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四大戰區

德國人抓住了這個機會,英軍第二波攻擊撤離後,德軍僅存的一艘航母派出了三十架轟炸機和十五架戰鬥機,目標不是英軍戰艦,而是設得蘭羣島上的機場。他們在英軍第二波飛機降落時抵達目標上空,在英國人毫無還手之力的情況下瘋狂攻擊,戰鬥機裝備的機槍都能對地面上的英國飛機造成致命打擊。

四十多架德國飛機創造了驚人的戰績,三個英國機場遭受攻擊,整齊排列在跑道上的英國飛機被擊毀。不科學存放的彈藥儲存倉庫和燃油倉庫被攻擊,彈藥殉爆、燃料被點燃,幾個受到攻擊的機場相繼燃起大火,失去了作戰能力。更何況英國人兩百多架飛機被擊毀在地面上,剩餘最後一個機場因爲位置隱蔽沒有被德國人發現,躲過一劫。但那裡只剩下二十五架戰鬥機、十五架魚雷機和十五架轟炸機,當這些飛機再次升空,出現在德軍艦隊上空的時候,被德國戰鬥機阻攔,取得了擊沉一艘德國戰列艦和兩艘巡洋艦的成績,算是爲英國人自己的失誤挽回一些。

當公海艦隊返回威廉軍港的時候,施佩爾欲哭無淚,得到消息的威廉二世甚至抱頭痛哭。公海艦隊一艘航母被擊沉,一艘受重創,四艘戰列艦被擊沉,兩艘被重創,兩艘輕傷。實力大損的公海艦隊恐怕在一年後才能恢復,而對面的協約國很快就會因爲美國艦隊的抵達而超過德國海軍,這是最不利的消息,難怪威廉二世會痛哭。

英國本土艦隊兩艘戰列艦被擊沉,同時二百四十多架飛機被擊毀,但與取得的戰果比起來,這些損失無足輕重。他們終於報了日德蘭海戰的仇,當一個月後美國大西洋艦隊抵達英國本土的時候,協約國海軍終於再次取得主動權,並獲得了北海上的制海權。戰局似乎又回到了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德國公海艦隊被堵在威廉軍港內,成爲一支存在艦隊。物資運輸通道被斷,協約國可以從世界獲得充足的物資,擴充軍隊的實力。英國本土徹底安全,如果德國不能在俄羅斯和亞洲方向取得突破,他們將面臨失敗的結局。

“差不多了。”呂梁在心裡默唸着,歐洲打成一團,美國參戰,雙方在廝殺中不斷流血,現在是進入戰場的最佳時機。

1911年4月1日,華國駐倫敦外交官以英國干涉華國內政、支持西北反叛勢力爲由向英國政府遞交宣戰書,在同一天,日本、朝鮮同時向英國遞交宣戰書。第二天,英國、美國在內的協約國國家向華國、日本和朝鮮遞交宣戰書。悲痛之中的威廉二世終於得到一個不錯的消息,如果華國能加入同盟國那就更完美了,可惜華國一直不同意雙方的結盟請求。

向美國宣戰,奪取太平洋上的戰略主動權,滅亡日本,都是爲這次大戰做的準備。終於走到這一步,呂梁信心十足,不論從哪一方面看,華國都做好了參與世界大戰的準備。

戰爭開始的一年多時間裡,華軍進行了相當驚人的擴充,陸軍數量從二百三十萬增加到現在的五百五十萬,未來一年還要增加五百萬的軍隊。大部分來自民兵預備役的兵源使這一千多玩士兵訓練有素,而不是沒有經過訓練的菜鳥。

七千五百多輛坦克和九千多輛裝甲車、自行火炮、突擊炮、噴火坦克、維修坦克等在華軍中服役,使其成爲裝甲部隊規模最大的部隊。而且從質量上看,華軍擁有的坦克和裝甲車也領先世界,尤其是剛剛服役的虎式重型坦克,再次將差距拉大。

華軍陸軍的機械化程度在世界上遙遙領先,當精銳的德軍還在大量使用馱馬時,當美軍正在訂購第五千輛卡車的時候,華軍已經擁有五萬五千輛卡車、吉普車、醫療車等機動車輛,這還不包括後勤部門使用的更大規模的機動車輛。華國境內發達的鐵路、公路交通系統和遍佈各地的加油站使這些機械化部隊可以發揮最大功效。除此之外,在步兵師中,也有相當數量的卡車和吉普車、軍用摩托車等機動車輛。這無數的機動車輛和裝甲車、遍佈海洋的運輸船和戰艦,吞噬成千上萬噸的燃油,這也是呂梁迫不及待發動戰爭的原因之一,他必須獲得中東產油區的控制權。

機動車輛的充足和鋼鐵資源的充足使華軍擁有強大的炮兵火力支援,各口徑火炮和師屬火箭炮相互配合,組成步兵作戰的最強大火力單元。炮兵的火力投擲力度遠遠超過其他兵種,其成本和效率也讓空軍望塵莫及,崇尚大炮兵主義的呂梁當然不會給自己的部隊裝備海量的火炮。陸軍中五萬多門75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將隨着步兵的進攻,將彈藥鋪遍大陸每一個角落。

一萬一千多架飛機將爲陸軍保駕護航,先進戰鬥機、轟炸機和運輸機相互配合,成爲此次戰爭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在相同技術水平的飛機出現之前,華國空軍將無比自信的掌控戰區的天空。

海軍是華國對外擴張的主要保障之一,到4月初,華國海軍已經擁有將軍級艦隊航母八艘,五嶽級超級戰列艦四艘,帝國級戰巡六艘,護航航母和輕型航母四十五艘,專用防空巡洋艦和驅逐艦六十五艘,其餘大型艦隻七十二艘。即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展開的爭奪需要更多的戰艦,華國漫長海岸線上遍佈的造船廠,除了不斷提供標準運輸船外,還在加班加點的建造軍用戰艦。

大連造船廠、天津造船廠、青島造船廠、上海造船廠、寧波造船廠、廈門造船廠、廣州造船廠、湛江造船廠和高雄造船廠都是可以建造五萬噸級戰艦的大型船廠,事實上在這些地方確實有大型的戰艦在建造之中。十年的培育終於到了開花結果的階段,高水平的工程師、技術工人、產業工人數量龐大,僅憑產業工人的數量,華國就完敗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

華軍總參謀部將部隊劃分爲四大戰區。其中第一戰區以遠東爲作戰核心區域,以哈爾濱爲戰區指揮中心。擁有五個集團軍一百三十多萬軍隊,一萬三千多門火炮、兩千輛坦克和三千多輛裝甲車、四千多架飛機,屬於四大戰區中戰鬥力最強的一部分。這裡靠近華國的核心,工業、農業和交通發達,地形平坦,非常適合大規模裝甲部隊推進。第一戰區的目標是沙皇俄國的遠東地區,他們將奪回包括海參崴、外興安嶺、貝加爾湖,奪回極其富饒的遠東地區乃至整個東西伯利亞在內的領土,將國土推進到北冰洋。

第一戰區的敵人是俄羅斯遠東軍區,歐洲戰事緊張和華國的戰略欺騙使他們向歐洲方向抽掉了大量精銳,目前有三十一萬常備軍和二十二萬新兵。因爲協約國的支援,在海參崴儲存着充足的物資,坦克飛機等重型裝備充足。因此算是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面向中亞和蒙古以北的西伯利亞,是第二戰區的作戰範圍。這裡同樣適合大規模裝甲部隊集羣攻擊,因此第二戰區裝備着僅次於第一戰區的裝甲車輛。他們有兩千輛坦克和兩千多輛裝甲車,兩千五百多架飛機和一萬多門火炮。三個集團軍分佈在蒙古和新疆地區,作爲一支戰略進攻力量,兵力達到一百零三萬。

不過交通狀況制約着第二戰區的發揮,從六年前開始,華國就投入巨資修建西北鐵路和蒙古鐵路。從單線改成複線,又修建了大量支線鐵路,儘管如此,也很難滿足第二戰區的需要。因爲華軍投擲火力的密度和效率驚人,一場戰役下來就會消耗無數的彈藥,而這些都需要後勤運輸來滿足。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華國在新疆和內蒙建立了兩大邊疆工業區,當地豐富的資源爲工業區的建立提供了便利。以重工業爲主的兩大工業區擁有大型鋼鐵廠、機械廠、化工廠、拖拉機廠和軍工廠,能夠部分滿足第二戰區的戰時消耗,大大降低對後方的後勤需求。而且這兩地還是華國著名的農業產區,新疆的糧食、水果和棉花,蒙古草原上的肉類、皮毛都可以在當地的工廠加工,然後供應軍隊。(未完待續。)

第八十章 登陸第一百一十五章 兩湖第三百零三章 偃旗息鼓第四百二十六章 扶不起的奧匈帝國第四百八十四章 動亂之始第二百三十九章 回國第五十五章 河源戰役 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最大的練兵場第二百二十七章 打臉第一百五十章 緬甸大起義第四十七章 海戰 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建國第一大案第二十九章 出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農村第二百章 消息走漏第二百一十四章 舊金山的陰雲第二百章 消息走漏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海戰 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陸開啓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南旱災第三百一十章 推進第四百七十八章 坦克大會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亂 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 三第三百零三章 偃旗息鼓第五十五章 河源戰役 三第十二章 槍火第二百四十五章 苦旅第二十六章 河源起義第八十四章 大戰開啓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艦世界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理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苦旅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魚上鉤第三百四十八章 坦克連第四百六十三章 阿爾-卡朋第五十六章 河源戰役 四第二十三章 招商會第三章 海豐縣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零比五十第三百二十七章 血洗首相府第三百五十二章 華夏夢之滿囤賣糧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一百零二章 南寧亂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招制敵第三百二十四章 棋子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條大魚第三百六十一章 橫須賀大餐第二百九十三章 海上前哨戰 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英帝國的考驗第一百零九章 國人的脊樑第四百零五章 豹式坦克第五十八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七章 武漢三鎮的槍聲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招制敵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談開啓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三波攻擊第二百四十一章 任命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海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英帝國的考驗第三百二十八章 友好互助條約第二百八十二章 日月之歌 七第四百三十三章 偷襲成功第二百五十章 信陽中轉點第二百一十九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三十五章 笑話第二百零五章 史上第一詐騙第二百六十二章 包抄第五十四章 河源戰役 二第十九章 第一爐鋼液第八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手段第三百八十四章第四百章 貴族軍官第三百八十九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狩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門第四百一十八章 縱火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陸開啓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體進攻第三百七十一章第三百零七章 咽喉之戰第十五章 鋼鐵,鋼鐵第六十四章 全省第三十六章 吳家鎮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馬海戰 二第四百零九章 日本人的炮灰第二百一十二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一十四章 舊金山的陰雲第四百一十章 空軍裝備概論第二百三十九章 回國第三百三十三章 訂單第二百二十章 指手畫腳第二百六十五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五十八章 佈局第二百二十三章 會談開始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海上前哨戰第二百一十章 我要,我還要!第一百零一章 神兵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