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五年計劃

“組黨?你們的政治綱領是什麼?”柴東亮直視着鄺海山的眼睛道。

鄺海山毫不示弱的和他對視道:“外爭民族之獨立,內爭民生之幸福?”

柴東亮冷淡的道:“如此而已?實現之手段呢?”

鄺海山侃侃而談道:“中國積弱,必以雷霆之手段方可滌盪滿清之餘穢,以中國之資源豐富人口之衆多,若能萬衆一心必可振奮民族之精神,以十數年之功必可躋身於列強之中”

柴東亮雙手下壓,示意他坐下來,然後平靜的問道:“中國四萬萬五千萬人,怎麼才能萬衆一心?”

鄺海山似乎早有準備,脫口而出道:“以強力之領袖推行統一之思想,四百兆生民皆以此思想爲主導,必可萬衆一心”

柴東亮過了良久之後道:“軍隊是民國的鐵拳,是民衆的保護傘,不是黨派活動的場所,如果想搞政黨的話,脫了軍裝之後儘可以圓你們的政治理想如果需要經費的話,我會提供一些,也算是大家相識一場。”

一言出口,舉座皆驚。

鄺海山更是目瞪口呆:“都督,我絕無自外安徽軍之心,更無以政黨奪軍權之心,無論何時都督都是我們的領袖。”

柴東亮點頭道:“你說的我都信,你的心思我也都懂。民國成立已經半年多了,至今天下紛亂,大家都希望出現一個強勢人物來收拾殘局關起門說話,咱們南方各省都對袁大總統信,孫先生又說了不再參選正式大總統,臨時參議院又被天下人攻訐,所以你們就希望我來出面收拾人心,我說的對吧?”

鄺海山點頭道:“這正是我們安徽軍上下的共同心願都督治皖以來,百姓安居樂業,實業發展飛速,安慶、蕪湖等地修了馬路通了自來水,這半年來皖省日新月異,我等看在眼中喜在心底,反觀其他省份戰亂不休,奸人殘民以逞兵匪荼毒生靈,再看中央政府,總統府和參議院內鬥不休,民國剛剛建立半年不到,南京臨時政府換做北京臨時政府,唐紹儀內閣換了陸徵祥內閣,眼看這第二任內閣也要垮臺。民國成立至今,尚且還是臨時政府,寰宇各國無一國承認民國爲合法政府,不論是南京臨時政府還是北京臨時政府,都挾洋自重,以出賣萬民膏血之條件換取洋人的貸款民國連個正式的政府都還沒有,就已經打算賣國了,縱然滿清無恥也是打敗了仗才賣國,哪比得民國將全國之利益主動送上門那麼下濺?舉國糜爛如此,皖省大好局面又豈能長久,我等實在是怕都督的心血毀於一旦啊”

柴東亮聽罷,啞然無語。民國創建至今,幾乎就沒有一天安生日子,不論是孫文還是袁世凱,還是唐紹儀、陸徵祥,每個人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財政已經崩潰。滿清亡國的時候,各省藩庫均有結餘,少則二三百萬,多則千萬兩還有餘。但是再多的錢也架不住戰亂不止,半年的時間經濟起碼倒退十年。

要想結束混亂局面,必然要求政府有權力,而《臨時約法》將大總統和內閣都變成了橡皮圖章,袁世凱、唐紹儀、陸徵祥不論想幹什麼都幹不成。尤其是爲了穩定形勢亟需的借款,更是成了各方攻訐的靶子。銀行團要求享有監督權、審覈權、用人權等等優先權,洋人還要求中國用鹽稅、海關稅及直隸、山東、河南、江蘇四省所指定的中央政府稅項作爲擔保。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借款的條約還沒簽訂,負責談判的熊希齡等人已經被罵做漢奸、國賊,舉國上下竟然沒人知曉這些條件只是洋人按照慣例用國際會計法原則照章辦事罷了。比庚子賠款都要苛刻的利息卻沒人關注,反正到時候又不用從這些參議員的口袋裡掏一個銅板。

這就像鴉片戰爭之後一樣,朝野上下對洋人要求在北京設立公使館憤憤不平,但是對洋人要求鴉片貿易合法化,士大夫們倒沒有任何意見。一場因爲鴉片而發動的戰爭,最後變成了皇家的面子之爭,竟然沒人再提鴉片的事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參議院的行爲已經引起了各地的不滿,各省都督、訾議局、各個黨派彈劾參議院的電文雪片般飛舞,舉國上下達成了共識,現在的中國必須有一個強力人物來掌控全局。

這個人物本來非袁世凱莫屬,但是因爲對借款條件的不滿,南方各省的精英人物又把袁世凱劃入了賣國賊的行列,就連已經下野的孫文也因爲擔任臨時大總統的時候,試圖用漢冶萍鐵廠做抵押向日本人借錢而名聲大受損害。

柴東亮心裡也有些同情袁世凱,孫文當大總統的時候權力無限,等到他當大總統就成了橡皮圖章,事情辦不了板子還得打在他身上換了是自己早就翻臉了,老袁養氣的功夫還算不錯,居然至今都沒發飆。

如今的中國政壇就已經是死局了,大家把唯一的希望寄託在半年後的正式選舉上,所以組黨之風轟轟烈烈,就連最不應該干涉政治的軍人,也紛紛組成各個黨派試圖影響中國的局面。

在這個形勢下組黨去和同盟會等黨派在議會裡爭一日之短長,實在是不智之舉

柴東亮手中的菸頭快燒到了手指,才慢慢的道:“你們的綱領不夠成熟,不具備組黨的條件。”

陸凱等人紛紛站起來道:“正因爲如此,才需要都督做我們的黨魁,引領國家的進步。”

柴東亮啪的一拍桌子道:“軍人不可干政,這是鐵的紀律”

見柴東亮動怒,大家都沉默不語。

良久之後,柴東亮咕咕嚕嚕喝了幾口茶水,才緩緩的道:“我何嘗不知國家不能亂下去?但是任何一個共和國都是文官政府,軍人干政必然引起軍閥混戰,這是共和國之大忌既然你們沒有成熟的綱領,那我有些不成熟的想法,你們願意聽聽嗎?”

大家頓時精神一振,原來都督並不是沒有想法,只是不願意說罷了,現在被鄺海山、陸凱等人一激,也就打算開誠佈公了。

柴東亮拿出三支鉛筆擺在了桌子上:“何謂共和?中國古人說的共和指的是周公、召公兩人共治天下,而現代政府則指的是公民共同擁有治理國家的權力。君主國立國的基礎是榮譽,共和國立國的基礎是公正。皇帝喪權辱國失去了榮譽就失去了合法性,而共和國如果喪失了公平也同樣會喪失合法性怎麼保證共和國的公平不被打破?只有靠權力的平衡,這就是司法、行政、立法三權分立的理論基礎。三權要求大體相當、互相監督,這才能保證政權的穩定和社會基本秩序不被侵害。

但是三權分立的體制也不一定就是一成不變的形式,比如法國和美國就有很大的區別,美國總統的權力很大,那是因爲美國各個州的地方權力很大,可以制衡聯邦政府。但是不管是議會制還是總統制的共和國,首要條件都是權力來自民間授權。”

柴東亮說罷看看鄺海山問道:“你說說看,共和國的官員是幹什麼的?”

鄺海山不假思索道:“全民之公僕。”

柴東亮撇撇嘴笑道:“這種糊弄老百姓的屁話,你信嗎?我可以告訴你,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家的僕人可以給我洗腳,給我倒馬桶,你覺得哪個公僕肯替老百姓倒夜壺的?官員就是官員,官員就是要騎馬坐轎,就是要享受一些特權,這無可厚非”

鄺海山不解道:“那這不就是前清的官老爺嗎?”

柴東亮一擺手示意他噤聲:“聽我把話說完,大家想過一個問題沒有,爲什麼秦二世是皇帝,趙高卻可以指鹿爲馬?爲什麼漢朝的宦官可以廢立皇帝?”

賀天壽立即答道:“奸臣當道,皇帝被矇蔽了唄”

柴東亮淡然一笑:“一個奸臣就可以把持朝政嗎?沒有一臣和他配合,他能做什麼?”

鄺海山似乎聽懂了一些,鄭重的問道:“那都督說是因爲什麼?”

柴東亮一字一頓道:“權力來自哪裡,就效忠哪裡”

大家頓時都陷入了思索,感覺有些頭緒又還有些含糊。

柴東亮繼續道:“中國歷史上,所謂的奸臣把持朝政,那是因爲皇帝不理朝政,這些權臣就擁有授予別人權力的機會這些人的權力不是來自皇帝,自然不會效忠皇帝,只會效忠那些授予他們權力的人同理,共和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民必須擁有授予議會、政府官員權力的能力,只有他們掌控了這個權力,才真正算是一個共和國老百姓可以讓你當官可以讓你騎馬坐轎,也可以把你摔下來讓你身敗名裂。”

鄺海山皺眉道:“那這豈不是要陷入法蘭西雅各賓派的暴民統治之下了嗎?多數人可以隨時殺戮少數人?”

柴東亮拍着巴掌道:“問的好這正是問題的癥結,所以,在司法、立法、行政這個大三權分立之下,還必須有一個小三權分立作爲社會的基礎那就是工會、商業協會、政府的三權分立,沒有這個基礎,社會動盪在所難免中國百姓一家只有三五畝土地,就算是精耕細作也難以維持全家人的生活,所以必須走合作社的路子,把土地集中起來規模化種植,優勢共享。當然,這個必須建立在老百姓自願的基礎上,政府只可引導而不可強制。有了合作社這個團體,農會就可以建立起來了,農民有了組織就可以和地主、農場主分庭抗禮,城市裡也是如此,工人有了工會就可以和資本家對話,而這個時候政府則要起到粘合劑和仲裁的作用,只有工農、企業主、政府這三權能夠互相制衡,社會才能既保證活力又不至於引發動盪但是要想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還是老百姓手裡有選票,可以決定官員的命運,否則官商勾結,百姓的日子比帝制皇權統治之下還要更慘”

三權分立,這些人都聽人說過,但是大三權之下還有小三權,卻是聞所未聞。

鄺海山激動的道:“都督既然有這治國的良策,爲什麼不組黨參加競選,造福國民?”

柴東亮笑道:“這些話本來不到和你們說的時候,但是不說又不行中國百姓還不明白那張選票的意義,如果這個時候貿然普選,必然是天下大亂,我敢斷定各省的都督必然用槍逼着老百姓選自己,等到真正天下亂了起來,這些人又該說中國不適合共和制了,給民主憲政潑髒水,豈不是成果要毀於一旦?”

所有人都被柴東亮打動了,他們原本只是隱約的感覺由着參議院這麼胡來不行,但是任由袁世凱簽訂喪權辱國的借款條約也不成,這才起了讓柴東亮組黨的念頭,沒想到的是柴東亮早已有了成熟的想法。

顧維鈞留學的博士,一向自視甚高,屬於言必稱英美的人物,本來認爲中國照搬英美的政體就可以躋身列強,但是他也沒想到中國的局面是如此的複雜。他在西洋多年對歐美的制度比別人清楚的多,恭恭敬敬的問道:“既然不能普選,又如何能保證權力操於人民之手呢?”

柴東亮笑道:“不是不進行普選,而是要慢慢來,一步一步穩着來我打算將安慶、蕪湖這些省內最開化的城市改變行政區劃,將安慶、蕪湖的區劃改成市,每個市按照實際情況劃分爲若干個區,每個區的行政級別和縣相當,先讓老百姓選舉區議員和區長,由他們自己治理所轄的區。區級選舉只要搞成了,周邊的縣不攻自破,自古鄉下人的風氣是跟着城裡走的,省城搞成了,縣城自然就不是問題三年時間,安徽要實現縣級的普選,再過兩年,省政府和省議會就可以由縣級選舉產生的議員,按照代議制的原則選舉出來”

鄺海山等人有些失望:“五年?要那麼久?”

柴東亮微微一笑:“已經夠快了,這五年就是教育人民的過程,同時努力改善民生髮展實業,老百姓富足了自然就有了參政議政的想法,都是連飯都吃不飽的人哪個有心思去參加選舉?拿起刀槍造反倒是有很大可能一蹴而就看似是捷徑,往往卻欲速則不達。耐心點,把安徽建設好,拿出個樣板給全國老百姓看一看,讓他們感到切實的好處,這樣的成果才穩固”

顧維鈞一拍大腿道:“都督,您可以把您這個計劃詳細的列出來,曉諭全省人民。”

柴東亮點頭道:“這倒是個好提議我看就叫做安徽省第一個五年計劃吧”

如果網友發現辛亥科技帝國中出現章節錯誤,請發短信通知我們。

如小說“辛亥科技帝國”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是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迴應!謝謝

第35章 針鋒相對第8章 危機四伏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276章 民憲黨的發展第337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下)第290章 袁世凱的末日第81章 穿越者的責任第39章 長江水師第334章 新時代義和團第72章 暗戰第312章 蔡鍔的選擇第25章 最長的一天(七)第311章 南北合流第89章 南京亂(上)第154章 希望第231章 我們的青島(十)第92章 龍虎鬥第282章 中州大俠第232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274章 江山一統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96章 吸血蝙蝠第24章 最長的一天(六)第74章 你有張良計第227章 新的篇章第3章 詐彈奪城(中)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57章 人走時運馬走膘(上)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58章 人走時運馬走膘(中)第154章 希望第139章 南北雙雄第51章 密室虧心第212章 黑龍會的反擊第168章 一觸即發第233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52章 止戈爲武第77章 成熟的代價第27 殺一儆百第37章 天才第265章 奇貨可居第216章 紅色娘子軍來的不是時候第22章 最長的一天(四)第113章 秘方第100章 柴東亮的僱傭軍第205章 困獸猶鬥(上)第281章 節外生枝第154章 希望第248章 海軍之父第97章 自亂陣腳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343章 先拿北大開刀(上)第282章 中州大俠第287章 提前出臺的二十一條第41章 摩登時代第46章 革命的意義第54章 三哥,保重第53章 豪傑第98章 千鈞一髮第49章 土改風暴(中)第349章 削藩第40章 敲竹槓第165章 好漢第337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下)第8章 危機四伏第307章 嘉禾金簡第171章 磺胺,意外的收穫第30章 上位者的滋味第243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96章 吸血蝙蝠第339章 北京總統府裡的日本天皇第229章 攻心爲上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58章 人走時運馬走膘(中)第25章 最長的一天(七)第163章 空襲(上)第229章 我們的青島(八)第244章 你們過時了!第149章 風雨晦暝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224章 誰是真兇第154章 希望第5章 霸佔衙門第67章 真相第66章 開國大典第285章 迫在眉睫第71章 一個說法第71章 一個說法第242章 將孫文開除黨籍第349章 削藩第20章 最長的一天(二)一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194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中)第46章 革命的意義第171章 磺胺,意外的收穫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94章 玩火自焚(下)第48章 土改風暴(上)第228章 狗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