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擴軍

戰後統計,保年的三萬清軍被炸死炸傷的還在少數,十五分鐘的炮擊只是造成了六千多人的死傷,之後有一萬多人毫無反應的被革命軍俘虜,一萬多人跪在地上主動投降,還有爲數不少的逃入兩側的山林。河源戰役終於結束,此戰之後廣東再也沒有規模超過兩千人的清軍,這爲革命軍佔領廣東全境提供了極爲有利的環境。這兩萬多名俘虜全部編入工程部隊,以修築鐵路、公路、水利工程等作爲贖罪,以時間和勞動積極程度作爲歸還其自由的條件。

廣東境內大規模的戰事暫時結束,但戰爭威脅依然存在,廣東革命政府面臨陸地上的三面圍困,北邊江西的清軍,西面廣西的清軍和東面福建的清軍。三個旅三萬人的革命軍控制廣州周邊都稍顯吃力,更何況還有惠州重工業基地必須駐紮重兵。臨時政府宣佈廣東暫時實行軍管,並大規模徵兵,但其政令只覆蓋到廣州至惠州地區,其餘地方還是在滿清的控制之中。

“我們將以革命軍第一師爲基礎,徵收新兵七萬人,將其整合爲革命軍第一軍。”呂一將徵兵計劃遞給呂梁,“我們面臨的主要困難是,自強集團下的工廠工人、建築工人和農戶加起來超過一百三十二萬,但他們各司其職,尤其是工人,是我們精心培養的,不能輕動。所以只能面向其他地區徵收新兵,但這些天應者寥寥,應該是對我們這支新生隊伍心懷疑慮。”

呂敏問道:“我們不是規定了較高的待遇嗎,難道吸引不到年輕人?”

“我們的工廠、工地都在大規模的招人,在那裡工作的待遇不比軍隊中低多少,而且更安全。再者,廣東其餘地區的滿清政府已經開始封鎖道路,阻止前往廣州和惠州的人羣與物資,這給我們造成不小的障礙。”

呂梁說道:“擴軍勢在必行,廣東上千萬人口,爲我們工作的、與之相關的人口不會少於三百萬,這就意味着將近一半的人口對我們保持着善意。目前主要的阻礙就是各地的滿清政府機構,所以,我命令第三旅駐守惠州,第二旅駐守廣州,第一旅以團爲單位三面出擊,清除各地的滿清政府機關。另外,得看看那些鄉紳富商們的反應了,把呂四叫過來。”

情報機構廣東商業調查局在呂四的組織下已經運轉一年多,三百多名專業情報基因人和兩千多名普通人眼線被安插在世界各地。前幾天被強迫加入振國黨的豪紳商人在廣州起義後回到家中,調查局派出大量人手跟蹤他們,從目前反饋的消息看,那些人的反應還算正常,沒有做出激進的舉動。

“首長,調查局監視的三百一十二人中,有兩百三十五人的家族在廣州和惠州以外的廣東地區,他們像是商量好了,全部靜觀其變,沒有與當地滿清政府勾結出賣振國黨。”呂四說道。這在呂梁的意料之中,加入振國黨相當於納了投名狀,工廠豐厚的利潤他們也不會輕易放棄,所謂一條繩上的螞蚱,說的就是這種情況。而且看呂梁起義成功,已經有近半人前來主動聯繫,表示願意支持呂梁的革命事業。他們手中有大量的家丁護衛、佃戶,再加上附屬於這些大家族的中小家族,可以說他們掌握了廣東近半數的人口,這次徵兵行動必須由他們的配合。

“給他們傳話,臨時政府將組建臨時議會,支持我們的將有優先加入議會的權利。臨時政府有大量中下層官員的空缺,也優先考慮支持我們的家族子弟,能不能把握住機會就看他們了,等制度健全之後機會就少了,他們會作出明智的選擇。”

此舉一出果然在那些人中引發劇烈震動,當天就有幾十個家族前來表示投效。獲得政治地位和政治權利是這些人夢寐以求的,這下可是真正感受到了革命帶來的好處。隨着第一旅四處打擊滿清地方機關,臨時政府控制的地方越來越大,徵兵工作終於變得順利起來。

1901年5月20日,呂梁和臨時政府外交部長呂澤在總理府——原兩廣總督府迎接一批特殊的客人,列強終於按捺不住,在中國有巨大利益的列強派出萊德等領事,試圖查明革命政府的對外態度。如果臨時政府對西方保持善意,他們不介意改變心意,支持臨時政府。這並不是不可能的,在先前英國就曾秘密聯繫李鴻章,試圖說服他東南獨立,但因爲李鴻章的顧忌,此事沒有談成。

一間秘密會客室裡,萊德坐在椅子上端着紅茶,頭顱微微擡起,眼睛微眯,試圖營造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百年霸主讓日不落帝國的外交官養成了一種目空一切的氣質,尤其是在野蠻落後的清國人面前,面對低等民族的優越感表露無疑。眼前這位臨時政府總理不過是一個土地主罷了,雖然擁有一些規模不小的工廠,但與大英帝國的老牌貴族根本沒法相比。

呂梁強忍着心中的憤怒,面無表情的看着萊德,心裡用所有自己知道的惡毒語言問候着他和他的家人,要不是爲了爭取臨時政府能有一個相對和平的發展時期,自己哪用得着如此?

“萊德閣下,不知這次前來有何事?”呂梁用純正的漢語問道,旁邊的呂澤爲自己翻譯,他並不是不會說英語,他甚至能說一口流利的倫敦口音,但他並不以此爲榮。一箇中國人能說英語意味着世界被英語系的西方霸佔,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總理閣下,大英帝國在廣東的利益不能受到絲毫損失,不然你的臨時政府和革命活動就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萊德懶得扯皮,所謂的外交一項以實力爲後盾,面對小小的革命政府,實在不值得拐彎抹角,根本就不是對等談判的對象。直接恐嚇比什麼都管用,這是百年來帝國實力碾壓帶來的外交優勢。

“當然,臨時政府以推翻滿清政府、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爲首要任務,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政府,願意與所有的國家友善相處。爲了表示誠意,我們將向英國訂購三十艘大型貨輪,作爲臨時政府和英國友誼的見證。”呂澤看呂梁面色鐵青,趕忙接過話頭說道,萊德聽到之後果然大喜,他的家族在朴茨茅斯就有一家規模不小的造船廠,三十艘貨輪將是幾百萬英鎊的生意,在造船業激烈競爭的英國,自己的家族當然能從中受益匪淺。

從英國訂購船隻實在是無奈之舉,惠州造船廠擴張速度很快,但造船工人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培養出來的。目前造船廠船臺上有一艘驅逐艦、三艘五千噸級貨輪在建,已經讓一萬名造船工人手忙腳亂,要想實現跨越式的成長,不得不借助外力。除了三十艘貨輪外,呂梁還會向美國訂購鐵軌,向德國訂購火炮,以彌補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和擴軍造成的鋼鐵廠、軍工廠的產能不足。

臨時政府的承諾和訂單讓列強暫時放下了擔憂,與洋人秋毫無犯讓他們以爲臨時政府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也許可以讓他們代替清政府。他們忽略的是,在廣東列強的商品不斷滯銷,被當地的工廠擠壓嚴重。怡和洋行廣東經理威廉和各國央行駐廣州的經理都反應過這個情況,但廣東的市場份額所佔比重很小。廣州一開始是作爲列強在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口岸存在的,英國人從本土運來棉布,到印度換取**,然後再運到中國換取瓷器、茶葉等,而廣州就是最重要的港口。後來香港和上海崛起,取代了廣州的地位,因而廣州在列強的版圖中的地位也越來越低。

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門第一百五十五章 對馬海戰 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鬧劇第十七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一十五章 兩湖第一百六十八章 華俄密謀第二百七十九章 日月之歌 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報復攻擊第二百七十二章 紫荊花開 三第三十七章 特戰隊第二十一章 造船廠第三百五十八章 航母編隊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海戰第八十九章 大勝第九十二章 總理的演講第二百三十二章 天府之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拒絕投降的幕後黑手第三百零四章 北京之議第四百四十章 將高傲踩在腳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四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二十五章 僵局第五十章 得逞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戰第五十二章 大戰將至第二百二十七章 洪水第一百六十八章 華俄密謀第一百六十八章 華俄密謀第二十三章 招商會第三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慕尼黑展覽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四十三章 憤怒的公牛第二百零二章 收網第二十四章 自強商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鋼鐵同志第一百九十一章 財團第三百五十一章第九十五章 光復會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國覆滅第四百零一章 對攻第一百六十八章 華俄密謀第六十一章 殲滅第三百零五章 第二次北伐第三百五十二章第六十二章 擴軍第四百零二章 不受重視的傘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對馬海戰 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一戰第三百八十三章第四百九十六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第一個王牌第四百三十六章 前鋒艦隊的交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亂 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空降第三百三十章 產業振興計劃第一百零八章 土樓對峙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時宣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劃分第一百零一章 神兵天降第四十七章 海戰 三第九十五章 光復會第八章 護衛隊訓練第八十八章 黃昏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山彎刀第三百八十五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照第二章 鋼鐵基地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三百九十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坦克大會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馬海戰 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定點清除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神來了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三波攻擊第三百六十五章 飛翔的海盜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二次接觸第五十七章 河源戰役 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撕碎所有英國戰艦第一百六十章 海戰落幕第二百一十八章 暴風雪第二百六十一章 強軍第三百五十一章第六十八章 山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龍會的覆沒第六十九章 廣東大剿匪第四百六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四百一十四章 零比五十第二百五十六章 唐寧街一號文件第九十四章 聯盟第三百五十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偷襲成功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照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愛國之心永不滅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割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圍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宿命的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