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脆弱的大國

世界大戰和地區衝突完全是兩個概念,尤其是大國之間的較量,根本不能看賬面上的數字,大家現役的裝備很快就會消耗一空,接下來就是比拼國家的生產和動員能力,包括人在內,都會變成消耗品,誰能夠咬牙撐住,誰就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這就是二戰的整體趨勢。

武器裝備不是越先進越好,當然完全落後也不行,關鍵是在數量和質量,國民素質也工業能力之間尋找一個平衡,片面追求任何一個方面都是有問題的,簡單的說這有點像一個線性規劃問題,尋找一個最優解。

當然在這個世界上能夠這樣做的國家並不多,在原本的歷史上只有美國能夠十分從容的做到,這需要三個條件,本土資源豐富,工業體系完整,沒有受到戰爭嚴重破壞。

綜觀二戰三個條件齊備的只有美國,而德國的弱點在資源上,蘇聯的弱點是受到了戰爭的嚴重破壞,至於英國,日本等國家本身工業就不算完整,就不值一提了。

而到了現在,中國也差不多能夠擠進這個圈子,二戰絕對是中國的又一次發展的好機會,一個國家能夠遇到的戰略機遇期並不多,而且能不能把握更是一個有難度的問題。

一戰讓中國站起來,對於二戰喬宇定下的目標就是壯起來,中國要利用這個基礎,長出鋼筋鐵骨,擁有立於不敗之地的能力,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憑藉着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往後就是一片坦途了。

想到這裡喬宇核武器的研製,就更加上心了。經過多年的研究,中國已經初步弄懂了核爆的原理,剩下的就是積累原料,包括鈾以及重水,另外中國已經着手在甘肅建立一個實驗型的反應堆。

這種速度不算很快,但是每一個進步都十分穩妥,喬宇也不要求搶在所有國家之前弄出核彈,只要能夠擠入第一梯隊就已經足夠了。核武器只是最後的手段。

喬宇聽完吳桐的介紹之後,又補充道:“中國的軍工一定要堅持軍民結合的原則,平時少養兵,戰時能夠快速拉出一支強大的隊伍,最主要的還是要把整個社會都組織起來,只要五億民衆能夠武裝起來,就沒有人能夠威脅到我們!”

人口優勢的確是喬宇最大的依仗之一。現在世界人口不過十五億左右,中國佔據了三分之一,如果到了不可收拾的那一步,喬宇也堅信中國絕對能夠撐到最後。

中國如今已經施行了第三個五年計劃,鋼鐵產量已經突破了一千萬噸,中國毫無疑問的擠進了二流工業強國的行列。

喬宇的底氣越來越足。現在中國的全國鐵路網已經基本修建成型,當然距離完備還有很長一段路,但是也能夠保證所有主要城市都有鐵路相連,重點的邊防地區,以及超大型的工礦產區都都通了火車。

另外中國又將原本的滇越鐵路進行了改建。由窄軌變成了標準軌,與國內的完全聯繫到了一起。爲了加強聯繫,南寧通過河內的鐵路也在修建之中。

窄軌鐵路修建容易,成本低廉,但是速度慢,運力小,有着致命的缺陷,後世越南一直沿襲了法國人留下的鐵路,車速只有四十幾公里,從南到北要一天多的時間,而中國從南到北也不過這些時間而已。

最初四川修建川漢路的時候受限於技術能力,中國也不得不採取窄軌,只是經過這麼多年的技術積累,中國已經形成了強大的施工團隊,經驗積累也十分豐富,在越南,也就是如今的安南省修建鐵路不過是小菜一碟。

中國還有更大的計劃,那就是從西貢開始,連通金邊,一直修到暹羅的首都曼谷,如此一來中國就能夠將暹羅徹底掌控在手中了,列強當初就在中國瘋狂的搶奪鐵路,這道路修到哪裡,勢力就延伸到哪裡。

中國雖然在暹羅擁有了港口,但是沒有陸上相連,想要完全控制一個國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此時的暹羅更是處境糟糕,事實上已經處於中國的包圍之中。

東邊的印支三國落入中國手中,變成了安南省和中南省,而西邊的緬甸也多半被錢德拉的勢力控制,暹羅也清楚這個錢德拉就是中國扶持起來的,現在東西兩面都是中國的勢力,而南邊的暹羅灣也在中國的掌控之中。

現在拉瑪七世最後悔的就是購買了超勇號,自從這艘航母進入暹羅之後,中國的勢力也隨之而來,根本就是無法阻擋,買了一艘船,賣出去一個國家,這也是拉瑪七世最爲苦惱的地方。

當然他不清楚,如果不是中國的市場,暹羅根本躲不過經濟危機的影響,拉瑪七世也早就被趕下了寶座,最後暹羅同日本勾結到了一起,那是一個更加悲慘的命運。

這個時空之中暹羅憑藉着中國強大的武力支持,以及大量的政府採購,僥倖捱過了經濟危機,相反還過得很舒服。

這種小國多半如此,無論是多大的恩情,都會被很快忘記,一旦有一點不對,就會惹來怨恨,就好像一個堂堂的世界級大國要圍着他轉一樣。

不過喬宇也不指望他們能夠感恩戴德,現在喬宇需要的就是先將鐵路修通,然後在控制經濟,進而在推動雙向移民,最終徹底併入中國,變成中國的一個省,這是沒有任何商量餘地的!

當然在中南半島進行基礎建設就要大量的使用當地的勞動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越南人,這些猴子的反骨最重,而且多年的戰亂下來越南的民風也最彪悍,中國派遣的行政官員多次遭到襲擊,死傷數十人。

同樣的兩個省。中南省的安全形勢就好很多,總結下來只能是越南人的抵抗意志最爲強烈。因此政府對於這些猴子的厭惡程度也最嚴重,先是將他們大量的送到西北,讓他們去修建國防工事。

現在要在中南半島修建基礎設施,他們也是當之無愧的主力,現在越南的人口數量並不算太多,只有七百多萬,在中法交戰之中,大量的越南僕從軍都被消滅。數量超過四十萬,修建工程又徵調了五十萬的青壯勞力。

整個越南已經大半都是老弱婦孺,反抗力量已經嚴重削弱,這個時候中國大量的從國內移民,要知道中國人口衆多,光棍漢不在少數,現在安南嚴重缺男人。只要有點本事,甚至能夠娶兩個媳婦。

另外中國大力的推動漢化教育,相信在過二十年,越南人原本的血統就會徹底淡化,土著反倒會變成少數族裔,到那個時候這裡多半就是中國的領土了。誰也別想分裂出去。

在這之前中國方面需要做的就是將那些還心存反抗意志的越南人解決掉,一手握緊大棒,一手揮舞着胡蘿蔔,只要真心歸屬中國,就能獲得好處。要是心存異志,就只能遭到抹除!

中國整個三五規劃的重點就是擴軍備戰和經營東南亞。其他國家的動作也都差不多,中國的惡鄰日本此時也在大力的開發印尼的資源,日本人的手段比起中國更加直接和暴力。

他們將大量的印尼猴子驅逐到了荒島之上,任他們自生自滅,要知道整個印尼足有上萬個島嶼,其中有些沒有開發的地區還有食人族的存在,簡直就是與文明社會迥然不同的洪荒世界。

到了這個地方,多半就是死路一條,日本人完全不顧及任何的指責,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從本土遷移到了印尼,這塊世界最大的羣島有太多沒有開發的地區,氣候條件優越,物產豐富,還沒有地震的困擾,簡直是理想的天堂。

從日本佔據了婆羅洲開始,下南洋就成了日本人最響亮的一個口號,日本這麼玩命的開發印尼,也是感受到了戰爭的氣息,要奮力擴大實力。

“奧地利曾經是德意志的一部分,所有的奧利地人民也是日耳曼人的一部分,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手足之親,我們日耳曼人不能在分裂下去了,我們要團結統一在一起,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

希特勒每說一句,廣場前面的軍民就爆發出一陣驚天的歡呼,讓小鬍子志得意滿,德國在得到了號之後,已經快速掌握了航母的關鍵,現在造船廠之中正在日夜趕工,建造德國自己的航母。

隨着信心的暴漲,希特勒已經不滿足於現有的國土了,德國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間,第一個目標就放在了奧地利身上,奧地利原本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在德國統一的過程之中,奧地利被排除在外,成立了奧匈帝國,而奧匈帝國解體之後,奧地利又成爲了獨立國家,此前一直在意大利的範圍之中。

現在德國終於要把矛頭指向了這裡,希特勒要完成俾斯麥沒有完成的事業,將奧地利變成德國的一部分,而此時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居然表示當德國佔領奧地利的時候,別指望會得到其他大國的支援!

張伯倫的話完美的展示了西方政治家的無恥,這要多厚的臉皮能說出這種話啊,奧地利可是國聯的成員,英國還反覆做出了保證,要維護奧地利的獨立,各種條約簽訂了一大堆,但是此時全都成了廢紙,甚至英法的政客還表示,德國只是進入了他們自己的後花園。

在這些人的縱容之下,德國軍隊兵不血刃的衝進了奧地利,希特勒沒有開一槍,就將奧地利變成了德國東方省。

中國軍政高層也對這種情況驚駭到了極點,蔣百里不住的搖頭嘆息:“英國人這是在養虎爲患,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如此容易就能吞下一個國家,德國的胃口只會越來越大!”

“脆弱的國家永遠都是脆弱的,我們見證了一個帝國的淪落啊,越是縱容自己的敵人,就越是得不到和平,只怕戰爭會比我們想象的還快,要做好戰爭準備啊!”

第14章 託尼第53章 刺殺第175章 楊度再訪第633章 中國遠征軍第570章 日本的試探第583章 協防新加坡第119章 日落紫禁城第109章 黑手第346章 高爾察克黃金第137章 處理方案第542章 王對王第169章 楊度的謀算第322章 中國的抗爭(四)第239章 紅利第318章 阮愛國第376章 遠東共和國第223章 山東在哭泣第566章 法國崩潰第77章 滇軍來了第453章 轟炸基隆第506章 危機持續中第474章 清掃第493章 托洛茨基逃亡第217章 數錢吧第120章 黔亂第91章 新政府第324章 北洋危局第294章 防疫工作第350章 捷報第364章 美國調停第553章 暹羅有變第620章 染指中東第132章 鏖戰天皇寺第519章 血染的路第298章 壯哉身死第194章 白帝城第590章 援助計劃第410章 中國人的大方第281章 用戰爭扞衛和平(三)第450章 神州沒有眼淚第325章 土司叛逃第246章 軍火暴利第493章 托洛茨基逃亡第199章 寶貴的技工第490章 遠東共和國的異動第239章 紅利第411章 航母第191章 孫文的價碼第55章 炮轟第498章 英國人的花招第213章 建設成就第502章 崩盤第612章 巨頭約會第621章 兩場戰爭第327章 軍艦遇險第61章 端方入川第136章 袁世凱的調停第338章 別了,朱爾典(二)第633章 中國遠征軍第610章 南洋軍團出擊第三百零四章第559章 聯合制裁第51章 鄉紳 惡吏第431章 航母出擊第233章 通風報信第84章 罷工第204章 收買第311章 出兵外蒙古第638章 雅爾塔第510章 中日關係新說第150章 魯登道夫第478章 泰戈爾訪華(下)第445章 南海波瀾第320章 中國的抗爭(二)第270章 發動機第155章 混蛋邏輯第410章 中國人的大方第68章 竊賊第645章 德國崩潰第148章 督軍入藏第429章 國產汽車第228章 中國勞工援助計劃第8章 人才第647章 發達國家粉碎機第529章 紅色諜王第541章 希特勒的野望第226章 城破落幕第538章 環球訪問第611章 神風特攻第569章 俾斯麥號沉沒第443章 單翼飛機第547章 貿易限制第631章 淘汰出局第623章 調兵遣將第148章 督軍入藏第492章 東方會議第29章 夜襲第44章 整編第280章 用戰爭扞衛和平(二)第229章 成昆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