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起點號

毫無疑問這個時代戰列艦還是最強大的海上作戰平臺,各國都在追求這種威力強大的武器,尤其是震撼人心的日德蘭大海戰,更讓各國堅定了追求這種奢侈武器的決心!

但是一戰之後在世界範圍之內還孕育着一股航母潮流,特別是中國空軍在青島戰役之中,空襲了日本聯合艦隊,並且還擊沉了一艘航母,對於海軍界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震撼,越來越多的人堅信空中對比海面有着巨大的優勢。

如果把戰列艦看成海上的一個移動炮臺,那麼航母就是一個移動的機場,在陸地上空軍比起炮兵毫無疑問有着巨大的優勢,那麼到了還是是不是航母也比戰列艦有着巨大的優勢呢,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而一戰之後各國也都加強了對航母的研究工作,華盛頓會議之中將航母也列入了限制的行列,其實就可以看出列強對於這種武器的忌憚和重視,當然由於航母的威力來自於飛機,而現在的飛機性能並不能夠滿足海戰的需要,所以各國高層還是頑固的堅持戰列艦優先的策略。

其實這也不光是保守勢力頑固不化的結果,在這背後還隱藏着軍火利益集團的博弈,各國都有大軍火商靠着昂貴的戰列艦賺錢,現在要是把所有的戰列艦全部廢掉,換成了航母,他們還要投入更大的精力,甚至可能失去海軍訂單,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承受的!

而且海軍內部其實也有這種考慮,更換了主要的作戰武器,那麼戰略戰術就都要改變,隨之而來的是軍隊指揮體系的變化,軍事指揮官必須有更新的知識結構才能夠適應變化。

而那些老軍官已經沒有改變的可能了,他們也面臨着被淘汰的命運,因此這些人通常會表現的十分保守,頑固,反對任何變革,這種情況在各國的海軍之中都普遍存在,海軍不只是一個軍種,更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有着太多的既得利益者。

而中國海軍則完全不存在這種問題,甲午戰敗之後,中國已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海軍了,剩下的那些軍艦隻能算是小玩意而已。

從欽州船廠開始,中國海軍等於是從零開始,積累造艦技術,培養技術人才,培訓海軍軍官等等工作才正式展開,中國海軍的領軍人物陳紹寬年紀也不算大,正是思想活躍的時候,加上喬宇的主張,使得沒有任何歷史包袱的中國海軍一開始就堅定的走上了航母之路。

當然想要建造一艘大型軍艦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中國只能自己摸索,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航母是日本的鳳翔號,日本人採用了全通甲板,島式結構,一下子成爲了世界航母的樣板。

不過在喬宇看來,這艘鳳翔號距離真正意義上的航母差距還是很大,同時期英國建造的競技神號也採用了島式結構,不過英國人採用了封閉式艦首,增強了航母的抗風浪能力,另外英國人將航母上的煙囪放在了島式建築的中間,一下子解決了早期航母令人頭疼的煙囪問題!

而鳳翔號的煙囪則沒有放置到島式建築之中,還是原來的那種傾倒式的煙囪,不只強度不夠,而且還佔用了寶貴的空間,由於鳳翔號本身排水量才七千多噸,使用島式建築之後,航母的甲板更加狹窄,在飛機起降的時候顯得十分礙事,就在建成不久,日本人就把島式建築拆毀了,又變成了早期航母的那種情況,上面是全通甲板,而指揮則是放在了第二層之中。

日本人愚昧的開了歷史倒車,不過中國有了喬宇指導,自然不會這麼愚蠢,從一開始中國就堅持使用島式結構,不過中國出於謹慎考慮,第一艘航母還是採用的改裝。

而改裝的軍艦就是英國的不屈號戰列巡洋艦,這是英國的第一種戰列巡洋艦,排水量17373噸,滿載排水量超過兩萬噸,這是一艘參加過日德蘭海戰的老艦,一戰之後,隨着技術的進步,龐大的戰列艦的速度也能夠提高很多,幾乎和戰列巡洋艦不相上下,而戰列巡洋艦也就面臨着淘汰的命運。

加上華盛頓會議之後,英國的海軍被限制住了,很多老艦都要送到船廠肢解,而此時中國只有兩艘超過萬噸的大艦,根本沒有其他軍艦可供改裝,雖然在華盛頓會議之中,中國拿到了十幾萬噸的噸位,但是還都是紙面上的數字。

因此中國就把眼光落到了英國身上,此時的大英帝國可是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報廢軍艦,而且英國的財政困窘,還欠了中國三千多萬英鎊的一戰貨款,正好購買幾艘老艦!

英國人雖然先前和中國在緬北發生過沖突,但是英國也很清楚軍火貿易的重要性,軍火貿易最能表明兩個國家的緊密關係,現在遠東地區英國的殖民地都不安穩,如果中國人要是插手,只怕事情就要不好辦了。

仔細考慮之後英國爲了暫時安撫中國,還是答應賣給了中國一艘不屈號,不過還將上面的主炮拆了下去,避免中國得到大口徑火炮技術,不過這正好合了中國的心願,反正中國肯定也要拆下去的,花了十五萬英鎊中國買下了不屈號。

這艘軍艦運到了中國之後,中國集中了所有的造船專家仔細研究這艘軍艦的構造,揣摩其中的關鍵,而中國此時也得到了不少德國的造艦技術,兩相結合,互相印證,中國人漸漸的摸索出造艦的方法。

整整大半年的時間,中國主要的精力就是將整艘軍艦從裡到外全部吃透,然後再琢磨如何按照自己的設想將這艘戰列巡洋艦改造成航空母艦,這個工作一連持續了三年多,在華盛頓會議之前中國就買到了這艘軍艦。

直到1926年中國纔將第一艘航母徹底建造完畢,這種效率實在不算很高,尤其是喬宇還提供了很多改裝的思路,比如島式建築,比如全通甲板等等,中國的航母之路已經少了很多的彎路。

之所以還花費這麼多的時間,多數都花在了基礎上面,在中國方面看來,這艘軍艦不只是未來中國海軍航空兵的培訓基地,也是中國造艦工程師的搖籃,到手之後,先是大肆的拆卸,琢磨透了軍艦之中所有的關鍵之處,然後再一點點的用中國的工藝和零件將整艘軍艦填滿,這種奢侈的拆裝過程,對於中國造船工業來說是極大的鍛鍊!

海軍總司令陳紹寬此時正興奮的向喬宇介紹這艘剛剛改建完成的航母,陳紹寬也是一個堅定的航母派,在他們的心中雖然廣西號和重慶號也是中國的軍艦,但是畢竟還是德國建造,中國只是換了一塊牌子而已,並沒有中國血統,而眼前這艘航母雖然也不是中國原產,但是其中浸透了中國工人的心血,已經可以算是一艘中國航母了。

“大總統,這艘新的航母排水量超過兩萬一千噸,滿載排水量超過兩萬五千噸,採用全通式甲板,長度213,65米,寬26,52米,整艘航母能夠搭載五十架飛機,最高航速30節,續航力七千海里!這艘軍艦除了殼子還是英國人的之外,其餘全部東西都是中國自己建造的,動力系統,武器系統,艦載機,內部設計,全都出自中國設計師之手,只有少部分是向德國請教的,這絕對是中國海軍里程碑的事件,中國海軍終於擁有自己的航母了!”

有些事情也十分有趣,在這種時空裡中國的第一艘航母與後世竟然出奇的一樣,一樣是購買來的軍艦,一樣是自行改造,一樣通過改建鍛煉出優秀的造艦隊伍,唯一不同的這艘軍艦來的要比後世早了將近一個世紀!

這種時間上的差距使得中國能夠更加從容的走向海洋,能夠更好的捍衛中國的海洋權力,看着航母威嚴龐大的身軀,包括喬宇,蔣百里,陳紹寬等人在內都顯得十分激動,甚至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大總統,我怎麼覺得這航母就是比戰列艦威風啊!”吳桐在一邊笑着說道。

“你那是自己的孩子自己愛。”蔣百里笑着說道:“航母的確沒有戰列艦那麼威武,那麼剛毅,尤其是高昂的炮口,絕對是海上騎士的風度!”

說道這裡蔣百里也頓了一頓,“其實我也覺得還是咱們的航母耐看!”

吳桐也不由得翻翻白眼,品味不是都一樣麼,裝什麼啊!

“看着好看也不行,還要能打仗才行,俗話說是騾子是馬,牽出來溜溜。我們擁有了航母,就要學會如何使用航母,如何訓練更多的飛行員,這艘航母就是中國海軍走向強大的起點,是我們培養海軍人才的搖籃!”

“大總統說的沒錯,我看不如就把這艘航母命名爲起點號吧,這是中國海軍走向海洋的起點,也是中國走向強盛的起點!”楊度在一旁提出個建議。

的確這艘航母還沒有正式命名,起點號?也是個不錯的名字,不過想起後世大名鼎鼎的起點,這算不算是盜版呢,不過管不了那麼多了。

“我看可以,就叫起點號!”

陳紹寬笑着說道:“這個名字不錯,這的確是海軍的起點,航母的蜂鳥式艦載機已經從四川運了過來,我們的飛行員已經試驗了很多次,性能十分不錯,我們馬上就要進行第一次起降實驗,不知道大總統有沒有興趣看一看啊?”

“這種好事怎麼能錯過呢,我們到時候一定參加,不過起降並不容易,這些年美英日本等國先後都有不少優秀的飛行員喪命了,你們可千萬別小看這一起一落,一定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只有成功了,中國的航母才能真正形成戰鬥力!”

“大總統放心,我們已經挑選了最優秀的飛行員,飛機性能也經過嚴格的驗證,又有充足的準備,一定能夠一舉成功!”

第322章 中國的抗爭(四)第647章 發達國家粉碎機第183章 好的民主纔是好東西第602章 繼續做夢第379章 和平發展(三)第588章 空襲日本第120章 黔亂第425章 重啓海軍競賽第425章 重啓海軍競賽第558章 影帝麥克阿瑟第151章 打箭爐第290章 是非成敗第567章 租借法案第187章 大國夢第415章 自動化時代第438章 絞殺戰第358章 國情局第273章 在歐洲第462章 朝鮮神風第629章 現世報第72章 夜襲第19章 買辦心態第546章 強大的元首第583章 協防新加坡第400章 魯爾危機第583章 協防新加坡第608章 援歐第568章 海峽爭鋒第36章 衝突第525章 造訪牧民第223章 山東在哭泣第118章 中國人的支持第84章 罷工第285章 艱難的進軍第456章 登陸(一)第526章 擴張的開始第307章 張勳謀逆第645章 德國崩潰第233章 日本人的命根子第199章 寶貴的技工第563章 海空血戰第576章 空戰不列顛第30章 覆滅第598章 會見斯大林第351章 騎兵對戰鋼鐵(一)第326章 收回租界第552章 嚴守中立第439章 日本困局第391章 華盛頓會議第229章 成昆鐵路第246章 軍火暴利第169章 楊度的謀算第300章 擴軍二十萬第636章 諾曼底第280章 用戰爭扞衛和平(二)第223章 打蛇七寸第214章 生產基地第199章 寶貴的技工第226章 城破落幕第231章 致命二十一條第390章 厚黑教主第573章 雷達第111章 禍根就此埋下第467章 北京和談第49章 武裝起義第1章 與烈士同行第三一十三章 抄底人才第631章 淘汰出局第568章 海峽爭鋒第307章 張勳謀逆第124章 老狐狸本色第596章 收拾殘局第489章 鎮遠第168章 戍邊第573章 雷達第300章 擴軍二十萬第414章 以色列復國運動第361章 中日碰撞(二)第165章 追蹤兇手第87章 黯然收場第643章 接收婆羅洲第373章 血戰蘇俄(一)第540章 猶太人要避難第269章 貨幣改革第626章 日本自由軍第480章 宣統老農第253章 緊急斡旋第87章 黯然收場第167章 糧食魔咒第631章 淘汰出局第272章 西南聯合開發計劃第474章 清掃第247章 籌安第367章 川島浪速第396章 開炮第256章 先機第74章 鹽奴第297 戰鬥的號角第263章 工業母機第318章 阮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