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三)

堂堂的一個裝甲師,從甘肅橫穿千里來到阿富汗,如果只是欺負一下步兵實在是顯不出手段。要知道杜聿明這些年苦研裝甲戰術,抱着機械化作戰操典帶領全師嚴格訓練,多次被評爲全軍優秀,所以早就渴望和對手的裝甲部隊好好較量一番。

大概是得知蘇軍坦克旅正在趕來,第10裝甲師上下抖擻精神,到晚上九點,除拖在後面的油料和運輸營外,終於抵達了塔盧坎。

第10裝甲師的進駐讓在這裡鏖戰近一個月的聯軍士兵興奮不已,尤其是阿富汗士兵更是激動,平時看見一輛t25坦克就夠他們炫耀半天了,現在足足兩百多輛採用傾斜裝甲,裝備一門70毫米/l50線膛炮的t31型坦克,實在是讓他們過足眼癮。

不過杜聿明卻沒太高興,因爲這裡的地形實在是有些怪!塔盧坎盆地是阿富汗北方塔哈爾省的心臟,四周全都是高山,九年前曾被蘇軍短暫佔領,後來在國防軍和阿富汗北方軍的努力下收復,並一直是兩軍對峙的最前線。整個盆地大約130平方公里,四周都是高山,只有西面的兩側大山中間,有一條長21公里,平均寬不足1公里的平坦地峽連接外界。地峽左側是渾濁的阿巴德河,右邊是農田,刨開鬆軟河牀計算,地峽寬度還不足400米,最窄處甚至只有270米,機械化部隊完全的無法展開。

先期抵達的阿富汗第三師、亞洲旅和23團已經在山地兩側和地峽內建立了穩固防線。峽谷靠近北方山區一側還有個臨時機場,讓杜聿明不用太擔心油料和偷襲。但如何突破狹窄的地峽,實在是很頭疼。所以安排好部隊休息後,立刻召集卓凡等軍官研究戰情。

經過阿富汗軍官嘰嘰呱呱一番介紹後,衆人總算了解了個大概。總長21公里的地峽中,中阿聯軍已經攻佔大半,但卻在最窄處遇到了麻煩。因爲地峽在這裡有個轉折,影響了火炮視角,加之寬度不足,兩側有高山阻擋。空軍轟炸機無法有效轟炸,所以蘇軍利用這個優勢,在這裡佈置了一個反坦克連,有四門45毫米反坦克炮,後面還有四門76毫米加農炮支援。兩側的山壁間還安排了專門的機槍連,所以亞洲旅光在這裡就損失了三輛t25坦克和兩輛裝甲車,死傷士兵三百多人。

可以說只要突破這裡,汗巴拉德山口就基本算拿下了,剩下的就是城鎮巷戰。杜聿明雖然很想連夜發起進攻。但由於指揮部的命令是要等巴格蘭先動手,所以只能先發起試探性進攻。想摸清楚蘇軍的火力位置。

1937年12月3日,也就是第10裝甲師抵達後的第二天早上,被紐約時報稱爲“亞洲心臟爭奪戰”的第二次阿富汗戰爭正式打響。

被譽爲阿富汗北大門的昆都士戰役,率先在巴格蘭拉開大幕。第12步兵師24團、阿富汗陸軍2師總計1萬餘士兵在第12步兵師師屬裝甲營的32輛t25坦克、17架俯衝轟炸機的助陣下,經過四天四夜的血戰,一舉拿下有着興都庫什山盲腸之稱的普勒胡姆裡小道,打通了喀布爾通往巴格蘭的通道。

丟失普勒胡姆裡小道的消息讓蘇軍總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大將大爲光火,立刻下令摩托化36師、裝甲8旅、9旅、坦克第11旅支援巴格蘭131步兵師。陸續抵達的援兵幫助蘇軍131師穩住陣腳,利用河道和低矮的城市建築。層層狙擊消耗對手,雙方總計四萬多將士在450平方公里的山丘盆地內捉對廝殺。

然而戰事最焦灼、最激烈的還是汗巴拉德山口,由於需要掩護和調動蘇軍主力,杜聿明並沒有急於投入坦克強攻峽口,缺乏掩護的步兵只能用身體一寸寸的往前突破。蘇軍第72步兵師不愧是駐紮在阿富汗多年的精銳部隊,不僅編制上是蘇軍中罕見的超過14000人大師,輕重火力配置也非常豐富。全師光是dp機槍就有272挺,m1910重機槍24挺,各類火炮更是多達42門!還有一個擁有16輛bt5坦克的裝甲營支援。加之常年在阿富汗部署和行動,受大清洗影響也比較小。所以部隊戰鬥力在蘇軍中一直名列前茅。

頑強的斯拉夫人似乎天生就是戰士,佔據地利優勢的他們一邊躲避無休止的轟炸,一邊死死地將國防軍堵在峽谷內,尤其是那些被鼓動起來的黨員士兵,危急時刻還真有股子抱着炸藥包往前衝的勇氣。三千多蘇軍的嚴防死守下,無法發揮火力和空軍威力的第10裝甲師和23步兵團在短短兩天內就付出近400人傷亡的代價,峽谷爭奪戰的慘烈可見一斑。

從戰地醫院回到臨時指揮所後,卓凡見到杜聿明和費文華還在燈下和軍官們嘀嘀咕咕研究戰情,擠過去問道:“師長。天都快亮了,怎麼還不休息,是不是巴格蘭有消息了?”

“剛收到消息,普勒胡姆裡小道已經拿下!現在24團、114團和阿富汗第2師已經越過小道進入盆地。不過蘇軍反應也挺快,摩托化36師已經趕過去,還有兩個裝甲旅和一個坦克旅已經向那邊趕去。”等指揮亞洲旅的費文華介紹完後,心情不怎麼好的杜聿明才放下筆:“一晚上你跑哪去了?”

“我去戰地醫院了。”

杜聿明還以爲他去探視傷兵,所以沒有再詢問,手指地圖問道:“你怎麼看?”

地圖上,以昆都士爲中心的區域內已經被表上各式各樣的番號和箭頭,第10軍進入阿富汗後的首戰。昆都士戰役已經全面拉開大幕。從態勢看,第10軍還沒能掌握主動權。雖然普勒胡姆裡小道被突破,但後續部隊因爲道路和天氣遲遲沒有跟上,相反蘇軍卻利用鐵路優勢,從鐵爾梅茲飛快支援逐漸佔據了數量優勢。而在汗巴拉德山口這邊,第10裝甲師和23團又被堵了四天。

當然,這裡面也有部隊始終沒有動用全力的因素,但不管如何蘇軍這幾支常年駐紮在阿富汗的部隊所展現出的戰鬥力,還是比較強的。

看到巴格蘭已經牽制住敵人一個步兵師,一個主力摩托化師。一個坦克旅和兩個裝甲旅在內的三萬多部隊,卓凡立刻意識到出手的時候到了!斬釘截鐵的回答道:“巴格蘭是蘇軍第131步兵師,赫拉特是152師和第9騎兵師,現在摩托化36師去巴格蘭,鐵爾梅茲所剩的82師和153師應該是總預備隊,212空降旅估計還在鐵路上,那麼我們這邊就只剩下57師和71師,外加一些零零碎碎的部隊,人數應該和巴格蘭方向差不多。從這兩天的戰鬥看。71師戰鬥力還不錯,57師常年駐守塔什干。就算比不上估計也相差不大。所以我認爲是時候發動強攻,解決地峽障礙,只要能鑽出去,不僅能向巴格蘭穿插包圍131師和36師,還可以直接威脅昆都士的57師和71師餘部。”

“你說的到輕巧,這幾天還沒看明白?蘇軍在地峽西南側的防禦工事很完善,轟炸機和大炮基本上夠不着,坦克鑽進去就象鑽進馬蜂窩,偵察連都已經損失四輛了。”杜聿明加大嗓門有些心煩。蘇軍在地峽內的防禦確實出乎他的預料。尤其是最狹窄的灣口,爲搞清防禦防分佈,裝甲偵察連已經接連損失四輛t25坦克。

四周的軍官們也是很皺眉,這個地峽就像個吃人不吐骨頭的虎口,似乎多少人都填不滿。幾位帶兵衝擊過的軍官每每想起從兩側高地和死角里射出的密集彈雨,心底就有些發寒。他們倒不是怕打硬仗,而是不想在這個地峽損耗太大。要知道後面的42步兵師什麼時候到還不知道,損傷太大就會影響對巴格蘭的穿插。如果最終讓131師和36摩托化師撤回昆都士,總攻時遇到的阻礙會大很多。

見到大家都愁眉不展的,卓凡卻憨憨的撓撓頭。笑道:“其實吧,我覺得越過地峽也不是很難,主要還是方法和戰術。”杜聿明知道這個“小師弟”頭腦靈活,從來不做沒把握的事情,這樣說肯定是已經想到辦法,所以一把揪住他,問道:“別賣關子,快說。”

幾天來的連綿不絕爆炸聲,讓平日裡少言寡語懶洋洋的卓凡彷彿變了個人,目光格外的專注,拿起筆迅速在地圖上沿着地峽描出一道斜線:“我已經觀察兩天,剛纔又去野戰醫院找老兵確認過了。由於地峽兩側山高超過700米,現在颳得又是西北風,大風南下到這裡就會被山峰擠壓往地峽裡鑽。進入過地峽的老兵都說,峽谷裡面風很大,吹起的風沙時常迷住眼睛讓他們沒法射擊......所以我的建議是,先呼叫轟炸機,讓他們把炸彈投在地峽灣口蘇軍陣地前300米的位置。等轟炸機結束,炮營也繼續轟擊這個座標,30分鐘集火,能打多少是多少!”

“不轟陣地?”

費文華不解的斜了眼這個年輕的少校,詫異道:“卓少校,這不是浪費炮彈嗎?”旁邊的杜聿明開始也有些迷糊,但想到剛纔他說去醫院找老兵確認風沙迷眼睛的事情,心裡有些明白了,問道:“你在醫院待了一宿,就是想確認沙塵是不是會迷眼睛吧?”

“師長真厲害。”卓凡點點頭,繼續解釋道:“我的本意是用煙霧彈,但老兵說峽谷內風太大,煙霧散得很快,所以我就想用爆炸後的沙塵作掩護。阿富汗是典型地砂岩結構地貌,大威力航空炸彈和猛烈炮擊都會捲起沙塵,今天的風速剛好足夠把它們吹向蘇軍陣地。只要蘇軍步兵沒配發防風鏡,突擊營可以獲得大約五到六分鐘的視線模糊差,足夠越過最危險的灣口。只要繞過灣口就是平地,以t31坦克越野速度,五公里也不過十來分鐘。我已經讓人把這幾天換下來的舊履帶全掛在突擊營坦克上,上面還蓋了沙包,應該能硬抗住蘇軍的穿甲彈。我準備親自帶隊,只要幹掉反坦克炮,足夠他們喝一壺的。”

“你親自帶隊?”一句親自帶隊,讓費文華改變了對這個懶洋洋的年輕軍官的看法,暗暗驚訝這位高材生不僅心思靈活,觀察入微,而且膽子也很大,是個有勇有謀的人才。

杜聿明不驚訝他要去第一線,因爲他最知道這傢伙的脾氣,凝神想想後拍板道:“立刻聯絡司令部,告訴司令,天亮後我們就強攻地峽。請求空軍用大威力炸彈支援,把卓凡標好的投彈座標也發過去。命令炮營做好準備,空軍轟炸過後立刻集火炮轟20分鐘,能打多少炮彈就打多少!還有,去野戰機場看看有沒有廢棄的發動機,有的話都給我拉過來,綁在卡車上,找人在前面揚沙往峽谷裡吹。”

師長下令後,整個第10裝甲師和駐軍都忙碌起來,早就想親自上陣觀察實戰的卓凡更是連跑帶跳來到負責突擊的坦克營。突擊營的32輛t31坦克此時已經披滿廢舊履帶,爲加強防護還利用履帶的倒齒掛了圈沙袋。連卓凡自己都沒想到,他這種臨時“外掛裝甲”的方法被彙報到總參後,一種專門的坦克附加裝甲被迅速製造並在後來大量裝備。

隨着裝甲突擊營準備妥當,32輛全身披滿履帶和沙包的“重甲”t31坦克以三角隊形,噴出滾滾黑煙開始向峽口移動。與此同時12門與t31坦克通用底盤的105毫米自行加農榴彈炮在晨曦中緩緩豎起炮口,第23步兵團帶來的12門85毫米榴彈炮也同時推入炮彈。

不到一會,天邊終於傳來飛機引擎的轟鳴聲。8架外形酷似德國ju88,使用1600馬力雙引擎,載彈3噸的轟五金星轟炸機以兩兩編隊向峽谷飛來。抵達峽谷後,保護在四周的6架“化蛇”戰鬥機開始向上爬升佔據高度。咻咻的投彈聲吹響了汗巴拉德山口爭奪戰的號角,一串串如同黑色雞蛋般的250公斤高爆炸彈在蘇軍微弱的防空火力下,按照卓凡設定的座標投入山谷,96枚航空炸彈的威力是驚人的,不到片刻峽谷中央灣口東側就被火焰和煙塵遮蔽。

“急促開火!”等最後一架轟炸機拉高後,第10裝甲師炮兵營營長下達了開火命令。

“轟轟轟轟......。”

炮口的霹靂聲,迴盪在塔盧坎盆地內,24門火炮以每分鐘8枚的速度向汗巴拉德山扣進行壓制射擊,炮彈在天空劃出一道高高的弧線後落在兩側山壁和沙石上。雖然炮彈比炸彈輕不少,但架不住數量多,幾分鐘的集火後地峽內已經是煙塵四起。炮彈爆炸產生的氣流與炸彈揚起的沙塵混合後,又被峽谷穿擋風裹挾,迎面撲向正在躲避炮火的蘇聯步兵。

坐在坦克內的卓凡一分一秒掐算時間,當距離炮火壓制還剩五分鐘時,立刻拉了拉半個身子探在外面的突擊營營長。這位30歲的坦克營營長興奮地高舉起右臂,食指用力順時針旋轉,臉色漲紅高聲呼喊。

“出發,我們上路了......!”

隨着他的嘶啞嗓門傳遍峽谷,當年在瑞尼韋爾戰役中一鳴驚人的中國裝甲兵在這句進攻“名言”的激勵下,時隔20年後再次重裝上陣。

。(未完待續。。。)

第994章 颱風(三)第361章 棉紡換生絲第573章 追逐和趁火打劫第979章 火海(二)第398章 斷交第530章 新秩序第737章 再戰阿富汗第415章 兩難第489章 爆海軍(上)第86章 惡毒的阻斷第941章 關島,戰旗飄揚(九)第376章 爆炸(五)第779章 帝國之瘍(七)第796章 戰波斯(六)第860章 法國完蛋第737章 再戰阿富汗第310章 蓋州,我的命!(六)第220章 底氣第384 坦克第502章 國家的角逐(十二)第760章 南海狂瀾(二)第178章 大選前的添頭第1031章 交易第26章 慌亂的益智社第570章 先擺平美國第756章 兩份條約第121章 漫天風潮第163章 唐紹儀的態度第226章 革命該結束了第1069章 出擊,維內託!第690章 軍國不歸路第1000章 颱風(九)第131章 1912年的開始第995章 颱風(四)第109章 國防軍進攻(下)第673章 沙特建國(五)第75章 強行繳械第527章 血案!第679章 沙特建國(十一)第242章 落幕(六)第891章 趁火打劫第205章 今天不是三月二十第249章 場外的失敗(下)第209章 攻心第135章 他們要幹嗎?第149章 清室退位第358章 永鎮山河第529章 截斷朝鮮第501章 國家的角逐(十一)第407章 執着的土肥原第1024章 大戰役(八)第979章 火海(二)第132 南北雙刺(上)第799章 戰波斯(完)第492章 國家的角逐(二)第660章 連捅三刀(四)第1047章 希特勒的反擊第883章 搶(四)第338章 風暴前夜第434章 目標還是北方!第889章 嫁禍第108 國防軍進攻!(上)第870章 單向屠殺!第215章 簡單多數(下)第130 臨時工的起源第852 轉折(七)第489章 爆海軍(上)第751章 各有目標第933章 朝鮮和美國第660章 連捅三刀(四)第410章 工兵先行第69章 養壽園內的驚呼第324章 男兒向天笑(二)第134章 南北雙刺(下)第642章 開始燒錢第164章 西南風再起第877章 鐵流滾滾(上)第1007章 山本完蛋(下)第472章 瘋狂的回家路線第213章 鐵血孤軍第828章 莫斯科的麻煩第837章 117萬!第856章 砸不爛的烏龜殼第818章 合圍(2)第108 國防軍進攻!(上)第358章 組建西路軍第988章 決戰吧!海軍(二)第247章 場外的失敗(上)第408章 怎麼打第1023章 大戰役(七)第528章 蘭辛和石井都來了第423章 戰西線!(四)第83章 暗戰起第568章 笨鳥開始先飛了第109章 國防軍進攻(下)第325章 男兒向天笑(三)第772章 遭遇戰爭第538章 又出事了?第855章 局勢分析會第732章 戰略誤判!(一)