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新疆的氣候和環境爲棉花的種植提供了最良好的自然條件,改良後的高質量、高產棉種在新疆地區得到大範圍推廣,並使此處成爲華國最大的棉花種植基地,爲華國紡織業提供了超過三分之二的棉花原材料。

這兩條邊境戰略路線通車後沒有停止建設,力爭在戰爭開始之前由單線鐵路變成雙線鐵路,從而提供更大的運能。

二十一萬公里鐵路並不是終點,按照華國交通部和鐵路建設總公司的規劃,到1911年之前,華國還將建成通車六萬公里長的鐵路路線。呂梁有個執念,那就是超過美國的鐵路通車裡程,華國國土比美國大,人口比美國多,經濟水平也在飛速接近這個擁有世界都羨慕的環境的美洲國家,憑什麼不能擁有更多的鐵路?

慢慢往廣場裡面走,羅斯福看到了廣場內第一個雕塑,與***的藝術作品不同,呂梁偏愛寫實類的藝術作品,他甚至有些討厭類似印象派、意識流畫作雕塑等,並要求華國文藝工作者將觀衆是否喜歡作爲衡量藝術作品的唯一標準,藝術家的孤芳自賞將被徹底封殺,讓他呆在自己的家裡慢慢欣賞好了。

因此,寫實類的畫作、雕塑、電影等等在華國大行其道,比如羅斯福面前的這個雕塑就是完完全全的寫實類作品——十名高達十五米的鋼鐵士兵人偶,反映的是北伐戰爭時的場面,甚至完全根據一張戰地照片製作。

如此多的實心鋼鐵,就爲了一件雕塑作品,也就是財大氣粗的美國和華國可以承擔。不止一次的發生前來參觀的英法德等外國人感嘆、甚至憤怒,他們的國家正在節省每一點資源用來生產鋼鐵,精確計算每一塊鋼錠的作用,生怕戰爭機器因爲鋼鐵缺乏而停止運轉。

而華國和美國正在浪費大量的鋼鐵、水泥等資源,用在競爭建築業、交通業等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不遠處一名德國外交官就咬牙切齒的面對雕塑自言自語,羅斯福感覺那名外交官有將雕塑拆掉運回德國的打算,可惜現在不是十年前的滿清,華夏再也不會任由列強予取予奪。

截止到1909年末,華國年鋼鐵產量達到六千六百萬噸,超過美國、德國、英國、沙俄、法國和日本的總和。當華國在年底公佈鋼鐵產量時,得到了全世界的質疑,在1908年華國鋼鐵產量還在三千萬噸左右,雖然超過了美國,但還不至於逆天。現在的數據則有一種非人類的感覺,再怎麼想也不可能達到這個數字吧!

同期的一組數據就能看出各國與華國鋼鐵產量之間的差距,美國3100萬噸,德國1470萬噸,英國850萬噸,沙俄550萬噸,法國480萬噸,日本280萬噸(比真實歷史數據略有增加)。華國的崛起對世界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各列強紛紛加大了本國工業的投入,變化最大的是俄國和日本,其中俄國受石油財富影響財政充盈,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鋼鐵生產中,日本則是美國的乾兒子,海量的援助讓日本工業化加快,來自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讓日本有了充足的原材料來源。(澳大利亞礦產開發後文會給出解釋)

儘管如此,各國與華國之間的差距仍舊非常巨大,民間輿論對華國公開的數據大多保持懷疑的態度,但各國政府知道這個數據是真的,因爲以往華國公佈的數據都被證實準確無誤。於是間諜們又多了一個任務,那就是尋找華國鋼鐵產量暴增的秘密,任務的增加導致間諜們累成狗,同時也讓華國反間諜部門趁機挖出了大量潛伏的敵人。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聰明的大腦總能總結出令人贊同的語句,這句話用在這裡最恰當不過。這個時代的人想不到,半個世紀後美國的鋼鐵產量能達到一億噸,到了二十一世紀初華夏一個大型鋼鐵廠的年產量就能達到一億噸,就算在三十年後的1940年,美國的鋼鐵產量也能達到六千萬噸。

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的變化,對先進技術的消化,使華國鋼鐵技術領先世界。大型企業噸鋼的綜合能耗達到標準煤950公斤,也就是說華國不僅擁有領先世界的產能,還有另鋼鐵大亨發狂的低成本,這就是華國能展示震驚世界的鋼鐵產量的根本原因。

所有的大中型鋼鐵廠都採用了鋼鐵基地存儲的先進技術,由科學院攻關並應用於工業生產,再加上華國近十年培養的上千萬名產業工人,菲律賓、朝鮮、東北等地豐富的鐵礦石資源,儲量巨大的煤礦資源,充足的資金,這一切都讓六千萬噸鋼鐵產量成爲必然結果。

在這個鋼鐵的年代,呂梁最大的願望就是用海量的鋼鐵砸死一切敵人,從目前的狀況看,呂梁的願望很快就會實現。

華國鋼材消費增長主要由國內需求來支撐,少部分出口到德國。建築業、交通運輸業、機械、汽車、造船、鐵道、石油、軍工和家電是華國八大用鋼行業,其中建築業和交通運輸業是最大的鋼材消費行業,以總建築規模每年六億平方米左右,按平均直接消耗鋼材每平方米50公斤計算,每年需要鋼材三千萬噸。其次是交通運輸業,這八大行業用鋼消費量基本佔全國鋼材消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第三大用鋼大戶是汽車製造業,華國汽車採用的汽車鋼板不僅滿足國內需求,還大量出口美國、歐洲等汽車生產集中地區。在1909年全年,華國出口的汽車鋼板佔據世界消耗量的百分之四,最大的出口地區就是缺鋼缺的嗷嗷叫的德意志帝國。

泰晤士報將曾經做過一個關於華國建築業的專題報道,頭版標題是:華國成爲世界最大工地。民用建築和工業建築的分量大體相當,華國建築業的瘋狂與後世的房地產熱不同,這是彌補華夏落後的建築文明而產生的現象。

建築、交通等等行業消耗了大量的鋼材,這也就能解釋華國每年生產的六千萬噸鋼材、五億噸水泥、三百萬噸玻璃,以及十萬臺工程機械都用到哪裡去了。

走過鋼鐵雕塑,順着瀝青路繼續往前走,身邊一名騎着自行車鍛鍊的華國公民靠近羅斯福時減慢速度,好奇的看了一眼這個外國人,然後加速離開。

在1905年之前,華國可以被稱爲自行車王國,這個國家擁有的自行車數量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大部分民衆出門通過自行車代步。不過之後隨着鋼鐵產量急劇增加,導致汽車產量大增、汽車價格隨之下降,而且民衆中口袋充裕的人越來越多,銀行也與汽車銷售公司合作,推出分期付款政策,這讓華國汽車業迎來火熱的季節。

華國奔持汽車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企業(如此優秀的華文名稱怎麼能被外國企業註冊?這羣xxx的買辦!),年產汽車達到兩百萬輛,年銷售額達到七百億華元。1905年8月,奔持汽車公司推出了著名的y型車,售價還不足500華元,後來降至300華元,只有當時同類汽車價格的四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華國一個普通工人用一年的工資就可以購買到。奔持公司的t型車戰略使汽車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大衆交通工具,當然,華國奔持公司的t型車結構成熟、外觀優美、動力強勁,比福特公司的t型車高出好幾個檔次。

1905年奔持汽車公司生產的t型車爲汽車製造開創了新的紀元,可以說是20世紀華國乃至全世界讓汽車成爲大衆交通工具的先驅,被華國媒體一致推爲20世紀最重要的汽車發明。奔持汽車在1907年首先在汽車生產中使用流水線裝配作業,這又是一次革命性的變化,並鞏固了奔持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商的地位。

華國汽車的發達讓美國人吐酸水,福特汽車公司、克萊斯勒公司等在華國汽車的重壓下艱難求生,剛剛成立的通用汽車公司不到半年時間就被迫申請破產保護,只有舊金山財團旗下的汽車公司能與華國汽車分庭抗禮,佔據美國市場半壁江山。

爲了保護本國汽車工業,美國政府很快出臺了對華國進口汽車的關稅政策,高達百分之五百的關稅將華國汽車拒之門外。很快,這項政策就取得了極佳的效果,美國幾大汽車公司由此發展起來,並最終形成與舊金山汽車公司共分美國市場的格局。但封閉的汽車市場導致美國汽車工業大大落後於華國,這種落後直到幾百年後都沒有改變。(未完待續。)

第三百四十八章 坦克連第四十二章 鬼子進村第十五章 鋼鐵,鋼鐵第三百六十五章 飛翔的海盜第四百一十六章 101空降師第十六章 匪盜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三波攻擊第十六章 匪盜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裝暴動第二百八十四章 安達曼海蛇第四百四十四章 最大的練兵場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南旱災第四百六十三章 阿爾-卡朋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二次接觸第一百四十四章 恐慌與陰謀第一百七十七章 運輸線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體進攻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體進攻第一百五十二章 緬甸泥潭第三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三百八十八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三十章 產業振興計劃第二百二十七章 打臉第四百二十一章 烏鴉第二章 鋼鐵基地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狩第三百七十七章 右勾拳第一百九十六章 橡膠園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克瓦胡島第四百二十三章 組織訓練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資本集團第二百七十一章 紫荊花開 二第六十七章 去向第一百零九章 國人的脊樑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伐!!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海戰 二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苦旅第三百八十一章第七十三章 大頭第二百六十六章 碰撞第二百六十五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七十六章 無法抹去的傷痛第九十七章 破冰第五十六章 河源戰役 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二十一章 烏鴉第三十九章 屠殺第二百六十一章 強軍第三百零六章 膠州灣第四十四章 偵察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店加油站第四百六十五章 耿直的將軍第三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金色的陽光第三百零五章 第二次北伐第一百五十五章 對馬海戰 一第七章 股份換土地第四十一章 國家寶藏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七十八章 不自量力第二百七十九章 日月之歌 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包抄第一百六十章 海戰落幕第三百三十四章 科威特到手第三百七十五章 施裡芬計劃第四百一十七章 空降第八十八章 黃昏第二百一十二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三十八章 初定第三百一十二章 徐州會戰 二第七十六章 無法抹去的傷痛第一百八十九章 翱翔的雄鷹第二百六十六章 碰撞第四百四十一章 主力艦沉沒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逃亡第三百二十九章 赴約第八章 護衛隊訓練第四百二十二章 鋼鐵同志第九十六章 鐵路延伸第十一章 廣州第三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四十二章 鬼子進村第七十三章 大頭第三百七十一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狩第二百三十六章 臺灣之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坦克大會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第一個王牌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略第三百零二章 大海戰 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成功逃脫第九十八章 山地旅第一百六十三章 爭奪鹿兒島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 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產隊裡開會!第十一章 廣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日本人的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