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願意來中國嗎?

火車站上,車站工作人員不停的喊着.

“旅客們請注意,七點鐘開往聖弗郎西斯科的火車就要從十二號站臺發車了。”

手拿着鐵皮筒的車站站員不斷的重複着這麼一句話。

這時一個身穿黑色呢絨大衣、身材高大的五十多歲的老人,舉目掃視着火車站的候車室內掃視着。他那尖削而棱角分明的臉上,帶着一副尋人的神態。火車站內的人很擠,四面八方來的人流從他身邊擦過,往車站的各個出口擁去,各奔前程。車站建築的高層廳室裡,迴盪人們的交談聲、喊人聲。

今天正趕上週末,而且剛下了一場雪,空氣既清新又寒冷,所以,人人都在匆忙趕路。

穿過車站入口處,泰勒沿着斜坡道走下去,上了長長的水泥構築的月臺。他沿着列車數:四、五、六、七;在第七節車廂敞開的車門左手的車窗下,有一個用鏤孔模板印出的藍色小圓圈。這是個標誌,表明該車廂內的設備比頭等車廂還講究——各個隔間的面積加大,而且裡面的設備既可充舉行某種旅途會議之用,這是太平洋鐵路公司的高級豪華包廂。

“就是這了!”

泰勒走進了車廂,沿着一扇扇關着的隔間過道口走過,當他走到第五個門時,就在門上敲了兩下。

“是泰勒先生嗎?”

一個男人的聲音從房間內響了起來。

泰勒先是一愣,接着他又是一笑,自己來這裡,不正是給穆湘玥送東西的嗎?

自己特意在凌晨時分給火車站打了電話,通過火車站的站員,找到了穆湘玥,告訴他,如果他要回國的話,自己有一個禮物送給他,一本《科學管理原理》的筆記。

他理所當然的表示了感謝,但是卻因爲時間的關係,已經身在車站的他沒辦法親自去拿,所以自己便自告奮勇親自來火車站,一是給他送行,二則是送筆記,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泰勒想在這裡見那位神秘的投資人。

門上的鎖鏈響了兩聲,接着是拉門閂的聲音。門往裡開了,但出現的人並不是穆湘玥,而是一個更爲年青的東方小孩。

“您一定是泰勒先生吧!請進,少爺一直在等您!”

有些詫異的走進這間包廂,泰勒看到依着車窗的沙發邊坐着一個年青人的東方人,甚至可以說像一個東方小孩,或許是錯覺,泰勒甚至都覺得他的臉上帶着一種童真似的笑容,英俊的相貌再加上這樣的笑容,使得他整個人顯得非常親切。

他就是那個投資人嗎?這麼的年青?

在泰勒進入包廂後,已經站起身的李子誠面含微笑的打量着泰勒,這個現代企業管理的創始人,他六十七、八歲,矮而圓胖,頭全禿了。臉倒挺和氣、討人喜歡。碣色的眼睛大得超出了他的金屬鑲邊眼鏡的鏡片,這雙眼睛中帶着,嗯,期待與疑惑!

“但願我沒有打擾到您!先生!”

有些疑惑的泰勒看着這個中國人,將視線轉移到他的服裝,泰勒這才相信自己沒來錯地方,儘管他看起來很年青,但僅從他身上的服裝就能看到他的身份,穆先生穿的不過是一件5美元的服裝,在伯利恆是那種工人做禮拜時的正裝。

而這個先生身上的衣服卻價值不匪的定製服裝,僅僅只是他的衣服、鞋子,也許就高達數千美元,甚至上萬美元,他是一個富人!

含笑和泰勒打着招呼說道。

“怎麼會呢?請坐吧,泰勒先生。”

話音剛落,李子誠又繼續說道。

“請原諒。穆,正是辦一點事情,所以並不在這裡!”

“哦。”

輕應一聲,泰勒打量了一眼這個設備考究的隔間。

裡面有一張桌子、還有沙發軟坐,卻沒有牀鋪。隔間與隔間是用鑲板壁隔開的。窗戶上足黑紅兩層的天鵝絨掛簾,它減弱了車外過路人的嗜雜聲。桌上有一盞帶流蘇罩的檯燈。

“泰勒先生,我只有三個問題!”

面帶着微笑,待泰勒坐下之後,李子誠便吐出了一句話來。

三個問題,剛剛坐下的泰勒兩人都是一愣,他是在向自己提出三個問題嗎?

“泰勒先生,您是經濟管理方面權威,我只有一個問題詢問一下,現在中國即將實現共和革命,在您看來,中國欲實現富強,應該投資何種實業!”

面對這個問題,泰勒則是皺眉沉思這個自己從未考慮過的問題,在沉吟良久之後,方纔開口說道。

“如果以資本回報來看,中國的企業家們更願意投資勞動密集型的紡織廠、麪粉廠,一方面是中國每年進口大量棉布,市場需要這一類工廠,另一方面,則是受限於資本,如穆先生一般,無論是從投資角度或是回報角度亦或是技術角度,投資棉紡工廠無疑是最合適的!”

在泰勒說出這番話時,李子誠點了點頭,這恰恰是歷史上絕大多數資本家所選擇的路線,棉紡工廠投資少、回報快、技術要求不高,而且中國還有龐大的市場需求,是最適當中國實業發展的一項投資。

“但……”

望着眼前的年青人,泰勒微微一笑,笑容中帶着自信,現在他至少相信一件事,這個年青人知道自己,甚至於,這三個問題,還帶着其它的意思。

“如果考慮到富強,我想對於中國人而言,你們更爲看重的是“強”而非富,對於任何國家而言,追求強國之路,就必須要投資資金密集型的重型工業,但這對於中國而言,至少現在來看並不現實,一方面無論是政府或是民間,都沒有充足的資金,而冶金、機械工業又是投資高、回報週期長的產業,另一方面,這一類工業對技術要求高……”

泰勒注意到當自己說話的時候,這位年青而且富有的先生不時的點頭頭,他似乎非常贊同自己的觀點,而在泰勒內心深處,開始相信自己的推測,他似乎是在進行一場面試。

泰勒的回答讓李子誠非常滿意,自己從來沒就沒有管理企業的經驗,而眼前的這位又是這方面的權威專家,如果自己想建世界第一流的工廠,除去那些專利、圖紙之外,或許聘請他作爲公司的管理主管,將是最好的選擇。

“泰勒先生,您現在是否已經接受了其它公司的聘請!”

吐出這句話時,李子誠笑眨了一下眼睛,而穆湘玥卻是驚訝的看着身旁的這個人,他……他想聘請泰勒!

果然如此,原本有些忐忑不安的泰勒這時終於放鬆了下來,他聳了聳肩膀說道。

“現在幾乎整個美國都將我視爲壓榨最後一美分的禍首!而且我已經十年沒有接受任何一家公司的聘請。”

“泰勒先生,我個人認爲,科學管理對於企業管理而言,無疑於就是一次革命,只不過現在人們還無法意識到這些,但有什麼比事實更能說服人們接受科學管理呢?”

事實?

泰勒微皺一下眉頭,科學管理正是建立一系列長期試驗上的工廠管理理論,難道在他看來科學管理沒有事實依據嗎?

不待泰勒提出自己的疑問,李子誠卻開口解釋道。

“泰勒先生,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在我看來,您在伯利恆鋼鐵公司和任何一家企業的試驗無疑是成功的,但是我說的事實,卻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革命,無論您的試驗在這些公司企業取得多少什麼樣的成果,最終人們看到卻只是伯利恆,可若是我可以提供給您一個合適的舞臺呢?比如說一家新建的企業,這家企業從一開始方方面面就使用科學管理作爲企業管理基礎,我想到若干年後,當人們提到這家企業的成功時,他們自然會聯想到一點,那就是科學管理造成他的成功,而在這家企業內,你可以充分施展您的管理才華,把它建成全世界生產效率最高的企業……”

隨着李子誠的講述,泰勒整個人陷入了思考之中,不可否認自己的確是心動了,一家企業,完全按照的科學管理的方式管理企業,如果這個企業成功的話,全世界都會明白這是科學管理的成功,有比這個事實更能說服他人嗎?

“可……”

猶豫數秒,泰勒的臉上露出一些難色。

“我已經十年不再同任何工業公司來往,只從事不收取報酬的管理諮詢、寫作和演講工作,推廣科學管理!”

儘管泰勒嘴上這麼說着,可在心裡卻早已經心動了,如果不心動的話,自己會來這裡嗎?

泰勒的猶豫不決,李子誠全是一副未看在眼裡的模樣,接着又繼續說道。

“那麼,泰勒先生,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直視着泰勒,從始至終都掌握着主動權的李子誠便吐出了一句話來。

“泰勒先生,您願意去中國開展你的新工作嗎?”

第99章 更應關注之事第76章 改變第315章 戰地歌聲第41章 漢森第69章 消失第367章 袁世凱的妥協第32章 金融亂引幣制第335章 新的遊戲第90章 利益至上第130章 材料學第329章 取捨第178章 傀儡第57章 最現實的問題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302章 煉獄第156章 根基第285章 嘆第3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154章 落迫公子第233章 改編第364章 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第118章 捧殺第76章 改變第130章 學工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329章 取捨第322章 解決之道第268章 陣地仍在第188章 兩人之未來第53章 試探第50章 這就是連雲港第272章 第一艦隊第17章 鷹遊門內議新廠 新廠要爲新隴海第126章 罪過連連第327章 諸人心境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72章 我能第113章 何爲重第330章 敲打第61章 美人如玉劍如虹第172章 對應之策第334章 制定者第227章 風雲起第241章 要塞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147章 刺宋第179章 南京第41章 漢森第191章 謀其短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10章 幫我坑人吧 更!第295章 海軍的選擇第53章 試探第225章 德國第250章 航母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368章 搖扇軍師第25章 送上門來第29章 居仁堂內父子談第242章 首釁不由我發第15章 遊說第45章 肉票守信返以山 子誠以勢逼子誠第98章 私與公第85章 大戰前夜第122章 晉身之道第102章 張三的建議第20章 值得一試的生意第59章 誰的未來 公司人別第187章 揚州夜第41章 漢森第64章 善與狠第66章 開創第54章 送瘟神第284章 澧水號子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101章 結果不重要第35章 綠林道第74章 馮如第371章 定策第162章 人造絲第27章 黑金隱患他人憂 仰山出面大包攬第85章 槍第285章 嘆第77章 凡爾登開局第35章 綠林道第142章 英模會第2章 欲取先予第180章 第一師第115章 宮本次郎第115章 成功的機會第10章 總統府夜宴第357章 李案第134章 不得已間二人擇第363章 欲哭無淚的老袁第228章 難題第321章 把戲第66章 開創第288章 疑惑第10章 幫我坑人吧 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