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死局!

一九四零年的最後幾天,維持一年的硝煙似乎淡了許多。但隨着軸心加速調兵遣將,德意奪取馬耳他和日本海軍大和號戰列艦正式服役,瀰漫全球的血雲不僅未消,反而越來越濃。

比歷史早開工十二個月的大和號,爲日本上下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連日本陸軍也連續在蘇門答臘、婆羅洲和湄公河一線發動新攻勢。但作爲主戰區的朝鮮,因連續數週的大雪繼續僵持。而且橫掃西伯利亞和整個北方的低溫也破壞了空軍轟炸大和號的計劃,雖然有些遺憾,但五天後中國海軍山東號戰列艦也加入第一艦隊的消息,驅散了被大和號壓一頭的鬱悶。除此之外,在工人不分晝夜的努力下,遼寧級航母的第三和第四艘廣東和廣西號也提前兩個月加入第二艦隊,並在服役儀式後,與同樣剛剛交付的西安級南寧號重巡,雅魯藏布江級輕巡瀾滄江號,第一艦隊上海號和重慶號戰列艦,立即前往關島接替XN21戰鬥羣的遼寧號編隊。

至此,XN21戰鬥羣已經擁有兩艘遼寧級艦隊航母、三艘名將級護航航母、兩艘西安級重巡、兩艘臺灣島級重巡、六艘輕巡、二十二艘驅逐艦、二十艘護衛艦、三十艘潛艇,成爲西南太平洋目前最強大的航母戰鬥羣。隨着琉球海戰受傷的貴州號航母、寧海和定海號戰列艦,兩艘法國敦刻爾克級防空改裝接近完工,海軍僅用四個月就再次重聚力量。

在世界範圍內,中日兩國新銳戰列艦的相繼服役,也給歐美很大震動。如果說山東級以滿載72600噸的排水量和12門406毫米/L50型艦炮,讓他們酸言酸語的話,那麼,大和號戰列艦採用的460毫米/L45型艦炮,就直接讓美國海軍陷入擔心,重新研究是否要建造蒙大拿級戰列艦......。

不過楊秋已經沒空管這些。距離農曆新年還有一個多月,爲了讓大家開開心心過個好年,他必須在新年前完成軍隊調整和授銜等事宜。內閣調整時,楊秋就想同時調整軍隊,但那時因爲戰事正緊,沒有機會。現在幾個主要戰區都是天寒地凍,最厲害的中亞和西伯利亞已經降溫零下三十多度。總參謀部也不想在這種天氣冒傷亡的代價發動大規模戰役,所以正是最好機會。

連續打了一年後,無論是國家還是軍隊都需要調整,尤其是軍隊,晉升、犒賞、補充、提拔這些看似虛榮,但卻直接影響部隊的團結和士氣。關係到後面更艱苦的戰爭。所以經過一番考量,參考軍方的建議,最終授予總參謀長嶽鵬、海軍司令陳紹寬、空軍司令賀寧、陸軍司令方維、中亞戰區總司令徐樹錚、東北戰區司令張孝準、副總參謀長秦章書、西南戰區司令邱文彬八人元帥軍銜!空軍參謀長餘磊、徐煥升、海軍秉文、沈鴻烈、朱斌侯、白玉堂、陸軍楚南、劉明詔、龍雲、朱培德、白崇禧、李宗仁、何錫藩、孫傳芳、梅生、薛嶽等二十七人晉升上將(含一二級),杜聿明、葉爲詢等人三十餘位陸海空將領晉升中將,卓凡則成爲八十多位晉升少將的軍官之一。兩年從校級到中將的傳奇,打破了軍中升遷速度記錄。還有總計十五萬名將士獲得各類晉升和勳章,爲戰爭做出貢獻的數千位技術人員、工人和農民代表也獲得了國會勳章。

根據軍隊條令。元帥是超然存在的,不擔任實際職位,所以三十多年一直把持三軍總參謀長的嶽鵬和八位元帥紛紛卸任。不過現在是戰時,所以他們還會留在總參繼續爲戰爭服務。

最後,由前陸軍一級上將楚南出任三軍總參謀長,餘磊接任空軍司令兼三軍副總參謀長、波斯戰區空軍司令趙美航任空軍參謀長、徐煥升成爲副參謀長。秉文任海軍總司令三軍副總參謀長,沈鴻烈出任副總司令、白玉堂任海軍參謀長兼第一艦隊司令,陳世英出任第二艦隊司令。陸軍司令由龍雲接任。譫蒙任副總司令、劉明詔任陸軍參謀長,白崇禧和朱培德任副參謀長......隨着國防軍完成第二代核心的新老交替,前線將領也進行了大調整,梅生出任中亞戰區總司令,孫傳芳任副總司令、白崇禧和李宗仁繼續擔任波斯灣和印度戰區司令,譫蒙接替出任東北戰區司令,歐陽楠接任西南戰區司令、海軍陸戰隊不變......。

軍隊新老交替的完成。也意味着後面的戰爭中,以卓凡、李晉、葉爲詢、章鵬、潘杜恆等人爲代表的第三代國防軍將士正式的挑起一線大梁。除內部調整外,因美國的參戰,中美英法急迫的希望成立亞歐盟軍聯合指揮部。所以張孝准將赴倫敦出任盟軍歐洲戰區司令部中方最高軍官,邱文彬則出任盟軍亞洲戰區總司令,司令部設於香港。

楊秋大刀闊斧調整軍隊的同時,最激烈的北非戰場依然風起雲涌。12月8日,英軍北非總司令韋維爾發動“羅盤行動”,三萬英澳大聯軍在奧康納中將的指揮下,突然鑽出西迪巴拉尼走廊,對利比亞的意大利第10軍團發起反攻。戰鬥開始後僅五個小時,意軍就開始逃跑,意軍司令彼得-馬萊蒂將軍被打死,超過4000名意軍被殺或被俘。

隨後三天中,意軍總計損失237門大炮、73輛坦克被擊毀或被俘,近四萬名士兵陣亡或被俘。英軍則沿維多利亞公路向西推進,通過哈法雅隘口,攻佔了利比亞境內的卡普措堡。對於奧康納的進攻速度,意大利第10軍團措手不及,裝備補給均佔劣勢,尤其是戰術組織一塌糊塗的意軍節節敗退,一個接一個部隊放下武器投降。到1941年1月5日,奧康納已經佔領巴迪亞,1月15日中國農曆除夕前十一天,正式攻佔圖卜魯格。

短短一個多月,擁兵15萬的意大利第10軍團就被打殘,總計有十一萬士兵被俘。但就在奧康納試圖再接再厲一舉拿下比利亞重鎮班加西時,卻突然遭遇由此登岸的一個德國裝甲營的襲擊。原來,墨索里尼見到自己海軍基本完蛋。馬耳他也要靠德國空軍,加上第10軍團節節敗退,不得不答應希特勒可以派“少量部隊”參加北非作戰。希特勒聞訊非常開心,立刻讓愛將隆美爾登陸北非,而突襲奧康納的正是提前捲入北非的德軍。不過德軍也沒想到奧康納速度那麼快,所以隆美爾的主力還沒到,班加西只有一個裝甲營和一個步兵團。但就是這樣一支只有三十幾輛四號坦克的裝甲營。打破了奧康納迅速拿下班加西的計劃。

德軍進入北非的消息讓丘吉爾坐立不安,要求羅斯福立即向北非派遣陸軍,試圖在德軍站穩腳跟前將他們趕下海,奪回關鍵的馬耳他島。同時,丘吉爾和韋維爾還向中國波斯集團軍求援。不過此時白崇禧即使有心,也根本拿不出兵力。因爲北非之角的戰鬥也進入高潮。

爲了戰後控制紅海和曼德海峽,偷襲塔蘭託前,白崇禧就發起了東非攻勢。隨着朱斌侯大勝歸來,他又再次向吉布提增派三個步兵師,並首次調動沙特的兩個步兵師和一個裝備31型坦克的裝甲旅配合,還讓朱建德出任東非聯軍司令,最後還讓朱斌侯派艦隊。保護陸軍從厄立特里亞薩瓦港登陸。總計七個師,近十萬將士在朱建德的指揮下,利用優勢的裝甲兵不斷穿插包抄,面對清一色的31型坦克,奧斯塔公爵率領的意軍東非軍團節節敗退,到十二月底,朱建德率領的東非聯軍就佔領了整個厄立特里亞,並宣佈這裡暫時由中國託管。

因爲戰後吉布提是要歸還給法國。所以條件不錯,直接面對曼德海峽的阿薩布港被朱斌侯看上,決意立即疏浚海港,作爲戰後的新海軍基地。此方案也得到總參的認可,楊秋還讓外交部和當地部落接觸,準備學吉布提,戰後策劃分裂阿薩布地區。獨自建國以便更好的控制。

得知厄立特里亞被中國託管,正在開羅的埃塞俄比亞國王海爾塞拉西一世立即前往吉布提,並與中國波斯灣集團軍司令白崇禧和從土耳其回國的中國工商部長廖仲愷進行會談。會談後,海爾塞拉西一世立即讓接受他領導的埃塞俄比亞軍隊全面配合中國陸軍。在這些當地游擊隊的幫助下,朱建德的進攻速度更快。到1月24日小年夜,從吉布提中路突破的兩個機械化步兵師就攻佔了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宣佈對埃塞俄比亞實施軍事託管。

此役,朱建德率領的東非聯軍以損失不到三千傷亡的代價,就總計打死打傷一萬餘意軍,俘虜更是高達十萬之衆!還繳獲大量物資裝備,迫使奧賽塔公爵不得不率領殘餘的十七萬主力,退到埃塞俄比亞南方和摩加迪沙。

第10軍團和東非軍團的接連慘敗,終於打醒了墨索尼裡不讓德國插手,從此獨霸北非的希望,開始積極配合德軍隆美爾進駐北非。

韋維爾得知朱建德大勝,瓦解了埃及背後的威脅後,立即決定強攻班加西。但沒等奧康納繼續進攻,希臘局勢開始惡化。考慮到希臘和巴爾幹半島的重要性,亞歷山大元帥只能暫停攻勢,和美國商量增援希臘。

“是18英寸,不是我們之前預測的16英寸,非常強大......。”

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內,海軍部長斯塔克向羅斯福介紹大和號戰列艦。作爲海軍守舊派,他還是希望立即建造一級新戰列艦以對抗中日。

不過羅斯福對此毫無興趣,他更在意如何處理西南太平洋。

負責對外溝通的國務卿赫爾靠在桌子上,將顧維鈞和陳紹寬訪美帶來的信息轉告在座的馬歇爾等人:“北京讓我們儘快的進攻拉包爾和珊瑚海,以打通兩國的海上航線。另外,也希望儘快獲得援助,需要至少一百臺大型發電機組、兩千架B17轟炸機、五十萬輛卡車、四十萬噸鋁......。”

一連串誇張的數字,讓在座的衆人一個勁抽氣,這哪是要援助,根本就是趁機敲詐。連羅斯福都捏捏鼻子,佯裝沒聽見。中國的援助肯定要給,但他還不至於被敲詐。所以問赫爾:“指揮權的事情,英國是怎麼說的?”

“丘吉爾首相已經明確拒絕,他說......開羅宣言和隨後的指揮權分配,已經得到英國議會的通過,而且這關係到與北京的外交關係。他認爲我們應該遵守協議,凡是進入西南太平洋的盟軍艦船都應該聽從北京的調度......當然,他表示願意將澳大利亞和東南太平洋的指揮權交給我們。”

“他真的這麼說?”

“真的。”

“這個狡猾的胖子!”羅斯福被氣樂了。

丘吉爾這隻老狐狸!明顯是利用自己坑了楊秋一次後。擔心過分激怒,所以又幫楊秋來坑自己。到頭來,好人全讓那個胖子做完了!而且他明顯私心太重,因爲這樣做英國肯定受益最大,到時候美國的軍事力量會全部用於歐洲。那意味着歐洲可以得到每年上百艘艦船,數萬架飛機、數萬輛坦克等等軍事物資。

羅斯福暗暗地生着丘吉爾的氣。但他也沒多抱怨,站在英國的立場上無可厚非。所以繼續問道:“喬治,你認爲北非還能支持多久?”

“無法預測。”喬治馬歇爾皺着眉,輕輕地攪拌着咖啡:“馬耳他的丟失,使得地中海被切成兩半,從西西里島到的黎波里,完全沒有任何阻攔。所以德國人正在通過鐵路將部隊派往意大利。還徵集很多法國船隻開往羅馬。如果速度快的話,一個月後兵力就會超過五個師。而且我們還遇到了一些麻煩,法國人似乎不願意合作,西非總督已經將英國人趕走,並拒絕我們從卡薩布蘭卡登陸的請求。西屬摩洛哥也拒絕讓我們通過,他們認爲這會成爲德國進攻西班牙的藉口。所以英國認爲,應該儘快決定,趁現在意大利海軍最虛弱時。向突尼斯進攻,否則被德國先搶佔突尼斯,我們即使作出決定也無法在北非沿海登陸了!”

“如果決定登陸,就必須立即在直布羅陀部署足夠的B17轟炸機,確保登陸時可以得到更多空中支援。我和艾森豪威爾計算過需要的兵力,如果英國會提供四個師,那麼我們就需要一次投送十個師。兵力不是問題。運輸能力也可以實現,但足夠的空中支援是大問題!約克城號需要三個月的維修,我們只剩下四艘航母,加上英國。一共七艘。英國只能派遣一艘來支援,而且他們的航母載機量不足。北京也已經拒絕派遣航母參加北非登陸,他們的印度艦隊需要配合陸軍進攻東非,並且要確保印度的安全。”

“進攻突尼斯......那麼法國人。”羅斯福皺皺眉,投石機行動後,維希法國和英國的關係差到了極點,沒參加軸心就算不錯了。這件事讓馬歇爾也很撓頭,說道:“沒有別的辦法!不過戴高樂將軍說,如果我們登陸,他願意率自由法國軍一起行動,提前接管突尼斯減少外交糾紛。”

“丘吉爾已經抱怨數次,認爲我們的速度太慢。如果被德軍完成登陸輸送,他們又無法從印度抽調軍隊,那麼希臘和巴爾幹的聯繫就會中斷,整個歐洲都是他們的了!”赫爾在旁邊適時地加了句。

兩人的話,明確無誤的告訴羅斯福,隨着美國參戰,壓力已經全部轉到他們這邊。別以爲中英都在東北非戰場取得重大勝利,但這也提前惹來了德國。加上馬耳他的意外丟失,如果美軍不能立即登陸北非,在埃及的幾萬英軍很快就會被德意聯軍消滅!丟了埃及,蘇伊士運河就會被切斷,到時候就算再怎麼求北京,楊秋都不會出手了。

所以羅斯福聽罷,問道:“中國進攻塞班了嗎?”

“沒有。”

“爲什麼?難道關島的海港功能還沒恢復?”

“海港已經恢復,並且開始擴大和疏浚工程。中國還在帕勞和雅浦島建設起野戰機場和海港設施,並在關島部署了擁有五艘航母的戰鬥羣。不過我認爲他們會進攻塞班到,因爲那裡已經被封鎖,島上的日本軍隊不可能再獲得補給。”馬歇爾放下咖啡,走到地圖前分析道:“北京下一步肯定是進攻琉球羣島和新加坡,尋求徹底包圍日本本土和打通馬六甲海峽。開戰前,他們曾將50艘登陸艦和大約70艘貨輪放在波斯灣,最近還向波斯灣增派了大約六到七個師,其中很多都在多哈演練登陸戰術。他們的南洋艦隊(第二艦隊)還擁有一艘航母,並且在琉球海戰損失的一艘航母和兩艘戰列艦也即將修復,還有兩艘法國敦刻爾克級可以調用。所以我認爲最遲四月初,他們的印度艦隊和南洋艦隊會同時夾擊安達曼和新加坡。”

“需要強調的是,日本同樣知道這些情報。所以金梅爾和艾森豪威爾都認爲,在這之前,我們的威克島隨時會遭到襲擊……所以必須留兩艘航母給哈爾西。”

“爲什麼?”赫爾不解道。

斯塔克解釋道:“日本人同樣知道北京下一步會進攻琉球和馬六甲,所以他們需要在這之前先切斷我們和中國的聯繫通道。威克島是我們深入西南太平洋的唯一落腳點,佔領這裡並打敗哈爾西,我們至少半年內無法配合中國夾擊他們。”

“可是我們並沒有打算和他們......。”赫爾剛想說美國沒打算和中國夾擊日本,但旋即想起,站在日本的角度上,中美現在是盟友。

馬歇爾手指威克島,嘴角苦澀:“我們正面臨一盤無法破解的棋局!要麼哈爾西在威克島擋住日本,要麼威克島變成第二個關島。而且......我們還無法放棄或撤退!”

第500章 國家的角逐(十)第155章 分崩離析(下)第853章 轉折(完)第758章 日本要南下了第390章 新掌門人第907章 獨立辛秘(上)第584章 倒黴的民黨第181章 蔡鍔的抉擇第936章 關島,戰旗飄揚(三)第238 落幕(二)第963章 風雲色變第995章 颱風(四)第387章 風起烏拉爾第630章 十年計劃(下)第852 轉折(七)第180 海棠花開第1059章 歹毒第486章 中亞的風(五)第398章 斷交第1032章 直面矛盾第22章 洋錢賺不賺?第766章第171章 一戰定西南(一)第894章 胡志明的心思第242章 落幕(六)第483章 中亞的風(二)第848章 轉折(三)第587章 南洋!南洋!(三)第921章 突襲(六)第337章 轉折第510章 倒黴的田中第787章 初戰BF109第872章 屠熊的短刃(中)第842章 禍水南引(上)第776章 帝國之瘍(四)第413章 百日鏖兵(下)第897章 開羅(三)第531章 真的和平了嗎?第204章 撬動了時代第369章 中德聯合軍事演習第1038章 以全體蘇維埃的名義第722章 我,回來了第89章 殺人不用刀(下)第360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538章 又出事了?第359章 楊度要土改第2章 非法武裝第304章 一記悶棍(下)第412章 百日鏖兵(中)第117章 詹天佑的笑聲第703章 瘋狂(完)第596章 南洋大暴動(三)第679章 沙特建國(十一)第837章 117萬!第902章 開羅(完)第932章 奇襲關島(下)第67章 艱難的新裝備第462章 大國之路(五)第338章 風暴前夜第327章 落幕(一)第689章 暗鬥重起第205章 今天不是三月二十第374章 爆炸(三)第1052章 內閣和戰爭第623章 石油和未來第378章 在歐洲(上)第495章 國家的角逐(五)第692章 出手試探第122 北洋撤退第959章 雷德爾的野望第1057章 變局開始第483章 中亞的風(二)第243章 落幕(七)第1027章 大戰役(十一)第903章 援英空勤團第676章 沙特建國(八)第680章 沙特建國(十二)第533章 遙遠的消息第803章 超級“炸彈”第99章 鏖戰第五九零章 英國的決心第157章 石原莞爾來考察了第574章 和第三帝國說拜拜第331章 男兒向天笑(九)第369章 中德聯合軍事演習第737章 再戰阿富汗第21章 撕錯了第847章 轉折(二)第624章 白崇禧帶來的好消息第982章 火海(完)第308章 蓋州,我的命!(四)第1014章 卓凡的刀第1040章 攻克漢城(上)第648章 掃貨開始地四零四章 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中第684章 沙特建國(十六)第74章 祭天大典上的交鋒第973章 十度對火炬第217章 飲鴆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