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激盪的九月

九月十二日,北京國家新聞社公佈了關島海戰的勝果,消息一出在國內掀起了不小的海軍熱潮,很多年輕人更將佩戴海軍徽章作爲一種時尚。同日下午,爲緩解平壤丟失朝鮮局勢惡劣的緊張氣氛,國防部還將壓了幾天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戰役勝利的消息也正式公佈。

與海軍的艱難起航相比,陸軍在西北似乎已經打瘋了!八月初包圍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後僅一週,南哈薩克集團軍第16軍和第33軍就在波蘭第二裝甲師和103中央警衛師的率領下,強行突破五個蘇軍師的防禦,佔領巴拉賓斯克。不僅將鄂木斯克圈入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包圍圈,還正式切斷了西伯利亞鐵路,將巴爾瑙爾、新西伯利亞、託木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等一串蘇軍東方要塞甩在身後,完成預想的中西伯利亞大包圍戰略。

包圍後第三天,空軍正式向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和以東的所有要塞城等地發動全面轟炸,總計二十天的轟炸中,共投下六萬餘噸各類炸彈,摧毀各類堅固要塞和掩體數百處,炸燬橋樑四十多座,徹底摧毀和癱瘓這些地方的道路、發電、飲水等基本生活設施,還用燃燒彈對糧食和即將收穫的農田進行了大規模破壞。由於馬上就要進入嚴酷的冬季,沒有這些設施,中西伯利亞荒原根本不能住人,所以居住在這些地方的總計110萬斯拉夫移民和其他民族的居民被迫向西西伯利亞的烏拉爾地區撤退。與此同時,龍雲和劉明詔也抓住難民撤退的混亂機會,向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和鄂木斯克發動總攻。

歷經三週的血戰,付出七萬餘人傷亡的代價後,鐵木辛哥的部隊終於彈盡糧絕。兩地整整二十萬蘇聯守軍被全部殲滅。光被打死的就超過十一萬。隨着扼守中西伯利亞和哈薩克西北部的兩座要塞城徹底落入國防軍手中,歷經一年的廝殺後,民國終於將鹹海以東的中亞全部解放,並對中西伯利亞實施半包圍,還一舉將防禦線推到距離西西伯利亞烏拉爾工業區不足八百公里的地方。

至此。一九四零年春夏攻勢中的語氣目標全部完成,一條從鹹海至彼得巴甫洛夫斯克,並向北延伸至鄂木斯克北方捷夫里茲鎮的防線全面形成。得知兩地被攻破後,駐紮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東岸的西伯利亞集團軍第9、22、33和47軍也向西岸發動猛攻,並與五天後全面佔領。不過就在莫斯科擔憂徹底失去中西伯利亞時,國防軍卻停下腳步。對巴爾瑙爾、新西伯利亞和託木斯克形成三面包圍後,就開始修建鐵路、機場、掩體和防禦工事,並開始儲備越冬物資。

得知這個消息,朱可夫急的立刻去見斯大林,要求他儘快下令,讓三地的二十萬西伯利亞方面軍士沿唯一的缺口鄂畢河。向北面的蘇爾古特突圍,並從那裡繞道南下秋明和庫爾幹,加強防禦。但斯大林卻視若無睹,不顧當地民生和越冬物資基本被空襲摧毀殆盡的現實,將朱可夫叱責一頓後,強令當地軍民繼續堅守。朱可夫非常生氣,又沒辦法違背命令。最後找烏拉爾方面軍參謀長羅科索夫斯基,以“逃離的難民”爲掩護,秘密制定撤退計劃,從三地撤回七個師總計十二萬士兵。

鐵木辛哥並不知道兩人的做法,到十一月底得知消息後,立即彙報給斯大林,並將兩人逮捕送往莫斯科。斯大林也一度很生氣,直到進入十二月得知中西伯利亞的慘狀後,才重新審視自己的命令,釋放了兩人。因爲這個。朱可夫也重新回到一線指揮崗位。

這都是後話。

春夏攻勢完成後,鏖戰了五個月的西北終於進入大戰間歇期。在總計五個月的戰鬥中,國防軍雖然連戰連捷,也付出五十五萬傷亡(含受傷)的代價,總計有一千一百架飛機和超過四千輛坦克裝甲車損失。總消耗各類物資1300萬噸(按運輸量算,包含運往前線的所有東西)。都說戰爭打的是後勤,這個數字也能從側面解釋爲何國防軍能連戰連捷,相反連續失利的蘇軍即使在境內作戰,從開始到彼得巴甫洛夫斯戰役結束,也僅向前線運輸了500萬噸物資,還不足國防軍的一半。

無論是後勤壓力還是運輸線延長,連續作戰數月後,將士們都到了需要大規模休整的地步。所以嶽鵬果斷下令停止大規模交戰,抓緊時間恢復部隊,儲備越冬物資,並疏通道路,修建更多鐵路和機場同樣。當然,這也給了莫斯科喘息的機會,蘇聯歐洲和高加索地區的完整,讓斯大林還有繼續打下去的資本,所以越來越多人都開始披上軍裝,大量的坦克飛機源源不斷被製造出來,這也預示着來年的戰鬥將更加激烈殘酷。不過隨着彼得巴甫洛夫克斯鐵路和機場的修復速度加快,烏拉爾工業區已經籠罩在中國轟炸機半徑內。更糟糕的是,失去中亞和哈薩克這幾個大糧倉、肉類、棉花、鎳礦、鄂木斯克的銅礦等等資源後,莫斯科的物資也開始緊張,尤其是糧食壓力越來越嚴重,不得不採取限購,壓縮普通人口糧的辦法來維持龐大的軍需。

嚴格的限購令和每日只有三個黑麪包的景象,讓一些老人彷彿回到了歐戰最困難得歲月。與此相反,重新武裝並更大的部隊卻像吞金巨獸,不停地將蘇聯幾十年發展的血肉嚼碎吞噬。加上中英的宣戰,蘇聯已經完全無法得到外部糧食支援,即使印度這樣的大糧倉已經倒向蘇聯,也得不到一刻糧食。在這樣的壓力下,莫斯科也想求變,很多蘇軍將領都提出,應配合德意,攻佔產量的巴爾幹半島、攻打中東奪取蘇伊士運河。打通與印度海上的聯繫,從這裡獲得糧食補充的建議。

相反,由於鹹海以東中亞地區的全面解放,民國從蒙古等地支援的畜牧種苗也紛紛運抵,中亞五國下半年糧食生產已經基本恢復。同時爲履行約定。安南保大帝和胡志明也將首批徵集五十萬噸軍糧交付給中國,極大緩解了西北軍糧壓力。爲加快安南建國速度,北京國會也已最快速度通過和安南的邊界劃定協議,將紅河以北納入掌中,並與廣西省合併。這次合併引發了英美的牢騷,兩國都對北京藉機擴張表示不滿。但紅河以北地區到底屬於誰他們也拿不出資料和具體文獻,加上安南臨時政府的不合作,以及最後北京大學聯合全國幾百所院校,數百位歷史學家出示了“自古以來的歷史文獻”後,這件事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九月十三日上午,保大帝在順化宣佈建立獨立的越南國。採用君主立憲制,由胡志明出任總理大臣,胡學覽出任國防大臣兼總參謀長,吳庭豔出任外交大臣......。隨後還宣佈加入同盟國,分別向日蘇意德宣戰,並答應組建五十萬陸軍,交由同盟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聯合指揮。最後按照協議。將金蘭灣、崑崙島和原法國在西貢以東的巴地-頭頓的軍事基地租借給中國政府,租期九十九年。爲慶祝越南建國,不僅新任民國總理顧維鈞和財政部長貝祖貽親自抵達順化,英美沙特伊朗等國也紛紛派特使來道賀。隨後的建國儀式上,貝祖貽代表北京政府,向越南提供三億民元貸款,用於國家建設和軍事國防需求。出人意料的是,美國政府也同時提供了五千萬美元貸款,作爲美越友好的象徵。

雖然此時的越南一片歡欣鼓舞,人民更是載歌載舞慶祝擺脫殖民統治恢復獨立。但這次各派臨時妥協的內閣和美國貸款。成爲戰後美國在西南太平洋失敗,並全面撤出南亞的導火索。

逐鹿西南其實才剛剛開始。

西北和越南屏障的同時穩固,讓兩面作戰的楊秋終於能稍稍輕鬆些,注意力開始轉向朝鮮和印度。

爲緩解印度壓力,他讓邱文彬在西南擺開積極進攻的態勢。不斷越過湄公河對日軍和暹羅保持壓力的同時,還對緬甸日軍實施轟炸。並還再次向婆羅洲、蘇門答臘油田區增調五個步兵師和一千多門重炮,隔着馬六甲與新加坡日軍對峙。並在納土納和剛拿到手的崑崙島、西貢頭頓基地部署三百架轟五和其它轟炸機,對新加坡、菲律賓和馬來亞實施騷擾式轟炸。在這片不引人注意的南洋戰場,戰火其實已經燒了整整十天,但因爲中日雙方都將在注意力集中在琉球和馬里亞納,各自的艦隊又都損失嚴重,所以均採取了襲擾爲輔,防禦爲主的態勢。但隨着平壤的攻克,不甘心失敗的日本陸軍似乎坐不住了,不斷向拉包爾等地增兵,還通過長達萬里的拉包爾遠航線,向菲律賓和南洋增兵,試圖充當日本的擎天柱,逆轉敗象。

而剛剛贏得馬里亞納海戰的中國海軍也需要時間休整,還要儘快控制附近的海島和日軍基地,以免被別人渾水摸魚,所以暫時還無法襲擾遠航線。但即使有遠航線,失去關島的惡果還是讓日本痛徹心扉。從關島出發的中國海軍潛艇和轟炸機部隊成了日本的噩夢,在九月到十一月底的三個月內,日本就損失總計78萬噸商船,佔全部海運總噸位的七分之一(戰前450萬噸,開戰後搶到約50萬噸,還有暹羅等僕從國50萬噸)。

面對失去南洋物資輸入中斷的危險,日本陸軍愈加瘋狂,急切希望徹底佔領朝鮮,將亞洲最大的茂山鐵礦和惠山銅礦收入囊中,緩解國內資源壓力。同時還對東北的龐大工業垂涎三尺,試圖仿效德國佔領捷克,一舉控制亞洲數一數二的工業區。即使面對開局不利的情況,板垣徵四郎爲達到迅速越過鴨綠江的目的,佔領開城後就立即派部橫穿阿虎飛嶺山脈實施中央突破。利用山地掩護,總計七個師團迅速前進,同時對元山和平壤實施包圍。憋了二十年的日本陸軍真的進步了,突破包抄得心應手,士兵也非常善戰。所以很快就連續突破北朝鮮國防軍數道防線。

到八月三十日,日軍已經佔領延山和新坪,距離平壤不足四十公里。九月三日,平壤戰役打響,爲一鼓作氣奪取平壤摧毀北朝鮮的抵抗意志。板垣徵四郎一鼓作氣投入六個師團輪番進攻。雖然北朝鮮國防軍和三個中國國防軍步兵師頑強抵抗,還出動兩個朝鮮裝甲師,空軍也不斷出擊,但在日軍亡命衝擊下,付出五萬傷亡的代價,堅守七天爲城市撤離贏得寶貴時間後。部隊不得不撤出戰鬥退守順川。奪取平壤的消息傳回東京,日比谷公園內歡聲雷動,天皇萬歲的感恩聲響徹日本列島。日本陸軍甚至將此戰吹噓成“殲滅中國國防軍三十萬,爲九州遭轟炸的死難者報仇,懲罰卑鄙偷襲者,奪取滿蒙指日可待......”原本海軍對此嗤之以鼻。但誰想到兩天後便傳來馬里亞納海戰慘敗的消息。裕仁震動!東條震動!日本高層震動!面對海軍的再次慘敗,日本政府甚至不敢公開真相,不得不假稱在關島取得重大勝利,擊沉十艘民國主力艦,一舉消滅南洋艦隊......。

但無論怎麼宣傳,日本海軍徹底讓位給陸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原本以源田實、黑島龜人和山口多聞爲首的進攻派還堅持不能放棄馬里亞納,應該繼續進攻。因爲他們相信。中國海軍XN21戰鬥羣在此戰中也不是完好無損,所以應該集合剩餘四艘航母和四艘金剛級戰列艦,甚至臉兩艘長門也拉上,繼續搏一把。如果輸了就乾脆向中國投降,如果贏了,就可以重新奪回馬里亞納控制權。雖然他們的話很有道理,如果日軍繼續投入四艘航母和六艘主力戰列艦,秉文或許還真的會難以應付。但永野修身等守舊派卻不幹,日本國土狹窄資源稀少,省吃儉用毫不容易攢下這些家底。開戰一個月沒到就損失近半主力,紛紛認爲應該放棄進攻採用死守戰術。

前文就說過,海軍是進攻型兵種,一旦放棄進攻,那麼海軍的意義也不存在了。日本高層的決定。讓日本海軍徹底成爲陸軍附庸,加上正巧平壤大捷傳來,所以連最痛恨陸軍的山本等人都不敢多言半句。只能寄望於船塢裡的大和等戰艦儘快造好,艦隊的使命也從進攻轉爲保護各個海港和運輸線,當陸軍的“運輸隊”。急於扳回損失繼續擴大戰果的日本陸軍完全成了賭徒,在佔領平壤後第三天,就急不可耐兵分三路。西路沿鐵路線向北面、順川和安州挺進。中路走阿飛虎嶺山脈和元山出發,進攻興南和長津湖。東路從釜山出發,出動“陸軍艦隊”和兩艘重巡洋艦,登陸瑞川和津清。東條英機和裕仁也已經對海軍失望,將全部賭注都壓在朝鮮,甚至不顧國內空虛,又從本土抽調五個纔剛組建不足一個月的師團支援朝鮮。

但就在樋口季一郎率第九師團從平壤出發進攻順川時,卻遭到當頭一棒。

靈活地運六戰術運輸機在四架雷電的保護下,緩緩降落在順川野戰機場。剛下飛機,李宗仁就聽到一陣熟悉的尖嘯聲,然後就是響徹雲霄的爆炸。再看南面,地平線上已經卷起數股巨大地蘑菇雲。“乖乖,益之,還是你這裡熱鬧。聽聲音,起碼三門鐵道重炮吧。”西北幾次大戰,李宗仁和他的第七軍都不是主力。看着老夥計們一個個殺得暢快淋漓,他在邊上也是心癢難耐。但西北已經結束大規模戰役,至少明年四月前不再會有大戰,所以見到這種場景,拉住來接他的朱培德,開玩笑要請求調來朝鮮,過過手癮再說。

朱培德和李宗仁都是陸軍九傑之一,兩人在國防大學時就是好友。聽到玩笑也眯起眼睛:“看來在西北沒白待,聽幾聲就知道動用了幾門炮。不過今天你可是走眼了,我這邊出動了四門。”

“哦?那我倒要見識見識。你可是不知道,我們那邊鐵路稀少,別說鐵道炮,就連305毫米的牽引榴彈炮都運輸費力。”由於是戰區,所以負責接送的都是獵犬裝甲車。兩人才聊沒幾句,李宗仁就看到前放出現大批士兵,士兵後面的樹林裡,三門一字排開的戰錘305毫米遠程鐵道炮已經揚起炮管。

“走吧。總參謀、張司令和薛嶽都在呢。哦,對了,顏佑冰也來了。”

“薛嶽和佑冰都來了!呵呵,板垣徵四郎的面子也太大了吧?”李宗仁一訝。薛嶽和顏佑冰可不是泛泛之輩。前者是裝甲兵應用和戰術大師,陸軍九傑。後者雖然沒排入所謂的九傑,但人家可是國防軍老炮王和國內彈道學之父。兩人都是在歐戰中一舉成名,享譽世界的名將,怎麼會突然雲集朝鮮呢?

朱培德才不喜歡這種虛名,九傑不過好事者的玩笑。真要排名,當年的中央警衛師師長,現任國防大學校長的王卓,婆羅洲十一軍的張自忠,越南二十一軍的歐陽楠,那個是泛泛之輩了?更別說後面的卓凡、李晉、葉爲詢、杜聿明、徐象謙和粟多珍這些新生代,哪個是輕易之輩?

所以丟了個鋼盔給李宗仁,笑道:“走吧,總參謀長可等你半天了。”

第743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二)第438章 背叛(一)第616章 大戰略第743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二)第381章 給我轟回去第1055章 隕落,德國海軍!(上)第925章 日本的反擊(三)第947章 首戰次大陸(一)第309章 蓋州,我的命!(五)第708章 風雷起第974章 空擊,誰與爭鋒!(上)第175章 一戰定西南(五)第645章 再次盜版第495章 國家的角逐(五)第845章 發動在即第821章 合圍(5)第332章 男兒向天笑(十)第858 連捅三刀(二)第482章 中亞的風第224 又是王佔元第101章 定長沙第1章 蜀道上故事第242章 落幕(六)第369章 激化第249章 場外的失敗(下)第603章 南洋大暴動(完)第463章 大國之路(七)第60章 大清朝的最後一次決斷第814章 中亞大會戰(6)第765章 南海狂瀾(七)第675章 沙特建國(七)第276章 十字路口第280章 從這裡搶回國運!第608章 真納的羨慕第867章 針尖對麥芒第1040章 攻克漢城(上)第525章 浩浩蕩蕩去東京第309章 蓋州,我的命!(五)第850章 轉折(五)第280章 從這裡搶回國運!第466章 新的征程第1034章 挺進烏拉爾(上)第506章 對決!這是宿命!(上)第79章 血火武勝關(中)第408章 怎麼打第178章 大選前的添頭第692章 出手試探第757章 清晰的世界第571章 再打小螃蟹第765章 南海狂瀾(七)第668章 3010計劃第1060章 全面反攻第75章 強行繳械第317章 豪氣第763章 南海狂瀾(五)第826章 合圍(10)第868章 鋼鐵龍騎兵第729章 軍備競賽(六)第196章 海軍和平衡第745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四)第366章 20年後的歸來第109章 國防軍進攻(下)第88章 殺人不用刀(中)第805章 越來越大的漩渦第394章 卡薩布拉卡的流言第521章 上海公報第927章 日本的反擊(五)第677章 沙特建國(九)第1046章 定盟第962章 快來吧,富蘭克林第98章 楊士琦的主意第975章 空擊,誰與爭鋒(下)第488章 中亞的風(七)第707章 甦醒第51章 崛起的一天(六)第367章 前兆第17章 宴會譚延闓第246章 山縣有朋的野心第738章 夜鷹突襲第944章 關島只是開始第893章 湄公河不是天塹(下)第952章 首戰次大陸(五)第668章 3010計劃第472章 瘋狂的回家路線第246章 山縣有朋的野心第153章 鋼鐵夢想第388章 金壁輝第869章 裝甲豬突!第536章 改革和危機第727章 軍備競賽(四)第29章 上海事第871章 高地大血戰第692章 出手試探第403章 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上)第953章 首戰次大陸(六)第135章 他們要幹嗎?第642章 開始燒錢第456章 風波起第629章 十年計劃(上)第415章 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