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戰信陽

第二十師師長曹錕撓撓頭:“軍長,這裡沒別人,我就直說了。我軍的任務是防守河南,兩個步兵師,不到三萬人,要防守從信陽到南陽廣闊的區域,在這河南到湖北一線,根本沒有防守有利地形,一片大平原,桐柏縣附近倒是有一片丘陵,但信陽和南陽地區無險可守。以咱們的兵力,怕是守不住啊!”

第二十一師師長張作霖更是耿直:“宮保大人的主力第一軍、第二軍位於河北保定至山東濟南一線,將咱們第三軍放在河南,擺明了是用咱們拖延華軍的時間,等待日俄軍隊入關,咱們就是棄子!再者說,英國人幾千萬英鎊的貸款,足夠再武裝二十萬軍隊,還能把北洋軍所有的武器都換一遍,起碼火炮多一點啊。再看看咱們第三軍,我的二十一師一個炮兵團就二十五門山炮,頂個屁用!各種物資對咱們都是缺斤少兩,再看他何宗蓮,帶着人在天津訓練新兵,聽說就算是那些新兵的裝備都比我們好,每三天還有一頓肉,宮保大人這不是厚此薄彼嗎?”

髒話連篇的張作霖在進入北洋軍後算是收斂不少,當年他參加甲午戰爭,投奔宋慶毅軍馬玉良的門下,當了一名騎兵。甲午戰敗,他逃亡遼西,在岳父趙佔元的幫助下成立大團(相當於保安團),與當地的馬匪散兵作戰,聲名鵲起。就在張作霖的軍閥生涯處於上升期時,意外與日本人結仇,他帶了大批金錢欲與日本人重歸於好,沒想到被日本人黑吃黑。之後帶着幾百名殘兵再次逃亡,進入關內,投奔北洋軍。在山頭林立的北洋軍內,張作霖憑藉着靈活的頭腦和優秀的素質。脫穎而出,成爲新成立的第二十一師師長。

“雨亭慎言,宮保大人這樣安排肯定有他的考慮,你部防守信陽地區,抱怨歸抱怨。咱們是軍人,以聽從命令爲天職,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吳長純說道。

張作霖在心裡呸了一聲,購馹的和袁世凱一個德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華軍在信陽以南的孝感地區集結,離信陽最近,而且這裡曾經有一個團的華軍駐紮,對地形非常熟悉。所以華軍首要目標肯定是信陽,吳長純讓曹錕防守南陽地區。擺明了讓老子去送死。到底是北洋的嫡系,自己是中途加入的,算個屁來!惹急了老子乾脆放開防線,讓華軍長驅直入,自己也做個良禽!瞧老子這文采,成語典故那是一套一套的,誰再說老子是大老粗老子一巴掌扇死他!

其實吳長純和曹錕做了同樣的打算,袁世凱還有一封密電,沒有讓張作霖看到。上面的意思是曹錕的部隊防守南陽,以穩定張作霖的心。等戰鬥開始後曹錕和吳長純再趁機撤退,抵達鄭州,依託黃河再組織防線。至於張作霖和他的第二十一師,只能忍痛放棄了。反正也沒有耗費太多資源裝備第二十一師。

河南之戰對於華軍來說只能算開胃菜,在河北、北京、天津附近還有**同盟軍的重兵集團,如果日俄兩軍全部入關,再加上袁世凱匆忙組建的二十萬部隊,那就是六十萬人左右,稱得上大兵團作戰了。

五月的中原陽光普照、萬里無雲。實在是戰場廝殺的好天氣。四月初下了幾場春雨,稍稍緩解了中原的旱情,到此時水分早已蒸發,華軍第六軍第一師從孝感出發,半機械化半騾馬化的部隊新軍速度不慢,四個小時後已經抵達湖北和河南邊境地區的大悟縣。前鋒部隊一師一團此時已經越過邊界,進入河南,試探偵察對面北洋軍隊的防禦情況。

進入長江以北後,交通狀況就變得糟糕起來,儘管是平原,但還是有許多道路不適合卡車等機動車輛前進。進入河南後問題更大,步兵一團團長樂非多次催促加快速度,可惜填補坑坑窪窪耗費了不少時間。團屬火炮、輜重營是戰鬥力的保證,必須跟隨前進,工程營的兄弟竭盡全力,只是隊伍遠遠看上去仍舊像蝸牛一樣挪動。

“高連長,將偵查範圍擴大到二千米,發現情況及時回報!”樂非向偵察連下令,在這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田地、荒野上很少有及人高的植被,幾片小樹林和一個村莊遠遠點綴着,這不是可以伏擊的地點,偵察連的作用是偵察視線範圍之外的地區,有備無患。

偵察連士兵上馬,四散而去。北伐開始之前,有一名作戰參謀提出,在北方地區並不適合機械化部隊前進,儘管地形相對平坦,但交通狀況非常糟糕,而機械化部隊對於後勤保障的需求非常大。貿然追求機械化,很可能導致後勤補給困難、戰鬥力下降。

總參採納了這名參謀的意見,其實不用他說,總參也不打算大規模普及機械化裝備,單單從工業生產這一條上就做不到。投入軍事方面的資源有限,呂梁也不準備將國家體制向戰時體制轉移,國家底子薄,承受不起舉國之戰帶來的消耗。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說,呂梁和振國黨統治的基礎就是民心、人民的支持,一旦進入戰時體制,很難說振國黨的統治會不會受到挑戰。

因此,大部分參戰部隊都採用了半機械、半騾馬化的方式。大部分火炮採取卡車拖曳的方式,另外指揮層、通信中心採用吉普車、卡車等裝備,輜重部隊也有部分卡車,其他的運輸力量和機動力量由騾馬和自行車組成。後來的戰鬥證明,自行車適合大部隊機動,卻不適合偵察部隊,速度慢、體力消耗大、受到地形限制、遇到戰鬥時很難脫離騎兵的追擊等等。因此騎兵這一古老的兵種再次進入華軍編制序列,來自九州島掠奪的戰馬和濟州島的馬匹,成爲騎兵主要的工具。

這不能說是軍隊的退步,而是適應作戰條件發生的變化,不拘泥於一點、靈活的變化,這是很重要的一項素質。

躲在兩千多米外那個小村莊裡的北洋軍探子瞅着望遠鏡裡模糊的華軍大隊,雖看不清晰,但卡車拖曳的大炮很是能分辨的。

“曹!真他孃的富裕,小德子,你看啊,光是大炮我就看到了三十五門,這還是一個團的部隊,比咱們一個師都多!”

“大順子,你瞎嚷嚷啥,望遠鏡在你手裡,我能看到麼?我說差不多得了,咱們還是撤吧,別讓人堵住了。”

“膽子比兔子還小,老子當年跟隨咱們師長縱橫遼西,什麼場面沒見過,你怎麼說也是滄州出來的好漢,別被華軍嚇尿了。”

小德子拽拽大順子的軍服下襬,大順子不耐煩的回過頭來:“幹啥,一會把望遠鏡給你!”

“不是,別光看大炮,你看右邊,是不是有人過來了?”

“哎呦娘哎,騎兵,十多個,快跑!”兩人見勢不妙,立刻從躲藏的屋子裡跑出去,村子後頭有兩匹馬,跑到那裡華軍的探子就追不上了。

一個半小時後,張作霖接到了探子的回報,華軍大約一個團的部隊越過李家寨,離信陽大約半個小時的路程。

“雨亭,你倒是拿個主意啊,華軍一個團就有三十多門大炮,什麼迫擊炮、機關槍數都數不清,咱們不能給袁世凱陪葬啊!”二十一師步兵一團團長張作相說道。

“是啊,大哥,他袁世凱不仁,不能怪咱們不義,在華軍裡面混怎麼也比北洋有前途。”騎兵團團長馬占山也勸道。

見自己的兄弟們都這麼說,張作霖也下定決心,二十一師主要軍官都是自己從遼西帶過來的兄弟,這些都是自己在這亂世站穩腳跟的本錢,決不能給袁世凱陪葬。

“兄弟們,老子決定投降華軍,不過不戰而降恐怕被人看不起,咱們就在信陽城下和華軍好好過過招,好讓華軍見識一下咱兄弟們的本事,這樣投降後也能混個好前程,大家說怎麼樣?”(未完待續。)

ps:小夥伴們,工作原因,這幾天只能每天上傳兩章,過後恢復每天三章,還請原諒!xh:.74.240.212

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理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退路第一百五十章 緬甸大起義第二百九十二章 海上前哨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退位第四十六章 海戰 二第三百零三章 偃旗息鼓第一百一十八章 險情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艦交付第三十九章 屠殺第七十九章 張開獠牙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農村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海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英國在哭泣第一百七十章 牧園絞肉機第三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死亡之吻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克瓦胡島第一百五十二章 緬甸泥潭第二百八十八章 英國在哭泣第四百八十章 亂 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施裡芬計劃第三百八十八章第三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二百零五章 史上第一詐騙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渣第三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伐!!第三百三十二章 困境第二百二十一章 成功逃脫第八十六章 殲滅戰第七十章 滿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美味的毒藥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的目標第二百二十二章 真相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招制敵第二百三十六章 臺灣之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一百一十五章 兩湖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五十四章 河源戰役 二第五十八章 佈局第三百一十一章 徐州會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險情第六十六章 廣州見聞第三十章 伏擊第三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一十章 空軍裝備概論第四百六十三章 阿爾-卡朋第三百五十八章 航母編隊第九十三章 空軍第一百零七章 百鍊成鋼第二百二十九章 幹部培訓班第六十一章 殲滅第五十六章 河源戰役 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遠程高空偵察機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一樣的開局第四百零六章 瘋狂的備戰第一百零八章 土樓對峙第四十八章 賣隊友第二百零五章 史上第一詐騙第一百零四章 官商勾結第二百四十三章 武裝暴動第八十三章 火力覆蓋第二十一章 造船廠第二百六十六章 碰撞第一百一十五章 兩湖第一百一十八章 險情第三十二章 保年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劃分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店加油站第一百四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七十四章 紫荊花開 五第三百七十一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敦刻爾克第一百四十三章 籌備建國第三百五十一章第二十四章 自強商會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招制敵第三百六十一章 橫須賀大餐第五十一章 廣東鐵路第三百三十五章 笑話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瀏陽第七十二章 海鷂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坦克突擊第三十章 伏擊第十六章 匪盜第十五章 鋼鐵,鋼鐵第三百五十二章 華夏夢之滿囤賣糧第二百二十八章 軍事準備第七十五章 潛艇第三百二十二章 國家一統第三百二十章 入京第二百五十章 信陽中轉點第二章 鋼鐵基地第二百九十六章 爆發第三百一十六章 口袋陣第四百一十二章 遠程高空偵察機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逃亡第九十九章 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