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中日友好?

德國進攻波蘭比歷史提早了整整十九天,主要原因就是英國在東方的全面失敗和阿瓦士戰役後中蘇已經欲罷不能世界政治軍事格局。後世對那個小鬍子的各種評論很多,但有一點是必須公正對待的,他是整個三十代最懂得利用政治籌碼,能左右局勢,並最會見風使舵和趨利避害的政客之一。

歐羅巴的火焰,在小鬍子猖狂的行動中徹底燃燒起來!世界的格局、亞洲的未來、全世界各民族的獨立運動等等......全都來到轉折點。面對置若罔聞的德軍,面對與波蘭的同盟協議,英法不得不在最後通牒生效後雙雙對德宣戰,但底氣不足的他們根本沒有介入的意思,甚至還在做着讓蘇德先開戰的美夢。

英法的消極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嚴厲指責,法軍不得不與波蘭戰役第七天,調動大約40個師,其中包括1個裝甲師、3個機械化師、78個炮兵團和40個坦克營,浩浩蕩蕩向薩爾布呂肯地區發動進攻。但在這場毫無進取心的進攻中,面對西線德軍的微弱,幾十萬法軍僅深入八公里,在德軍主動撤離、沒有任何抵抗的情況下佔領了二十個村莊後便告終止。

憤怒地火焰在這種可恥而虛僞的假戰中流淌,法國人永遠也不會想到,正因爲這次毫無意義的攻勢,反而促使德國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這個歐洲的宿敵!當希特勒得知薩爾攻勢後,徹底摒棄先消滅蘇聯的想法。寧願遵守密約將波蘭的一半送給蘇聯,也要將高盧雄雞宰殺下酒。

歐洲大陸的局勢,依然延續着歷史的慣性,如小丑般令人憎惡的所謂西線威懾,意味着張伯倫綏靖主義的徹底失敗。也意味着法國淪陷不可避免。

這個時候的遠東,似乎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英法德美甚至日本的代表紛至沓來,各種各樣的交易和流言喧囂塵上。阿瓦士戰役中,國防軍的多兵種協同作戰能力,給全世界留下一個巨大而複雜的難題!無論是英國還是法蘭西,甚至是大西洋對岸的羅斯福都非常的清楚,中蘇已經已經不可能和平!世界大戰烽煙四起的時代,是選擇紅色蘇聯。還是選擇在亞洲和西南太平洋咄咄逼人的中國?

國內的很多人也是上串下跳,隨着楊秋最後一個任期即將到來,以宋子文爲首的新生代民黨人開始積蓄力量,利用歐美代表雲集北京的機會,要求停止與蘇聯的戰爭。簽署中日和平條約,繼續學上次歐戰,發家致富優先解決國內發展和民生。

在這樣的紛紛擾擾下,日本外相廣田弘毅秘密抵達了旅順港。

這個昔日讓人魂牽夢縈的海港,已經成爲日本心中永遠的痛。遠處山巒上的永鎮山河碑,更被日本軍人譽爲必須洗刷的恥辱!今天的旅順港早已看不到昔日的輝煌,因爲旅順港無法自由進出萬噸以上的主力艦。北洋艦隊的主力基地早已換到水深更好地青島。駐紮在這裡的是北洋艦隊驅護艦和潛艇支隊。西面的老虎尾半島上已經開闢出水上飛機機場,敞開式遮陽機庫內,繫留着二十餘架享譽世界的飛廉-1型藍天鵝水上飛機。

“外相閣下,歡迎您來我國訪問。”等在軍港碼頭上民國副外長施肇基見到廣田弘毅下船。快步的迎了上去。

對於廣田弘毅來訪,軍方的態度是不怎麼喜歡的,所以偌大的軍港內除了儀仗兵外,幾乎見不到歡迎的將士。甲午的禍根、辛亥年的鏖戰、兩次中日戰爭的交鋒和兩國政府間長期的敵對宣傳。造成了今天這種冷漠。

廣田弘毅並沒有不滿,他此次來本來就是秘密訪問。所以才使用保密更好地軍港。對兩國間的仇視和敵對他也沒太多辦法,伊藤博文那代人建立起的中日特殊關係早就被楊秋爲首的國家主義者破壞得乾乾淨淨。這種恩怨糾纏已經有幾十年,如果公開的訪問,反而會讓北京政府拒絕任何承諾。但沒看見原來說會親自來迎接自己的顧維鈞,讓他微微皺了皺眉。

施肇基是多聰明的人,立刻上前:“外相閣下。顧外長因爲臨時要陪伊朗的巴列維國王回國,所以讓我代爲轉達他的歉意。他說,您的這次來訪是我們兩國之間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很遺憾不能親自的接待您。但您可以放心,總統和總理都已經提前安排好行程與您會談。”

廣田弘毅微笑着表示沒有關係,但心裡卻暗暗地琢磨剛纔那番話。隨着楊秋的第三個任期即將到來,最近有傳聞顧維鈞將出任他任期內的第二位總理。在這個時候,安排一位熟悉英美的準總理去錯綜複雜的波斯灣,是不是說楊秋開始靠攏英法呢?歐羅巴的硝煙漸濃,他是不是要借英法假戰的這段時間,加速對波斯灣和阿拉伯世界的整合?阿瓦士戰役的勝利,不僅將伊朗靠近波斯灣沿海的蘇軍全部清剿,讓國防軍有了前進基地,更讓巴列維這個年輕國王有了招兵買馬的地盤。如果巴列維回國後能和當地的宗教領袖達成和解,就能迅速瓦解蘇聯人的駐軍根基。

到那個時候,蘇聯又會怎麼應對呢?雙頭鷹會先考慮歐洲還是亞洲?如果中蘇休戰,那麼對日本恐怕就是災難了!菲律賓的地理位置太關鍵,以楊秋的手腕和能力如果有空閒是絕不會坐視的。但如果中蘇全面開戰的話,那麼就算楊秋再想打,也不得不考慮兩線作戰的消耗和破壞有多大。畢竟擁有菲律賓後,日本海軍能擁有以琉球和馬尼拉爲基地,夾擊中國全部沿海。

顧維鈞的此去,到底是帶回繼續和蘇聯開戰的消息,還是帶回中蘇和解呢?軍部已經做好了攻佔菲律賓的全部勇氣和決心,甚至願意接受一些妥協和讓步,換取兩到三年的時間充分消化南洋佔領地。但如果自己此行失敗.......日本的未來就會艱難很多。

想到這裡,他的心裡微微有些沮喪。還不到三十年。楊秋就已經將中國從落後帶入新興的世界大國行列,當日本上下的目光還在南洋財富、人口和資源上轉悠時,他卻已經悄悄地開始勾勒由中國控制的波斯灣、中亞甚至印度新秩序。與這樣的世界強人同處一個時代,或許就是自己這代人的最大悲哀吧?廣田弘毅的心裡嘆口氣,他曾經想向首相和軍部建議,甚至還想過上書天皇,割讓一半南洋利益給中國換取結盟和互信,但最終卻放棄了。因爲他發現,現在軍部和日本社會就像匹未馴化的野馬。任何站在面前阻擋它奔跑的人,最終都會被踢死。

所以他是不希望達成協議的,甚至希望楊秋主動地拒絕,因爲越是拒絕就越說明楊秋的態度,也能讓軍部更清醒些。但如果達成協議吞下菲律賓......恐怕誰也沒辦法控制這匹野馬了。

“廣田外相,您這次來是希望達成什麼樣的議題呢?”施肇基打斷了廣田的思緒。這次日本派外相來訪問,在北京高層內引發不小的騷動。

要知道斯大林對阿瓦士戰役失敗非常惱火,尤其是蘇軍最後大批投降的事情,更是氣得他第一時間就下令逮捕方面軍司令科涅夫中將,就在昨天還公開的以指揮不力,勾結敵人出賣國家等罪名將其槍斃。連同被槍斃波斯方面軍軍官多達十七人!並派遣心腹的巴甫洛夫來接任司令一職。還從高加索繼續向德黑蘭增兵,尤其是運來大批的防空武器,可以看出斯大林是鐵心不打算和解撤出伊朗了,所以波斯灣地區肯定還有大戰。

正因爲這點。王正廷爲首的高層希望能和日本簽署和平條約,暫時放下南線全力西北,畢竟全面的戰備其實是從38年底才逐步開始的,包括36型坦克。雙電戰鬥機等等也都是39年初開始批量製造,所以要積蓄起兩線作戰的能力。還需要一段時間。最重要的是,國內輿論始終沒調動起來,雖然阿瓦士戰役的勝利讓質疑波斯灣的人少了很多,但無論是西北還是波斯,都距離內地太遠,和平幾十年的國民根本無法體會切膚之痛,這就造成了政府喊打,民間卻猶豫的局面。連宋子清和嶽鵬爲首的軍方這次都非常堅決,就是寧願暫時犧牲南洋,也必須繼續和蘇聯戰爭,迫使英法在中蘇選擇上作出明確的表態!

因爲軍方認爲,如果英法認爲德國威脅高於GC威脅,那麼繼續和蘇軍僵持的話,就會造成英法倒向蘇聯,不利於實現將蘇聯趕回歐洲,建立中國爲核心的亞洲新秩序的外交局面,所以他們認爲只有徹底掃清中亞和西北的蘇軍,才能讓英法不敢輕易做出這個選擇。

廣田弘毅當然不知道亞盟這個還潛伏在水下的龐大計劃,沒有隱瞞自己的來意:“副外長先生,我此次來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希望與楊秋總統會面,儘可能促進我們兩國解除敵對狀態。您應該清楚,上一次歐戰後,歐美人背信棄義的行爲對貴國和亞細亞各民族的傷害有多深,在這個世界鉅變的時候,我們應該結束爭執,共同的經營亞細亞,不能再讓他們回來。”

施肇基點點頭:“外相閣下說得非常對。總統最近就在頭疼這件事。蘇聯對我國和亞洲領土的虎視眈眈讓人難以容忍,斯大林已經下令再次的向波斯增兵,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壓力是很大的!”他故意用上重音提醒波斯還要再打後,廣田弘毅立刻說道:“閣下說的很對。對於貴國的暫時困難,我們日本政府也是非常理解的。近衛文麿首相和天皇都已經明確告知山下奉文大將,要求他儘快撈起沉船疏通海峽,以便讓貴國能向波斯派遣更多部隊,打敗蘇聯和英美的野心。”

聽到最後這句話,施肇基心裡暗暗笑了笑,還故意裝出非常感激的神色:“我現在才相信,外相閣下這次真是帶着誠意來的,相信我們兩國肯定會達成一個讓大家都滿意的協議。”廣田弘毅也陪着笑談了幾句,但心裡到底是想楊秋拒絕協議,還是真的想達成協議,恐怕只有老天爺知道了。

廣田弘毅搭乘水上飛機趕往北京時。楊秋也在總統府忙碌着。

“總統,這是上半年的經濟報告。貝部長說,全國工商最遲下個月就能全面轉入戰備體制。他還說,目前的動員量不大,還沒辦法分析對民生經濟的破壞程度。還有,財政部最近一期的50億特別戰爭國債發行比預期要慢很多,貝部長他們分析,這是國民對戰爭的意識還不夠深刻,害怕戰爭債券受益會出問題。所以......。”

辜玉文將經濟報告放在桌上後,楊秋沒有立即看,聽到國債不順微微擰了下眉,打斷道:“先放着。”說完,擡頭去看對面來商量對日關係的王正廷和宋子清:“廣田弘毅到了嗎?”

“已經到旅順。”王正廷注意到辜玉文說戰爭國債不順時楊秋的細微動作。安慰道:“總統,西北和波斯雖然遠了些,但國民的愛國熱情還是很高的,相信很快就能理順。”

“人總是有惰性的,這也是常情。”宋子清笑笑,說道:“我們不能以普通人的角度看問題,因爲戰爭從來不會以人的意志轉移。日本想動菲律賓的態勢已經非常明顯。蘇聯那邊也已經不能調和。斯大林現在不動是因爲他吃不準德國會不會履行密約,如果德國願意分出一半波蘭,恐怕他就會全力以赴發動!所以我建議和日本簽署條約,不過這個條約應該是密約。不能公開。”

“密約......日本會同意嗎?”王正廷有些擔心。畢竟密約這個東西,說白了由於沒有監管,所以和廢紙一樣。

宋子清摸着膝蓋,將全部的戰略想法整理一遍。說道:“兩次失敗後,日本現在的心態是怕我們、躲我們。尤其是我國空軍的優勢。他們更害怕。所以永田鐵山制定南下計劃時,故意繞開菲律賓走拉包爾遠航線。但日本這個民族的心理很有問題,害怕和擔心壓久了,就像彈簧一樣終究有一天會爆發出來!這從他們架空永田,急於打菲律賓就可以看出。只要拿下菲律賓,勢必會刺激日本右翼勢力,助漲他們的囂張氣焰。到時候,日本軍部就會變成一匹誰也管不了的蠻牛。

這一次,我們要做的就是徹徹底底激起日本右翼力量,讓他們把全體國民都幫上戰車,然後能徹徹底底將全部右翼消滅!讓他們永遠記住與我們爲敵的下場!所以,我建議在菲律賓問題上讓一步,否則日本還會保持一絲警惕!

而且放開菲律賓,能爲我們至少爭取一年時間。如果一年內德國真的撕毀密約打蘇聯,那麼我們就趕在他動手前至少搶到裡海以東後罷手休戰,掉頭打掉日本,坐看歐洲分出勝負。如果德國打法國,我們也同樣必須在希特勒動手前在哈薩克和中亞確立優勢,這樣蘇聯就無力再對付德國,斯大林也必須去和希特勒媾和。我認爲,他會讓出巴爾幹和土耳其利益,確保集中力量對付我們。希特勒如果聰明,就會先收拾英法坐看我們和蘇聯分出勝負,至少也要等大幅消耗後作出決定。因爲一個沒有力氣的蘇聯,對他威脅不大,反而斯大林會擔心夾擊,拼命的向德國提供戰略資源示好,這就解決了德國資源緊缺的大麻煩!而蘇聯的存在,又可以確保不用和我們接壤,不用擔心我們的力量。他肯定清楚,如果沒蘇聯就是我們和英美法一起夾擊他的局面!

所以希特勒等得起,還可以趁機向非洲、巴爾幹甚至波斯灣發展。但英法卻等不起,一旦德國在西線獲得重大勝利,英國獨木難支勢必就要拉我們和美國下水。羅斯福其實已經有準備介入的跡象,否則也不會增加軍隊數量,他現在猶豫的是先太平洋還是大西洋。日本現在橫在我們和美國中間,看似不利於我國海防,但實則對美國也很不利。除非日本太害怕我們,不打一槍一彈就去主動投降,否則從美國打過來也需要一年時間。羅斯福肯定會擔心好不容易推進過來,卻被距離更近的我們搶走勝利果實,所以他纔會積極的退出菲律賓,讓我們和日本先打!

所以,英國獨木難支的局面對我國是最有利的!到時候只要我們將蘇德密約拿出來。造成既成事實的假象,那麼羅斯福就必須先確保英國不淪陷,然後在太平洋拼命積攢力氣,想盡辦法促成我們和日本的交戰。等我們打得差不多後,才能藉口美菲保護條約,重回西南太平洋。所以我和嶽鵬的意見是答應日本,只要確保一年的航運通行能力就行。而且有跡象顯示,日本海軍已經在制定對付我們的計劃,所以也肯定願意簽署沒多大價值的密約。省得到時候還要找藉口。”

楊秋靜靜地聽着分析,其實宋子清的話和他的想法差不多,英國越是艱難自己的利益就越大。一旦蘇德密約被自己公佈,再拿出卡廷慘案的實際證據,那麼英美國內支持和蘇聯攜手的民間基礎就沒了。對美國這種體制的國家來說。最討厭的就是大屠殺!一旦美國國民被蘇聯的屠殺和蘇德密約誤導,那麼羅斯福再逆天也沒辦法,所以除非他乾脆閉眼,否則就必須先救英國。

因爲如果英國最終覺得抵抗下去代價太大而投降,西班牙等國肯定會立刻倒向德國,真出現這個局面,即使羅斯福能熬到蘇德最終開戰。又有什麼用?缺乏登陸和英國基地的情況下,單獨跨洋去打蘇德的任何一個國家嗎?

所以他又想了一遍後,才輕輕地敲敲桌面:“英國有什麼要求?”

“許閣森說,張伯倫首相很希望恢復我們上次的結盟狀態。願意將西南太平洋戰區指揮權給我們,但波斯那邊還不鬆口。還有,他還希望購買一批31、36型坦克和轟炸機,還暗示希望我們停止在伊朗的進攻。用政治手段來解決問題。”

“眼睛可真尖。”宋子清訝然的笑笑,沒想到坦克都看上了。

“既擔心德國。想不過分削弱蘇聯,卻又想我們和德國先打莫斯科。呵呵,英國真是衰敗了,卻不知越是這樣蛇鼠兩端,越是吃力不討好。”大英帝國的衰敗速度,讓王正廷也感慨萬千。

“31型坦克的外銷型可以出售些,轟炸機.......。”楊秋想了想,問道:“子清,空軍是不是有意將轟六全部淘汰?”

“是有這個想法。因爲巴玉藻他們在設計轟六時缺乏軍用飛機經驗,爲完成航程指標削減了部分防護重量,所以機體強度不如轟五和轟七堅固。而且他們手上的大飛機型號太多,運六的生產權讓給雷神後,手上還有運八、運十、轟六、轟七四條線,最近又在開發轟八和新運輸機,實在忙不過來。空軍的意思是,流星公司的轟五換1600馬力發動機後,性能和載彈量都提升不少,沒必要繼續裝備兩種中程轟炸機浪費產能。”宋子清點點頭,介紹道:“我們手上現有1300架左右的轟六,其中300架交給了航校,剩下如果英國願意要,我覺得可以賣。”

“這會不會泄露發動機技術?”王正廷不懂技術,但也知道爲開發航空發動機等技術,從1920年起國家和幾家飛機公司加起來差不多投入一萬多技術人員,耗資幾億纔有現在的領先,所以比較擔心泄密。

“這倒不至於。秋恆前幾天還告訴我,空天總署的渦輪噴氣和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都取得了較大突破,王助他們已經開始新的裝機實驗,效果非常好。”

聽說噴氣技術取得突破後,楊秋也很高興,說道:“那就賣吧。投入這麼大,也是時候產出了。不過價格不能太低,雖說是二手飛機,但英國自己製造也要時間。而且不能總是盯着錢,現在波斯灣的沙特和伊朗被我們捏在手心裡,邊上的阿曼和卡塔爾這幾個酋長對英國已經作用不大,不妨在這些上面要要價。顧維鈞不是護送巴列維回阿瓦士了嗎?去了之後也別閒着,儘可能多的籠絡一下這些酋長。”

“總統。”

楊秋剛拿出飛機交易的想法,旁邊的辜玉文大聲提醒道:“我認爲,不能光把目光放在波斯灣!如果宋部長剛纔的推斷正確,那麼埃及、敘利亞都可以先去接觸一下。”

“埃及?玉文,那裡可是地中海了。英國對蘇伊士運河看得很緊,地中海艦隊就在亞歷山大港,會不會......。”王正廷有些擔心。

幾年的歷練,辜玉文早已不是當年說話臉紅的經濟天才,相反在政治和國家戰略上也逐漸展露出很高的天賦。而且他更喜歡用滲透和和平演變的手段去解決問題,所以立刻說道:“總理的擔心沒有必要。我們不是去軍事佔領,而是去解決當地的經濟問題。我研究過中東和北非的經濟,埃及的棉花已經連續三年大豐收,導致積壓非常嚴重。現在又爆發戰爭,勢必會導致嚴重滯銷,當地的棉農和自治政府肯定都很着急,所以不妨從這方面着手。一來能解決軍備後國家和軍隊對棉花的需求,二來也能給埃及的哈桑薩卜裡自治政府留下點好印象。畢竟阿瓦士的強勢,不僅僅讓英法看到我們的力量,也讓很多國家和地區擔心我們,所以應該主動去化解這些問題,不能總讓人覺得我們喜歡用大炮說話。

另外,還有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我和戰略情報局的閻局長查閱了中東和北非的農業記錄發現,當地平均每隔十二三年就會出現一次嚴重蝗災。最近的蝗災爆發很可能在40或41年。從歷史記錄看,每次蝗災都會導致糧食大面積的減產,嚴重時甚至超過一半還多!我國雖然進入戰備,大量年輕勞力被抽走後會影響糧食產量,但我國人口基數大,確保了有足夠的人力資源。而且從1929年起,總統就下令大力疏浚河道,十年下來黃河長江等主要河道的泄洪能力都比前清好幾倍,還禁止了鄱陽湖流域的填湖造田,只要不遇上今年這種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基本能保證不減產。加上大力推廣手扶拖拉機和新種子的推廣,已經能在保證國家糧食需求的情況下略有結餘。所以我建議儘早做好向波斯灣地區國家提供糧食救災的準備,如果到時候歐美自顧不暇,而我們卻能提供大規模糧食援助救災,對戰後波斯灣和亞盟的建立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其意義不亞於向當地派遣十個軍團!”

“說得好!玉文啊,現在連我都看不透你到底有多大本事了。”聽完辜玉文的話,王正廷眼睛也亮了,讚道:“總統,我看這件事應該儘早的準備起來。”

總理的誇獎,讓辜玉文又習慣性的撓撓頭,靦腆的笑道:“總理太誇獎了,這是玉文的工作。不過辦好這件事,需要軍方儘早打通阿富汗至伊朗馬什哈德的道路,免得到時候海路還沒打通,好事也變成壞事。”

“赫拉特確實重要!拿下這裡,公路能直通馬什哈德接上伊朗北方鐵路。雖然運力少了些,但總全靠比飛機強。不過嘛......。”王正廷攤開手,無奈地看向宋子清:“特拉特一動,西北恐怕......。”

“我倒是覺得在英法和德國做出選擇前打更好。而且我認爲,特拉特這裡的蘇軍應該好好利用一下。尼赫魯不是一直和蘇聯有秘密合作嗎?要是我軍能堵住這股蘇軍撤回土庫曼和伊朗北方的路,故意敞開坎大哈讓他們向西突圍,再讓穆盟放開通道,這股敗兵肯定會讓尼赫魯很開心的。”辜玉文笑着,可笑容卻怎麼都讓人覺得沒心沒肺。

二十萬蘇軍,就算只有五萬能成功突圍去印度......恐怕尼赫魯也會實力大漲,把南亞次大陸攪得天翻地覆吧?!

第1012章 碟中諜第1049章 木村的逆襲第299章 海軍要下戰書了第882章 搶(三)第599章 南洋大暴動(六)第191章 禍心(上)第919章 突襲(四)第134章 南北雙刺(下)第108 國防軍進攻!(上)第755章 永田出馬第534章 亂象的初兆第478章 怒海第971章 強音(上)第981章 火海(四)第610章 擁抱穆盟(下)第314章 狂躁(中)第941章 關島,戰旗飄揚(八)第67章 艱難的新裝備第810章 中亞大會戰(二)第491章 國家的角逐(一)第75章 強行繳械第35章 私造第452章 你們把我賣掉好了!第837章 117萬!第360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702章 瘋狂(四)第671章 沙特建國(三)第537章 勒拿河畔的清洗聲第745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四)第639章 大訂單的誘惑第664章 旅途上的驚喜第740章 莫斯科的震動第589章 準備登陸!第400章 骨牌開始變化第101章 定長沙第766章第972章 強音(下)第87章 殺人不用刀(上)第802章 激盪第516章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第181章 蔡鍔的抉擇第1040章 攻克漢城(上)第384章 神話破滅(三)第600章 自治運動的開始第332章 男兒向天笑(十)第823章 合圍(7)第379章 在歐洲(中)第568章 笨鳥開始先飛了第1066章 出賣第176章 一戰定西南(六)第854章 世界之潮第224章 全面開打第630章 十年計劃(下)第922章 突襲(七)第840章 忙碌的冬季第275章 西華門外第625章 簽了!第531章 真的和平了嗎?第12章 給大帥磕頭?第13章 孫武的不安第89章 殺人不用刀(下)第399章 訪美第524章 大米引發的血案!第109章 國防軍進攻(下)第306章 蓋州,我的命!(二)第708章 風雷起第802章 激盪第556章 加拉罕上門第1047章 希特勒的反擊第533章 遙遠的消息第24章 標統的第一課第950章 首戰次大陸(三)第956章 首戰次大陸(完)第333章 男兒向天笑(十一)第84章 都不想幹了第452章 你們把我賣掉好了!第620章 軍火財第111章 朱爾典的心思第1063章 日落馬六甲第703章 瘋狂(完)第443章 背叛(六)第123章 上海灘的野心第941章 關島,戰旗飄揚(八)第225章 迂迴的裝甲車第520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157章 石原莞爾來考察了第407章 執着的土肥原第842章 禍水南引(上)第377章 目光第586章 南洋!南洋!(二)第1047章 希特勒的反擊第219章 南線的隱憂第315章 狂躁(下)第285章 神話破滅(四)第1004章 颱風(十三)第698章 兩個人的戰爭之--攪動風雲第248章 場外的失敗(中)第474章 怒海(一)第202章 決裂(上)第550章 奠基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