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蘿蔔當官印

“轟隆!”

如同耳邊響了個炸雷,房頂像紙糊的一般,被撕開一個大口子,一發炮彈從天而降。桌子上的汽燈、水壺被震落地上,摔的粉碎,幾個親兵不假思索就撲到黎元洪身上,用身體把他牢牢的罩住。

炮彈在地上滴溜溜的轉了幾圈,所有人都抱着腦袋鎖成一團,過了許久卻沒有聽見爆炸聲。

“都督,是個啞彈!”親兵又是興奮又是後怕,眼淚都流出來了。

“閃開!能炸死本都督的炮彈還沒造出來呢!”黎元洪煮熟的鴨子肉爛嘴不爛,掙扎着爬起來,將官軍服沾滿了塵土,頭髮也灰濛濛的,樣子實在狼狽了些。

這兩天已經不知道都督府捱了多少炮彈了,這種整天心驚肉跳還要裝出鎮定自若的日子,令這位被人從牀底下拉出來,用槍逼着革命的“革命領袖”,着實的有些吃不消!

“都督,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先撤吧!這狗孃養的馮國璋把大炮架在龜山制高點,武昌城內軍事、民政目標均再打擊範圍,都督府也在炮口之下,您在這裡太危險了!”師爺高楚觀苦苦哀求道。

“我不走,我要於武昌共存亡!”黎元洪依然嘴硬。

高楚觀對他的惺惺作態心知肚明,但是卻做出再三苦諫的樣子:“都督一身系革命成敗,怎可做這一時意氣之爭?都督若有閃失,是革命的最大損失啊!”

黎元洪沉吟片刻點頭道:“說的也是,我確實不應該只顧一己之名聲,而壞了革命大業!”

高楚觀見他口氣鬆了就勸慰道:“現在各省民黨有幾十萬大軍,咱們湖北革命軍就有四萬人,雖然一時小挫不足以動搖大好局面!”

黎元洪聽這話就想哭,各省紛紛獨立不假,幾十萬大軍也不假,可是武漢被馮國璋圍攻之後,自己和黃興曾經四處求援,最後只有黃興的老家來了湘一協、湘二協一萬六千人助戰,仗打到最慘烈的時候,湖南兵卻不給黃興做臉,不聲不響的跑回老家了!弄的黃興實在沒臉當司令了,黯然離開武昌。

在都督府拍桌子打板凳,痛斥黃興放棄武昌是逃跑行爲,高調唱的最響的軍令部長孫堯卿也跑出城外了。卻把黎元洪留在都督府吃炮彈!

最可恨的是安徽都督柴東亮,不派兵相助就罷了,還吞了自己五十萬龍洋!

“撤!”黎元洪終於說出了自己心底的想法。

親兵簇擁着他上馬,頂着頭頂紛飛的炮彈,黎元洪帶着參謀一口氣就跑出了幾十裡,終於再也聽不見槍炮聲了,卻發現自己臨走的時候匆忙,師爺高楚觀沒有跟出來。

這傢伙可不會騎馬啊!

“這羣王八蛋!”高楚觀站在樹下喘着粗氣罵街。

黎元洪等人跳上馬就飛奔而去,高楚觀不會騎馬,那畜生不聽吆喝,只在原地打轉卻不肯向前跑。

高楚觀罵了半天不講義氣的黎元洪,又開始罵拿了錢不辦事的柴東亮,自己拍着胸脯保證錢給了安徽軍諮府,長江艦隊就會來解圍,都等了三天了,也不見一條兵船開到武昌!只看見長江上,清軍準備渡江的幾百條大小船隻!

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高楚觀嚇的魂不附體,冒犯是清軍已經過江了?正在尋找上吊用的歪脖樹,就聽見有人大喊:“黎都督在嗎?我是張振武!”

高楚觀急忙大叫:“張部長,我是高楚觀啊!”

武昌軍令部副部長張振武催馬過來,發現只有高楚觀一個人,忙問道:“黎都督呢?”

“他去洪山了,我掉了隊!”

張振武皺眉道:“這怎麼辦?清軍已經把停戰條約都送來了,就等着他蓋印呢!”

高楚觀喜出望外,不敢置信道:“停戰?”

“恩,英國駐漢口總領事潘恩送來的‘停戰條約’,雙方停戰三日,派代表議和!但是要咱們先蓋印,然後清軍再蓋印,這件事兒刻不容緩,可黎都督卻把大印帶走了,這可怎麼辦?潘恩領事還在都督府等着呢!”張振武眉頭緊鎖。

馮國璋的兇殘,武昌軍民早已領教了,漢口一把大火蔓延三十多裡,無數百姓葬身火海,龜山上架了大炮轟擊武昌,又是死傷無數。首義之戰,頭一個衝上楚望臺立下大功的馬榮,被清軍抓住後,被活活的剜心扒皮。

如果武昌被攻陷,這四萬多民軍和家屬的下場,簡直不堪想象,所以民黨的官兵儘管訓練極差,軍事素養和馮國璋的北洋第五鎮比起來天差地別,卻憑着保衛家園的勇氣,靠着一寸江山一寸血的拼刺刀肉搏,硬是苦苦撐到了現在。

只是,武昌的血流的太多了,民軍已經接近油盡燈枯的絕境!

仗打到這個份兒上,即使是最強硬的軍令部首義三武(注1)也知道,再打下去肯定要被馮國璋消滅,所以黎元洪、黃興都曾經給袁世凱發電報,希望能議和。現在正瞌睡枕頭就送來了,雖然讓武昌軍政府先蓋印,有些城下之盟的屈辱,但是總比被人端了老窩,一勺燴了強百倍。

在這個節骨眼上,黎元洪居然跑了,而且把大印給帶走,清軍通過漢口總領事潘恩傳話,如果兩個時辰之內見不到議和條款加蓋安徽軍政府的大印,就要對武昌發起總攻!

黎元洪啊,你真是害人不淺!張振武心裡暗暗罵道!

“張將軍,不妨事的!給我找個蘿蔔就行!”高楚觀忙道。

“蘿蔔?”張振武愣住了。

片刻之後一個還帶着溼泥的水蘿蔔送到,高楚觀從隨身的藍布小包裡取出刻刀,手法嫺熟的雕刻起來,不消多時,一個惟妙惟肖的都督府大印就新鮮出爐。

張振武哭笑不得,湊合着用蘿蔔大印蘸上印油,在停戰條約上蓋上紅戳,派人火速送給正在都督府等候的潘恩領事。

“但願這馮國璋言而有信啊!”高楚觀看着遠處,幽幽的道。

“命令全軍準備,趁民黨亂匪以爲休戰言和皆備鬆懈的機會,一舉拿下武昌!”馮國璋咬牙切齒的道。

“軍門,不可啊!宮保一天七封電報,令我們停戰!您不可逞一時血氣之勇,毀了您的前程啊!”幕僚苦苦相勸。

“軍門,潘恩領事還在武昌,若是因爲軍門進攻之舉,匪黨一怒殺了英國總領事,這場交涉怕是斷然難以了結!”

馮國璋冷笑道:“將在外君命且有所不受,何況袁宮保還只是總理大臣!洋人領事是匪黨殺的,於我何干?再說我拿着大清的餉銀,做的大清的官,憑什麼聽英國人的?”說罷,厲喝一聲道:“傳我的號令,一刻鐘後龜山上大炮齊轟,江邊百船競發,第一個衝進武昌僞都督府的,賞洋錢一千,斬匪首黎元洪首級者,官升三級賞銀一萬!”

首義三武:武昌軍令部部長孫武(字堯卿),副部長蔣翊武、張振武。

作者話:黎元洪倉皇逃出武昌城,帶走了官印,張振武只好用蘿蔔刻了大印蓋章!

讀史之時,每次看到這些情節,不禁好笑!

第63章 銀河第81章 穿越者的責任第224章 誰是真兇第148章 雛鷹展翅(下)第217章 民憲黨第195章 血火奉天城第165章 好漢第181章 漏嘴第16章 鴻門宴(上)第58章 人走時運馬走膘(中)第203章 天殺的小日本第293章 玩火自焚(上)第26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96章 吸血蝙蝠第162章 我的大學第251章 去他媽的民國第37章 天才第227章 聰明的一休(下)第115章 袁世凱當總統(上)第182章 南滿鐵路的爆炸聲第337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下)第313章 無利不起早第161章 蒙古潘金蓮第58章 人走時運馬走膘(中)第55章 初見成效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231章 我們的青島(十)第145章 世事如棋第271章 仇恨的力量第181章 漏嘴第51章 密室虧心第214章 世界上最好的人民第340章 我養了一隻天皇(上)第224章 誰是真兇第203章 天殺的小日本第85章 傳票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48章 土改風暴(上)第2章 詐彈奪城(上)第346章 陰謀論和潛規則第84章 王朝末日第236章 決裂第195章 血火奉天城第134章 五年計劃第90章 南京亂(下)第285章 迫在眉睫第324章 我們的青島(三)第215章 偷心賊第321章 戰爭打響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216章 紅色娘子軍來的不是時候第84章 王朝末日第33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79章 審訊第325章 我們的青島(四)第47章 龜奴也要革命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254章 加速發展(下)第97章 自亂陣腳第40章 敲竹槓第131章 衝突第291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99章 大鬧訾議局第7章 鐵血軍旗第227章 聰明的一休(下)第90章 南京亂(下)第171章 磺胺,意外的收穫第144章 出兵漠北第18章 因禍得福第109章 血濃於水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35章 針鋒相對第231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113章 秘方第136章 作秀第36章 毒士?國士?第193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上)第295章 水上飛機航母第251章 去他媽的民國第167章 輕機槍第204章 送死你去,黑鍋我背第15章 宴無好宴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174章 三座大山第39章 長江水師第51章 密室虧心第274章 江山一統第82章 抓捕(上)第254章 加速發展(下)第43章 蘿蔔當官印第44章 血色長江第186章 東亞病夫第335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上)第20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下)第60章 浩劫第137章 前景第222章 宋教仁,不能救第164章 空襲(下)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218章 氨苯磺胺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