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推波助瀾

南昌城內燈火通明,幾乎每個街道都搭起了粥棚,江淮軍的士兵客串了警察的工作,用漢風I型步槍維持秩序。從安徽和九江來的軍人猛然見到充塞街巷的災民,頓時看的目瞪口呆,他們從未見過哪個省城能被衣不蔽體的叫花子給佔滿了。不少十五六歲的大姑娘身上的布都遮不住羞處,頭髮結成了疙瘩身上髒的看不出長什麼摸樣,捧着個破碗眼睛發直,恨不得一頭就跳進煮粥的大鍋。小孩子的肚子鼓的比氣球還大,身上則皮包骨頭,眼睛裡沒有半點孩子的靈氣,走路渾身打飄,似乎一陣小風就能吹倒。

戴着口罩的衛生兵在地保的引領下,帶人掩埋隨處可見的屍體,將這些已經腐爛散發出陣陣惡臭的死屍拉到城外火化。然後滿街巷的噴灑藥水和傾倒石灰,南昌城內瀰漫着嗆人的石灰水味道。

不少屍體上的肉已經被割掉了,不用問也知道是被饑民趁着夜間無人注意,偷偷割下來吃掉了,九江團的士兵本是江西本土人,看到如此慘狀感同身受,不少人回到營房哭的死去活來。

真正令整個江西震怒的事情發生了,當江淮軍打開糧庫的時候,驚奇的發現竟然是滿的,金燦燦的穀子和白花花的大米堆滿了一個個三丈多高,兩丈多粗的糧囤。一個糧庫如此,兩個糧庫如此,個個糧庫居然都如此

饑民暴怒了,他們成羣結隊跑到江淮軍的軍營前情願,要求嚴懲罪魁禍首李烈鈞和江西全省的官員,矛頭直指國民黨的省黨部。江西代理都督蘆克功頓時成了替罪羔羊,他急得滿頭大汗,頻頻奔波於都督府和陸凱的司令部,請求江淮軍幫助彈壓情願的災民,被陸凱輕飄飄的一句:“軍人不可干政”就給打發了。他只好發電報給高楚觀求救,卻沒有半點回應。

原先的贛軍被編入了江淮軍的序列,被拉到安慶封閉訓練,江西都督蘆克功手裡無兵可用,原先維持地方治安的警察也和饑民搞到了一起,他們也組織了情願團,準備遠赴北京情願,要求北京臨時政府嚴懲囤積糧食搜刮百姓的李烈鈞。幸好李烈鈞的腿腳快而且對國民黨的命令不折不扣的執行,接到開除他黨籍的通報,他第一時間就搭乘小火輪去了上海,這才逃過一劫,否則憤怒的饑民不把他撕成千萬塊生吃了纔怪。

陸凱組建了臨時軍事管理委員會,負責江西的治安以及救災工作,這些人一邊開倉放糧,一邊搭建粥棚,還要清理城內的死屍防治瘟疫,竟然還不忘每天分佈最新消息,“某地糧庫存糧多少萬石”、“某官員被訾議局彈劾,家中發現屯糧多少萬斤”、“省黨部某人投機倒把囤積居奇,趁火打劫賺的多少昧心錢”???林林總總的消息不一而足。臨時軍管會忙的腳踢後腦勺,天天吵着要去增派人手。

方清雨被派到南昌,親自負責抹黑李烈鈞和國民黨江西省黨部的秘密任務。柴東亮和方清雨的想法都很簡單,天下哪裡有不吃腥的貓,十個官員九個貪,老百姓最恨的就是貪官,只要找出李烈鈞等人貪污的確鑿證據,不愁扳不倒國民黨的省黨部,把國民黨在贛軍和江西勢力連根拔起就不是什麼難題了。但是令他有些失望的是,李烈鈞竟然是個清廉到不能再清廉的傢伙,欲加之罪都無詞,他壓根就沒有貪污受賄的舉動,恰恰相反的是他連政府獎勵給他的錢都分發給了下屬。不但在錢財上無懈可擊,而且連私人品德都無可厚非,他不抽大煙不貪女色,生活作風乾乾淨淨。方清雨大失所望,原本以爲江西被禍害成這個樣子,李烈鈞肯定是個大貪官,沒想到查賬查了許久發現,這個傢伙比海瑞還清廉。吃飯從來不會同時上兩道葷菜,比起柴東亮天天山珍海味,隔三差五的開舞會、酒會,身邊又隨時有兩個小美女作伴,李烈鈞可以算是聖人了。更要命的是,不僅李烈鈞自己如此,國民黨江西省黨部的官員幾乎個個都是清官。李烈鈞向來眼睛裡不容沙子,對於貪腐分子,他殺的血流成河都不會手軟。江西省不敢說沒有貪官,但是省黨部這些經常在李烈鈞眼皮子底下的人,借他兩個膽子也不敢貪污。

抓不到省級的大人物,弄幾隻小魚小蝦肯定是交不了差的,方清雨頓時就傻了眼。現在各地的法院和訾議局都不是吃素的,沒有點真憑實據就想栽贓陷害這一套肯定玩不轉。柴東亮又是個對法制最在意的人,絕對不允許手下人破壞司法的公正,這是他的底限,方清雨打死也不敢觸碰。

偷雞不成蝕把米的事情,他絕不會幹。

正當方清雨一籌莫展的時候,卻傳來一個令他興奮的消息,在南昌的幾個贛軍糧庫,囤積了大量的軍糧。然後從各地也傳來同樣的消息,江西並不缺糧,李烈鈞只是將這些糧食全部囤積了起來,這才造成了市面上無糧可售,那些因爲洪水而絕收的老百姓成批的被餓死。

李烈鈞,你終於被老子抓到把柄了方清雨總算是舒了一口氣,抹黑這位“李聖人”的任務可以圓滿完成了。全國各界的報館應邀來到了江西,他們看到了一幕令他們無比憤慨的場面,一面是鋪天蓋地的災民,一面是堆積如山的軍糧,一邊是整村被餓死的屍體無人掩埋被野狗啃的支離破碎,一邊是糧庫的糧食因爲堆積的過高造成黴變。饑民形銷骨立如同從地獄裡逃出的惡鬼,糧庫的老鼠倒是吃的膘滿肉肥見了人都不知道害怕。

中外報紙一邊倒的抨擊李烈鈞和國民黨江西省黨部,光復會的元老章太炎更是憤怒的通電全國:不殺李賊,國將不國北京的臨時政府,樂的看見國民黨內部的爭鬥,袁世凱授意幾個御用文人,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推波助瀾。

袁世凱心裡清楚柴東亮想幹什麼,但是他不會揭穿,反而願意助他一臂之力。大選在即,打擊國民黨和宋教仁,遠比柴東亮佔據江西重要千百倍。袁世凱被參議院已經搞怕了,不管是好事兒壞事兒,宋教仁和國民黨控制的參議院肯定會給他設置障礙,令他寸步難行。如果以梁啓超爲首的共和黨能在參衆兩院大選中獲勝,袁世凱就可以大展拳腳了,到時候一個胎毛還沒褪盡的柴東亮還不是手到擒來?

李烈鈞的黯然下野並沒有緩解國民黨的危機,在北京的宋教仁壓力空前,不少原本已經加入國民黨的國會代表,又悄悄的退*黨加入了別的黨派。寓居上海的同盟會元老譚人鳳,當着黃興的面,跺着腳罵宋教仁糊塗,說他自毀長城,“縱然聚九州之鐵,無以鑄此錯也”。

“梆梆邦”,外面傳來了三聲更鼓,已經是後半夜三更天,南昌城內終於安靜下來,空氣中依然瀰漫着無處不在的石灰水味。終於吃到了一頓飽飯的饑民,也帶着一絲憧憬倚着牆根睡着了。江淮巡閱使衙署和江西都督府發佈了聯名通告,三日之內全省大規模開倉放糧。目不識丁的饑民也聽說了,江西各地糧庫堆積如山,三五年都吃不完,讓大家都把心放在肚子裡,這次不但發放救災的糧食,連明年開春的種子糧,官府都已經準備好了。

南昌城西北角是贛軍的糧庫,糧庫的大門緊閉,荷槍實彈的江淮軍扛着步槍站崗,雪亮的刺刀被燈籠照的閃閃發光。糧庫裡面有一千多個三丈高,兩丈多粗的糧囤,幾百個穿着老百姓衣服的漢子緊張的忙活着。

“給我填瓷實點下面多放點稻草???笨死你了,稻草上面再鋪上葦蓆子,最頂上蓋上小米、白麪,從頂上看上去每個都是滿滿的,明白了嗎?一羣吃貨,還好意思拿十塊錢的雙餉?”方清雨罵罵咧咧的道。

成堆的稻草被塞進了糧囤裡,然後鋪上一層層的葦蓆,虛虛的碼上一層糧食,從頂上望去,金燦燦的小米和白花花的大米令人喜愛。幾百人爬高上低忙忙活活,滿臉滿身的麪粉,個個不用裝扮,都像是戲曲中的白無常,如果半夜走上街能把人嚇出個好歹。

正在忙活的五百人,是方清雨手下的一支秘密武裝,原本是準備安排到上海去的,因爲商警總隊臨時被抽調編成了徵蒙先遣軍,賀天壽只好重新訓練一支商警總隊,而方清雨的別動隊也就閒置了下來。

上海是各方勢力犬牙交錯的地方,洋人、北洋、幫會、國民黨各自在那裡都有自己的地盤,上海光華集團是柴東亮的命根子,現在又開始大規模的和美國伯利恆公司展開全面合作,沒有一支自己的武裝力量肯定是不行的。光有商警總隊也不行,對付那些幫會他們不在行,柴東亮就讓方清雨挑選了五百名忠心和體格都比較好的士兵,組成了一支別動隊,負責一些秘密的工作,除了保護江淮軍在上海的產業之外,也有蒐集情報的用途。每個人拿的都是十塊錢的雙餉。

現在,這支部隊已經派上了用場。

作者話:今天晚上零點還有兩更,今天保證四更

月票是神器,會讓寫手如同打了雞血一樣,而且能夠讓文思如尿崩

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257章 海軍總體戰第171章 磺胺,意外的收穫第108章 退無可退第118章 漢風一型步槍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45章 世事如棋第131章 衝突第337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下)第120章 塹壕戰第71章 一個說法第187章 新三從四德第152章 揚威海外第46章 革命的意義第312章 蔡鍔的選擇第132章 碰撞第225章 反叛與革命第84章 王朝末日第347章 要兒子還是要閨女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190章 抵制日貨(下)第129章 擴軍第205章 關東軍的選擇第219章 大飛機和鋁合金第149章 風雨晦暝第4章 詐彈奪城(下)第344章 先拿北大開刀(下)第207章 血脈相連第46章 革命的意義第161章 蒙古潘金蓮第227章 新的篇章第127章 一夜成名第212章 黑龍會的反擊第224章 誰是真兇第251章 去他媽的民國第212章 黑龍會的反擊第31章 袁世凱第228章 狗咬狗第311章 南北合流第48章 土改風暴(上)第203章 天殺的小日本第277章 趕盡殺絕第75章 我有過牆梯第327章 我們的青島(六)第317章 世界大戰爆發的前夜第279章 天下英雄盡在吾彀中第324章 我們的青島(三)第23章 最長的一天(五)第264章 矢野浩二第299章 血淋淋的教訓第8章 危機四伏第161章 蒙古潘金蓮第239章 兒戲般的革命第165章 甲骨文和青蒿素第204章 送死你去,黑鍋我背第251章 去他媽的民國第189章 抵制日貨(上)第108章 退無可退第346章 陰謀論和潛規則第5章 霸佔衙門第216章 紅色娘子軍來的不是時候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254章 加速發展(下)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119章 邪門的擲彈筒第6章 兩個李鬼第95章 日本人的陰謀第259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225章 反叛與革命第123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上)第70章 弔唁(下)第118章 漢風一型步槍第346章 陰謀論和潛規則第298章 血火大沽口第50章 土改風暴(下)第107章 虛張聲勢第316章 進京(下)第59章 人走時運馬走膘(下)第13章 邀買人心第205章 關東軍的選擇第23章 最長的一天(五)第187章 新三從四德第137章 前景第174章 三座大山第168章 一觸即發第196章 騎汗血馬殺東洋人第300章 空軍的反擊第55章 初見成效第296章 渤海風雲第211章 大開殺戒第344章 先拿北大開刀(下)第104章 一箭三雕(上)第174章 三座大山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254章 加速發展(下)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321章 戰爭打響第66章 開國大典第345章 骨頭愛上狗第226章 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