處,他豈能不知,一邊有李子誠借膠澳事變煸起民意,意在保全中國之利益,另一邊又是革命黨人於日本,受日本支持,面對這種情部袁世凱可謂是左右爲難,若是行以議和的,袁世凱只會成衆矢之的,若是拼死一戰,中國又何以爲戰,有時拋開英國的利益,在心裡,他甚至同情這位老朋友。

“大總統難處,非他人所能理解啊。”

“是啊,他人不能理解,百般誤會也只能本大總統自個忍下了。”

朱爾典點點頭,隱約的從袁世凱的話中,他得到了結果,看來中國已經決定作出巨大讓步了,是犧牲膠澳,還是······

不待朱爾典把話說完,袁世凱連忙打斷朱爾典的話,想讓他震驚歸震驚,但卻不能讓他自己堵死自己的路。

“公使閣下或許還不曾知道,昨天,江蘇方面給我吃了一顆定心丸。”

面顯微笑與得意的袁世凱轉過身,看着朱爾典幾乎是一字一句的說道。

“昨天,江蘇方面,不僅擊退入侵的日軍,還重創了日本艦隊!”

什麼?

有些驚訝的朱爾典望着袁世凱,一時間甚至都沒能反應過來,江蘇方面重創了日本艦隊?他們用什麼?水雷嗎?

“而且擊沉了日本海軍第一艦隊全部八艘主力戰艦,現在日本海軍,可以說,已經一夜退回至十年前,雖仍可堪一戰,可實則卻是不堪一擊!”

“啊!”

又是一句如晴天霹靂似的話只震的朱爾典半晌都未能回過神來,這怎麼可能呢?擊沉八艘主力艦,這意味着什麼?或許他是一箇中國通,但他同樣是一個東方問題專家,他清楚的知道第一艦隊的八艘主力艦,可以說是日本海軍的精華所在,而現在卻被擊沉了!

“這是真的嗎?會不會是虛報戰果?總統閣下”

朱爾典有些不可思議的直接問道,在他看來,這或許是地方上的軍官在那裡虛報戰果,如此虛假的戰果,即便是無知的孩童也看出其中的水份。

可袁世凱卻一邊搖頭一邊說道:

“哈哈,老朋友,我告訴你,這個戰果已經確認了,很快,日本人自己也會承認!”糹

第296章 元老會議第27章 面君子第251章 空戰第240章 自治會第166章 徐州第367章 袁世凱的妥協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117章 電第154章 燒雞與榮譽第148章 酣戰之餘求戰渴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26章 咬鉤的魚兒更!第151章 !!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101章 襲擊第158章 德國的變化第227章 風雲起第335章 新的遊戲第354章 上海第98章 私與公第74章 馮如第158章 不想讓人坑你們第47章 擔保第179章 南京第46章 建議第119章 開拓者第126章 罪過連連第16章 理想主義者的選擇第86章 蠕動第7章 諸人心思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88章 日本的反應第322章 解決之道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81章 盛老四第15章 遊說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151章 !!第295章 海軍的選擇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60章 工商部之規第151章 !!第19章 司徒美堂第19章 九里山上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凱第18章 車廂之內起爭持 鷹遊門內睹新艦第75章 馮如第174章 根本第213章 新模式第70章 釜底抽薪第371章 定策第145章 大風起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206章 綠色革命第119章 捧殺第152章 倪嗣沖的奸與厚第169章 袁世凱的心結第2章 夢想啓航第95章 袁氏一字決第63章 驚訝第280章 金剛的末日第349章 兼併第138章 子弟兵遠征歐羅巴 琪紫二人遇於海第52章 先手更!第357章 李案第120章 另類行銷第257章 困境第11章 總統府內論運勢 袁氏讓權外交部第1章 何謂能者更!第5章 貸款第140章 首戰第26章 連雲謀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352章 北與南第157章 戰時會議定以策 戰場紀律酷無情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188章 報復第57章 要人之要 金融之核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4章 忽悠第55章 公而無畏第36章 打蛇順棍第220章 造船廠第39章 楊府關楊秘會議 總統府以僞待誠第138章 子弟兵遠征歐羅巴 琪紫二人遇於海第75章 前哨第121章 劣第237章 應對第187章 揚州夜第62章 逃兵的感悟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163章 意外收穫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凱第32章 薑是老的辣第299章 期望第210章 期待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110章 袁與李第190章 京城變第346章 武昌第93章 已變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